APP下载

祛痰健脾方治疗脾虚型慢性脾胃病临床研究

2015-04-02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20期
关键词:脾虚健脾脾胃

丁 蕊

(杭州市康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 浙江 杭州 310012)

慢性脾胃病是中医消化科临床上常见的一组疾病,其症状和体征主要见于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结肠炎、胃十二指肠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现代医学疾病[1]。其临床症状以腹痛、腹泻、反酸、呕吐、嗳气等最为多见,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发展成消化道癌症,严重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2]。本研究采用祛痰健脾方治疗脾虚型慢性脾胃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选取2014年6月-2015年1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脾虚型慢性脾胃病患者200例,包括男性患者142例,女性58例;年龄为15-69岁,平均年龄为43.6±6.2岁;病程为0.6~9年,平均病程为4.2±1.3年;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84例,慢性结肠炎42,胃十二指肠溃疡4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34例。将其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临床症状等方面大体一致,观察数据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中药祛痰健脾方治疗。治疗1个月后,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进行对比;随访半年,观察复发率,分析其异同。两组患者均嘱清淡饮食、少食多餐、禁烟禁酒,注意保持心情愉悦、坚持健康的生活规律,避免服用非类固醇消炎药。

祛痰健脾方组成:党参20g、茯苓20g、焦白术10g、白扁豆10g、陈皮10g、山药15g、莲子肉10g、薏苡仁9g、桔梗9g、胆南星12g、半夏10g、香砂仁10g、石菖蒲15g、炙甘草6g,水煎服,日两剂。

1.3 诊断标准:本研究入组病人需同时满足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诊断标准。

1.3.1 西医诊断标准:符合《内科学》制定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结肠炎、胃十二指肠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断标准。

1.3.2 中医诊断标准:患者满足气虚证和脾虚证,证见食欲不振、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腹痛绵绵、喜温喜按、得食则减,大便时溏时硬、舌质淡胖边有齿印,苔白厚腻。

1.4 疗效判定标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判断临床疗效[3]:①治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②显效:患者临床症状较前明显好转;③有效:患者临床症状较前好转;④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恶化。治愈率=治愈数/总人数;总有效率=治愈数+显效数+有效数/总人数。

1.5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研究结果

2.1 临床疗效对比:治疗1个月后,应用中药祛痰健脾方配合西药常规治疗的观察组治愈率为24%,总有效率为96%;而单独运用西药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治愈率为10%,总有效率为84%,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

2.2 发生不良反应对比:服药期间观察组患者出现头疼、眩晕、腹泻、便秘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而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3%。观察组患者不良发生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用药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对比(n,%)

2.3 复发率对比:随访半年,观察组治愈的24名患者中仅有2例复发,复发率为8.3%,而对照组治愈的10名患者中有3例复发,复发率为30%,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复发率对比(n,%)

3 讨论

脾虚是慢性脾胃病的主要临床证型,加之“脾虚生痰”和“痰湿困脾”,故临床治疗时,当采用祛痰健脾之法。正如《医宗必读》所云:“脾土虚湿,清者难升,浊者难降,留中滞膈,瘀而成痰”[4]。

祛痰健脾方是本院自拟方,由参苓白术散合二陈汤加减化裁而成。方中党参、白术、茯苓益气健脾渗湿,半夏、陈皮燥湿健脾为君。山药、莲子肉健脾益气,兼能止泻;白扁豆、薏苡仁助白术、茯苓以健脾渗湿,均为臣药。砂仁醒脾和胃,行气化滞,是为佐药。桔梗宣肺利气,通调水道,又能载药上行,培土生金;炙甘草健脾和中,共为佐使。诸药合用,治疗脾虚型慢性脾胃病当有良效[5]。

本研究观察到,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应用中药祛痰健脾方配合西药常规治疗的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临床治疗脾虚型慢性脾胃病时,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应用中药祛痰健脾方配合西药治疗,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且能有效防止疾病复发,在临床中可考虑借鉴使用。

[1] 曾常春.化痰降浊为主治疗脾虚型脾胃病证的临床研究及机理探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2

[2] 郭仲之.李任先运用化痰法治疗脾胃病证经验[J].山东中医杂志,2003,22(4):240-241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1993:241

[4] 郭方鹏.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虚型慢性脾胃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1,14:69-70

[5] 李保良,刘友章,罗仁等.健脾化痰法治疗脾虚型慢性脾胃病的临床研究[J].中医药信息,2006,23(1):48-51

猜你喜欢

脾虚健脾脾胃
自拟健脾除湿方治疗脾虚湿盛型汗疱疹疗效观察
好脾胃 养出来
脾胃失调该如何调理
老年健脾操(一)
老年健脾操(二)
老年健脾操(四)
老年健脾操(三)
脾胃不和的人,夏季饮食应该注意什么?
脾胃气滞多因肝胃不和
瘦成一道闪电先过“脾虚”这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