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方税收原则比较

2015-04-02王文玫

经济研究导刊 2015年5期
关键词:公平财政效率

王文玫

摘 要:税收原则,即国家建立税收制度的基本准则,又称税制原则。税收原则作为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虽然中西方因文化、发展方式等不同而存在差异,但其发展的思想精髓却有相似之处。科学合理的制定税收原则,是税收制度制定的核心问题。分析、比较中外税收原则发展变化,吸取其精华,对制定及完善税收制度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税收原则;财政;公平;效率

中图分类号:F2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05-0170-02

在税收产生的漫长岁月里,税收原则从不规范到基本规范,体现出了国家在不同的时期经济及社会发展状况,同时也是治税思想的集中体现。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税收原则也经历了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

一、西方税收原则的产生及演变

资本主义尚未产生之时,税收体现的是统治者的意志,有很强的随意性。直至17世纪重商主义时期提出了较为明确的税收原则,后经历代经济学家对其进行了丰富,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税收理论。西方税收原则又可分为自由竞争时期的税收原则、垄断时期的税收原则及现代资本主义时期税收原则。

(一)自由竞争时期的税收原则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原有的税收制度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最早提出税收原则的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威廉·配第,他在《赋税论》(1662)和《政治算数》(1672)中首次提出了税收原则理论,即“公平、简便、节省”三原则,但其只做了初步解释,并没有归纳和系统阐述。

18世纪德国官方学派代表人尤斯蒂提出了课税的六项原则:采取自愿纳税的课税方法、课税不侵害人民的生活财产,不影响工商业发展、税赋应做到公平合理、课税要有明确的法律依据、挑选征收费用最低的商品征税、征税方法简便。尤斯蒂的税收原则集中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要求,但并没有将税收原则明确化、系统化。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第一个明确而系统地提出税收原则,他在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中提出了“平等”、“确实”、“便利”和“最少征收费用”原则。平等原则指一国国民都须在可能的范围内按各自的能力及享受的收入比例赋税;确实原则指课税要有明确的法律依据,税法要有稳定性,纳税的期限、方法及税额等要有具体的规定;便利原则指各种赋税的征纳日期、方法等都应方便纳税人;最少征收费用原则是指征税要尽量节约成本,人民交纳的税额必须尽可能多地归入国库。

继亚当·斯密之后,萨伊及西斯蒙第在税收原则上颇有建树。萨伊在《政治经济学概论》中提出了税率最适度、节约征收费用、各阶层税收负担公平、税收最小程度妨碍生产、征税有利于国民道德提高五项原则。西斯蒙第在他的《政治经济学新原理》中补充增加了不以资本作为课税对象而以收入作为课税对象、征税对象为纯收入、税收不损害纳税人最低生活费、税收不可驱使资本外流这四条原则。

(二)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到垄断阶段以后,经济飞速发展,资本大量集中,分配失衡,贫富两极分化严重。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德国新历史学派代表瓦格纳在《财政学》(1877—1901年)中承认了国家对经济活动的干预作用,并反对自由经济政策,提出了“四项九端”的税收课税原则:第一,财政政策原则即课税应充分保证国家经费开支需要的原则。第二,国民经济原则即国家征税不能阻碍国民经济的正常有序发展,避免危及税源,在一定范围内帮助资本形成,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在选择税种时,需考虑税收负担转嫁问题,尽量选择难以转嫁或转嫁明确的税种。第三,社会公正原则即税收负担应平等分配给各阶层的人,课税应变及社会上的每一个,纳税然按照其纳税能力纳税。第四,税务行政原则,即税法制定与实施应便于纳税人纳税,包括确实原则、便利原则及节省原则。其中的确实原则与便利原则与斯密的观点相同,但节省原则不仅要在税务部门征收时的征收费用少,而且从纳税人的角度来说,其纳税成本要尽可能的降低。瓦格纳税收原则体系集前人之大成,同时又区别于前人,首次提出了税收的财政政策和国民经济原则,其税收原则更表现了社会政策的特征,突出社会正义原则。瓦格纳的税收原则理论对其后各国税收政策的制定、税收制度的设计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三)现在资本主义阶段

进入20世纪以后,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了大萧条及“滞涨”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凯恩斯主义学派、货币学派、供应学派等的经济学家不同程度的对税收问题进行了研究,强调税收在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稳定经济增长等方面的作用,在传统的平等原则和税收行政原则的基础上,补充了最佳配置资源和经济稳定与增长方面的税收原则。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西方发达国家相继进行了税制改革,在经济效率原则上,主张由全面干预转向适度干预;在效率和公平原则的上,由纵向公平逐渐转为横向公平,由重视税收经济效率转向经济效率与税务行政效率并重,在两者的权衡上,由注重公平转向注重效率。1988年,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提出最优税制原则:一是效率原则,即税收不应过分干预资源的有效配置;二是管理原则,即税制应明确简便,易于管理;三是灵活性原则,即税制能较自如(甚至自动)适应变化的宏观经济环境,维持经济稳定与促进经济增长;四是公平原则,即税制应通过对纳税者的区别对待而实现公平的目标;五是政治性原则,即税制应反映纳税者的偏好与政府政策意向。

二、我国税收原则的产生及演变

(一)中国古代的税收原则理论

西周主张贡赋要以不过分侵害贡赋缴纳者的经济利益为限度,其赋税思想主要体现的是征税有度、税负公平合理。春秋战国时期影响最为深远的是管仲的“相地而衰征”的原则,即通过审查土地的美恶及其产品质量并按其等差来征税。秦汉时期的赋税思想主要是重农抑商,提出了应该重视生财、聚财、取财和用财的良性循环思想。唐朝主张的是轻徭薄赋的思想,即缴纳一定金额的财物来免除服役,在保证税收充沛可靠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征税。宋代明代实行平均税负的原则,王安石的变法、张居正的“一条鞭法”都以占有财产的多少作为课税标准,符合能力原则,达到了封建社会税收公平的新高度。

(二)中国近代的税收原则理论

清末时期的中国处于内忧外患两难境地,内有官场腐败,外有强国入侵,因此当时的税收原则体现的是重税负原则。国民政府时期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主张民生主义,力求实现分配平均,保证收入充足,提倡制定以直接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北洋政府时期处于军阀割据时代,战乱频繁,虽然提出了财政、社会、国民经济、公平、效率和适当等税收原则,但是由于战争的需要施行的是重税负。

(三)现代中国税收原则理论

计划经济时期,我国为保证生产建设及国家建设需要,实行的是高税负的税收原则。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我国实行的是“保障需要、简化税制、区别对待、合理负担”的税收原则。在经济转轨时期,为适应经济基础,党和国家提出“公平税负、促进平等竞争、体现产业政策、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规范税制”等税收原则;1994年税收改革提出有利于加强中央宏观调控能力、发挥税收调节个人收入与地区经济差异、公平税负促进平等竞争、体现国家产业政策,促进经济调整、简化规范税制五项税收原则。

我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决定了税收原则以服务于国家政治经济为中心任务。在这一时期,我国税收原则主要可归纳为“四项九条”,即:第一,财政原则,即税收要保证财政收入稳定足额,并在纳税人可能的范围内满足国家需要,其中包括税收足额稳定增长原则和适度合理原则,在保证纳税人征税合理的前提下稳步增长税收。第二,经济原则,税收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影响纳税人经济活动,是经济调节的砝码,包括效率、稳定、弹性三项原则。税收征缴要保证效率,以尽可能少的税收成本,取得尽可能多的税收收益;税收稳定原则指税收应通过宏观经济的干预,减少经济波动,实现经济稳定发展,税收弹性原则包括收入弹性、税率弹性、税制弹性。第三,社会原则,纳税人按其经济能力及其行为能力负担合理税收,包括区别原则、受益原则、能力原则。区别原则指按照政策和政治目标的不同,对相应产业、地区等区别对待征税,以达到经济均衡发展,缓和矛盾;受益原则指按照所得多少征税,即对高收入者多征税,对低收入者少征税;能力原则指按能力纳税,纳税能力大者多纳税,纳税能力小者少纳税,无纳税能力者不纳税。第四,行政原则,将指定的税制便利执行。费用节约,程序简化的原则,包括确定原则、便利原则、简化原则。确定原则指按照确定的税基、税率等进行征税,应提前告知纳税人,便于纳税人上缴税款;便利原则指征税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简便易行;简化原则指税收政策法令应尽量避免复杂,规定的制定应明确易懂。

三、对我国税收原则的启示

我国税收的征收虽然经历时间较西方国家相比较长,但系统理论的形成较西方国家晚,还不够完善。我国由于经历社会变革较多,在不同时期税收制度相差较大。同时,我国税收制度的可操作性远落后于西方国家,因此,根据西方国家的税收原则,对我国税收原则改进的启示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体现税收的公平性和效率性。我国现今实行的税种存在重复征税及税负转嫁的问题,这就意味着某些低收入群体负担着相对较多的税额。我国目前税负相对较重,这对纳税人的生活造成了困扰,也对税收征管造成了负担;同时,我国税收征管效率较低,征纳双方均有拖延现象的发生,造成税收征收成本加大,效率降低。

第二,要适应当今国内外社会及经济发展情况。例如,西方国家的环境税和遗产税等,这些税种的开征,不仅可以保障财政收入的增加,也是合理利用资源、与国际形势接轨的保证。新税种的开征既可以保证财政原则,又可以保证经济发展,资源可持续利用。

第三,要依据法治原则。我国是一个法治国家,税收制度要有法律依据来保证。要完善税收立法,使纳税人应有的权利得到保障,严格执行偷漏税的处罚制度,运用国家强制力保证纳税行为的及时执行。

参考文献:

[1] 斯蒂格利茨.公共部门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2] 靳万军,石坚.税收理论与实践[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3] 周颖冰.中西税收原则理论的比较分析[J].西部财会,2011,(1) .

[4] 邱华炳,刘瑞杰.西方税收原则理论演变评析[J].厦门大学学报,1996,(2) .

[5] 邓子基.新中国60年税制改革的成就与展望[J].税务研究,2009,(10) .

[责任编辑 王 莉]

猜你喜欢

公平财政效率
公平对抗
怎样才公平
笨柴兄弟
略论近代中国花捐的开征与演化及其财政-社会形态
公平比较
医改需适应财政保障新常态
县财政吃紧 很担忧钱从哪里来
跟踪导练(一)2
增强“五种”意识打造“五型”财政
“钱”、“事”脱节效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