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论析
2015-04-02成迎富
成迎富
摘 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传承创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培育办学特色的必然要求,是增强高校竞争力的核心力量,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校园文化;传承创新;人才培养;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05-0118-02
胡锦涛同志指出,“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高校作为保存、传播、传承和创造先进文化的主要阵地,肩负着文化传承创新的历史使命。高校校园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走在时代前列,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
一、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
高校作为传承创新先进文化的主要阵地,能否创建先进的校园文化,直接关系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面对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将先进文化的理念和原则贯彻始终,使广大师生不断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一)校园文化体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特质
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种亚文化形态,它既是社会文化发展的产物,又蕴涵在社会文化之中。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含量最高的高层次文化,是在文化继承和创新过程中形成的融汇校园精神和个性表达的特殊的文化结构[1]。校园文化以其特有的敏锐对社会发展作用超前反映,在社会文化运动中常以进步的个性独树一帜,对社会文化之中的消极文化现象进行坚决的批判和否定,这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特质。因此,校园文化必须与时俱进,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旋律,反映师生员工的真切愿望,符合社会发展潮流,代表时代的最强音。
(二)校园文化影响和辐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高校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阵地、示范区和辐射源,校园文化的传播和扩散直接面向社会,并对社会文化产生影响。高校聚集着社会最优秀的人才,造就了博学的教师和进取的青年学生,这使得高校往往成为新文化、新思想的策源地。高校校园文化往往超前于社会文化的发展,并能成为社会的先导,带动社会文化的发展。因此,校园文化作为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既是全体大学生共同认同和信守的理想目标与精神支柱,又必然影响和辐射全社会,在吸收和弘扬先进文化理念方面总是走在社会的前列,引领社会文化的前进方向。
(三)校园文化丰富和创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校园文化对社会文化的作用主要是通过造就、熏陶人才的独特品格和精神风貌以及营造高等学校这个特殊群体共同形成的特有的文化氛围来实现的,并从根本上推动着社会文化的发展与进步[2]。传承文化是高校的基本功能,而创新文化是高校的崇高使命。校园文化是科学思想萌生的催化剂,是先进文化创新的重要载体,它既从先进文化中汲取营养和力量,又为发展先进文化提供强大动力。校园文化既是社会主义文化的一部分,又蕴涵在社会主义文化之中。同时,校园文化又创新着社会文化,推动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向前发展。
二、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培育办学特色的必然要求
教育是通过文化的力量使人不断社会化和个性化的过程。校园文化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内隐课程,是高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高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更是高校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要求。因此,校园文化建设要在学校办学过程中,着力彰显办学理念、培养目标、人才模式特色。
(一)校园文化要体现办学理念特色
高校校园文化反映大学在其办学历程中所拥有的理想、信念和追求,以及逐步形成的传统、优势和特色。它是维系大学运转的内在力量,能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高校的办学理念特色往往通过校园文化来传达,也通过校园文化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来得以实现。高校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在培养学生的目标和影响学生发展的方向上与学校的办学理念高度一致,因此,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校园文化和学校办学理念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充分体现和彰显了学校的办学理念。
(二)校园文化要体现培养目标特色
校园文化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的、科学的、文明的、民主的校园文化为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保障[3]。校园文化所蕴含的精神因素、信念因素、传统习惯、道德风尚等方面,对校园人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内驱力,它可以内化为学校成员的入格追求、行为难则。高校校园文化的最大魅力在于它能够潜移默化地熏陶人、规范人,把学校发展目标转化为校园人个体自觉行动的媒介,从而形成群体合力。因此,校园文化建设要突出人才培养目标的特色。
(三)校园文化要体现人才培养模式特色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在一定意义上决定校园文化的发展方向。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它包括四层含义:一是培养目标和规格;二是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的整个教育过程;三是为实现这一过程的一整套管理和评估制度;四是与之相匹配的科学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而不同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也各不相同,而其特色会影响和印刻在校园文化之中。
三、校园文化建设是增强高校竞争力的核心力量
高校承载着知识生产、发展科技、服务社会的神圣使命,伴随着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高校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打造和提升校园文化力是当前高校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校园文化力反映出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发展水平及其社会影响力,可以产生巨大的辐射力,是提升高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一)校园文化是高校软实力的体现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校的硬件设施已经达到了相当可观的水准,未来高校的发展和竞争力更多地体现在历史底蕴、人文内涵等方面。校园文化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能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并行发展,构成一个完整体系,共同对高校的软实力产生重要的影响。校园文化能够通过物质文化的熏陶感染力、制度文化的规范约束力、行为文化的引导凝聚力和精神文化的精神力,在提升高校软实力方面发挥其他因素不能替代的独特作用。
(二)校园文化彰显高校的内在精神
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的来源。大学精神包括大学人的使命认知、大学人的情感体验和大学人的价值追求,体现在自由精神和人文精神、创新精神等方面[4]。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校园文化一定要体现大学精神。校园文化在育人过程中,表面上传递的是文化,实际上传递的是一种精神。大学精神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一所学校的特性和整体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校园文化的产生是大学人共同活动和培育的结果,并在此基础上孕育出了大学精神。因此,校园文化是对大学本质和内在精神的一种全面诠释和具体体现。
(三)校园文化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着巨大力量。从一定意义上讲,校园文化建设决定着一所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大小强弱。校园文化建设需要高校在培育中坚持,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积累,在积累中提升,在提升中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在学校最核心的本质属性中寻找特色,明确建设方向,把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紧密结合起来,把研究问题与解决问题贯穿始终,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体系,进而形成学校强大的核心竞争力。
四、校园文化建设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选择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隐形的教育手段,是直接影响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因素,也日益成为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条件,在实现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高校必须在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校园文化建设上有所作为,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把学生培养成高素质、创新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校园文化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高校校园文化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阵地,必须发挥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潜移默化作用。我国的高等教育实践证明,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举措。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在高校中既相互独立,又相互渗透,校园文化建设不仅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必需与有益的补充、延伸,而且还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
(二)校园文化能够优化大学生的知识结构
大学是为社会培养高级人才的地方,大学文化对于经历过大学教育的人来说,具有直接和深刻的影响[5]。校园文化不仅影响大学生的学识水平,而且影响他们的人格水平,影响他们的思想、意识、精神、品格,是他们成长和成熟过程中的最丰富、最深刻的精神营养和食粮。高校要在建设校园文化过程中,通过开展系统的、有目的的活动,使学生的身心得到自主的发展,爱好和兴趣得到保护和培养,并且促使学生相互评价、相互监督、相互促进,增强自我认识能力,从而调动自身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促进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
(三)校园文化活动能够提升大学生的整体素质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够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就要强化校园文化活动的吸引力和育人效果,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广阔平台。校园文化活动基本要求就是要学生动起来,“动”才能强化其实践动手能力,也只有“动”才能检验这一活动的效果,使其实践动手能力得以提高,校园文化活动的育人目标才算得以实现。因此,高校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活动的实践功能,以各类实践活动为手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强化文化活动育人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关成华.北京大学校友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215-217.
[2] 宋德新.大学校园文化建设[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27-28.
[3] 潘崎峰,潘宏佳.校园文化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作用[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6).
[4] 蔡红生.中美大学校园文化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48-49.
[5] 李福杰.学文化视野下的大学发展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责任编辑 王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