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阜新金山热电公司经营战略研究

2015-04-02刘刚

经济研究导刊 2015年5期
关键词:经营战略发电企业经营管理

刘刚

摘 要:由于长期的垄断经营,发电企业形成了粗放式的偏重生产的经营方式,运营效率低下,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电力市场化改革的进行,发电企业开始面临经营困难、煤炭价格偏高、利用小时数日趋下降、多种发电企业竞争日趋激烈等市场竞争因素。为适应电力市场化的要求,结合阜新金山煤矸石热电有限公司宏观经济增长缓慢、环保压力与日俱增、设备健康水平不良、财务费用大幅增加等不利因素,按照战略管理的一般过程,对阜新金山热电公司市场营销战略进行相关研究,从而实现阜新金山热电公司经营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关键词:发电企业;经营管理;经营战略

中图分类号:F2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05-0021-03

当今,企业的经济效益是衡量发电厂整体管理水平的第一标准。随着电力市场的不断完善,同时伴随着煤炭价格的偏高,经营管理变得日益困难。发电厂必须依靠自身内部挖潜来保证自身的生存及发展壮大。电厂自身的竞争优势最终体现在自身的生产成本的降低,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产出,并以此获得最大的利润。

发电厂的生产成本中70%为燃料成本及用水成本,因此作好节能降耗工作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重中之重,作好节能降耗工作需要我们从各个方面加强管理和改进,提高发电厂运行经济性。

一、阜新金山煤矸石热电有限公司概况

2004年4月28日,沈阳金山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与阜新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达成协议,共同兴建阜新金山煤矸石热电有限公司。项目前期为阜矿集团解决部分煤矿破产转型、安置下岗再就业矿工而建设的招商引资项目。

公司总装机容量为600MW,配备无锡华光锅炉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480T/H循环流化床锅炉4台,南京汽轮发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150MW抽汽供热式汽轮机2台,武汉汽轮发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150MW凝汽式汽轮机2台。

燃料设计煤种为阜新地煤,热值为2 908—3 219千卡/千克。设计生产用水为矿井疏矸水,分别来自9个煤矿。由于阜新是缺水城市,在干旱少雨季节,矿井疏矸水水量不足,初设时将清河门区的自来水作为备用水源。

本期工程是热电联产项目,为清河门区供热,设计供暖面积260万平方米,目前供暖面积64万平方米。

工程于2005年4月20日开工,2007年7月4台机组全部移交生产。

二、研究阜新公司战略背景及意义

阜新公司总装机容量及单机容量偏小,生产成本相对偏高,且面对电煤价格持续攀升、机组利用小时下降、电价下调、水价上涨等严峻挑战。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影响,银行贷款利率上调,公司财务费用增加,环保监督执法力度加大,收费标准提高。

以上诸多外部不利因素均会制约公司获利能力的提升,公司保持和提升经营业绩任重道远,务必正确分析、准确把握公司发电、燃料的市场脉搏,管控生产经营成本,实行低成本战略,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创造可持续价值 。

三、阜新金山公司战略途径

(一)生产管理

公司结合生产实际情况,全面推进先进管理理念,积极参与同等级对标管理,以创建“安全可靠、指标一流、装备先进、规范整洁”标杆机组为载体,通过完善机制、精细治理、技改优化、检修创优、强化对标等工作,实现机组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双提升。

1.贯彻电量创效益方针,加大抢发电力度

在近年来辽宁省电网装机容量过剩、用电负荷增长缓慢的局面下,密切关注电力市场运行情况,抓住机会,加强与省电力公司沟通,在争取实现最佳开机方式和较高的日计划电量基础上,进行年、月、日电量任务分解,实行值长负责制;同时,充分发挥电量竞赛奖惩制度,有效提高员工抢发电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利用电网负荷空间,多带负荷、巧带负荷,努力提高机组负荷率,做到度电必争,千瓦不让,争取稳发、多发,历年完成利用小时超出全省年平均利用小时11%左右,位于省直调电厂前列。

2.降煤价、控成本,燃料管理不断加强

燃料是火电厂的最大成本,公司不断深化燃料管理工作,最大限度降低了燃料成本,增强企业盈利能力。一是进一步优化燃煤采购策略。根据当前煤炭市场形势,坚持每周报价,改季度、年度合同为月度合同,及时调整煤炭采购价格,有效降低了燃料成本,为实现公司年终利润目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二是努力控制入厂、入炉煤的热值差。实施采样人员定期轮换机制;实现汽车和火车采样自动化,达到采样、制样、编码打包全自动完成;加大监察力度,通过监察小组到现场对采制化过程进行监督和手机24小时在线监视,有效避免人为因素影响。同时,还将热值差纳入员工绩效考核管理。通过这些措施,历年热值差控制在集团公司达标值(630KJ/kg)以内。三是保证锅炉燃烧用煤的基础上,合理调配掺烧比例,不断增加劣质煤的掺烧量,有效降低入炉综合标煤单价。目前,劣质煤的掺配量达到入炉煤量55%,入炉热值基本控制在2300—2400千卡/千克范围内。

3.全面推进设备检修治理,提升机组可靠性和经济性

在投产初期,受设计、制造、建设工期短、投资少及安装水平限制,诸多问题随着机组运行时间的增加逐渐暴露出来,锅炉四管漏泄频繁、尾部烟道漏风严重;汽轮机轴系负荷分配不合理造成振动大、循环水泵运行中多次发生轴系断裂及出口门开不开、关不严、给水泵机封漏泄等问题,严重的影响了机组可靠性,制约了机组经济性的提升。针对以上问题,在集团公司、区域公司技术和资金方面的有力支持下,生产部门组成专项治理小组,逐一破解难题。设备治理方面,具体开展了以下工作。

(1)建立健全可靠性管理体系,及时、准确、完整地完成可靠性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工作,对照国内外同行业的可靠性指标,为生产和设备管理提供依据。针对2011年末3号主变A相高压侧套管燃烧起火问题,联系变压器厂家,咨询电科院专家和其他单位,进行系统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确定上海传奇电器有限公司的套管末屏装置在结构、装配等方面存在的缺陷,致使变压器套管末屏接地不良,A相套管炸裂。更改了套管厂家,完成3号主变高压侧套管的更换,为同期投入的设备厂家提供了整改依据,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重大隐患。

(2)积极开展技术攻关,不断加大设备技改及治理力度。实施了锅炉风机变频改造,电除尘的优化运行改造,大幅降低厂用电率;会同专家共同研究解决了汽轮机轴系振动问题;更换循环水泵泵轴、完成循环水泵双速及出口门液力自动改造;检修给水泵芯包,解决了给水泵机械密封漏泄、优化给水泵密封水回水系统;成功改造#1、4机组胶球系统,提高真空1.0KPa,降低煤耗3.26克/千瓦时。

针对循环流化床锅炉受热面易磨损问题,重点进行了治理。实行受热面定期检查工作,记录磨损部位,归档分类,针对每次锅炉受热面漏泄情况进行专题分析,查找原因,总结规律,并实行“走出去、引进来”的管理理念,安排技术人员到外面学习先进经验,聘请专家分析,首先对炉膛四角的水冷壁管从上至下覆盖浇注料,圆满解决了因设计原因造成的四角水冷壁管水循化不良,受热不均所致的频繁爆管问题;根据炉膛冲刷磨损的严重部位,在尽量防止锅炉热效率降低的前提下,在浇注料过渡区加装护瓦,分间隔的加装防磨粱,科学的对水冷壁易磨损部位进行了喷涂;尾部过热器、再热器联箱密封盒灌装石棉线,解决了尾部受热面管子因漏风磨损造成的漏泄问题;逢停必检,认真检查炉膛、尾部烟道受热面管子磨损减薄情况,检查管子有无超温变形情况,鳍片有无磨通开焊,炉内浇注料、耐火材料、喷涂完整无脱落、无裂纹、无损坏,否则要及时进行更换和修补。根据观察锅炉受热面磨损情况,通过磨损厚度、角度分析,运行时在合理范围内降低送、引风机出力,减小了一次风比例,尽可能的降低烟气流速,降低飞灰可燃物,减轻受热面磨损。这些措施的采取,使锅炉“四管”漏泄造成非停的次数大幅减少。

(3)加强技术监督,实行“关口前移”,及时发现3号发电机因厂家制造安装问题形成的槽口垫块脱落松动的重大隐患。在集团公司、区域公司的支持下,积极聘请专家指导,组成技术攻关小组,通过大量论证,最后确定将3号发电机槽口垫块全部打下,清理后加浸胶的适形毡重新安装,经过后来停机检查,确证这一方法取得了预期效果。

(4)优质的检修和维护是保证机组安全经济运行的关键。自2010年依次圆满完成1、2、3号机组A级检修及4台机组部分C级检修工作。在A级检修时,获得了区域公司的大力支持,并在区域公司和华电电科院的帮助下,通过多次专家协调会,组织技术人员根据机组实际状况及资金情况分别制定并实施机、炉侧优化项目,重点进行汽轮机轴封系统优化、机炉侧疏水系统优化、冷却水塔优化,EH油系统隐患等改造和治理,做到准备充分、计划完善、组织严密、检修队伍优质、质量监督严格。通过实施全过程管理,以安全、质量为重点,以节能降耗为主线,加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严格执行大修文件包作业程序,加强W点、H点、P点验收管理,确保检修工艺和检修质量达到要求。做好优化项目,着力提高设备可靠性,改善机组能耗水平,各项经济指标达到集团A级检修要求。2号机组发电煤耗降低12.62克/千万时,1号机组发电煤耗降低8.5克/千万时,三号机组发电煤耗降低13.5克/千万时,完成了预期目标,创建了“效益”提升新平台。

(5)随着机组可靠性的提高,设备治理逐步迈进精细化。确定“生产现场零缺陷”的工作目标,重点加大设备“跑、冒、滴、漏”等缺陷的治理力度,本着“高标准、实治理、快行动”的原则,仅2012年上半年累计处理缺陷2575项,处理率达到94.25%,设备可靠性得到了大幅提高,有效减少非停次数。

通过大量实质性检修工作的实施,各项问题的逐步解决,机组可靠性得到大幅提高,其中四号机组在2011年连续运行达到123天,共运行7 926小时,发电利用小时完成6 197小时,非计划停运0次,等效可用系数96.58%。

4.立足对标管理,加强经济运行调整,实现指标持续性改善

(1)按照集团和区域公司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对标工作部署,在公司党政领导的全力支持下,组建了由公司总经理挂帅的对标管理领导小组和对标工作小组。制定了《对标管理办法》、《对标例会制度》,建立了生产目标责任制,实行了指标分级管理,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形成闭环管理,为有效开展对标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2)建立并改进对标模板,按集团公司季度对标结果,在动态中确定同类机组指标国内先进值、集团先进、平均值,结合生产实际及设计值、效率试验值等情况,明确供电煤耗等考核指标目标值。现场值班人员及各级管理人员每班、每日对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偏差和问题及时查找、整改,保证了经济指标受控、可控。

(3)制定并实施《锅炉经济运行调整措施》等16项节能降耗措施。锅炉效率提高是保证机组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组织技术人员成立锅炉经济运行试验小组,制定了氧量、床压、一、二次风配比调整试验方案,结合专家意见和华电电科院试验数据,通过对锅炉底渣及飞灰含碳量监控,煤耗和厂用电率的对比,根据各台锅炉设备状况、运行状态、试验数据及结果,确定锅炉氧量在2.0%—2.5%、床压在4.5—5.5kpa范围内调整,并在保证锅炉正常流化的前题下,降低一次风量,即保证了锅炉效率,降低厂用电率,又降低了锅炉磨损,提高了可靠性。

同时,又进行了下述大量经济运行调整工作:加强二、三级指标管理,确保主汽压力、温度等参数压红线运行;随着环境温度变化,利用厂用电率和真空对煤耗影响的比较,结合机组运行方式,通过循环水系统运行方式的调整,大幅降低厂用电率;启停机过程中,合理控制锅炉风机、循环水泵、给水泵等转动设备启、停时间,缩短启动间隔,在机组并网后,结合汽轮机胀差等参数变化,制定合理暖机时间,加快加负荷速度,均提升特殊工况下的机组经济性;在保证安全前提下,减少运行变压器台数,实施了化学变、除尘变、输煤变优化运行;加强非生产用能管理,深挖节能潜力;通过对机组正常运行参数、各项指标及机组效率试验得出的机组热耗率、煤耗率比较,针对各机组运行经济性不同的状况,及运行时间、设备健康状态,积极开展经济调度,制订计划,合理安排机组开机方式和轮检工作,主动地、分主次地去减少机组可控热损失,节约机组检修、启停机费用,达到提高公司整体经济性的目的。

(4)重新制定、细化《运行指标竞赛管理办法》,开展值间电量、煤耗、厂用电率等各项指标日竞赛活动,通过对标模板平台展现各值完成指标值,展现各值日指标奖金,同时获得公司党政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大幅度增加了指标竞赛资金,实现一线运行员工利益最大化,激发了人员的工作热情,主动、积极的参与指标对标,进行参数分析,细化运行调整,从点滴做起,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2011年四号机组各项经济指标均处于集团公司同类型机组前列,供电煤耗完成357.3克/千瓦时,发电厂用电率完成8.38%,在集团同类型机组评比中获得“标杆机组”称号。

在2012年上半年华电集团同等级循环流化床机组对标中,在常规流化床机组供电煤耗评比中4号机组排名第一,3号机组排名第二;在供热流化床机组供电煤耗评比中2号机组排名第一,1号机组排名第二。

近两年来,在标杆机组创建工作的推动下,安全基础得到了进一步夯实,设备健康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基本消除了“星期机”、“满月机”的情况,机组运行周期不断增加。文明生产方面经过对“跑、冒、滴、漏”的大力度治理,使生产环境有了根本改善,锅炉侧效果尤为明显,非生产用能方面,加强了管理,杜绝了流失浪费现象。尤其是,通过标杆机组创建活动,机组的整体经济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企业赢利能力不断增强。

(二)经营管理

1.加强三项费用管理,降本增效

今年公司检修费、材料费、办公费及招待费等各项管理费是区域公司严格按照集团公司标准审定的,各项费用的控制是刚性的,各岗位人员要牢固树立成本意识,立行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公司将与各部门签定2011年度生产经营承包责任书,将各项指标、费用分解到各部门,部门层层分解落实到具体岗位。在今年机组检修工作量较重、各项成本均上涨的形势下,要深化物资管理,严格执行招投标和物资采购询价制度,建立常用物资价格体系,保证物资采购质量,有效降低采购费用,增强物资采购计划的准确性,避免出现物资积压。加强库存管理,定期对库存物资清查盘点;强化检修成本管理,严格控制各项费用支出。

要建立健全检修费、材料费承包等奖惩机制,采取修旧利废和技术革新的奖励政策,通过完善并严格执行材料及备件支出审批程序等手段,减少外包工程,严格控制修理费、材料费的支出,降本增效,确保公司年度经营目标的圆满实现。

2.积极开发培育供热市场,做好向皮革工业园区及氟化工园区供热工作

公司机组容量小,机组能耗指标较大机组高,在当前火力发电严峻的市场形势下,加大机组供热能力,对降低能耗指标,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能力十分重要。

2010年公司完成了向皮革工业园区一期工程的工程建设,今年要做好向园区供暖、供汽的营销工作,确保投入能够得到良好的回报。

积极开发公司周边的供热市场,密切跟踪清河门棚户区改造、皮革园区动迁等项目,提前做好营销及供热的调研准备工作。

积极配合市政府做好向氟化工园区供汽、供暖的调研及准备工作,准确摸清园区工业用汽量、供暖面积,提前做好机组抽汽改造的可行性研究工作。

3.树立大经营理念,延伸产业链条,加快粉煤灰(渣)综合利用进程

目前事故排灰场的储灰能力已不足一年,灰渣运输费及灰场管理费加重了经营成本费用的压力,因此,粉煤灰综合利用工作已迫在眉睫。今年公司将加大灰渣营销及招商引资建设粉煤灰综合利用项目的进程,力争年利用粉煤灰 50万吨,减少运费及灰场管理费510万元。

4.加速人才培养,完善体制机制,增强企业发展动力

新的一年,我们要针对企业骨干流失严重的实际,高质量开展生产人员、管理人员培训工作,针对不同岗位的需要,开展切实有效的岗位知识技能培训,全面提升履职能力,为公司的发展储备人才。

我们要努力提升企业素质,也就是要增强全员的政治素质、专业素质、文明素质。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强化大局观念,团队意识,增强责任意识;加强技术业务学习,提高履职的水平和能力;遵守社会公德、恪守职业道德、崇尚家庭美德,廉洁自律,干净做事。

对部门及岗位设置进行完善,明确部门分工,定岗定编,做好岗位工资薪酬的分析工作,理顺工资关系,全面做好绩效工资的考评工作,使那些工作目标完成好的部门、工作业绩出色的个人收入得到增加。按照华电的相关标准,进一步优化管理流程,使管理工作逐步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

加强干部、管理人员选任及后备干部培养锻炼工作,实行竞聘上岗,逐步形成能者上庸者下优胜劣汰的激励约束机制。要把真正品德高尚、综合能力强、责任心强、团结协作好的人提拔上来委以重任,努力建设一支政治素质好、技术精湛、作风顽强、能打硬仗的队伍,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结语

本文对阜新金山煤矸石热电有限公司生产经营状况和营销策略进行详细的论述。从现有的工作来看,该公司在成本控制和市场获利能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成果。火力发电企业竞争日益激烈,强化火力发电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对火力发电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 杜 娟]

猜你喜欢

经营战略发电企业经营管理
关于加强发电企业人力资源干部管理创新的探讨
会计信息质量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
知识经济时代中小企业经营战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