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诗、如画、如醉

2015-04-02曹阳

中学课程资源 2014年11期
关键词:提升能力拓展阅读

曹阳

摘 要:在《桥之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把课文作者的美学视角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品读文中的经典语句。《桥之美》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桥的结构美和形式美,而且通过审美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情趣,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从而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形态各异 拓展阅读 提升能力

文字是富有生命力的,不同作者笔下的景物各不相同。比如《桥之美》一文,虽然描写了形态各异的桥,但无论从语言、景物,还是审美等角度来看,与同一单元的《中国石拱桥》等说明文具有明显差异。严格来讲,《桥之美》属于具有说明性质的小品文,作者通过画家的特殊视角,从空间构图、情感抒发、语言感染力三个方面寻求一种突破,成功运用了美学视角来展现“桥之美”。

一、文字如诗,品读其美

譬如《中国石拱桥》一类的事物性说明文,文字更注重科学性、逻辑性,文风往往质朴平实,说理性更强,属于规范的说明文。尽管这类文章给读者文理通顺的感觉,但在可读性方面稍显不足,特别是面对初中生这样的阅读群体,文字的精美是吸引其阅读的重要因素。在这一方面,《桥之美》由于出自画家之笔,受美学素养、职业习惯等的影响,作者更注重文字的优美和情感的抒发,因此文风如诗,具有相当的可读性。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领略文中的佳句,甚至有效地开展拓展阅读,可起到培养阅读情趣的效果。

1.品读诗意

在《桥之美》这篇说明文中,作者用画家的独特构思,摆脱了传统说明文的桎梏。在文章开篇并没有给“桥”下标准化的定义,也没有列举数字、建造特点等,而是从“桥”的整体美感入手,用画家的眼光审视不同环境中桥的不同形态和不同作用,借用经典诗句展现出桥的美。尽管从说明文的实践教学经验来看,应以桥的特征、构造和作用作为教学设计思路,但这篇文章从开篇便有别于传统的说明文,因此在设计整个教学活动时,可以以“美”的视角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品读文中的经典语句。通过“小桥流水人家”等诗句来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在大脑中折射出绘画般的优美意象,将“桥”置于自然的环境中,用美术画面来展现其结构之美,进而实现用旧知来诠释新知的效果,便于学生从阅读情趣切入整个教学活动。

2.拓展阅读

《桥之美》中不仅提到了《天净沙·秋思》中的诗句,还提到了经典国画《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以及颐和园、乌镇、钱塘等诸多景区的桥,从文字层面展现了不同桥的结构美、形态美,但怎样引导学生领略到“桥之美”呢?仅靠阅读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整合不同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眼见为实”的教学氛围,才能使学生产生阅读兴趣。在教学中可适当引入拓展阅读,根据文中涉猎的景色、文章,向学生推荐相关的课外书籍或画卷,以帮助学生从多维度了解文本、了解作者心目中的“桥”。如引导学生复习《天净沙·秋思》,收集关于《清明上河图》的相关文字资料,以开阔眼界。还可运用对比阅读的方式,如鼓励学生阅读《中国石拱桥》《赵州桥》等与“桥”相关的说明文,并进行阅读比较,以加深对本文的理解,提高阅读情趣。

二、结构如画,鉴赏其美

对于说明文而言,文章的结构安排是极其重要的,这不仅考查作者谋篇布局的能力,还考查作者观察事物和语言表达的能力。比如《桥之美》一文中,作者从美术专业角度出发,大胆地将绘画中的“构图”运用到行文中,呈现了不同形态的桥,使读者通过不同的画面来体会桥的差异之美,这一点有别于传统说明文的说理性叙述,为文章增添了美感。

1.增强画面感

《桥之美》分别呈现了五幅精美的图画,即“小桥流水”图、乌镇石桥图、清明上河图、风雨廊桥图以及颐和园仿造桥图。在教学中,可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这五幅图画,从视觉上给学生带来感官刺激,为学生营造一个形神兼备的阅读环境,以便于通过图画加深对文字的印象。如“小桥流水”图中,通过房屋、流水和桥的画面,使学生直观体会到“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意;乌镇石桥图中,江南水乡“细柳拂桥”的景色,激发出学生心驰神往的感官体验;其他三幅图画也运用同样的教学方法,通过审美体验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引导学生在深层次剖析文本的基础上,培养美学鉴赏能力。

利用图画展示文本内容的教学方法从效果来看,便于提炼文章脉络。教师运用图片将整篇文章分为七个部分,五幅图画构成了文章的主体,加之开篇作者阐述了对桥的整体印象,结尾再运用虚实结合的写法,以写“鹊桥”再点出“桥之美”,既点题,又做到首尾呼应,突出了文章的连贯性,展现了文章的条理性,也引导学生理清了阅读思路。

2.体会差异美

借助画面来提炼文章框架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引导学生突破传统说明文的解读方法,尝试用画家的视角来剖析文本,还可以通过空间想象能力的激发,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也就是说,在教学中,既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维度来观察“桥”的形态、形式和作用,又要引导学生体会不同维度下“桥”的差异美。比如乌镇与颐和园中的桥有何不同之处,《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与现实建筑中的桥有何不同之处,等等。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每观赏一幅图画,就写下其中所展示的“桥”的特点、作用,并进行比较,特别要注意虚境与实境中作者对桥的描写有哪些不同之处,以强化学生解读文本的深度,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

三、意境如醉,享受其美

学生经历了诗的熏陶、画的渲染,沉醉于作者勾勒的山水之间,不仅被其语言的表现力所吸引,更被其优美的意境所感染。这在传统说明文中是不多见的,这也正是《桥之美》一文吸引读者之处。这种独特性一方面得益于作者的美学底蕴,另一方面作者所创设出的意境虚实结合,向读者展示了不同意境中的“桥之美”,可以说此文不仅说明了“桥”这一实物建筑,更将文章的切入点定位在了“美”字上。因此,在教学中,抓住了“美”字也就抓住了文章的神韵。

1.激发想象

美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标准,而是人们内心情感的外显,可以通过感官刺激生成,也可通过情绪调动生成。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恰恰将两者都运用到位,故而使得一篇说明文为读者呈现出赏心悦目的阅读体验。感官刺激来自于文章中介绍的几幅画面,虚实相间,山水相济,从开篇便引导学生不断发挥想象力,想象诗意中的桥、现实中的桥还有联想中的“鹊桥”。作者运用这些意象来渲染文章气氛,使学生感受到有别于事物性说明文的洗练和理性,作者在文字中融入了绘画的感性,对调动学生的情绪有极大的帮助。情绪的积累又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动力,进而催生了学生内心对美的想象。也就是通过文字、图画等外部手段,对学生的内心变化起到了推动作用。从认知过程来看,在教学中突出对阅读氛围的营造,既可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又可实现知识的快速内化与外显。

2.探究其美

对于这样一篇闪耀美学价值的文章,不仅要引导学生体会、探究文章之美,更要引导学生学会回味反思,才能将“桥之美”融入心中。在阅读教学中,从梳理文本脉络,到观察多幅图画,引导学生逐层深入地探究,加深对文本、对作者意图的理解,可谓通过“读”领会其意。比如在解读不同的桥时,还须引导学生观察其所在的自然环境,从整体感知上去体会“桥之美”,而不是孤立地去观察。再如通过反复阅读,引导学生挖掘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方法,“发闷”的拟人手法,“晓风残月”的衬托手法,流水与桥的虚实结合写法,等等。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并非单纯地使学生领略文章中的文学底蕴、写作技巧,更重要的是使学生领会描写任何事物都不能脱离其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应从描写意境入手,以此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实现读写结合教学的延伸。

唯有出自具备相当美学功底的画家笔下,才能将说明文写得如诗、如画、如醉。在《桥之美》一文中,作者以画家的专业标准和视角来展现不同背景、不同环境中的“桥”,以写“桥之美”引领读者去欣赏桥,品味建筑之美。在教学中,抓住审美这一点来实施教学活动,通过不同维度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挖掘美,深入探究文本的同时,也了解桥的“结构美”和“形式美”,通过审美来激发学生的阅读情趣,提高其鉴赏水平,从而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猜你喜欢

提升能力拓展阅读
乐在读中
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策略与延伸有效路径
找准 “自学” 着力点,提升数学综合素养
浅谈如何建立和完善财务会计诚信的工作机制
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实践探索
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