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疗效及预后生存率分析

2015-04-01林春城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城东分院肝胆外科福建泉州362000

吉林医学 2015年17期
关键词:癌栓主干门静脉

林春城 (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城东分院肝胆外科,福建 泉州 362000)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当其癌性病变到达一定程度后便会侵犯门静脉,从而形成门静脉癌栓[1-2]。当前,对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的治疗方式良莠不齐,各种治疗方式均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残缺,不少患者因此而放弃治疗。然而,放弃治疗的患者自然生存时间仅为3~4个月。因此,若不及时对原发性肝癌进行治疗,将直接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为探究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的疗效及预后生存率,特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60例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60例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根据患者术后是否接受肝动脉化疗栓塞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观察组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29~48岁,平均(38.0±1.2)岁;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30~49岁,平均(39.0±1.3)岁。其中合并肝硬化19例,乙型肝炎阳性患者17例;肝癌右叶28例,左叶18例,左右叶14例;癌栓分布,右门脉分支患者11例,右门脉支患者8例,左门脉分支患者12例,左门脉患者4例,左支与主干患者7例,右支与主干9例,左右支与主干9例。入选标准[3]:所有患者经病理检测为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患者无其他原发性疾病;患者入院信息完整。排除标准[4]:经病理检测非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患者入院信息残缺;患有其他原发性疾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治疗方法: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具体方式如下:①游离肝脏,在右肋处行切口,观察腹腔内肝脏肿瘤的病发情况,并用肝叶勾起右肋并剥离肝脏周围的韧带,将肝脏完全游离。②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采取不同的方式,肿瘤及门静脉癌栓患者中应切除肝癌的患者,使用电刀刮吸法直接将肝癌切除;切除肝叶后癌栓没有清除的患者,因在肿瘤切除后进行门静脉分支断开的方法去出癌栓;门静脉左右支延伸到主干,因将主干与分支分离后进行切除,再将癌栓用吸引器吸净;从门静脉分支处取出癌栓的患者,应将主干切开取出癌栓,再对伤口进行缝合。手术后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护理,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锻炼并严格按照医嘱用药。

1.2.2 观察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与对照组相同的手术方法,并在手术后接受TACE的治疗,药物配方为:吡柔比星30 mg,超液化碘油10 ml,卡铂300 mg,5-氟尿嘧啶1 000 mg,亚叶酸钙200 mg,经导管处灌注于患者肝动脉,1次/月。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在手术后的生存情况,比较患者在1~5年内的生存率及平均的生存时间,并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

1.4 QOL(生活质量)评分[5]:生活质量评分量表包括食欲、精神及体力、睡眠等12项,总分60分,分数越高代表患者生活质量水平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实施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生存情况的分析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后1~5年内的生存率及平均生存时间,发现观察组患者生存率显著高于组,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生存情况的分析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的分析比较: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发现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分析比较[例(%)]

2.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分析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发现观察组患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分析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分析比较(±s)

注:与对照组相比,①P<0.05

组别 观察组 对照组 t值 P值食欲 3.01±1.04①1.56±0.54 0.777 0.000精神及体力 4.20±0.97① 1.53±0.67 11.569 0.000睡眠 3.54±1.10① 2.03±0.98 5.614 0.000毁形情况 4.39±1.26① 2.16±0.99 7.622 0.000疼痛 4.37±0.98① 1.76±0.67 12.042 0.000家庭理解与照顾 4.02±0.64① 3.43±1.25 2.301 0.025社会支持 4.63±0.72① 2.29±1.34 8.425 0.000自身疾病的认识 4.93±1.10① 1.34±0.89 12.897 0.000对治疗的态度 4.65±0.72① 2.16±1.04 10.782 0.000活动能力 3.59±0.97① 1.16±0.46 12.398 0.000治疗的不良反应 4.23±1.19① 2.16±0.79 7.938 0.000面部表情 4.46±0.77① 1.53±0.69 15.522 0.000生存质量总分 50.02±5.89①24.16±4.72 18.766 0.000

3 讨论

门静脉癌栓为肝癌细胞癌的一种重要的生物学特性[6],是肝癌严重的并发症及转移方式之一。门静癌栓不但能引起肿瘤细胞在肝内的转移和扩散,还会增加肝硬化患者的门脉高压,从而引起患者消化道中大量出血,严重者导致患者肝功能的衰竭。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自然的生存时间较短一般只有3个月。近年来,针对治疗方法如:反射治疗、切除门静脉插管的化疗、超声引导治疗和介入式的化疗栓塞不断涌现,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能有效缓解患者病情。然而,各种方式的治疗效果差异较大,不少患者在经治疗后诱发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恢复程度[7]。

本文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手术后1~5年内的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平均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手术后内出血、肝功能衰竭和感染等并发症情况显著少于对照组;而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与陈俊伟等人报道一致[8]。表明肝动脉化疗手术能有效改善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治疗效果及提高预后生存率,究其原因,与观察组使用肝动脉化疗息息相关,具体分析如下:①观察组在治疗时,对于门静脉主干没有癌栓的患者,在肝功能代偿尚好的情况下,在癌栓的侧板干血流阻断处,进行规则的肝段或者肝叶的切除,同时也应切除肿瘤回流和供血血管,减少术中的出血量,降低因手术操作而引起的癌栓脱落,有利于提高术后的生存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②在手术前准确评估患者肝储备的功能,及时制定肝切除的范围及提供有效的止血方案,有利于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产生,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因而,观察组并发症例数少于对照组,且生活质量水平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手术治疗方式能有效改善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产生,提高患者预后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1] 王 竹,刘广健,吕明德,等.超声造影定量分析评估门静脉癌栓对肝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4,35(3):396.

[2] 顾永珍.原发性肝癌的手术治疗与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1,32(3):535.

[3] 游红勇,白 燕,陈智敏,等.手术切除加术后双插管化疗治疗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J].四川医学,2014,1(7):822.

[4] 肖景坤,吕维富,周春泽,等.原发肝癌伴动静脉瘘介入栓塞治疗62例回顾性分析[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4,1(8):683.

[5] 储真真,陈历宏,黄祝晓,等.复元活血汤联合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分析[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4,1(5):426.

[6] 田 瑜.肝癌门静脉癌栓的多层CT研究分析[J].吉林医学,2012,33(33):7306.

[7] 杜振双,何 谦,张诚华,等.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86例治疗体会[J].肝胆外科杂志,2014,22(2):131.

[8] 陈俊伟,庞鹏飞,孟晓春,等.TACE联合索拉非尼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不同分型门静脉癌栓的临床观察[J].中华医学杂志,2013,93(9):663.

猜你喜欢

癌栓主干门静脉
《中国肿瘤临床》文章推荐:对门静脉癌栓的新认识与新实践
对门静脉癌栓的新认识与新实践
18F-FDG PET/CT预测肾细胞癌伴下腔静脉癌栓侵及下腔静脉壁
抓主干,简化简单句
3.0T MR NATIVE True-FISP与VIBE序列在肝脏门静脉成像中的对比研究
基于W-Net的肝静脉和肝门静脉全自动分割
左主干闭塞的心电图表现
乙型肝炎相关肝癌合并门静脉左支与右支癌栓患者根治术后预后研究
整合内容 构建高效课堂——开展非线性主干循环活动型单元教学模式
全国主干公路网交通安全监控信息共享平台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