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文本 充分阅读
2015-03-31孔亚娟
孔亚娟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运用多种阅读方法使学生达到在“读中悟情、读中悟境、读中悟法”的目的呢?本文以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尊严》为例,从三方面来分析:
从“趣”中切入,引导学生自读。《尊严》一文讲述了一个寒冷的冬天,在逃难的路上,年轻的哈默饥寒难忍,但是他拒绝了镇长杰克逊大叔送到面前的食物,坚持以自己的劳动换取食物,用自己的言行赢得了杰克逊大叔的尊重,从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这是一篇故事内容简单却极具哲理性的文章。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要理解“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这个中心句,进而体会作者用“尊严”一词作标题的含义,还是很有难度的。因此,我在上课伊始,抓住“尊严”这个课题引导学生思考,自由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然后,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学习文中的生字、新词,并思考围绕“尊严”主要写了什么人的什么事情。正因为给了学生足够的阅读时间,给了他们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机会,所以学生很顺利地理清了文章的结构,为后面的深入研读课文、体会情感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疑”中延伸,教会学生研读。深刻体会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从中感悟人物形象,懂得尊严的含义是本文的教学重点。我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钥匙,开启学生的研读之路。比如:学生在读完第一、二自然段之后,不难发现哈默与其他逃难者有很大不同,第二段首句“例外”一词明显体现出来。思考“从哪些地方体现出哈默的‘例外,为什么哈默要这样做”这两个问题时,我指导学生用默读的方式,边读边用笔划出体现哈默“例外”的词语或者句子。同时,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集思广益,这样学生很快就会找到“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说:‘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等句子。我趁热打铁,让学生思考句子当中的“顿时灰暗了、喉结上下动了动”分别说明了什么。在这里,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我提醒学生联系上下文朗读,学生就会发现“顿时灰暗了”的原因,表明哈默觉得杰克逊大叔不需要劳动,自己因为坚持原则,也就不能得到食物了。而“喉结上下动了动”表明哈默此时此刻其实很饿,但他仍然坚持不劳动就不能接收食物的原则,学生很容易就总结出哈默是坚持原则、有尊严的人,为解决课文的难点语句打开了一扇门。
等学生有了一定的理解和体会后,我再让他们带着感情回归整段对话进行分角色朗读。这时,学生在读哈默和杰克逊的对话时就带着哈默的真诚和坚定,朗读入情、入境,对课文中心思想的把握也更加有深度。
从“想”中拓展,鼓励学生表达。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尊严》这篇课文不仅有戏剧性的结局,而且有很多值得思考的细节。学生在获得一定的阅读体验后,教师可利用这些地方引导学生锻炼自己的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比如:杰克逊大叔十分赞赏这位有尊严的年轻人,但是课文并没有直接写出他赞赏哈默的话。这时,我让学生以杰克逊的身份说一说想对哈默说的话。又如:结合具体事例说一说对中心句的理解,进而设置小练笔,使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起来。老师要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表达,从而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
责任编辑 严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