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场馆无障碍设施修建与完善的研究
2015-03-31陈福运郭井双郭加兴
陈福运 郭井双 郭加兴
中图分类号:G818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1-000-02
摘 要 政府和社会一直关注弱势群体(生理性弱势群体,即残障人士和老年人)的物质生活状况,但在人文关怀方面却略显不足。文章通过阐述弱势群体的生活背景及状况,拓展了对弱势群体人文关怀的途径,通过在体育场馆无障碍设施的修建与完善这一举措的研究,进而提出对弱势群体人文关怀的对策性建议。
关键词 弱势群体 无障碍设施 人文关怀
弱势群体(生理性弱势群体,即残障人士和老年人)的发展是同一个国家社会人文理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有效地解决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和社会生活问题,不仅关系到国家社会主义经济实现高效有序的发展,而且对维持国家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所以针对弱势群体开展的体育场馆无障碍设施修建与完善的研究,这在一方面提高了弱势群体对生活的自信心,同时也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一、国内外无障碍设施建设的简要状况
(一)国内无障碍设施建设的概况
中国针对弱势群体采取的社会政策是与创新社会化的管理,共建和谐社会的治国理念相辅相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切实保障残疾人的权益”,明确提出了我国无障碍设施建设的发展方向和措施。另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努力推进各个城市基础设施一体化的建设与网络化的发展,积极努力推进城镇化建设,一定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加大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公共服务完善,明确提出:“推进无障碍建设”。国务院颁布的《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和批转的《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专章专节对推进无障碍的建设进行了具体的部署。
我国的体育场馆建设科研人员和学者们,在大型体育场馆建设方面已经比较充分的考虑到弱势群体现场观看不方便等问题,加入了大量的无障碍设施。北京主体育场馆鸟巢,水立方等完善配备了大量的无障碍设施,无障碍设施在大型体育场馆的修建过程中不断完善。广州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已走进四十多个社区和一百多户家庭。另外,公园休闲地、购物商场、大型酒店等公共场所和几十个宗教活动场所也逐渐改造和完善无障碍设施,广州市主干道路大多数都修建有缓台、坡道、盲道,特别是在地铁的各个站路口上分别设置多个盲道,伴有盲文指导路线牌、呼叫按钮等基础设施。广东大型奥体中心场馆原本无障碍设施的坐席仅有几十个,后来为了达到残运会的要求标准,也逐渐增加了近三百个无障碍坐席设施,无障碍设施正在不断向前推进。目前深圳市规划土地委员会组织编制了《深圳市无障碍设施修建与完善规划》和《深圳市建设项目无障碍设施改造办法》也充分考虑到弱势群体出行和观看体育赛事的不便,增加了很多先进的无障碍设施,这一切都鲜明地体现了政府的人文关怀。
(二)国外无障碍设施建设的概况
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颁布了全球首个《无障碍设施标准》。而后,日本、加拿大、英国等多个国家和组织先后颁布了有关无障碍设施的条令。国际上将无障碍设施设计、无障碍设施建设称作“通用设计”“通用建设”,将无障碍设施的人文理念贯彻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的规划建设当中。美国政府对城市公共建筑无障碍设施的修建非常看重,《建筑无障碍设施法》的推广处在严格的法律保护之下,在美国的大部分商店、学校、体育场馆等公共场所均建有无障碍设施,以方便弱势群体的生活行动,有的甚至是个人饭店的洗手间、楼道口也设置了方便残疾人用的扶手。道路交通各个路口都设有通过音响信号的设置按钮,方便残障人士的使用,每个电梯里的启动按钮位置都安装得相对低一些,而且每个楼层都有盲文指示标记,这些都随处可见,每个建筑出入口的斜坡、人行道路口的斜坡和自动门现在都已经很普遍。
欧洲大部分国家在推进城市规划、道路建设、建筑设计等方面进行无障碍设施修建与完善时,着重指出住房的“无障碍设施化”,英国、荷兰等国家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起设计和建设“无障碍设施化”住宅,在设施安全指数、相互交流、沟通等方面处理十分得当,为老年人、残疾人提供真正“无障碍设施化”的、安全方便的生活环境。
古巴和墨西哥两个国家虽然没有像欧美等国这样完善的无障碍设施法律保障体系,但两国政府也比较重视无障碍公共的設施修建,特别在道路设计、公共场所方面开展了大量的无障碍设施。在墨西哥著名城市托卢卡、墨西哥城,以及古巴们等城市,城市的各个道路口都完整配备了无障碍坡道和标识等设施,大部分人行道设有盲人过街按钮设施;在一些休闲场所、体育场馆和大型宾馆内都建有无障碍设施的通道、每个电梯间有盲文触摸按钮;在购物商厂,设有无障碍的升降电梯等设施。
二、体育场馆无障碍设施修建与完善的必要性
(一)尊重弱势群体参与社会生活的权力
无障碍设施的建立标志着每一个弱势群体成员都能平等的参与到社会活动当中去,保证他们正常的生活和享受合法的权益,不仅是对残疾人保障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无障碍设施建设必要性的重要体现,还是当今国际社会发展的共同要求。无障碍设施是弱势群体走出家门,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活动,是现代文明社会环境建设的基本规范,它不仅方便残疾人,同时也是方便老年人、妇女和其它社会成员的人性化设施。无障碍设施的建设,是当今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集中体现,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二)促进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
无障碍设施的建立是针对残疾人、老年人和其他弱势群体成员的通行安全和使用便利而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设置的配套服务措施,反过来,无障碍设施的建立要求较高的施工技术和规划建设方案,对科技和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定程度促进了科技、人才的进步和发展。纵观世界公共无障碍设施发展的潮流,构建无障碍的体育场馆,不仅是时代的需求,更是追求人性的平等、友善的表现,展示人与人、人与社会和平相处、互相关爱的理念,体现了人人平等、没有高低贵贱的崇高文化理念,促进了社会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
(三)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体育场馆作为社会公共活动的重要机构,它无障碍设施的建设与完善,为弱势群体提供了观赏的方便性和行动的安全性,创造一个平等参与的人文环境,这不仅尊重和重视了弱势群体的人格尊严,而且消除了社会对他们的歧视和侮辱。构筑无障碍设施的体育场馆是当今体育场馆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选择,深深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弱势群体的关爱程度,而且也是衡量一座城市、一个国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进步水平的高低。让更多的弱势群体参与到体育赛事当中,释放了他们的自卑情绪,树立起积极的态度和乐观向上的精神,体现出了体育活动的公益性、公共性,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提供了稳定的基础,展现人文社会理念,弘扬中华民族以人为本的精神,促进社会主义全面和谐的稳步发展
三、体育场馆无障碍设施修建与完善的意义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无障碍设施的重要性,无障碍建设不仅为现代城市化建设增添了新的功能,更是残疾人、老年人等弱势群体权益的重要保障。体育场馆无障碍设施的修建已成为现代公共建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是社会前进动力的重要标志。体育场馆作为城市公共活动场所的标致性建筑,应该积极推广和及时补充无障碍设施的建设与完善,使全社会的每个成员,尤其是使弱势群体主动走进体育场馆,更好地参与到体育观赏活動当中去,良好的人文环境既弥补了弱势群体的心理需求,又增强了体育赛事的观赏性,同时在无形之间体现了对弱势群体的一种人文关怀。这种举措是以人文精神为导向,对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生存环境进行关注,是对人的尊重和尊严的体现,针对弱势群体的体现的人文关怀,能够鲜明地反映出社会和谐与否的一面重要镜子。解决弱势群体的生活问题也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改革与发展的根本保障,同时也是实现社会公平、创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修建和完善体育场馆无障碍设施,对于弱势群体来说无疑是一种福音,对于整个社会和谐发展具有推动作用,是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为共同创造更加方便、美好、和谐的社会做出了重大贡献。
四、体育场馆无障碍设施建设与完善的对策
(一)通道、场馆无障碍设施设计、施工的规范性
无障碍的通道设计,目的是保证弱势群体出入体育场馆的自由性和便利性。首先,必须设有无障碍设施标志专供残疾人使用的停车区域;其次,场馆无障碍设施设计、施工的必须达到规范性和完善性,我国虽然在一些大型体育场馆中已建立了多元化的无障碍设施,但是建立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细节性的规范错误,例如,场所设置的坡道坡度达不到设计规范的要求,加大了残障人士通行的难度,走道通过障碍物时不设置止步提示等,都算不上合格的无障碍设施,如果仅仅要求场馆设施的数量,不注重设施的质量,那就失去了建立无障碍设施的重要意义。另外大多数中小型的体育场馆设施建设中对弱势群体考虑不够,没有修建无障碍设施或无障碍设施不完善,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弱势群体参与社会的活动。
(二)体育场馆无障碍设施的维护与管理
无障碍设施建成后,如果管理不当或设施维护跟不上,将会导致弱势群体不能充分对其进行使用,那么再好的无障碍设施也会变成有名无实的摆设。
(三)提升公众无障碍的理念
要建立真正的体育场馆无障碍设施环境,需要在场馆无障碍设施硬件的基础上加以“软件”的配套,这才是核心,公众观念要做到“无障碍”,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多种方式,提高全社会成员对无障碍设施理念的认知水平。无障碍理念是指在每个公民内心当中充满着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的崇高思想。有了无障碍理念,即便物质环境条件不够完善,我们也可以积极采取一定措施去减少障碍,给弱势群体以爱的力量和鼓舞,让每个人都能平等的参与到社会的大家庭当中。
★基金项目:2014年佳木斯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项目名称《人文理念背景下—对中小型城市体育场馆无障碍设施修建与完善的研究》,课题编码xsrd2014—057。
参考文献:
[1] 谢浩.谈谈无障碍设计[N].中华建筑报.2008.10.21.
[2] 无障碍设施表示统一[[DB/OL].中国新闻网.2009.02.01.
[3] 张志节.城市建筑设计呼唤无障碍环境.中国建设信息.2003.8.20.
[4] 尹志刚.论现阶段我国社会弱势群体[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2(3).
[5] 王淑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弱势群体救助[J].社会主义研究.2003(2).
[6] 张玲.识别环境的无障碍设计[J].唐山学院学报.2007.05.20.
[7] 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执行评估指标体系.新华社发.中国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