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农业气象服务及其有关问题的探讨

2015-03-31刘昌威

地球 2015年7期
关键词:天气预报防灾减灾

刘昌威

(深州市气象局河北衡水053800)

现代农业气象服务及其有关问题的探讨

刘昌威

(深州市气象局河北衡水053800)

为了更好地开展现代农业气象业务,提升气象为农业服务能力,本文阐述了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的定义、技术方法,并指出,现代农业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农业气象服务及其有关问题的探讨,并进一步阐述了天气的预测状况。

气象预测农业气象

1 前言

农业气象预测是气象部门较传统的业务工作,是气象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主要方式之一!该工作的开展已有几十年的历史…………………………欧美和日本的气象部门在20世纪30年代就开展相关工作。中国60年代开始结合农业生产实际需求开展夏收夏种和秋收秋种农用天气预测,80年代开始将农业气象向农林牧副渔各业拓展,并开展了相应的科学研究…………………………近几年,农业气象工作者从现代农业气象业务出发,认为农业气象服务是农业生产管理活动和农业防灾减灾所需预测及其影响分析,是农业气象预报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气象预测是其中重要环节!

2 现代农业气象预测的定义和方式

农业气象预测就是应用大气变化的规律,根据当前及近期的天气形势,对某一地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天气状况进行预测。它是根据对卫星云图和天气图的分析,结合有关气象资料、地形和季节特点、群众经验等综合研究后作出的。如我国中央气象台的卫星云图,就是我国制造的“风云一号”气象卫星摄取的。利用卫星云图照片进行分析,能提高天气预测的准确率。

天气预测就时效的长短通常分为三种:短期天气预测(2~3天)、中期天气预测(4~9天),长期天气预测(10~15天以上),中央电视台每天播放的主要是短期天气预测。

农业气象服务是从农业生产需要出发,在气候预测“农业气象预报”的基础上,结合农业气象指标体系“农业气象定量评价技术等,预测未来对农业有影响的天气条件”天气状况,并分析其对农业生产的具体影响,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和建议,为农业生产提供指导性服务的农业气象专项业务。

农业天气预测的方式。如何将天气预报及时提供使用部门和人民群众,是预报服务的中心环节。最广泛而有效的服务手段有:报刊登载,电台广播,电视播送,天气电话咨询等。此外,还通过专线电话、电传和书面等形式,为专门部门服务。天气预报的专用收音机,是一种可随时打开收到当时的天气预报广播的收音机,在即将发生灾害性天气时,专用的气象广播电台可用一定波长的信号,使这种收音机自动开启呼叫,这样,入睡的人也能被其信号唤醒,收听到灾害性天气警报,这对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提供了可能性。

气象台制作好了天气预报,就通过各种途径将天气预报向社会公布。传播天气预报的途径主要有电视、报纸、互联网、手机短信、气象电话等。通过互联网获取气象预报信息将是未来的趋势。比较有名的气象预报网站有天气在线、中国天气网、中国气象台等,中国气象台网站提供全国各大城市和地区实时天气预报信息及一周天气预报预测信息。

3 农业气象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3.1气象信息的准确度不够精确

气象信息的准确性主要是指对天气情况的预测能力,即天气预测和对未来一段时间的天气气象情况的预测能力。目前,气象台采用了人机交互,把数据分析作为预报产品的基础,综合运用各种气象信息及服务技术,其中也离不开天气预报员的经验订正过程。

3.2防灾减灾体系不健全

农村人口对防灾减灾的需求非常强烈,但与县城相比,农村的防灾减灾知识与信息相当匮乏,绝大多数农村人口对于防灾减灾的认识均不高.广大农村的防灾减灾体系不健全,基础十分薄弱,仍处于初级阶段.要及时得到自然灾害预警信息及有效地防止和减轻自然灾害所带来的损失,将成为新农村建设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

3.3气候区划及论证工作相对滞后

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目前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均未经过气候论证,存在较大的风险。大规模引种未经过气候论证,将会给新农村建设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4 现代农业气象服务及其有关问题的探讨

我国目前开展的主要是针对农事季节的农业气象服务,而针对设施农业、特色农业和农田小气候要素的预报较少。从2008年开始,各气象局根据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和推进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的要求,逐步开展了农业气象灾害预报、农作物病虫害预报、设施农业气象服务、农牧事活动天气预报等农用天气预报服务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服务效果。然而,就目前各省级农牧业气象服务工作,只是开展一些观测资料的分析和上报工作,基础薄弱,不论在服务平台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在服务产品的种类、自动化程度,情报预报制作技术方法的先进性、预报结果的准确性、服务产品发布的及时性等方面均不适应各级政府和广大农牧民群众对农业气象服务的要求,急需在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基础设施建设和投入。

5 农业气象服务的预测

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已经引起了极端气象灾害趋多趋强,引发了暴雪等事件增多,影响加重,同时还引发了生态环境的改变,对农业生产形成了负面影响,造成农业的脆弱性增强,产量和品质年际间的波动性增大,使得气象与农业生产的关系更加密切,合理利用气象条件,科学进行农业生产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如何科学组织好气象为农服务一直是气象工作者探索的课题,为了做好这方面的工作,从气象学引出了农业气象学的分支,从气象角度研究农业,为气象部门准确把握农业生产对气象的服务需求,提供针对性的服务产品提供了技术支撑。农业气象服务技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专业化,产品分类越来越细化,在此大背景下,近几年出现了农业气象服务业务。但如何开展,怎样发展,国内尚无明确界定。业务工作需要业务技术规范支持,科研成果支撑,业务能力维持,社会需求引领,才能快速发展。

[1]马树庆;现代农业气象服务业务及其有关问题的探讨;中国农业气象[j],2012年02期.

[2]马树庆;王春乙;我国农业气象业务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气象科技[j],2009年01期.

[3]吴丹娃;刘爱萍;;电视天气预报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滕明宋勇陈福锋;浅议电视天气预测中的矛盾及对策[N];中华新闻报;2003年.

[5]许吟隆,黄晓莹,张勇,等.中国21世纪气候变化情景的统计分析[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2,1.

S16[文献码]B

1000-405X(2015)-7-398-1

猜你喜欢

天气预报防灾减灾
家庭防灾应该囤点啥?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小常识
防灾减灾 共迎丰收之季
故宫防灾的“超强铠甲”
测不准的天气预报
天气预报的前世今生
中期天气预报
国务委员、国家减灾委主任王勇在北京出席“防灾减灾日”活动
农业减灾自救 刻不容缓
减灾就是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