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城市日
2015-03-31
世界城市日
一、“世界城市日”的源起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于当年10月31日圆满落幕。在上海世博会闭幕当天举办的高峰论坛上,正式发布《上海宣言》,《上海宣言》建议将10月31日上海世博会闭幕之日定为“世界城市日”。在中国政府和有关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国际展览局全体大会、联合国人居署理事会和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先后通过决议,建议设立“世界城市日”,2013年12月28日,第68届联合国大会最终通过决议,决定自2014年起,将每年的10月31日设立为“世界城市日”。
二、设立“世界城市日”的时代背景与重大意义
设立“世界城市日”,汲取全球智慧,聚焦城市发展,有利于城市时代人类社会的共同进步与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提高各国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有利于稳步推进健康可持续的城市化进程。每年一度的“世界城市日”将呼唤各国城市关注城市化进程中的重大挑战,在全球范围内探讨和实践解决方案。这将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全球城市提供一个交流城市发展经验,共同解决城市问题的良机。
1.设立“世界城市日”是城市时代人类发展的需要
今天,全球50%以上的人口已经居住在城市,到2030年,近60%的世界人口约50亿人将聚居在城镇地区。可持续的城市发展也因此成为21世纪全球社会面临的最紧迫挑战。“世界城市日”的设立,将聚焦城市发展问题,关注全球城市化进程中的效率提高和技术创新,促进在人口高度集聚的城市实施行之有效的管理,减少资源和能源消耗,实现城市健康有序的增长。
2.设立“世界城市日”符合联合国追求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联合国自成立以来一直倡导的目标是:“为全人类创造更美好的世界”,而创设“世界城市日”,关注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一方面与全球的发展与奋斗目标吻合,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人类与城市发展的具体需要。联合国倡导的可持续发展三大支柱——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相互紧密依存,都是城市可持续发展所涵盖的重要领域,并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福祉。
通过设立“世界城市日”,联合国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建立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的高级协商机制,加强各国政府关注城镇化进程中重大城市问题与挑战的政治意愿,进一步发挥个人、民间团体与组织在解决城市问题中的作用,并可以对各个领域涉及城市问题的资源进行综合、整合与提升。
3.设立“世界城市日”将有效促进全球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在信息化时代,资本和人才等市场要素正突破原有的地区性约束,以城市为节点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与此同时,金融危机、气候变化和文化冲突等挑战在国际与国内层面共同演进,对发达国家原有的城市管理机制提出了挑战。实践证明,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解决呼唤全球性的解决方案,在全球化时代,没有一个城市可以独善其身。因此,“世界城市日”的产生恰逢其时。
4.设立“世界城市日”将有力彰显中国的国际形象
通过推动设立“世界城市日”,体现了中国政府对于本国和全球范围内可持续城镇化问题的关注,也将有利于中国学习各国在城市化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成功经验,展示中国在城市建设与治理方面的成就和理念。中国政府也将提供经验和资金、人力、物力等方面的大力协助,搭建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深入探讨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的挑战和经验的平台,为城市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而发达国家也可以此为契机与发展中国家共同实践解决方案,以促进全球城市乃至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摘自2014年10月27日《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