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教育公共性的失落与回归

2015-03-31范李明曾水兵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5年5期
关键词:公共道德公共性权威

范李明,曾水兵

(江西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江西 南昌 330022)

学校教育公共性的失落与回归

范李明,曾水兵

(江西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江西 南昌 330022)

学校是公民社会的训练场,学校教育是“新人”了解自身与世界进而走向公共领域的重要准备阶段。学校教育的本质是公共的,它需要纯粹的环境对进入社会的新人进行培养,这种培养良好的人理应是公民社会的合格公民。现今学校教育存在诸如公共道德、权威、公共交往、公共梦想等方面的公共性意义失落问题,恢复学校的公共性意义,突破口就是学校的公共交往。

学校教育;公共领域;公民;公共理性;公共交往

现今的学校教育普遍存在着公共性的意义失落:公共道德的缺失;公共权威的失真;学校的公共生活趋于私人化;公共梦想的迷失。唯有学校教育的公共性回归,才能拯救日益显现的学校公共性危机,才能培养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公民。

1 学校教育公共性意义的失落

1.1 公共道德的缺失

道德是公共领域内的无形力量,在公共领域的场域内,公共道德的具备与否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公共交往,不具备公民社会相应的公共道德,在公共交往的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就会缺乏信任,与陌生人接触就成为一种负担,而不是一种内心的无差别的情感体验,就会使自己进一步禁锢在亲戚或朋友的私人领域内,在私人领域,不需要公共道德,只需要维护自己或者属于自己小圈子范围内私人领域的利益,家庭无疑是私人领域最好的归宿。令人遗憾的是,学校,作为来自不同年龄与阶层的“陌生人”而组成的公共领域,属于该公共领域内的道德规范——公共道德日益丧失其公共性质,并且出现了公共伦理危机。

学校本是道德的一片净土,但近年来学校的道德状况趋于恶化。近年来一些学校发生教师毒打学生、校长“性侵”学生的恶性事件,引发了社会各方关注,师德问题成为社会热点之一,令人痛惜。“师德是高尚的情怀,是无形的力量。在某种程度上说,师德就是人心,是良心。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作为塑造学生灵魂的教师,自身首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教育不但是言传,更是身教。许多优秀教师以自己的高尚道德影响了学生的人生道路,这种无言的教育会令学生们刻骨铭心。”[1]作为榜样的教师,教师的道德水平关乎学校道德教育的整体水平,可是一连串的道德事件只是公共道德危机的一个缩影,在现今的学校教育体系下,教师扮演着主导角色,教师的在课堂内外的一举一动可能会被学生内化成一种行动,在学校的公共交往过程中,教师占据着话语主导,在课堂内,教师传授关于思想品德、思想政治等包含公共道德内容的知识,在课堂外,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交往,公共道德被作为一种隐性的课程而起着作用。作为学校施教系统中最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者的行为让学校这片道德净土变的不再那么“纯洁”。此外,作为正在接受系统知识的学生,世界观、价值人生观拯待成熟,因此,教师对学生的道德影响毋庸置疑,当然,包括家庭、社会等因素也是影响学生道德的重要因素,就当前学校公共道德现状而言,学生是“公共道德被动者”或者说是“成长的弱者”,因为公共道德对于他们来说是新的(进入学校,意味着从私人领域走向公共领域),需要在学校教育阶段逐步认识及践行。然而,随着学校教育的深化,公共道德不仅没有得到学生的逐步认识,反而走向它的反面,破坏公共财产、随地吐痰等等反公德行为愈演愈烈。

1.2 公共权威的失真

在学校的公共交往过程中,教师似乎扮演着主导角色,学生没有多少话语权,在交往过程中老师怎么说,学生就怎么做。但是我们能说,教师是权威吗?

所谓“权威”用汉娜阿伦特的话说,是指“坚信奠基之神圣性,即某物一旦奠基,就对未来世世代代有约束力的信念。”[2]学校教育作为为着未来理想社会作准备的阶段,它应当是有权威的,也是需要权威的,这种权威直接指向我们期望构建的社会,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公共领域内,要使民主法治,诚信友爱,安定有序等要素最大化,那么它必须有一种权威,这种权威就是内化于每个公民的“公共理性”,在公共理性精神的带动下,每个人都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尊重这种使民主、自由、平等等要素最大化的公共领域,每个人都用自己内心最真切的感受同等地去与熟悉人和陌生人交流。显然,学校教育需要承担起树立公共理性精神的使命,然而,现在的学校教育,尤其是中小学教育,看似教师起着权威作用,其实教师恰恰是权威失真的代表者,为了生计,教师不再那么纯粹,变的更加以自我利益为中心,姑且不论其到底以知识为中心还是以学生为中心,在学校教育中,权威落空了,教师不知道自己是理性的代表,教师日益封闭于狭小的私人空间,教师的各种行为本身就已经是权威失真的反映。同样的,作为成长中的学生,作为在学校接受公民教育的新人,有别于已经社会化的社会群体,他们对权威的体认需要一个过程,换言之,公共理性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踏入社会所必须学习的公民素养。这种公共理性,师生都必须给予尊重和敬畏的权威,必须在学校教育阶段,在学校的公共交往过程中不断的强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要求的公民需要具备公共理性,然而与当前公共理性的丧失,权威的失真形成巨大反差。

1.3 学校公共生活的私人化

学校教育公共性失落,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公共生活的衰落,理查德·桑内特是这么描述现代社会公共生活:“如今,公共生活变成了形式的义务。多数公民对国家事务漠然处之固不待言,而且他们的冷漠不仅体现在对待政治事件上。在人们看来,对待陌生人的礼节以及和陌生人的仪式性交往,往好处说是形式而乏味,往坏处说是虚情假意……和罗马时代一样,今天对公共秩序的参与通常被当作是随大流的事情,而这种公共生活开展的场所也跟罗马城一样,正处于衰落的状态中。”[3]公共领域内陌生人的公共性交流减少,人们日益蜷缩于安全性和私人性较高的私人领域,而不管公共事务。我们这里所说的学校公共生活的私人化,也就是这个社会日益盛行的个人主义,小团体主义,私人利己等现象日益侵蚀着学校公共生活,学校教育公共交往变的更加“现实”、“私人”,而丧失了学校教育本应该具有的为未来社会培养合格公民的公用性,同时也失去了它自身的纯洁性。学校公共领域变的越来越私人化,即把对学校公用事务的态度像对待自己的私事一样,部分学校的贪腐现象,部分学校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部分学生的家庭依赖症等等都是学校公共生活私人化所导致的后果。

“在教育方面首先应注意,民主社会的生活形态之中有不同利益的彼此交融,而且重视进步发展或重新适应的过程,实现这种社会生活使得民主的社群比其他社群更需要审慎而有系统的教育。”[4]学校作为教师和学生所组成的来自不同利益的共同体,如前所述的私人利己风气,家庭私人交际的扩大化都对学校公共交往环境造成影响,学校是一种“理想社会”训练场,它应该具有它本真的纯洁性,当然,也不是说,隔断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只是在正常的传道授业和公共交往外,我们应该遵循公共理性的权威,挖掘学校公共生活面向“未来社会”的潜质,培养适应公民社会的“新人”,这种新人具有公共理性气质,投身于公共领域的交流之中,人与人之间,不管是陌生的还是熟悉的,都是用同一种感受去构建公共关系,而由此公共关系建立起来的公共领域生活是和谐的,民主、自由、平等、公平、人权等关于人的意志或外在权利得到最大化的实现。但是很显然,现今学校公共生活受到了“私人领域扩大化”的影响,公共人趋于衰落。

1.4 公共梦想的迷失

不同于其他社会系统,教育系统承担着整个民族的希望,作为培育未来新人的学校教育,现今的状况却是:学校为了不断提升升学率,空有素质教育,实则应试教育,提升升学率作为学校的宗旨,升学率也是衡量一个学校的标尺。在这样功利性的背景之下,学校丧失了其应然理想:培育了解世界进而改造世界的新人——维护知识尊严,教会做人,教会思考,教会生活。而学生则陷入梦想的迷失,一方面,要学会适应当前社会的本领,一方面不知道自己为何要求学,“为了生计”我想是大部分学生的回答,围绕着生计确实有许多个人梦想,比如,我以后要成为一名律师,成为一名企业家,成为一名管理者……这些所谓个人梦想,其实都是被所谓生计等功利性目的所绑架,换言之,它不是梦想,只是达到目的的手段。

而作为维系每个人的公共梦想,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本身可能都没有意识到,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人天生就是政治动物。没有人能够在公共领域内独善其身,即使在“私人领域扩大化”日益膨胀的今天。在公共交往中,每个人都具有共同的梦想,才能使自由、和平、人权、有序、理性等每一种体验都能达到最大化。学校的学生必须凝聚公共梦想,出于内心的意志追求一种公民身份。从根本上说,这种理想体现在个体、公民、政治三者的关系上:个体是公共性和私人性的统一体,个体优先于政治;公民是对个体的抽象,它是个体公共性的纯粹表达;政治是个体以公民身份所从事的活动,政治的目标在于保障所有个体持有人之为人的条件,这些条件体现在自由、平等、独立、正义等方面[5]。有着这样一种理想意识,学生也会为此不断追求带有私人性的功用,但此时追求的前提是具备了公共梦想。

2 学校教育公共性的回归

2.1 话语交锋:学校师生对话

“不管是师生,还是朋友,话语是彼此之间共同体形成的最基本的路径,话语本身就是理性的沟通与生长,人总是以话语的形式开启其生存空间。”[6]学校师生对话是学校公共生活的具体形式之一,从形式影响上说,学校师生对话是公共空间得以展开的源泉,是民主教育的体现,之所以存在学校教育公共场域的真空,还在于学校师生之间话语的不平衡,如前所述,教师占据绝对话语权,学生处于“成长着的话语弱势”,具有话语的孤独感,也就是学生天然的表达权被禁锢,即使打开了,也是依附于教师的话语体系;另一方面,缺少对话,群体之间的疏离感渐强,典型的就是:你教你的,我学我的。整个学校话语空间是彼此孤独的,由于权威的失真,教师所谓的话语主导并没有真正起到作用,学校作为培养公民的场所,言谈和辩论应当成为处理学校公共事务的主要方式,因为真正的公民社会,其主要方式就是言谈,而不是暴力,显然,作为公民社会的准备阶段,学校公共交往生活从形式上对未来的公民起着一种官能训练的作用。因此,鼓励学校师生就学校公共问题进行对话是有必要的,当然,作为成长的一方,学生的话语有一个成熟的过程,但就其形式意义而言,师生话语交锋很有必要。

2.2 塑造并维护公共理性的权威

学校教育权威失真的现状要求发挥公共理性的作用,“公共理性简要而言是指理性的公共运用能力,即通过普遍的伦理理性原则对公共问题和公共事务进行理性的反思与审视。”[7]学校教师和学生公共交往领域都日益私人化的趋势是公共权威失真的原因,他们都试图把自己的私人领域扩大化,但同时,公共权威的失真,公共理性的缺失导致学校公共交往日益私人化。唯有以公共理性作为不言自明的权威,全体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遵从公共理性,进行对话,进而形成并发展公共理性作为权威的地位。一个社会没有权威是空洞的,中国近代以前几千年封建统治靠的是皇帝或君主的权威,现代中国靠的是法治权威;同样的,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学校教育务必需要权威,但是学校教育不需要教师的绝对权威,事实上,前文已经详述:教师所谓的权威已经失真——这恰恰是一个好现象,因为这为推动学校师生对话乃至学校民主发展提供极好契机。那么,形塑公共理性权威,学校师生在面对学校公共问题如学校人才选拔、任免、财政预算等等一系列问题时就能展开对话,维护整个公共交往领域的利益,维护理性的尊严;同时,私人的心向与问题也不会向学校公共领域蔓延或者泛滥,因为公共理性的权威,每一个人都不言自明的给予尊重,每一个人都会为自已是学校公共领域的一份子而骄傲,因为在公共理性下,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同时也是有发言权的,即公共领域是每一个作为“私人”个体的人的最大公约数,因为公共理性,能够使学校的每个人的利益最大化。

2.3 民主锻炼:减少行政干预

“民主并不只是一种政治形态,主要乃是一种共同生活的模式,一种协同沟通的经验。”[8]那就意味着学校教育要营造良好的公共交往环境,就必须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协调沟通,然而在目前的学校教育系统里,行政起着主导作用,尤其是在高等教育阶段,行政的干预程度最甚。学校教育是需要行政力量来维护日常教育教学科研工作的运转,但是过度的行政干预对于学校公共交往,对于学校公共问题的解决等却起着反作用。尤其是当前面临的学校公共道德问题、私人领域扩张或“私人社会化”问题、权威失真问题。它们或多或少与行政干预存有关联。我们的学校教育要培养的是能够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公民社会,公民社会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和谐统一的社会,以培养未来公民为己任的学校教育,如果不减少行政干预或者加强公民训练,无论是形式意义还是内容意义都不可能达到培养合格公民的目的[9]。

2.4 从私民走向公民:一种公共领域的自我体认

学校私人领域的扩大是一种值得深思的现象,这种私人领域下的私民,以自我利益(还包括自我小团体)为中心,公德对于他们来说没有心理约束力,他们不认为老师或者学校管理者就是权威,他们没有公共梦想,只有个人私利,或者说只是为了生计指向就业,公共领域的事情只要没有碰到自己利益一概不管不问,但与此同时,他们的私人圈子却日益扩大到公共领域,私人心向与行为日益影响着公共领域交往。这种现象无疑阻碍着学校教育作为培养公民的历史使命,学校教育必须要回归其公共性,重建公共道德,形塑理性权威,树立公共梦想,因此,学校的每个人都必须走出私人领域进入学校公共领域,从私民走向公民,在公共交往领域体认到自身的价值与利益。

学校教育公共性的回归,并不是说学校教育要回归到封建时代那样只代表统治阶级的所谓公共性,而应该是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民主体系下的公共性。我们的社会在发展,也在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努力迈进,作为社会子系统的学校教育,承载着培养合格公民的历史使命,却存在着公共道德缺失、权威失真、公共梦想迷失等公共性意义失落问题,在学校阶段,就应该营造未来公共领域生活的“准环境”,让学生充分体认民主、理性、权威、平等、公平等一系列公共领域术语,其突破口就是学校的公共交往,也是我们应当致力于营造的公共场域。

[1] 董洪亮.育人应重道 师德须从严[N].人民日报,2013-12-26.

[2] 汉娜·阿伦特.过去与未来之间[M].王寅丽,张立立,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3] 理查德·桑内特.公共人的衰落[M].李继宏,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4] 杜威.民主与教育[M].薛绚,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

[5] 郭忠华.个体·公民·政治[J].浙江学刊,2007(6):128-133.

[6] 刘铁芳.学生何以进入公共生活之中[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3(1):19.

[7] 叶飞.公共交往与学校公民教育的实践建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3):7-14.

[8] 杜威.民主与教育[M].薛绚,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

[9] 杨军.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代中国教育的启示[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87-92.

(责任校对 王小飞)

20140903

范李明(1990-),男,江西赣州人,硕士生,主要从事为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

10.13582/j.cnki.1674-5884.2015.05.029

G41

A

1674-5884(2015)05-0093-04

猜你喜欢

公共道德公共性权威
虚拟公共空间中的乡土公共性重建
间隙、公共性与能主之人:楠园小记
各大权威媒体聚焦流翔高钙
基于政府导向的公共道德价值体系构建路径探析
中国社会组织公共性研究述评
跟踪督察:工作干得实 权威立得起
权威发布
中国语境中的公共道德与公民道德辨析
权威的影子
社区公共道德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