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理论+实践”的大学课堂教学模式——以城市规划专业为例
2015-03-31邢小宁晁增福
邢小宁晁增福
(1.塔里木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新疆 阿拉尔 843300;2.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新疆 阿拉尔 843300)
构建“理论+实践”的大学课堂教学模式——以城市规划专业为例
邢小宁1晁增福2
(1.塔里木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新疆 阿拉尔 843300;2.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新疆 阿拉尔 843300)
文章针对城市规划的专业特点,对其课堂教学进行了一定范围的改革和探讨,构建了“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目的在于传授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强学生专业技能的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设计表达能力。
大学课堂;教学模式;理论+实践
1 引言
课堂教学是我国高校教育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手段,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大学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水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提高大学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1]。因此,构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教学模式,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城市规划是一个理论和实践性均较强的专业,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辩证统一,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强化专业技能训练、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是城市规划专业潜心研究的课题。课题组就城市规划专业课堂教学改革展开了研究,并依据城市规划专业的特点,构建了“理论+实践”的课堂教学模式。
2 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情况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教学者也开始重视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构建了不同形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如张淑琴通过对大学课堂教学研究,构建了“四步教学法”的课堂教学模式,将学段分成指导学习、自主学习、展示学习、反思学习四个步骤进行教学,其核心是先学后教、先练后讲、先学后导、以导促学、以学促教。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终身发展奠定基础[2]。张森茂构建了“问题教学”新课堂教学模式,为农村地区的学校课改探索了一条新途径[3]。范永丽构建了“生本学案”四环节教学模式,并通过实践证明次模式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4]。吴建一对精细有机合成专业课进行实践教学探索,以“探究—行为展现—反思”的循环教学为手段,构建了“学习共同体”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表明此模式既提升学生专业学习的能力,又能促进教师专业知识结构和专业素养的不断更新和完善[5]。张璞扬,张权对理工科非物理专业构建了“主线——问题——渗透”新型课堂教学模式,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质量[6]。胡春春依据统计学,构建了“第二课堂教学平台——实践教学平台”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7]。
目前国内的课堂教学模式从宏观的大学整体研究对象研究转向微观的具体专业层面了,并且针对专业特点提出适宜的课堂教学模式,但是,就城市规划专业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甚少,因此,笔者将以城市规划专业为切入点,并根据其专业的特点,构建“理论+实践”的课堂教学模式,为促进城市规划专业的教学效果,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3 构建“理论+实践”模式
教育部文件《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07)2号】中提出:“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要大力加强实验、实习、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特别要加强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等重要环节。”[8]由此可见,实践教学是高校本科教育的重要环节。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城市规划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的设计方法,具备规划师基本训练,拥有基本的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管理能力。加强实践环节,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然而,目前城市规划专业实践环节的实施和效果并不乐观,构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模式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3.1构建理论部分的教学模式
(1)多媒体+讲授
城市规划专业的课程涉及知识面广,讲授内容量大,图片数量庞大,光看课本上的图片是远远不够的,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放映图片及案例可以给学生一个声、形、色、质并存的教学空间,可以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能接收到大量的古今中外好的景观设计案例,大大提高教学效率。美国心理学家理查德经过研究后发现,当图像、语音等信息共同对大脑进行刺激时,记忆的时间更加持久[9]。因此,在讲授基本理论知识,教师不能过度运用多媒体授课中进行,应该要加入必要的板书和绘图、提问和答题等,使两种授课方式各尽其长,相得益彰。
(2)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教学是一种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的教学形式,是计类课程教学中最适宜的教学方式。对于拥有大量设计类课程(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城市设计、城市规划设计、城市交通规划与设计等)的城市规划专业来说,采用案例教学方式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该方法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首先,选择具有典型性、真实性和完整性的案例;接着,通过教师对案例的基本情况的讲述,说明基本理论,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印象;然后,由教师根据案例内容,提出要求和讨论题,由学生分小组或全班开展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最后,再分别由学生和教师总结评析案例,分析案例有助于提高学生撰写课程设计文本的能力,通过这个过程,学生充分理解案例分析的重要性并基本掌握设计分析思维和表达方法。
案例+分析是组织学生进行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进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和设计原理的理解的一种特效教学方法。
3.2构建实践部分的教学模式
城市规划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中来,要重视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教学。专业技能的培养教育,要求教师课堂教学时,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应该重视设计的实践能力的教学,这种教学模式才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1)实训设计能力
单纯的课堂理论教学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不能让学生对景观设计有真正的实践体会。课堂教学时,在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城市规划专业学习特点,进行具体的实训设计练习,使学生的设计能力得到全面、深入的强化和提升。
与课余时间的实训练习相比,在课堂教学中加入实训教学环节,可以提高学生的设计速度和设计效果,教师可以实时掌握学生实训动向,同时,学生能够及时得到老师的现场指导,解决在实训中遇到的具体问题。
(2)汇报表达能力
城市规划是一门要与人进行交流说明的专业,其交流的方式除了图纸、文字外还有语言汇报。为了锻炼学生的交流能力,在实训设计最终方案完成之后,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模拟项目汇报会”的方案汇报课,让学生通过电脑演示和语言表述的方式将自己的最终设计方案呈现出来。在汇报之后积极鼓励并引导其他学生对方案提出自己的看法,与教师一起对方案进行点评和讨论。以此来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他们在不断思考的基础上更深刻地认识相关知识、相互学习,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以及之间的良性竞争,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4 结论
文章主要针对城市规划专业的课堂教学进行了一定范围的改革和探讨,构建了“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目的在于传授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强学生专业技能的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设计表达能力,培养“高素质、高能力”人才。因此,城市规划课堂教学要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贯通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1] 刘黎清.论大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7,(5):144-146.
[2] 张淑琴.探索有效教学模式 积极构建高效课堂——“四步教学法”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与反思[J].林区教学,2015, (5):91-93.
[3] 张森茂.构建“问题教学”新课堂——探索农村课改新途径[J].山西教育,2010,(4):30-32.
[4] 范永丽.“生本学案”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的理性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1):61-64.
[5] 吴建一.从“学习共同体”的构建谈大学课堂教学改革[J].嘉兴学院学报,2014,(26):131-134.
[6] 张璞扬,张权.改革课堂教学,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主线—问题—渗透”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J].大学物理,2003,(22):42-45.
[7] 胡春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统计学教学改革——构建第二课堂教学平台[J].韶关学院学报,2014,(3): 198-200.
[8] 刘英,孙庆珍,申金山.城市规划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管理工程师,2010,(5):51-54.
[9] 卢长彬.大学课堂文化建设的影响因素及策略[J].教育探索,2014,(10):82-83.
Construction of "Theory + Practice" at University Teaching Model——A case study of Urban Planning
Aiming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planning, it carried out a range of classroom instruction and discussion of reform, to build a "Theory+Practice" teaching model, aims to impart theoretical knowledge, while strengthening practice teaching students professional skills, improve students design skills.
University classroom; teaching model; Theory + Practice
G64
A
1008-1151(2015)12-0112-02
2015-11-11
塔里木大学教育教学研究项目(TDGJ1418)。
邢小宁(1981-),女,陕西宝鸡人,塔里木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建筑与规划。
晁增福(1981-),男,青海乐都人,塔里木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数学教育及应用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