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亲家庭幼儿性别角色认同的缺陷与补救
2015-03-31彭丹,冯海英
作者简介:彭丹(1990-),女,四川内江人,硕士研究生,从事学前教育研究;冯海英(1964-),女,四川南充人,教授,从事人格心理学研究。
DOI 10.13356/j.cnki.jdnu.2095-0063.2015.02.032
林崇德认为:“性别角色认同指获得真正的性别角色,即根据社会文化对男性、女性的期望而形成相应的动机、态度、价值观和行为,并发展为性格方面的男女特征,即所谓的男子气质和女子气质。” [1]与国外相比,我国在性别认同上的研究起步较晚,还未形成体系,有的也多是理论研究,实践性研究很少,年龄段划分不太严格,泛泛而谈,不能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进行具体指导。
一、单亲家庭幼儿性别角色认同存在的问题
据统计,“1980年我国有34.1万对夫妇离婚,1990年有80万对,2000年121万对,2003年133.1万,2004年竟有161.3万对离婚。” [2]随着离婚率逐年上升,幼儿性别角色认同问题日益严重。提到幼儿的性别角色认同,很多人都认为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女孩就是女孩,男孩就是男孩,但事实却非如此。幼儿的行为方式除了受生物遗传因素影响,还受家庭教育和社会等因素影响。弗洛伊德的前生殖时期,亦称恋母情结阶段,男孩子到了这个年龄与自己的父亲产生认同,学习男性的行为方式,这对个人的社会化极为重要。与此类似的行为反应也在女孩子身上发生,开始习得女性的行为方式。但这一时期又有很多矛盾冲突,很容易产生滞留问题,这便是造成孩子以后许多异常性行为的原因。虽然我国是公认的婚姻关系最为稳定的国家,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同样受到了离婚浪潮的强烈冲击,形成了许多单亲家庭,而幼儿期是儿童性别角色认同的关键期,亲子关系的质量无疑会对儿童性别角色认同有重要的影响,父母任何一方的缺失,从长远来看,对幼儿性别角色认同的发展很不利,如孩子可能出现性别行为偏差,产生性别角色认同障碍等。现实中,有性别认同缺陷的孩子成人后易发展为“男性化”的女孩儿、“女性化”的男孩儿、易性癖、同性恋、性变态者等,之后往往很难再改变,他们心里也充满自卑和矛盾,苦苦挣扎,一方面是不为世人所接受,更多的是来自父母的不理解,在中国传统思想下,与社会背道而行,承受着异样的眼光;另一方面是继续扮演“另类”角色,完全不受自己控制,严重的甚至去变性,且不说药物与手术对身体的伤害,这也将严重影响他们今后的社会交往方式、恋爱观、婚姻观及心理的健康发展,造成家庭和社会关系的不和谐。这些都在警醒社会提高对幼儿性别角色认同的重视,帮助他们朝着一个健康的方向发展,尤其对于单亲家庭幼儿这一特殊群体,性别角色认同问题尤为突出,亟需解决。
二、单亲家庭幼儿更易出现性别角色认同问题的原因探析
(一)单亲家庭导致亲子关系失调,幼儿性别认同出现偏差
幼儿阶段处于性别敏感期,单亲家庭幼儿经常与抚养方在一起,缺乏完整的模仿榜样,很不利于幼儿的性别角色认同。幼儿与同性别的抚养方在一起,容易对本性别产生认同,易发展为极端,即男生表现为很男子汉,细致性却不足;女生则女性化很明显,而缺乏坚强、勇敢等品质。幼儿与异性别的抚养方生活在一起时,在性别认同上也容易出现问题。他们不能从亲人身上加深自己的性别概念,而容易受异性别家长潜在的影响,获得了很多异性别特征,淡化了本性别的一些行为表现。如:男孩长期和母亲在一起,表现出了女儿态,而自身的男子气概被弱化;女孩与爸爸在一起久了,就变成了“假小子”,以上都使性别角色认同变得模糊。尤其在离异式单亲家庭中,父母自己面对婚姻的失败心里充满压力,表现消极,怕孩子被抢走,甚至憎恨对方,把负面情绪传递给幼儿,使幼儿产生对非抚养方的排斥与回避,严重的甚至发展为对非抚养方性别的强烈排斥,对儿童进行性别角色认同是非常不利的。有的单亲父母觉得亏欠孩子,努力补偿,为孩子创造最好的物质条件,而忽视精神层面的需要,表现出不敢打不敢骂,过分溺爱、骄纵,不利于双性化人格的形成。
(二)幼儿园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环境与内容缺失,对单亲家庭幼儿关注不够
研究表明,在单亲家庭中,幼儿更多的是与母亲生活在一起,在家里接触最多的也是保姆、母亲、外婆等,到了幼儿园,男性教师如同“国宝”般稀少,接触到的也多是女性教师。“据资料显示,男性幼儿教师在美国占10%,在日本占7%,在德国、澳大利亚等许多国家都有一定比例,而在我国却凤毛麟角。” [3]幼儿长期处于女性化的环境中,缺乏观察与模仿的对象,幼儿园环境的创设往往很可爱,很多手工作品只适合女孩子,对男孩子没有吸引力,不利于双性化教育的开展。很多课本内容强调的亦是传统刻板的性别角色,对教师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传统幼儿教师的态度和评价往往是:乖的、文静的、顺从的、听话的就是好孩子。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幼儿容易把自己塑造成教师所期待的样子,所以旧的评价机制亟需改革。现实中单亲子女问题往往更突出,在这种评价环境中很容易把他们归为问题孩子,如果不加引导,很可能会误入性别角色认同歧途。此外,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对单亲家庭幼儿生活环境不够了解,往往忽略了单亲家庭幼儿性别角色认同的教育,教师自身双性化性格特点也不鲜明,表现出刻板的性别角色,榜样性不够,也没有意识到双性化人格的重要性,不敢对双性化教育进行尝试,亦不知如何开展。
(三)社会风气对幼儿性别角色认同的误导
历史告诉我们,除了母系社会的女性处于集体的核心地位以外,在男女两性关系上我国最大的特点就是:男尊女卑。封建社会的女性,从出生到死亡都隶属于男性。传统上男女是不平等的,导致人们产生性别偏好,且迷信思想严重,有为孩子算命的,为求平安给孩子取异性名,将他们打扮为异性形象,不利于幼儿性别角色认同。中国传统女人是柔弱的、被动的,男人则是坚强的、主动的,传统的性别教育只会使女人更女人,男人更男人。在西方传统上女性也是这样的,莎士比亚有句名言:“女人,你的名字是弱者”;法国女权主义家玻伏娃认为:“女人与其说是天生的,不如说是变成的。”当今大众传媒中出现了一些中性化明星形象,为表达对她们的喜爱,女生模仿她们把头发剪短,努力向她们靠近,而社会风气是男明星代言男性产品,女明星代言女性产品,表现出明显的男女有别。
我国很多幼儿读物都是男性作为主人公多于女性,广为流传的也是灰姑娘以及王子与公主的故事,女性依附于男性,这更不利于幼儿双性化人格的建立。
三、对单亲家庭幼儿性别角色认同的措施展望
消除了对传统男女性别的刻板印象,有助于减少今后的青春期心理问题。双性化人格对大众来说还很陌生,很多研究表明双性化特质是一种最佳心理发展模式。“司本斯等人采用人格归因量表(PAR)对女性调查结果表明,双性化人格既能胜任男性的工作,也能胜任女性的工作,他们有更好的可塑力和适应力。” [4]事实上,幼儿在2.5~3岁时就具有基本的性别认同,能说出自己的性别,到6~7岁时能够理解性别恒常性,知道性别不会随时间而改变。幼儿期作为性别敏感期,家长、幼儿园、社会要帮助单亲家庭幼儿建立起双性化人格。
(一)单亲家长要消除刻板的性别角色观念
陈鹤琴认为:“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个老师,父母应尽到教育好孩子的责任。……因此,必须十分重视对幼儿的家庭教育。”单亲家长更亟需正确的双性化教育方式,在陪孩子购物时,无论玩具或衣物的选择,不要干涉他们,把决定权交给孩子,不要刻意强调性别差异过早地给孩子过多束缚,单亲家长只须确定孩子已经有自我性别认同感。单亲家长要摒弃传统重男轻女思想,不能依据自己的性别喜好来打扮孩子,男孩就应剪短发,女孩就应留长发,不能因自身心理需要将性别期望强加在孩子身上,亦不要刻意强调淑女绅士,消除刻板的男孩要有男孩样和女孩要有女孩样的印象,通过自身的坚强与独立,多为孩子树立双性化人格榜样,多夸奖女孩儿勇敢和坚强,多夸男孩儿细心和体贴等,鼓励幼儿个性全面发展。单亲家长亦不要刻意阻止孩子与非抚养方接触,应该积极为孩子提供模仿对象,这对幼儿身心发展及性别认同是有利的,同时鼓励他们与异性同伴、兄弟姐妹和长辈交往作为补偿,并认真解答幼儿在性别问题上的困惑,对男孩和女孩的教养,单亲家长最好采取相同的抚养方式,不能让他们认为女孩就是天生的弱者,男孩就是天生的强者,现在独生子女居多,不要过分宠爱,更不要让他们生活在磕不得、碰不得的环境中,导致孩子性别错位。
(二)幼儿园教师要有意识地对单亲家庭幼儿进行双性化教育
1964年,罗斯(Rossi)提出了双性化,即个体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的人格气质。“心理学家贝姆(1979年)的实验研究证明,双性化个性会优于性别类型化个体。双性化个体没有严格的性别角色概念的限制,能够更加灵活,更有效地对各种情境作出反应,且独立性强、自信心高。” [5]幼儿很大一部分时间都是在幼儿园度过的,幼儿园对幼儿双性化教育具有关键性意义。首先,学校不能忽视或歧视单亲子女,而应该在教育中弥补单亲子女的缺憾。然后,幼儿园要调整男女教师比例,聘用更多的优秀男性教师,并适当增加一些男性角色的环境创设,增添阳刚之气。其次,教师要转变观念,自身也要逐渐朝着双性化性别角色的方向发展,尽可能展现出自己的双性化人格,多为幼儿树立双性化人格榜样,有意识地进行双性化教育,事实证明很多幼儿的表现往往和本班教师的性格有很大联系,有的班死气沉沉,有的班却相当活跃,说明孩子的性别行为很多都是靠模仿获得的。最后,幼儿园不应男女分开坐,更不应男女分校,不妨多鼓励男女幼儿一起玩,对于单亲家庭的幼儿,在充分了解其生活背景下,更应着重帮助他们建立起双性化人格,进行有重点和针对性的教育,如充分利用角色游戏,在体验了同性角色的前提下,可以尝试异性角色的扮演,扮演了爸爸之后再扮演妈妈,扮演了医生之后再扮演护士,女孩子也可以尝试扮演警察、英雄等,体验不同角色的坚强与温柔、勇敢与细心等,取长补短,既克服自身性格上的弱点,又学习异性的优秀品质。教师对幼儿读物选择与园本课程的编制,要突破传统,适当增加女性作为主人公的读本。
(三)创建有利于单亲家庭幼儿性别角色认同的社会环境
继湖南卫视的《爸爸去哪儿》之后,人们重新认识到了父亲角色对幼儿的影响,大众也慢慢认识到现代理想的性别模式是双性化,如里面的大力萝莉Cindy,特别招人喜欢。双性化人格集男女性格中的优点为一体,使女孩柔中带刚,男孩刚中带柔,更具灵活性,也更受到社会的欢迎。有些传统观念势必要改进,如“男儿有泪不轻弹”“男主外女主内”和“男医生、女护士”“警察叔叔”等给职业带来性别歧视。社会要做的就是消除严格的职业性别分工,倡导男女平等,消除社会文化环境所带来的性别刻板印象,鼓励女性参与社会活动,如历史上花木兰就具有双性化人格。大众传媒要树立良好的性别模式,尤其幼儿经常接触到的动画片,很多幼儿都希望自己是奥特曼的化身,拯救世界,此外要多树立女性英雄角色,这些都直接影响着幼儿的性别认同。利用社区调节离异式单亲家庭矛盾,创造条件让孩子多与非抚养方接触,帮助幼儿建立健康人格。针对男性幼儿教师稀缺问题,国家可以通过提高他们的待遇,摒弃传统观念,提高其社会地位来改善。
综上所述,男性有柔性的一面,并不就是“娘娘腔”,女性有刚性的一面,也并不一定就是“女汉子”。单亲家庭幼儿性别角色认同问题亟需解决,双性化教育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