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贝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62例疗效分析
2015-03-31李德力
李德力
【摘要】目的探讨卡贝缩宫素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01/2014-01收治的124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在胎儿娩出后给予缩宫素静脉滴注,观察组患者在胎儿娩出后给予卡贝缩宫素静脉滴注。结果观察组患者第三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产时出血量、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及产后24h血红蛋白下降幅度均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卡贝缩宫素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效果明显,可以有效减少产后出血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卡贝缩宫素;宫缩乏力;产后出血;效果
【中图分类号】R714.7【文献标识码】A
产后出血指的是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超过500mL,是产科的严重并发症之一[1]。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有胎盘因素、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因素和凝血障碍,其中宫缩乏力约占70%~80%,是导致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2]。分娩过程中适当的使用药物来预防可以有效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临床上预防产后出血的主要方法是预防性使用缩宫素。本院近年来使用卡贝缩宫素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自2012-01/2014-01收治的124例经阴道分娩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排除前置胎盘、剖宫产、使用前列腺素制剂药物史、对试验药物过敏以及合并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血液病、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自愿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初产妇45例,经产妇17例,平均产次(0.9±0.4)次;年龄22~36岁,平均(25.4±3.2)岁;孕周37.1~42.0周,平均(38.2±0.6)周。合并多胎妊娠3例,合并巨大胎儿3例,合并羊水过多2例。观察组初产妇48例,经产妇14例,平均产次(0.8±0.6)次;年龄23~37岁,平均(25.8±3.0)岁;孕周37.2~42.0周,平均(38.1±0.5)周。合并多胎妊娠4例,合并巨大胎儿2例,合并羊水过多3例。两组间年龄、产次、孕周和病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均经阴道分娩处胎儿后给予缩宫素(20U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观察组患者在胎儿娩出后给予卡贝缩宫素(10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中)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患者产时出血量、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及产后24h血红蛋白下降幅度。
1.3 出血量的测定采用经典的称重法及容积法[3]:血容量与体积的换算按照1.05g相当于1mL的标准换算,被单血容量按照每10cm×10cm污染被单含5mL血液,每15cm×15cm污染被单含10mL血液。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 SPSS 17.0 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均数比较用 t 检验。分类资料比较采用x2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产后出血量及血红蛋白变化比较:观察组患者第三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产时出血量、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及产后24h血红蛋白下降幅度均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体见表1。
3. 讨论
产后出血是产科的严重并发症,是导致我国孕产妇死亡的主要病因,文献报道国内孕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概率为2%~11%[4]。宫缩乏力是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多年以来临床上对于存在宫缩乏力的孕产妇主要使用缩宫素来预防产后出血。缩宫素是一种生理性物质,在体内的半衰期仅为3~4min,很快就被肝脏、肾脏、肠道以及胎盘产生的缩宫素酶降解失活;而且其作用部位仅存在于子宫上段,增加子宫收缩的力度有限,一旦体内的缩宫素受体达到饱和,即使增加药物剂量也不再有收缩子宫的作用,此外,药物过量还会引起水中毒、冠状动脉缺血等并发症[5]。卡贝缩宫素是一种新型的人工合成类具有激动剂性质的长效缩宫素九肽类似物,具有与生理性催产素相似的临床和药理特性。卡贝缩宫素与一般的缩宫素相比具有起效迅速、作用时间长、作用部位广泛的优点,而且子宫的收缩幅度和收缩频率均优于一般的缩宫素;卡贝缩宫素属于长效物质,单次给药即可达到与连续16h静脉滴注缩宫素同样的效果[6]。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第三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产时出血量、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及产后24h血红蛋白下降幅度均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显示出卡贝缩宫素明显优于缩宫素的临床效果。笔者的经验体会是对于存在宫缩乏力潜在因素的孕产妇在胎儿娩出后应该立即给予卡贝缩宫素来进行预防产后出血,使用剂量为静脉注射100μg即可。诸多研究中均提到卡贝缩宫素引起的不良反应,如胃肠道反应、面红、头痛、皮肤瘙痒等症状[7]。笔者在使用过程中也发现过类似的不良反应,但是症状均较轻,无需特殊处理,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缩宫素,可以放心使用。
参考文献
[1]刘治春,毕爱华,李慧蓉,等.影响选择性剖宫产产后出血量的相关因素分析[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2,47(9):1107-1109.
【摘要】目的探讨卡贝缩宫素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01/2014-01收治的124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在胎儿娩出后给予缩宫素静脉滴注,观察组患者在胎儿娩出后给予卡贝缩宫素静脉滴注。结果观察组患者第三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产时出血量、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及产后24h血红蛋白下降幅度均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卡贝缩宫素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效果明显,可以有效减少产后出血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卡贝缩宫素;宫缩乏力;产后出血;效果
【中图分类号】R714.7【文献标识码】A
产后出血指的是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超过500mL,是产科的严重并发症之一[1]。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有胎盘因素、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因素和凝血障碍,其中宫缩乏力约占70%~80%,是导致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2]。分娩过程中适当的使用药物来预防可以有效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临床上预防产后出血的主要方法是预防性使用缩宫素。本院近年来使用卡贝缩宫素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自2012-01/2014-01收治的124例经阴道分娩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排除前置胎盘、剖宫产、使用前列腺素制剂药物史、对试验药物过敏以及合并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血液病、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自愿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初产妇45例,经产妇17例,平均产次(0.9±0.4)次;年龄22~36岁,平均(25.4±3.2)岁;孕周37.1~42.0周,平均(38.2±0.6)周。合并多胎妊娠3例,合并巨大胎儿3例,合并羊水过多2例。观察组初产妇48例,经产妇14例,平均产次(0.8±0.6)次;年龄23~37岁,平均(25.8±3.0)岁;孕周37.2~42.0周,平均(38.1±0.5)周。合并多胎妊娠4例,合并巨大胎儿2例,合并羊水过多3例。两组间年龄、产次、孕周和病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均经阴道分娩处胎儿后给予缩宫素(20U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观察组患者在胎儿娩出后给予卡贝缩宫素(10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中)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患者产时出血量、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及产后24h血红蛋白下降幅度。
1.3 出血量的测定采用经典的称重法及容积法[3]:血容量与体积的换算按照1.05g相当于1mL的标准换算,被单血容量按照每10cm×10cm污染被单含5mL血液,每15cm×15cm污染被单含10mL血液。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 SPSS 17.0 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均数比较用 t 检验。分类资料比较采用x2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产后出血量及血红蛋白变化比较:观察组患者第三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产时出血量、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及产后24h血红蛋白下降幅度均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体见表1。
3. 讨论
产后出血是产科的严重并发症,是导致我国孕产妇死亡的主要病因,文献报道国内孕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概率为2%~11%[4]。宫缩乏力是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多年以来临床上对于存在宫缩乏力的孕产妇主要使用缩宫素来预防产后出血。缩宫素是一种生理性物质,在体内的半衰期仅为3~4min,很快就被肝脏、肾脏、肠道以及胎盘产生的缩宫素酶降解失活;而且其作用部位仅存在于子宫上段,增加子宫收缩的力度有限,一旦体内的缩宫素受体达到饱和,即使增加药物剂量也不再有收缩子宫的作用,此外,药物过量还会引起水中毒、冠状动脉缺血等并发症[5]。卡贝缩宫素是一种新型的人工合成类具有激动剂性质的长效缩宫素九肽类似物,具有与生理性催产素相似的临床和药理特性。卡贝缩宫素与一般的缩宫素相比具有起效迅速、作用时间长、作用部位广泛的优点,而且子宫的收缩幅度和收缩频率均优于一般的缩宫素;卡贝缩宫素属于长效物质,单次给药即可达到与连续16h静脉滴注缩宫素同样的效果[6]。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第三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产时出血量、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及产后24h血红蛋白下降幅度均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显示出卡贝缩宫素明显优于缩宫素的临床效果。笔者的经验体会是对于存在宫缩乏力潜在因素的孕产妇在胎儿娩出后应该立即给予卡贝缩宫素来进行预防产后出血,使用剂量为静脉注射100μg即可。诸多研究中均提到卡贝缩宫素引起的不良反应,如胃肠道反应、面红、头痛、皮肤瘙痒等症状[7]。笔者在使用过程中也发现过类似的不良反应,但是症状均较轻,无需特殊处理,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缩宫素,可以放心使用。
参考文献
[1]刘治春,毕爱华,李慧蓉,等.影响选择性剖宫产产后出血量的相关因素分析[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2,47(9):1107-1109.
【摘要】目的探讨卡贝缩宫素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01/2014-01收治的124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在胎儿娩出后给予缩宫素静脉滴注,观察组患者在胎儿娩出后给予卡贝缩宫素静脉滴注。结果观察组患者第三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产时出血量、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及产后24h血红蛋白下降幅度均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卡贝缩宫素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效果明显,可以有效减少产后出血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卡贝缩宫素;宫缩乏力;产后出血;效果
【中图分类号】R714.7【文献标识码】A
产后出血指的是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超过500mL,是产科的严重并发症之一[1]。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有胎盘因素、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因素和凝血障碍,其中宫缩乏力约占70%~80%,是导致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2]。分娩过程中适当的使用药物来预防可以有效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临床上预防产后出血的主要方法是预防性使用缩宫素。本院近年来使用卡贝缩宫素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自2012-01/2014-01收治的124例经阴道分娩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排除前置胎盘、剖宫产、使用前列腺素制剂药物史、对试验药物过敏以及合并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血液病、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自愿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2例。对照组初产妇45例,经产妇17例,平均产次(0.9±0.4)次;年龄22~36岁,平均(25.4±3.2)岁;孕周37.1~42.0周,平均(38.2±0.6)周。合并多胎妊娠3例,合并巨大胎儿3例,合并羊水过多2例。观察组初产妇48例,经产妇14例,平均产次(0.8±0.6)次;年龄23~37岁,平均(25.8±3.0)岁;孕周37.2~42.0周,平均(38.1±0.5)周。合并多胎妊娠4例,合并巨大胎儿2例,合并羊水过多3例。两组间年龄、产次、孕周和病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均经阴道分娩处胎儿后给予缩宫素(20U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观察组患者在胎儿娩出后给予卡贝缩宫素(10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中)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患者产时出血量、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及产后24h血红蛋白下降幅度。
1.3 出血量的测定采用经典的称重法及容积法[3]:血容量与体积的换算按照1.05g相当于1mL的标准换算,被单血容量按照每10cm×10cm污染被单含5mL血液,每15cm×15cm污染被单含10mL血液。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 SPSS 17.0 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均数比较用 t 检验。分类资料比较采用x2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产后出血量及血红蛋白变化比较:观察组患者第三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产时出血量、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及产后24h血红蛋白下降幅度均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体见表1。
3. 讨论
产后出血是产科的严重并发症,是导致我国孕产妇死亡的主要病因,文献报道国内孕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概率为2%~11%[4]。宫缩乏力是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多年以来临床上对于存在宫缩乏力的孕产妇主要使用缩宫素来预防产后出血。缩宫素是一种生理性物质,在体内的半衰期仅为3~4min,很快就被肝脏、肾脏、肠道以及胎盘产生的缩宫素酶降解失活;而且其作用部位仅存在于子宫上段,增加子宫收缩的力度有限,一旦体内的缩宫素受体达到饱和,即使增加药物剂量也不再有收缩子宫的作用,此外,药物过量还会引起水中毒、冠状动脉缺血等并发症[5]。卡贝缩宫素是一种新型的人工合成类具有激动剂性质的长效缩宫素九肽类似物,具有与生理性催产素相似的临床和药理特性。卡贝缩宫素与一般的缩宫素相比具有起效迅速、作用时间长、作用部位广泛的优点,而且子宫的收缩幅度和收缩频率均优于一般的缩宫素;卡贝缩宫素属于长效物质,单次给药即可达到与连续16h静脉滴注缩宫素同样的效果[6]。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第三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产时出血量、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及产后24h血红蛋白下降幅度均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显示出卡贝缩宫素明显优于缩宫素的临床效果。笔者的经验体会是对于存在宫缩乏力潜在因素的孕产妇在胎儿娩出后应该立即给予卡贝缩宫素来进行预防产后出血,使用剂量为静脉注射100μg即可。诸多研究中均提到卡贝缩宫素引起的不良反应,如胃肠道反应、面红、头痛、皮肤瘙痒等症状[7]。笔者在使用过程中也发现过类似的不良反应,但是症状均较轻,无需特殊处理,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缩宫素,可以放心使用。
参考文献
[1]刘治春,毕爱华,李慧蓉,等.影响选择性剖宫产产后出血量的相关因素分析[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2,47(9):1107-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