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北京市中小学教改意见》
2015-03-30许银萍
许银萍
读了人民日报近期刊登的《北京出台中小学教改意见》一文(以下简称《意见》),颇有感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教育改革举措可圈可点,教育发展步伐铿锵有力,《意见》在这种大背景下应运而生,为深化课程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作为一名语文教研员,我欣喜地看到《意见》出台,读来如春风拂面,引发我情感上的互动和思想上的共鸣。《意见》对教育提出了新举措,对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同时也揭示了以后教研工作的新目标。对我们起着明理、鼓劲、励志的作用。笔者试以“北京市中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改进意见”为例,略谈感悟,与各位同仁分享。
《意见》指出:“今后,小学阶段将禁止统考、统测,只记录学习习惯的养成以及参与社会活动、文体活动等学生成长情况。”这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和一线教师的共同心愿,有利于旨在为小学生减负的各种素质教育措施的顺利进行,有利于社会风气的好转,诸如择校大战的熄火,各种辅导班、培训班的降温。更值得欣慰的是,《意见》为小学教师“松绑”,就语文学科而言,小学语文教师能集中精力,耐心培养学生从小爱语文、学语文的好习惯,为中学语文的学习奠好基,起好步。《意见》仿佛给一代学子吹响了幸福学习的号角。
“语文学科教学改进意见”中明确指出:“中高考语文试卷中增大古诗文、现代文阅读量,增加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考查,设置可选择性,作文命题。”指挥棒的正确导向,将成为中学语文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毋庸置疑,古诗文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文的阅读理解是与中学生能否成为母语人才息息相关的。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语文能力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整体素质,语文教学是母语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毛泽东同志曾概括中国语言的三个来源:中国古代有生命力的、中国老百姓的、外来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一再强调:学习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运用中国老百姓的语言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可惜,长期以来,我们对母语的重视程度非常不够,对语文教学的错误定位、对教材的错误解读、对教学形式的过分追崇,使得语文课堂看似热热闹闹,实则用在学习语言文字上的時间少之又少。更不用说引领学生,体察涵泳,研究文本,让学生体会语言魅力,产生审美愉悦了。北京市出台的《意见》,有利于我们重拾信心,重整旗鼓,调整策略,守正创新。我们只有知道自己的语言是最美的,才能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不要等到孔子学院的外国人的汉语水平超过我们时,才想到对不起祖宗,自惭形秽。“中高考语文学科意见”从内涵上告诉我们:语文要教什么,怎样教,同时也给师生自主教与学以时间和空间。这是我们当前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语文教育工作者和一线教师要利用课题驱动,集思广益,立足主渠道,利用多渠道把语文教好、学好、用好。
最令人振奋的是,《意见》特别强调:“学校要组织学生走出校门。”硬性规定“中小学各学科平均应有不低于10%的课时来开展校内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格外提到语文,“其中,语文学科将不低于10%的课时用于以语文应用为主的综合实践活动,发展听、说、读、写能力。”读着这一条意见,我心中充满了悲喜之情。课程改革伊始,我们的课程标准、教科书,无不强调组织学生开展诸如小实验、小制作、小课题、小调查、小论文等活动。但在某种程度上,一定范围内,只是空喊口号,纸上谈兵。姑且不论谁之过,一个所谓的“安全问题”就把什么都拒之门外。课改十多年了,“走出校门”真应该说到做到,名副其实。如今,北京市动了真格,我们心中又荡起光明和温暖的涟漪。语文教育工作者和一线教师要敢啃课改的“硬骨头”,突破教育的瓶颈和凹地,围绕语文学科的任务和特点,解放思想,放下包袱,有的放矢,引领学生,迈开“走出校门”的第一步吧,前景可期!
北京市的改进意见,不是突发奇想,和已有的教育发展不是一个截然分开的鸿沟,她打破了许久以来人们忧心忡忡的“圈养”的尴尬局面,发出了让人们皆大欢喜的“放养”信号。应该说是从长期的“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争论中,从举步维艰的课改实践中,审时度势,横空出世,有着深厚的底蕴、坚实的基础和理想的境界、美好的归属。她反映了教育的积累和创新,引发了教育的自信和自觉。北京先行,各地借鉴,因地制宜,扬鞭策马,必定会发出中国教育的强音,提升中国教育的形象。“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编辑 薛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