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施顶岗实习的问题与对策

2015-03-30陶晶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5年3期
关键词:顶岗校企物流

陶晶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经济管理系,江西九江332000)

当前,中国物流业规模持续快速增长,国内物流人才整体需求随之继续扩大。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形态,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的高技术技能型物流人才的使命。顶岗实习因其具备真实的工作岗位、工作环境和工作经历,成为学生提高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实现充分就业最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实践证明,顶岗实习是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完美搭档。

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不少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提出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训实习方面做了大量的创新和实践。但是,由于存在实习基地不佳、实习经费不足、指导教师短缺等一系列问题,顶岗实习缺乏有效性。如何解决顶岗实习这一薄弱教学环节,值得重视和认真研究[1]。

1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围绕顶岗实习问题,笔者分别对高职物流专业带头人、实习单位和高职学生相关领导进行了调研。通过对调研结果的分析可知,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习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1 校方对实习师资和经费投入不够

与校内理论和实践教学相比,学校对学生校外顶岗实习的经费投入偏少。通常实习经费主要用于给实习单位的实习费和实习指导教师的劳动报酬,实习学生交通食住费用一般自理。物流管理专业的实习企业一般远离市中心,交通不便,住宿和饮食需要企业帮忙提供。目前物价不断上涨,实习企业要求收取更高的实习费用,以弥补安全管理支出。同时交通食住成本不断提高,成为一笔不小的负担。

在实施顶岗实习过程中,很多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只对有大批学生的实习基地安排校内专任教师,其它情况基本不安排。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一方面是真正具备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严重不足;另一方面专任教师带队实习缺乏意愿,主要原因是实习对教师的专业能力要求高、工作多而且责任大,但报酬却低于在校内授课。

学校实习经费的投入不足,制约对实习单位的遴选,降低指导教师实习意愿,限制了学生实习的区域,加重学生实习经济负担。

1.2 企业对顶岗实习的参与不够主动

大多数物流企业对实习缺乏主动性的原因是:校企合作缺乏第三方协调,校方对顶岗实习疏于管理,企业不愿承担顶岗实习安全风险;企业认为接收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的实习学生既干扰了企业日常工作秩序,又加大了企业的安全责任负担;由于物流生产设备向大型化、专业化、自动化趋势发展,实习学生需要大量时间掌握设备操作,叉车和吊车等特种车辆需要持证上岗,企业要花大量资源培养实习学生。在自身利益缺乏保障的前提下,实习企业拒绝在安全生产、保证服务品质、生产效率和人才储备方面承担额外的风险和成本。因此,他们会出于企业眼前利益的考虑,将学生安排在与培养目标不匹配的岗位上,甚至顶岗实习演变成到企业参观或调查研究活动。同时企业短期内付出而得不到预期回报,实习教学将很难持续开展。

1.3 学生对顶岗实习消极抵制

学生从小在学校接受灌输式教育,被动、机械地接受知识,课本有什么内容就学什么。在物流企业实习时,实习生不太适应从学生到职员这种角色的转变,一部分人不能主动去思考和学习,被动地等待别人指导,把“眼高手低”当自信,不擅长处理人际关系,甚至面对一些工作和生活中的矛盾,与实习单位领导和同事发生面对面冲突。企业出于生产安全与效率的考虑,将实习学生安排在一个固定的岗位,没有机会轮岗换岗,不能按计划学习各个岗位的职业技能,接触企业核心技术岗位的机会很少,实习学生容易感到工作内容单调乏味,专业不对口,得不到技能上的锻炼[2]。同时企业与学校在实习内容和师资上缺乏明确的责任与分工,在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上缺乏商讨与论证,学生在面对陌生的工作场地、工作情境时,往往表现得无所适从和无所事事。总之,对实习环境的不适应、对实习岗位的抱怨、对实习内容的不认同是学生产生消极抵制情绪的主要原因。

2 解决高职物流管理专业顶岗实习问题的策略

实践性和操作性是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育的特性,而顶岗实习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重要的一环。为保证学生顶岗实习长效、稳定开展,需要学校、企业、学生乃至政府等多方面的参与和努力。

2.1 建立稳定的顶岗实习管理机构及运行机制

在顶岗实习实施前,校企应合作建立实习管理机构,通过委员会章程、工作计划等相关制度保障委员会的长期、有效运行。以江西财经职业学院为例,学院成立了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会由“校、企、政”三方专家组成,制定物流管理专业的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实习学生管理细则、实习安全管理细则、实习成绩认定办法等相关管理文件。采取例会和专题会议等方式,加强学校和实习企业的沟通,共同商讨顶岗实习内容、场地、管理方式,合作编写顶岗实习指导书和实习计划,研究符合专业特点和区域特色的顶岗实习教学体系,将物流企业的管理方式引进学校日常管理和教学中,将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融入到校内实习实训中。编制和归档整理顶岗实习“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协议,监管协议的有效履行。

2.2 加大对顶岗实习的资源投入

高职院校要从行动上重视顶岗实习,不仅给予制度和组织保障,还要有一定的资金、设备和师资等资源投入。随着资源的投入,物流管理专业可以进一步加快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深度和广度合作,确保顶岗实习内容、场地、管理方式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专业知识、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提高。增强与企业的联络,学院投入一定设备和资金在物流企业开辟企业课堂,建立联络办公场所,现场研讨实习教学内容,解决实习计划实施中的各种问题,把学校的职业核心课程设置、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组织实施与企业的岗位技能需求有机结合起来,避免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操作能力训练相脱节。

积极引进和培养具备双师素质的专兼职教师,每年轮换教师下企业实践并且指导顶岗实习,给予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在职称评审和绩效工资方面一定倾斜,让更多资深教师能积极投身于顶岗实习指导工作中来。校方指导老师要提高顶岗实习参与度,定期通过电话、QQ、班会、下企业巡视等形式与学生进行交流,指导学生编写顶岗实习报告和顶岗实习日记,加强实习过程监控和信息反馈,与实习单位保持融洽关系。

2.3 提高学生对顶岗实习的认同

物流管理专业是一个综合性、应用性、交叉性的宽口径专业,需要高职院校尽可能联系更多综合型物流实习基地,让学生有机会挑选符合自己职业规划的工作环境去顶岗实习,以提高实践与就业能力。专业可以开辟第二课堂,从细节入手,使学生学会如何进行团队合作,如何进行沟通,如何适应物流企业管理和文化,从而加强学生对高职教育理念的认同,明确顶岗实习的重要性,树立学生顶岗实习的良好心态,培养学生善于实习的能力。

在物流管理专业传统教学计划里,实习往往是指第六学期的毕业顶岗实习。随着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推进,实习的内涵丰富起来。江西财经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实习内容包括第二学期认知实习、第四学期教学顶岗实习、第六学期毕业顶岗实习。认知实习侧重通过参观和体验了解物流企业结构、企业文化、工作岗位和企业核心业务作业流程,该实习往往安排在课余时间或假期。教学顶岗实习是在第四学期教学计划中安排的4周校外企业轮岗实习,以熟悉每个关键岗位的主要职责和业务内容,掌握物流设施设备的具体操作规范。毕业顶岗实习是学生在自选或学校推荐的企业完成为期半年的岗位实践,以提高其从预就业到就业的平稳过渡[3]。校企双方紧密配合、周密计划,让学生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中完成企业的培训和生产任务,通过校外认知实习、教学顶岗实习、毕业顶岗实习的渐进式过渡,解决顶岗实习期间的生产效益问题,对确实为企业创造了经济效益的学生支付合理报酬,尊重学生的劳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顶岗实习教学活动。

2.4 转变实习企业对顶岗实习的消极态度

现代物流企业要树立长远的发展战略,认识到校企合作对企业具有科技创新、开发人力资源等重要意义,意识到实习师生能够以局外人的身份、以新的视角来审视企业,发现物流管理中潜在的问题,为企业提供合理化的解决方案。企业要开发校企合作能力,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将高职院校的教育科研资源融入到企业的价值链中,将学院的核心竞争力转变为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充分利用顶岗实习合作平台,让学校教育功能与企业生产经营需求有机结合在一起,接收学生实习和就业不再是负担,并据此提高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3 结语

目前,物流管理专业顶岗实习还面临诸多问题,坐等国家出台相关支持性法律和政策,还不如从自身出发摸索符合社会需要的顶岗实习模式和运行机制。通过顶岗校企合作长效机制,让企业降低人力资源成本与风险,获得人才储备与智力支持,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让学院提高专业就业力和招生影响力,锻炼师资队伍,提高科研能力;让学生获得轮岗机会,掌握核心业务技能,提高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让家长降低安全和就业方面的顾虑;让社会产生巨大的综合效益。

[1]谭辉平.做实高职顶岗实习 有效推进工学结合[J].中国高教研究,2008(1):69-70.

[2]王珏.浅议顶岗实习期间学生管理工作遇到的问题[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3):288.

[3]张玉臣.第三年顶岗实习期间学生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职教论坛,2006(12):37-38.

猜你喜欢

顶岗校企物流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基于现代学徒制下高职学校顶岗实习的安排与策划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
校企合作五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