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放”的封闭——新媒体视阈下大学生人际交往困境及对策研究

2015-03-30徐州医学院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5年3期
关键词:人际沟通开放人际

徐州医学院 张 敏

一、引言

新媒体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新的媒体形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新媒体应该称为数字化新媒体。它的迅猛发展俨然一场革命,为人们构建了一个方便、快捷的虚拟世界,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更是吸引了其最大受众——大学生们的高度关注和热烈拥护,这对我国教育领域及高校学生工作影响颇深。

其中最为明显的是,它给高校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带来了新的变化:大学生人际交往变得更加广泛、快捷、方便和自由,新媒体为大学生人际交往提供了更为宽广的空间,但同时它亦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如网络依赖、信任缺失、人际冷漠等。对于此双面效应,基于新媒体大环境,对于其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的各种研究调查层出不穷。由于新媒体发展之新,研究往往不甚深入,对于如何趋利避害地进行引导更未有太多研究,缺乏系统性,指导意义不大。

与此相对,身为最快接受新鲜事物的群体,大学生们往往好奇心强,思维活跃,“速食”虚拟背景下的交往隐患暗藏,甚至一种速成的、冷漠的、夹生的人际关系正在形成,对大学生的心理也产生了不可预估的影响;对于新媒体“开放”环境下,人际、心理、生理各方面却“封闭重压下”的当代大学生,我们亟需从个体情况及社会生活关系各方面考量其人际交往模式及其人际沟通能力的缺陷和不足,以更好地开展沟通技能培养,助力和谐人际关系的养成。

二、“隐匿”的人际交往困境

1.“身体缺席”的所谓沟通

新媒体快速发展,萌发并兴盛了以其自身为传播载体的新型人际——“从以口语为媒介到以网络为媒介,从身体在场且身份在场到身体缺场且身份缺场,人际传播发展出一种新形式即想象的交往。”在这虚拟社交中,人们可以选择隐藏自己现实的真实身份,重新构建新的自我身份认同与个人社交网络。从身份虚拟到语言虚拟再到情感虚拟,“身体缺席”式的沟通互动,大大冲击了传统社会的人际交往,人际奇观就此形成。对于大学生而言,这冲击更为明显:新媒体的沟通特性使得交流主体得以身体缺席,抽离了传统交流中不可或缺的现场情境,同时它又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使交流主体无时无刻不“在场”。这种矛盾及对个人生活的深度介入,在便捷沟通的同时,带来了诸多信任与谎言等问题,人际关系冷漠、速成、夹生,看似自由无限制的“非在场”、“身体缺席”的所谓沟通等实则忧患暗藏。

2.当床帘既成文化

当虚拟人际带来的孤独物化成了现实,对于大学校园而言,床帘即是这种 “物化了”的孤独的最佳代言人。大学宿舍,常常会看到有些床铺被一块布——“床帘”遮着,将宿舍分隔成若干个空间。这就是所谓的“床帘现象”。床帘隔开了内外两个世界,也阻隔了人际与情感的交流。此现象的萌芽及流行,除新媒体外,个体特性亦是重要诱因——现今大学生独生子女众多,缺少忍让沟通,自我意识强,主张独立和张扬个性的要求强烈。部分人热衷于自己的小世界,不愿主动交流,而另一部分人冠冕堂皇言说是为他人着想,不愿打扰别人的生活习惯,却也是另外一层意义上的“软性拒绝沟通”,无论哪一种,都说明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确实存在问题,一帘之隔,除了空间的切割,亦是自我世界的封闭,阻隔了彼此之间的沟通。看似“床帘”实则“心帘”,它折射出了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们的心理短板。

3.巧的缺失

信息时代,人们对于沟通交流愈加重视,“人们的交往与沟通能力已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生存、生活和发展过程中越来越重要的素质。”虽然高等教育虽呈现高速发展态势,但现今大学生们的人际沟通能力却明显存在缺陷与不足,沟通交往状况令人堪忧:不少学生对连续不断的讨论或谈话感到紧张甚至困难,沟通交流时会不自在或是觉得没意思;从人际沟通不自信、不交往、怕交往到人际技巧的缺失,大学生交际技巧的习得与提升阻碍重重。未来,大学生终将成为社会主流,他们的素质和心态将直接关系着我国社会的人文品质和面貌。面对新时期、新挑战,我们需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状况给予应有的重视,并进行有效地教育调适和积极的引导,以避免给社会调控带来巨大压力,甚至造成损失。

三、借力新媒体,内外合力促人际和谐

现今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形成的关键阶段,思维活跃、情感丰富、人际交往需求强烈。人际冷漠的现状、沟通技巧的缺失都为校园和谐人际的构建设置了阻碍。随着人际冷漠催生的心理问题日益严重,以及未来职场对人际沟通这类“软实力”的看重,人际沟通问题已经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正如院士朱高峰在“中国高等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专家论坛上极力呼吁的那样,教育界应该重视对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这是促进大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重要手段。面临新媒体所带来的人际困境,笔者认为,避力不如借力,考虑到它的双重效应,我们应当扬长避短,辩证看待,内外合力构建大学生和谐的人际关系。

1.自内,多种形式促技巧提升

(1)树立健康积极的交际心态学习生活中,大学生不可避免地要同各种各样的人交际往来,建立必要的人际关系。这些人际关系的和谐融洽,能够舒畅身心、建立自信、有助于生活、工作和学习。因此,大学生应保持良好的交际心态,能够自重且尊重他人、正确地表达情感、积极适应环境、紧密保持同外界的接触和联系、不断完善自我、发展个性,满足沟通交际的合理需求。

(2)主动、积极参与现实的交往

所谓实践出真知,真诚的沟通不能缺少个体的亲身投入及与对方自然的接触,面对面、身体在场的交流一则避免了沟通信任危机、言行失范、真实缺位等风险,同时也可让阅历不深的大学生熟悉现实中的互动,提高实际交往能力、自我表达和沟通思考能力,避免出现“网上滔滔不绝,网下支支吾吾”的现象,全方位提升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技巧和水平。

(3)论践结合促虚拟、现实无障碍沟通

实际生活中,大学生总会处于各种矛盾、冲突之中,如果针锋相对,互不体谅,势必形成相互对立,以致人际难以维系;对于大学生人际交往,如只知其重要性,而不得沟通运用之法,失望沮丧则无可避免。凡事皆有法,做事须得法,既已认识到人际沟通的重要性,就需多学习技巧并在实践中加以磨炼总结应用,以熟悉运用技巧、维系友谊、疏导情感、避免冲突、变障碍为通道。

2.向外,借力新媒体完善自身

(1)明辨局势借力使力促发展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校园绝不再是一所单纯的“象牙塔”,虚拟、现实人际混杂,利弊共存。新媒体提供的海量信息也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诸多协助,只要动机健康,立足于求知、开阔眼界和真实、客观地展现自我,虚拟交际还可适度宣泄大学生们的一些负面、不良情绪,因此借力比盲然排斥会更有益效,除了人际,我们还可利用新媒体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2)理清虚拟现实远离网络人际依赖

对于大学生要审时度势进行科学引导,要让他们做网络交往的主人,把握主动性,正确认识到虚拟网络的沟通交往仅是现实人际的补充,不可过分迷恋或相信网上建立的人际与感情,更不可以虚拟替代现实,应使他们正确对待虚拟人际,确立正确的网络交往观,培养健康的人际交往和情感交流理念。

(3)自律守德去除人际信任危机

教育工作者应通过多形式的教育或宣传,加强大学生诚信交往的引导工作,营造校园平等、诚实、守信的人际交往氛围。诚实自律的行为既可消除网络交往中的信任危机,又对大学生良好人品的塑造大有裨益,更利于创建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营造和谐的人际交往环境。合理的奖惩机制、交流沟通平台、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相关咨询讲座、论坛、选修课、团体辅导等皆可一试,以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1]柴沛沛.床帘兴起,心帘何去何从[J].青春期健康,2010.04

[2]楮蔚然.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探析[J].中国电子教育,2011.03

[3]李 娜.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人际交往引导[J].人才培养,2014.08

[4]田 芳.新媒体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与对策研究[J].学理论,2012

[5]王凤玲.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的缺失成因与重拾思考[J].文教资料,2011.04

[6]王 静.想象的交往——以网络为媒介的人际传播[J].新闻知识,2013.06

猜你喜欢

人际沟通开放人际
低年级本科护生人际沟通能力的调查研究
搞好人际『弱』关系
从《战国策》看人际传播中的说服艺术
苹果软件更“开放”更“中国”
影响临床护生沟通满意度的因素分析
人际沟通技巧在对台传播中的运用
英文歌曲Enchanted歌词的人际功能探讨
由人际代词与非人际代词的对立看语体分类
云南医学院校医学生人际沟通能力及需求状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