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地理区域的内涵与教学思路
2015-03-30赖才炎上海市仙霞高级中学上海200335
赖才炎(上海市仙霞高级中学, 上海 200335)
试论地理区域的内涵与教学思路
赖才炎
(上海市仙霞高级中学, 上海 200335)
摘要:区域性是地理学科首要和基本的特点,尺度是地理学的重要概念。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从中学地理教育视角提出了地理区域有相似性、整体性和独特性三个特征。以观测尺度的不同,把区域划分为洲际区域、国家区域和国内区域等层级结构,并提出了学习区域地理的三点想法。
关键词:地理区域;尺度
区域性是地理学科首要和基本的特点,区域是地理学最重要和最核心的概念。什么是区域?如何依据尺度来划分区域?如何落实区域地理教学?每位地理教师都要关心这三个问题。2014年10月笔者到北京师范大学参加以“区域地理”为核心的初中地理骨干教师“国培”学习,对“地理区域”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一、什么是地理区域
自古以来,区域性描述虽然并不是哪个领域的专属活动,但区域一词首先是作为地理学的概念提出,描述区域是古代地理学的重要内容,历史上涌现了许多区域地理学者,如斯特拉波(Strabo)是奥古斯都大帝时代最好的区域地理学者,区域尺度的变化是他方法论的核心[1]。近代地理学区域学派创始人德国地理学家赫特纳(A.Hottner)认为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人类与自然的区域性科学,“地理学的历史表明其科学任务在于了解区域,地理学的对象是人类和自然的区域特性,地理学的重要方法是区域——比较方法,地理学作为区域科学而在科学体系中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地理学的价值就是从‘三维’现实的区域——空间角度来了解人类和自然”[2]。
目前大多数学者对区域概念的理解是“有一定内聚力的地表空间”,内聚力是一定空间范围内,在事物的存在上(包括资源与环境条件、人类及其创造物等客观事物)具有同质性,经济事物具有密切的关联性、协调运转的整体性和相互交叉的渗透性,社会事物具有同源性与同时性。只有具备这些特性的地表空间,才能称之为区域[3]。对区域比较全面和本质的界定是20 世纪50 年代由美国地理学家惠特尔西(D.Whittlesey)提出的,即“区域是选取并研究地球上存在的复杂现象的地区分类的一种方法”,惠氏认为,“地球表面的任何部分,如果它在某种指标的地区分类中是均质的话,即为一个区域”,并认为,“这种分类指标,是选取出来阐明一系列在地区上紧密结合的多种因素的特殊组合的”[4]。当今不同学科采用不同的标准,便形成对区域的不同界定,如政治学认为区域是国家管理的行政单元;社会学将区域视为具有相同语言、相同信仰和民族特征的人类社会聚落;经济学视区域为由人的经济活动所造成的、具有特定地域特征的经济社会综合体;地理学把区域定义为地球表壳的地域单元。
从中学地理教育视角看,区域就是区域地理的简称,是地球表面的空间范围——指地球表面具有某种同一、相同或相似的空间范围。相似性(或同一性)是区域的核心,它可以有自己明确的边界,也可以是模糊的范围,甚至是有规律发展变化的范围,最重要的是有明确的相同(一致)性,具有确定的“排它性”,甚至是“独立性”(有不少学者把“均质”或“同质”作为区域界定的首要与基本原则,笔者以为还是用“相似”或“同一”更适合人们理解与想象)。由此可见,区域有三个特征:一是相似性,二是整体性,三是独特性;另外,地理区域的背后还蕴含着地球表面的类属体系与分类思想。
1. 相似性:指同一区域内,有着明显的自然环境或人文面貌的相似或相同,使之与其它地方明显地区别开来,这是区域之所以为区域的个性。
2. 整体性:指同一区域内,它们是一个整体或一个系统,各地理环境与要素之间会相互制约、相互促进,自然与人文特性有明显的趋同性,这是区域之所以存在的品性。
3. 独特性:指该区域独特的地理条件和人文传统,决定了该区域在自然环境或人文生活上,会呈现出显著的、典型的甚至是别具一格的独特性,这是区域外在判断的标志。
以上三个特征,在具体区域中是内在统一的,相似性能为区域划分提供依据,整体性能为区域和谐发展提供思路,而独特性能为区域学习或分析提供窗口。
二、如何划分区域
早在古希腊时期,史学家希罗多德(Herodotos)就将地理学视为一个建立于尺度变化的综合观点学科,两千年来它是地理学的核心概念。国外学者Lan等提出四种空间尺度类型,即制图尺度(或地图尺度)、地理尺度、分辨尺度和运行尺度;而学者R.Schulze把尺度分为研究尺度(或观测尺度)、过程尺度和操作尺度;国内学者李双城等把尺度分为本征尺度和非本征尺度[5]。
从区域属性或特性看,整个地球不能算是一个区域,它只是区域划分的最大“场”或背景。由于具体的区域存在自身的复杂性与多元性,给区域划分的依据和类别也带来了多样性。我国中学地理是以“观测尺度”(也可以说是“空间尺度”)的大、中、小来划分地理区域,这是一个很形象、易理解的划分思路,但需要地理教师进一步去构建自己所思考并理解的区域体系,最终形成一张“举纲目张”的区域“网”。
首先,用大尺度划分(或描述)地球表面空间,被称为“从宇宙中看地球”,是“大区域”或“洲际区域”。它的尺度内涵是以大洲与大洋为对象,最常见的是把地球分为“七大洲、四大洋”九大海陆区域,当然还包括“全球六大板块”的岩石圈区域,在此背景下还有一些带人文性(或人文认识性)的“独立但不成体系”的洲际区域,如拉丁美洲、南大洋、北冰洋地区、南太平洋、环太平洋等等地理区域。一般情况下,成系统(即能共同构成地球整体,或能把地球整体划分完的)大多是以自然特征(如地形、气候、水系等)为划分依据,不成系统或单独存在的大多以人文特征(经济、文化、环境与发展等)为划分依据。相似性是大尺度区域最显著的特征。
其次,用中尺度划分(或描述)地球表面空间,被称为“从高空中看地球”,是“中区域”、“国际区域”或“国家区域”。它的尺度内涵是以国家为对象,主要反映国家或国家与国家的相对关系,甚至是国家联盟,背后的核心是地理环境或政治经济文化的相似性或结盟性。如中东、北部非洲、欧盟、东盟、远东地区、中南半岛、巴尔干半岛等等。一般情况下,都是区别于其它部分而独特存在,不存在与之相对应的地理事物,更不存在与其它地理事物共同组成统一的地球体系。故独特性是中尺度区域最显著的特征。
第三,用小尺度划分(或描述)地球表面空间,被称为“从地面上看地球”,是“小区域”或“国内区域”。它的尺度内涵是聚焦一个国家,以区域的思路来研究或表述这个整体国家,属于国家区域地理。它与大尺度划分虽有类似之处,但小区域的地理研究能更具体、更深入、更实用与更有代表性。一般情况下,成整体的大多是以人文传统来划分,如各国的行政区划或“行政大区”(如我国华北、东北、华东等),当然也存在以自然地理单元来划分,如我国的三级阶梯划分;不成整体的大多以自然特征或经济情况来划分,如我们的地形单元、经济区或工业基地等。故小尺度区域大多同时具有相似性、整体性和独特性等三个区域特征,是区域地理最基本、最重要的表现形式。
除此之外,按不同区域划分指标的特性及组合结构,可划分出不同性质的区域:如按自然地理要素为指标及组合特征划分的自然地理区域,也叫自然区域;按社会经济地理要素指标及组合特征划分的社会经济地理区域,也称人文地理区域。人文地理区域又可以分为以社会政治要素为指标划分的行政区域,和以经济要素为指标划分的经济地理区域。经济地理区域还可以分成以单要素(部门)特征为指标划分的部门经济地理区域(如工业地理区、农业地理区等),和以经济要素的组合特征为指标划分出的综合经济地理区域等。
三、如何进行区域地理教学
区域地理学习的途径、策略、方式和方法很多,“抓住主要特征学习区域地理”是核心思想。目前,区域地理教学的策略与方法介绍,大多局限或停留于“就区域而学习区域”----即偏重于区域内容而忽视区域背景、偏重于知识理解而忽视美感享受、偏重于纸上谈兵而忽视身临其境。尤其是学习人文地理区域时,如何结合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与历史文化特征,将是新课改中区域地理学习的新要求与新思路,延续性、阶段性和发展性是任何地理问题的本职内容,没有历史感的地理叙述,会造成只有“地”没有“理”。
为此,地理教师要立足中学生独特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既要重视把握区域特征,又要结合区域的划
分背景和发展进程;既要重视顺应区域认知的思维逻辑,又要挖掘并渲染区域独特之美。
一是要让学生了解该区域划分的缘由,即从什么角度划分确定的。只有通过了解其划分的依据,学生才可能在区域与整体的背景下真正“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假如是系统性的划分,那么就要建立在系统的背景下,开展与其它区域相互联系或对比中了解这个区域;假如是非系统性的划分,那么就要挖掘出它的重要划分依据或历史渊源,而这些依据或渊源很可能是进一步学习与分析区域的重要载体。科学正确地了解区域划分的缘由,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区域的相同性,即相同性的地理背景(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的相似性、人文环境的相承性、社会政治的同一性和经济生活的整体性等。
二是要让学生知道该区域的独特性有哪些并“特”在哪里。首先,教师要能对特定的区域列出几大典型特点(色),可以是自然地理的也可以是人文地理的;但能称为区域特点的,大抵有以下评判标准,与其它区域相比,其自然或人文地理中或最突出的、或最大的、或最早的、或独一无二的特征。接着,教师要针对这些特点(色),能通过对比、列举、数据、案例,进行充分论证,让区域的特点“典型”起来、“生动”起来、“崇高”起来和“伟大”起来,也只有经过这样的论证式学习,该区域才会真正有区域味;同时,师生要从地理视角分析这些区域特征独特的成因,给学生名符其实、水到渠成之感。总之,区域地理特征的学习,要引导学生不仅理解它的独特之处,而且要懂得欣赏它的独特之美,并认同这独特美背后的地理渊由。抓住特征学习区域地理的核心,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知道、理解、欣赏并认同区域独特的美。
三是让学生懂得该区域应该如何因地制宜科学发展。如何正确认知、合理建议与评价“因地制宜科学发展”是地理学的核心任务之一。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与使命,认识是为了更好的生存与发展。区域的差异性,必然影响甚至决定着发展的差异性,以及区际间互补、互助的联系性;同理,不同区域间存在部分相同性,必然影响着彼此交流、竞争的合作性。区域应如何因地制宜科学发展呢?一是抓住区域特点(色)做细、做深,创造区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因为区域特点(色)永远是该区域最大的“优势”。二是围绕区域存在的突出问题,以问题综合解决为中心,突破区域生存与发展的瓶颈,问题即发展的课题。三是挖掘区域位置与特点的潜在优势,结合发展的前瞻性,思考区域新发展的增长点。这些宏观的发展思路,虽然是理性的、战略的,但并不是虚无的、空谈的,这是当地社会与政府长远思考与脚踏实地的聚焦点。假如地理教师不能立足这三种发展背景来讲特定区域的发展,那么地理教育势必只能留在简单而原始的“靠山吃山、靠水喝水”的低级地理思维上,很难真正培养学生全局的襟怀、世界的眼光、人本的情怀和自然主义的思想。
参考文献:
[1] 保罗•克拉瓦尔著,郑胜华等译,地理学思想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 阿尔夫雷德•赫特纳,著;王兰生,译.地理学——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3] 朱翔,谢炳庚,主编.区域综合开发理论与实践[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4] 徐国利.关于区域史研究中的理论问题——区域史的定义及其区域的界定和选择[J].学术月刊,2007,(03): 121-128.
[5] 李双成,蔡运龙.地理尺度转换若干问题的初步探讨[J].地理研究,2005,(1):11-18.
(责任编校:缪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