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理高考复习中应用思维导图提高教学效率**

2015-09-28龚福林

地理教学 2015年4期
关键词:导图记忆知识点

龚福林

(广西柳州融水苗族自治县中学, 广西 柳州 545300)

中学地理教学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作。为促进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提高,一般在中学的高三阶段安排总复习的教学,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和巩固在中学阶段学习的地理知识。在地理高考复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主要包括:一是学生学到的地理知识比较零散,没有建立知识体系;二是学生思维能力较差,不能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三是由于复习课所围绕的教学内容是学生曾经学过的知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相差很大,有的学生已完全掌握,没有新奇感,容易沉闷、枯燥,而有的学生对概念规律还没完全理解。采用传统的“灌输式”的复习教学模式很难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求,复习教学效率低下。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在复习课教学中引导学生理清知识间的逻辑关系、自主建构有机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运用知识的能力,并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较大的发展呢?如何将以知识为中心的高考地理复习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考地理复习教学,提高地理高考复习效率呢?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思维导图是教师开展地理教学的一种较好的教学手段,特别适合地理复习。下面,笔者就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复习课中的运用提出一些浅见,以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思维导图概况

1.思维导图的概念

思维导图又名心智图,由英国学者东尼•博赞在 20世纪中叶提出。思维导图是一种图解的过程,将关键字和图像进行结合巧妙地组织在纸上,在学习者的脑中这些关键字和图片都将会呈现出一种新的图像,而这些关键字和图画在人的脑海中承担着特定的记忆功能,他们可以称作是记忆的激发器,而这些记忆的激发器则是大脑揭露事实、思想和信息的关键,同时也可以释放出大脑的潜能。

思维导图符合人类发散思维的特征。它可以说是图文并茂技巧的使用,可以将各个主题的关系通过一个层级图进行表现出来,把主题的关键词和图像的颜色等连接成一种记忆的链接。这种思维导图会充分地利用左右脑的机能,通过人们的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和想象之间实现平衡的发展。

2.思维导图的创造过程

首先找来一张白纸放在桌子上,用做创作自己的思维导图,画一个图像在纸上,用来表示自己心里想要解决的整个问题,再通过由外向内地画出不同的线条,这些线条表示自己的思维导图的各种分支,在每个分支上写上与主题相关的关键词,这些都是与主题相关的,使你明确到自己探讨的本质。然后对你所有的分支再进行二级或者是三级的分支,这些都可以使你联想到一切,每个分支的选择上都可以加上相应的情形。通过对主题的一些发散的思考,并且经过自己的创作和丰满,不断细化,最终图形达到了一个条理比较清晰的效果。

二、思维导图应用于高中地理复习的可行性分析

1.思维导图自身的特点和学习规律的吻合性

思维导图能够直观地表达人脑思维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把握全局,使思维的过程流畅自然,重点突出。[1]通过思维导图,学生不用阅读大量文字资料,可以节约学习时间,并从整体上体会所学习的内容,将注意力集中于感兴趣的地方。

思维导图从中心主题出发,根据需要添加分支,可以将零散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帮助学生从纷杂的信息中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对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这个过程也是学生个体内部的信息加工过程。[2]

思维导图用文字、线条、图像将人的想法画出来。它的视觉模式、色彩、图像与想象、多维度、空间感、末端开放、联想等因素有利于人脑发挥整体功能,符合人的眼睛“照相式”接收信息的快速学习模式,一节课的内容可以浓缩到几分钟就复习完,同时能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程度。另外,思维导图放射性的思维模式有利于学生知识迁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地理学科的自身特点与思维导图的吻合性

地理学科综合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知识,属于一门综合性的科目。区域性和综合性是中学地理学科最鲜明的两个特征。

(1)地理学科的区域性特征适宜结合思维导图的复习方式

思维导图总是从一些中心概念和问题出发,从中央向四周发散,将知识以脉络的方式呈现出来。而我们在进行高中区域地理复习时,亦是以某个区域为中心,以不同的地理要素为主干进行扩展,理清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区域知识结构,抓住影响区域特征的主导因素,分析各个区域的特征。学生通过这幅图,就能在头脑中形成某个区域的清晰的知识网络,既认识了影响区域特征的各种要素,又了解了其中各个要素之间的联系,在进行区域综合分析的时候,就如鱼得水了。

(2)地理学科的综合性特征适宜结合思维导图的复习方式

综合性是高中地理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怎么才能从新的高度,用一种新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地理学科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思维导图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实际上,地理学科的区域性也无不体现着综合性,正是各个地理要素的相互综合才构成了地理环境的区域性特征,很难把这两者真正割裂开来。因此地理学科的综合性特征,也使得我们在研究某种地理现象或地理问题的时候,必须对组成地理环境的各种要素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利用思维导图从中心出发的特点,整理并归纳其中的各种关系,比如隶属关系、同级关系、制约关系等等,综合归纳并比较分析,通过思维导图加深理解,帮助复习。

3.复习阶段的学习特点及存在问题与思维导图的吻合性

高中地理教材涉及了地理方方面面的知识,既有较为深奥的地理基本原理,又有较为繁杂的地理事象描述,既需要深刻的理解,又需要花时间和力气去记忆。这些决定了高中地理复习的重要性及其难度。

然而许多学生在复习时常常感到地理知识繁多而零散,不知道该从何下手,也没有切实可行的方法可供使用,因此便翻开书本或笔记,孤立、机械地去识记知识点,结果往往是花了很大的力气,却没有达到预期的复习效果。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把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割裂开来,孤立地记忆,而没有找到这些所谓的”零散”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没有建立起整体的框架结构和知识体系,使原本都存在逻辑关系的知识点变得又乱又杂,记起来费时费力。而思维导图的优势之一正是有利于信息加工和意义构建,它的层级隶属关系十分清晰,利用思维导图能帮助学生改善孤立、机械地记忆知识点,常常事倍功半的问题,帮助学生对信息进行加工和整理,建立系统的知识结构,找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规律,从而加深理解和记忆。

三、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知识复习的运用探究

1.对学生进行思维导图认识与指导

在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之前,必须用一节课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思维导图的认识和指导。指导的内容主要包括:思维导图是什么?思维导图怎么画?什么情况下,适宜运用思维导图?

通过这节课,学生对思维导图已经有初步的了解,并且产生一定的兴趣,笔者在课后给学生拷贝了一些思维导图的作品,同时给学生推荐了思维导图的书目,以及思维导图软件的安装程序和教程,让实验班学生可以在空余时间进一步深入了解思维导图。

2.思维导图运用于《河流专题》复习课

通过对教学背景的分析,可以了解到学生经过高一、高二的学习,对本章内容已经有一定的掌握,但学生总是习惯机械性地记忆,经过长时间的遗忘,这些知识支离破碎,十分零散,所以在进行复习的时候,以通过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为重点,使学生形成本章节基础知识的系统结构,并结合实例、结合图片、练习,帮助学生把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并训练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环节主要有“导入—学生绘图—教师制图并讲解—学生改图—练习巩固”这五个环节。导入课题后,通过学生绘图环节的头脑风暴刺激学生的记忆,让学生主动思考,这样不仅者利于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由于这是实验班第一次结合思维导图进行复习,对思维导图的使用还比较生疏,因此学生绘图环节后由教师进行演示和讲解。教师讲解完以后,学生对思维导图和本章的内容已经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时候再让他们重构一幅思维导图进行巩固,最后进入练习检测。

图1为教师制作的思维导图。我们就围绕着河流的相关问题进行发散的思维,将上面所有关于河流的关键词记录下来。

图1

根据高中的地理课程,我们可以将河流的所有的知识点结合起来,将书本的概念完全融入进去,从整个图的关键字以及字面的意思,再到实际我们学习的地理知识的理解。通过关键字进行联想,将自己所学习的知识不断补充进去。例如,当我们学习到区域地理“中亚”的时候,就可以将当地的小区域作为一个小环境,围绕着当地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得到当地的河流水文特征,开发利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治理措施等知识。

3.基于思维导图的复习课教学的实践效果

思维导图仅用线条、图形和符号等,把一节课、一个单元甚至一本书的内容梳理并压缩成关键信息及其联系所组成一张图,删除了冗长杂乱的信息,保留了关键的内容,不仅便于加速知识的累积,大大减轻了记忆的负担,而且将知识点依据彼此间的关联分层、分类管理,使知识的管理和应用系统化。这样,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就可以迅速检索出所需的知识,触类旁通,且思考问题周到全面。

[1] 傅声晔.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复习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2.

[2]夏恩伟.浅谈思维导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天津教育,2009,(0l): 49-50.

猜你喜欢

导图记忆知识点
烃思维导图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第6章 一次函数
关于G20 的知识点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