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赏其优点,析其不足——王东风《英汉名译赏析》评述

2015-03-30刘璐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5年10期
关键词:译作英汉译本

刘璐

(中山大学 翻译学院,广东 广州510275)

《英汉名译赏析》(Translation Studies Through Appreciation)是当今翻译界著名译者、中山大学博士生导师王东风教授的最新专著,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于2014年9月出版,被列为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本科教材。该专著从中国近百年来的翻译名家中的英汉名译选取八个极具代表性的译文片段,赏其优点,析其不足,学其技巧。作为投身到翻译实践的译者,王东风教授在翻译批评方面也是颇有建树,提倡评译不分家,在实践中感悟译文,在赏析中指导实践。

1 书本特点

1.1 名家名译,历史沿革

译学之海,浩然之大,选取合适的译文作为学习翻译的范例实在是一大难题。而本书在选材上就有自身的特点。纵观本书八章,所选译文均出自名家之手,如“精通西学第一人”严复、“译界之王”林纾、修辞学鼻祖陈望道、诗人译者查良铮等。而且所选名家的译作也各有其特色,如严复所译的《天演论》、陈望道所译的《共产党宣言》和王科一译的《傲慢与偏见》,均为各自外文原作的中文第一版,十分具有研究价值。诗人查良铮作为译者所译的《西风颂》带有诗人的烙印,与一般译者的译作有所区别。另外,书中所选英汉的翻译译于不同时期,时间跨度大,而且各有其时代特点。1897年出版的《天演论》引发了中国近代的思潮,而《李迫大梦》译于1907年,处于西学东渐时间。《共产党宣言》和《西风颂》译于新文化运动时间,《傲慢与偏见》译于1955年,处于新中国成立后。《第三帝国的兴亡》译于文化大革命前夕,《光荣与梦想》则译于后文革时间,而《哈利·波特与魔法石》译于改革开放后。

1.2 有赏有批,客观公允

王教授在书中指出,正确的翻译批评观必须是客观地看待译文所存在的优点和不足,而并非一味叫好,也绝非一味批判。皮特纽马克也曾说,好的翻译批评是历史的、辩证的、马克思主义的。虽然书中所选的译文均为名家名译,但由于中英语言和文化均存在很大差异,因此译文不可能做到完美无瑕。在批评译作时,必须树立正确的鉴赏观念,学会两面看待,赏其优点,析其不足,而非盲目地赞美或者主观地批判。名家名译虽存在些许不足,但瑕不掩瑜,大部分译文还是很值得翻译界学习的。同时,书中还指出客观公允需建立于跨学科的多角度的体系之上,尽量避免片面化和个人主观性看待翻译。

1.3 角度多元,各有千秋

本书不仅仅是针对原文和译文内容和翻译技巧方面的评述,还通过其他新的角度分析和评价译作。书中第一章从译者、历史意义、译学价值、风格、修辞再造和增减删改等方面评述了《天演论》,提出了译文的侧重点符合当时资产阶级的利益。第二章从历史价值、翻译技巧和不足等赏析了《李迫大梦》,指出译作虽不符合现代汉语精神,但译文优美,值得后人借鉴。第三章主要从修辞和术语的变化等评析了《共产党宣言》。第四章从韵脚、节奏、诗行构建和意象方面评析了《西风颂》。第五章谈及翻译家王科一译的《傲慢与偏见》,提出了成功的译者是作者“知己”的观点,并指出译者前记的重要作用。第六章从译者、文化和语言等身份出发,以董乐山主译的《第三帝国的兴亡》为标本,探讨身份在翻译中的印记。第七章从预备规范、初始规范和操作规范三个方面考察大师在无形的规范制约下的精彩译笔分析。第八章评述了翻译家马爱农和曹苏玲合译的《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主要针对词汇衔接方面指出译者要从整个语篇的全局摸清词汇衔接。

2 翻译赏析之新角度

一般的翻译赏析多着力于原文和译文之间内容和翻译技巧方面的分析和评论,突出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可见,国内外翻译批评的视角比较狭窄,研究方法太单一。但本书却不仅仅是针对原文和译文内容和翻译技巧方面的评述,还通过对译作所在的历史背景、译者身份和个人思考等方面分析,为文学作品译本的赏析开辟了另一片更广阔的空间。

2.1 对译本历史的追溯

众多译本赏析的着力点都仅仅基于对原著的充分理解和通过不同译本的对比,很少基于译本所成的历史时期的角度入手进行分析。其实,历史背景对所孕育的文学文本的影响十分重大,在赏析译本之前也需要充分了解译作所译时的历史背景。“历史就像是树之年轮,从中可以看出特定时期特定的翻译运作”[1],因此在进行文学评论前必须要充分了解译作所成的历史背景,才能对译本中的内容和所使用的技巧进行评析,而不是根据赏析者所在时代而进行批判。王教授在对英汉名译评述中均考虑到了译作所在的历史背景。在评述《光辉与梦想》中,指出后文化大革命时期对译文对美国的批判的矛盾心态,“以归化求等值”[1],在语言层面主要采取归化的翻译技巧,从而总结出译本风格。

2.2 对译者身份的探索

译作不仅深受历史背景的影响,而且还深受译者身份的影响,赏析译作时也需充分探索译者身份,来进行比较全面的分析。Maria Sidiropoulou[2]指出:身份是翻译理论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无论是纯粹语言的,还是阶级的、社会的、性别的、年龄的、民族的,身份的问题归结为在话语的选择和建构过程中的语言偏好。如果赏析者对译作译者了解甚少,则很容易对译者在特定环节所采用的翻译技巧和内容的增减等方面深感疑惑,很难充分鉴赏到译文的精彩之处。王教授在评析董乐山主译的《第三帝国的兴亡》时提出,从译者、文化和语言等身份出发,探讨身份在翻译中的印记[1],以期望以译者身份为平台新建一个翻译批评的视角。同时在评述《天演论》时,为翻译界常指责严复译文不准确而“平反”,指出严复作为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进行“意味深长的增减删改”[1]是合理的,能充分达到其政治目的。

2.3 对诗歌节奏的思考

“以顿代步”的方法是翻译外国诗时通常采用的一种重现诗歌节奏的方法,于20 世纪50年代由著名翻译家卞之琳提出。他说:“以顿为节奏单位既符合我国古典诗歌的传统,又适应现代口语的特点。”[3]后来“以顿代步”的方法由闻一多、何其芳和孙大雨等诗人和翻译家逐渐发展起来,成为外国诗歌再现节奏的主流翻译技巧。从查良铮翻译的《西风颂》来看,他基本上也是采用“以顿代步”的方法体现原文节奏。王教授却提出,“以顿代步似乎解决了外国诗的音步在翻译中的一个瓶颈,但从音韵效果的角度上看并非理想”[1],因为新体诗的“顿”没有字数或音节数的限制,也没有音调的限制(平仄),所以“以顿代步”的翻译方法实践性并不大,用此翻译的诗歌读起来很容易“乱套”。

3 翻译实践之新启发

本书融合了王东风教授自身数十年的翻译实践经历,从不同的角度评析了八个汉英翻译经典文段,旨在为日后的翻译实践提出一些具有建设性的指导。

3.1 译者要成原作知己

在翻译实践进行之前,译者肯定是要充分理解原文的意思、思想及其情感。特别是文学文本,仿佛是一场玩弄文字的游戏,其中精妙之处有时比较隐晦。译者究竟要达到什么样的高度才算是最佳的状态才能开始翻译实践呢?王东风在第五章评述翻译家王科一译的《傲慢与偏见》时,为上述问题作了很好的解答,就是成为待译文本作者的“知己”,并且写上译前记来记录译前的种种努力。王东风在书中称王科一为《傲慢与偏见》作者奥斯丁的“知己”,因为王科一不仅阅读了待译文本《傲慢与偏见》的各种文献,还阅读了大量关于奥斯丁生平事迹的文献,以及她其他的文学作品。同时,王东风也提出,王科一所译的《傲慢与偏见》中“一个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模仿的地方,就是这个《译者前记》”[1]。撰写译前纪录阐述译前所了解的信息和译者翻译风格,确实能让读者更加了解原作的精华。

3.2 文学文本重视美学

文学文本翻译与非文学翻译相比之所以困难,在于文学文本中隐含了许多文学作品特有的语言形式,例如多样的修辞、重叠颠倒的语言和节奏韵律等。这些文学文本特有的语言形式是需要被保留的,因为它们是文学文本与其他文本有所区别的特色。其实早在1921年雅各布森就提出过一个对文学文本的著名看法,“文学科学的研究目标不是文学,而是‘文学性’,也就是使特定作品成为文学作品的东西。”[4]王东风受之启发,在书中也提出从尊重“文学性”的角度思考,尊重文学文本的美学表达效果。他在评述林纾的《李迫大梦》中提到,林纾“对原文的删改讹错也比比皆是,因此常被国内翻译界所诟病。但是,林译的空前成功却是不争的事实”。林纾的翻译之所以能取得空前成功,关键要素之一是其译文的优美[1]。

3.3 对积极修辞的追求

根据国内修辞学鼻祖陈望道对修辞的划分,修辞可分为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消极修辞是抽象、概念的,包括明确、通顺、平匀和稳密。积极修辞则是具体、体验的,包括比拟、讽喻和夸张等40 多种形式[5]。在评析中,王教授主张对于原文中一些积极性修辞,只要其意象不影响“流畅可读”的原则,可直接移植原文的表达方式。积极修辞不仅仅对文章的美学价值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会影响论文的内容,并且在读者的心里达到一定的具体影响,所以在不存在翻译困难时,积极修辞应予以保留。另一个方面,积极修辞都是多样的,译者要在翻译时应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把一些不太明显的积极修辞也找出来,给读者呈现一个“原汁原味”的译本。例如,在评论查良铮所译的《西风颂》时,王教授提到,重复作为一种积极修辞格,被重复的词语其词义被置于突出和强调的地位,有着明显的前景化效果,需要在译文中被体现出来[1]。甚至对于某些积极修辞,在基本保留原文思想的基础之上,只要语义和表达上有空间,可以通过“收放自如的修辞再造”[1]提升译文美感。

4 结语

翻译活动不仅仅包括翻译实践,还应该包括翻译赏析,二者能共同推动翻译活动的发展。翻译赏析基于翻译实践展开,也能促进翻译实践的进步,是翻译实践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译学建设的大厦中,翻译鉴赏作为一门亟待建立的学科,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6],而王东风教授的《英汉名译赏析》就是一个入门的好工具。王东风教授作为一位多年从事翻译实践的学者,同时还在实践中触发了许多关于翻译赏析的思考。翻译界应该更加重视翻译赏析这一学科,《英汉名译赏析》值得翻译界学者们和学生们的借鉴和研究。

[1]王东风.英汉名译赏析[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4.

[2]Sidiropoulou M.Linguistic Identities through Translation[M].Amsterdam and New York:Rodopi,2004.

[3]Ejxenbaum,Boris M.The Theory of the Formal Method[C]// In Ladislav Matejka & Kristyna Pomorska,Readings in Russian Poetics. Ann Arbor:Michigan Slavic,1978.

[4]刘重德.漫话英诗汉译[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0(83):40 -44.

[5]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6]张文斌.翻译鉴赏:一门亟待建立的学科——兼评《文学翻译佳作对比赏析》[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08(2):93-96.

猜你喜欢

译作英汉译本
what用法大搜索
关于译介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创新问题的思考
《佛说四人出现世间经》的西夏译本
《通玄记》的西夏译本
浅谈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翻译方法
英汉诗歌中的隐喻对比研究
SOME汉译初探
英汉反身代词长距离约束的语用分析
英语中“吃”的表达方法
英汉校园小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