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来的党性教育:时代内涵与有效举措
2015-03-30周建勇
○周建勇
十八大以来的党性教育:时代内涵与有效举措
○周建勇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培养干部,要抓好党性教育这个核心。为了深入探讨党性教育的时代内涵,总结和分析党校党性教育的经验与不足,不断提升党性教育的科学化水平,在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于2015 年6月29日举行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党性教育时代内涵研讨会”的基础之上,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与《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即将实施的基础上,本文围绕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战略下的党性教育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探讨党性教育的时代内涵
干部教育培训内容众多,党性教育是贯穿始终的主线,缺少这条主线,党校教育培训就可能“失魂落魄”。要增强党性教育的科学性,首先必须明确党性教育的时代内涵。长期以来,对党性的经典阐释是列宁提出的“高度发展阶级对立的结果和政治表现”,以及刘少奇提出的“无产阶级阶级性最高而集中的表现,就是无产者本质的最高表现,就是无产者阶级利益最高而集中的表现”。多年来,共产党人就是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和观点来认识政党的性质及党性,并以此作为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党性教育的理论依据。不可否认,在以阶级斗争和武装斗争为党的中心任务的革命时期,这样的论述及教育实践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党性及党性教育,作为一个历史范畴和实践问题,又需要随着执政党所面临的历史任务以及自身的时代转型而不断赋予新的内容。
第一,突出理想信念教育。在干部教育培训中,要特别着力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自觉遵守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坚定政治立场,把握正确政治方向。
第二,深化作风建设。十八大以来,新一届领导集体以作风建设作为突破口,抓细、抓小,实现了作风建设的经常化、常态化。改进工作作风,核心是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由于不良作风由来已久,积习甚深;而且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的特点,抓一抓有好转,松一松就反弹,这意味着“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当前,党校党性教育应抓住党员领导干部作风问题的时代触点,应对时代变迁对作风建设提出的新挑战。
第三,增强法治意识。要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真正使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首先必须坚持把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作为树立法治意识的关键。只有领导干部把对法治的尊崇、对法律的敬畏转化为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做到在法治之下,而不是在法治之外、更不是在法治之上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才能促进全社会法治意识的确立。因此,在党校的党性教育中讲法治就是讲党性。
第四,强化纪律和规矩意识。“党纪严于国法”是对党员领导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也是对党员领导干部对党忠诚度的重要检验。党校党性教育要增强党员领导干部的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不以权势大而破规,不以问题小而姑息,不以违者众而放任。由于党章是党的总规矩,是党的根本大法,因此党员领导干部首先要做学习党章、遵守党章的模范。要把学习党章作为各级领导干部的必修课和走上新的领导岗位同志的第一课,使之带头遵守党章的各项规定。随着《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与《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正式颁布以及2016年1月1号的实施,当前尤其需要加强对这两个党内法规的学习与贯彻,将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有机结合,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坚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第五,树立使命意识与担当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时期好干部的标准时,首次明确提出要敢于担当。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许多党员都承担着一定的领导职务,有权就有责,这种责任就是担当。讲党性就要讲担当,就要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不能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只想高大上不顾民生苦。
总之,党性教育的时代内涵突出体现为“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只有突出它的时代内涵,才能提高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总结党校党性教育的成效与不足
加强党性教育,既是党校的基本职责,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要求。近年来,上海市委党校已经形成了全方位布局、全过程管理、全要素建设的党性教育总体格局,党性教育的要求隐含在每一个模块的教学中,渗透在学员管理的全过程,在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相结合、集中培训与日常教育相结合、组织教育与自我修养相结合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
第一,注重问题导向。党校的党性教育是具体的,是解决学员的困惑与问题的。上海市委党校的党性教育密切关注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能够直面问题而不回避问题,比如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对待利益,在向上负责与对群众负责发生冲突时的决策取舍,以及如何处理讲原则与讲人情、圈子问题等。由于注意解决学员面对的理论困惑和实际问题,从而提高了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二,精心设置内容。党性教育有共性的内容,但不同时期、不同层次的学员对党性教育的需求是有所区别的。上海市委党校注重党性教育分层分类培训,针对不同班次、不同年龄以及不同岗位的学员,坚持问题导向,制定了“一班一策”的党性教育实施方案。比如针对各主体班次的党性分析,以及针对公务员班的职业道德培训;比如在革命传统教学上,安徽金寨、湖北红安、重庆红岩、江西瑞金和福建古田、江西金刚山、陕西延安、山东临沂等现场教学基地,针对不同班次学员的特点,选取不同的教学基地,体现了差异性。
第三,创新教学方式。上海市委党校在党性教育中综合运用讲授式、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教师和学员两个方面的积极性。目前,上海市委党校通过在建的“上海改革开放专题党性教育室”,力求以图片展示、多媒体手段、访谈互动及教师讲授相结合的方式,让学员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上海干部在改革开放排头兵和创新发展先行者中的“精、气、神”,努力实现党性教育在形式和内容上的统一。
第四,加强队伍建设。上海市委党校不断加大党性教育师资建设,一是注重内外结合,组建多学科的、专兼结合的党性教育师资团队。近年来,上海市委党校把党性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放在活着的正面人物上,在全国范围内物色、遴选先进模范人物、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公务员到学校与学员进行面对面的正面教育;同时加强了现场教学点的党性教育师资建设。二是在全国党校首创党性教育研究中心,组建了以多学科视角开展党性教育理论研究的研究团队,为党性教育的科学化提供学理支撑。
第五,推动教材建设。上海市委党校不断通过优质教材建设成果来提升党性教育教学质量,将自编教材与外购优秀教材结合起来。比如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上海市委党校与有关部门合作,组织教师编纂了《群众工作》、《公务员廉洁从政知识读本》等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党性教育教材,把理论学术性和实践针对性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了党性教育的实效性与针对性。
与此同时,当前党校党性教育仍然存在有效性不足、针对性不够、实效性不强的问题,突出表现为:第一,内容需要增强针对性。一是当前党性教育的内容关注“应然”较多,忽视了干部的“实然”状态。二是有些党性教育内容重“情”而轻“理”,“以理服人”不足。第二,师资队伍尚不能适应现实需要。主要表现为当前党性教育队伍的结构、能力水平与党校党性教育的要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多元化的党性教育师资队伍尚未形成。新进党校教师和年轻教师难以胜任当前要求高、任务重的党性教育要求。第三,效果缺乏持续性。党校党性教育只能努力做到影响一时、一段,还难以深植于心。
三、完善党校党性教育的具体举措
党性教育是党校永恒的主题,党性教育不仅要讲,而且要讲好;不仅要管“一阵子”,还要尽可能产生持久影响。
第一,着力于党校“熔炉型”党性教育目标,把党性教育落细、落小、落实。党校党性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理论教学、学员管理、师德师风、服务保障与党性教育之间存在着有机的互动关系。一是要提高全体教师的使命意识、大局观念、奉献精神,把党性教育有机地融入专题讲授之中。二是在后勤保障方面提高管理人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在安保、住宿、餐饮、停车、网络服务等方面展示出高水平,展示出教职工员工的党性素养。三是烘托氛围,通过仪式增强党性教育的严肃性。
第二,优化队伍,着力组建一支学科交叉、专兼结合的党性教育队伍。只有不断加强党性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才能提升党性教育的专业化水平。一是要加大培养中青年党性教育师资的力度,将狠抓师资队伍素质与党性教育课程开发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教师党性教育的水平和质量;二是加强和完善外请制度,建立市内专家学者、道德模范、优秀党政领导干部等党性教育师资库,进一步整合党性教育的师资力量,增强党性教育的合力。
第三,以优质教材建设成果提升党性教育教学质量。列宁曾有言:“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当年,艾思奇的《大众哲学》作为科学普及性质的通俗读物,开写宣传马克思主义通俗著作风气之先,影响了整整一代人。今天,提升党性教育水平同样需要编印具有特色的党性教育教材,并辅之以“小故事”、“口袋书”等简便易懂的形式,做到通俗易懂,易于理解、方便记忆。
(作者单位: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党性教育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 谭 力)
哲学思考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