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精神病药物对肝功能的损害及相关因素分析
2015-03-30徐亚莉王妮娜
徐亚莉 王妮娜
(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 山东 青岛 266034)
临床实践治疗发现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往往对肝功能有着极大的损害[1]。研究选择于2014 年1 月-2015 年1 月在我院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后出现肝功能损伤的患者100 例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抗精神病药物引起肝功能损害的有关因素,丰富临床治疗经验,具体信息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 年1 月-2015 年1 月在我院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后出现肝功能损伤的100 患者。对照组50 例患者中男28 例,女22例,患者年龄18 -66 岁,平均年龄(37.68 ±2.36)岁;病程2 -7 个月,平均病程(4.3 ±2.5)个月;其中精神分裂症23 例,情感性精神障碍18 例,癔症性精神病9 例。观察组50 例患者中男26 例,女24 例,患者年龄19-67 岁,平均年龄(37.46 ±2.19)岁;病程2 -8 个月,平均病程(4.4 ±2.3)个月;其中精神分裂症26 例,情感性精神障碍13 例,癔症性精神病11 例。两组患者均符合相关的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且无肝炎病史或由于输血、饮酒、其他药物所引起的肝功能障碍。两组患者年龄、临床症状等方面比较比较差异不显著(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通过口服氯氮平治疗,观察组则通过口服氯丙嗪予以治疗,具体如下:对照组患者口服氯氮平(由广东彼迪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提供,国药准字H44021425)1 片/次,2 -3 次/d,随后增加剂量为4 -5片/次,2 -3 次/d。观察组患者口服氯丙嗪(由常州康普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提供,国药准字H32022161)1 -2 片/次,2 -3 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 周。在患者治疗前、治疗4 周后及治疗8 周后分别进行各项指标测定。在测试前医护人员应嘱咐患者保持空腹12h,并在第二天清晨进行抽血以备检查。在采血1h 后将血浆进行分离,去除带有溶血或脂类浑浊标本。检测仪器采用全自动魅力1800 型生化仪和英科新创生化试剂。将患者的性别、年龄、肝功能异常指标、服药种类及剂量等进行统计分析。
1.3 疗效观察 治疗8 周后,对两组患者的AST、ACP、ALT、GGT 等指标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配对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分析,P <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治疗后,患者肝脏的AST、ACP、ALT、GGT 等指标均出现了变化,对照组患者经4 周治疗后ALT 指标稍稍升高(P <0.05),但经8 周治疗后ALT 指标显著升高,同时AST 也升高,与服药前比较差异显著(P <0.01);观察组患者经4 周治疗后ALT 指标显著升高(P <0.01),但经8周治疗后各项指标恢复正常。详见表1。
表1 服药前后两组患者肝脏各项指标比较(单位:U/L)
3.讨论
临床实践发现在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同时,往往伴随着肝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2]。研究表明抗精神病药物本身以及机体对药物产生特异质反应是造成肝功能损害的两大重要原因。而导致药源性肝损害的机理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4]。第一、抗精神病药物在代谢的过程中会出现具有直接毒性的产物,但是在临床上没有明显的症状,只有通过进一步的生化检查才会被发现[5-6]。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可以适当减少药物使用剂量或者进行适当的保肝措施以减少患者的肝功能损伤。第二、药物本身对于胆功能的损伤,抗精神病药物与胆盐生产的复合物破坏了肝细胞的结构,使胆红素的清除和运转造成了影响,从而发生胆汁淤积[7]。第三、肝特异蛋白质与药物的代谢产物相结合,引起了过敏反应,堆积的抗体以及免疫复合物使肝脏超负荷损伤[8]。第四、由于个人的机体因素增强了药物敏感性,导致了特异质反应的发生。
本次研究发现氯丙嗪以及氯氮平两种抗精神病药物都对肝功能有所损害。使用氯氮平进行治疗后,患者的ALT 和AST 指标均出现了上升,对肝功能损害较大,而使用氯丙嗪进行治疗则会引发阻塞性黄疸以及肝肿大等肝功能损伤。因此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尽量选择损害较小的药物。同时定期对患者的肝功能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异常并进行治疗,减少不良损害的发生。
综上所述,抗精神病药物通常伴随肝功能损伤等不良反应,不同的药物对肝功能的损伤程度也不相同。在临床治疗中应谨慎用药,及时进行预防及补救,减少肝功能的损伤,保证治疗的顺利。
[1] 刘建国,高辉,于俊玲等.双环醇片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肝损害的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4,20(04):555 -557,560
[2] 张瑛,傅睿,李晓一等.综合干预在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便秘中的作用[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4,08(03):180 -183
[3] 杨沈秋,衣斌,刘定等.电针干预对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减毒增效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4,21(02):190 -191
[4] 蒋波涛,李福兵,廖建生.药物性肝损害146 例临床分析[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4,24(02):91 -93
[5] 张婷素,陆娓娜,袁春樱.健脾疏肝补肾法治疗乳腺癌他莫昔芬致肝损害25 例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4,49(08):577 -577
[6] 王继海,高美玲.黛力新致严重肝功能损害1 例[J].中国药事,2014,28(01):106 -107
[7] 张红.水飞蓟宾治疗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肝功能损害的疗效观察[J].新疆医学,2014,44(10):27 -28
[8] 毕玉萍,罗小年.常用抗精神病药物对肝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报道实录[J].中南药学,2013,11(09):150 -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