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冲刺训练强度影响足球运动员冲刺能力的研究

2015-03-30祝彬彬章劲松

关键词:冲刺足球运动员

祝彬彬,章劲松

(合肥工业大学 体育部,安徽 合肥 230009)

现代足球经过100多年的发展,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了世界第一运动,并在当今社会生活中产生着越来越深远的影响。青少年是中国足球的希望,大学生足球在体现青少年足球发展与成果的同时,也对中国足球的进步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1]。提高大学生足球的竞技水平,增强大学生足球的运动氛围,丰富大学生业余生活和加强大学生的身体健康,不仅是为国家足球后备力量的储备做贡献,也是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大学生足球运动中,基础的体能训练不仅是训练和活动的基本要求,也是运动员比赛能力的重要支撑。与此同时,对专项训练规律的了解和掌握是提高训练效率、长时间保持高质量训练的基础条件[2]。本文以校级大学生足球队队员为样本,研究冲刺训练的强度对冲刺能力变化的作用和影响,并通过“冲刺能力”的研究,探索更多专项训练模式,提高体能训练的效率和效果,增进竞技表现。

1 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有关显著改进冲刺速度的训练方法研究并未受到广泛的关注,冲刺训练中的典型负荷因素有运动模式、距离、重复性和调整周期等,虽然都能够很好地进行测量与实施,但准确把握训练强度的量仍需做进一步的研究。从现有的耐力训练和力量训练数据可以看出,临近极限的高水平强度负荷能够有效地刺激适应性,并通过高强度的训练与疲惫之前完成的大量训练累积这两者的相互调节来实现。由此可知,形成冲刺的速度可能存在一个阈值[3]。在Carlo Vittori教练的球队第1个赛季前的训练中,让运动员以低至90%的冲刺速度进行反复冲刺训练,以此来提高冲刺耐力,但资料表明,在所有赛季中,国际竞赛短跑运动员都会以变化的强度来进行冲刺训练。

目前,反复冲刺性能和对应的最低有效强度并未建立相关关系。冲刺速度接近最大值时的诸多重复因素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刺激对增强反复冲刺的适应性,还能对运动员的高度适应性进行训练[4]。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调查达到反复冲刺中尽可能表现的最大冲刺速度时,反复冲刺训练对校园足球运动员冲刺能力的影响。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受试者随机分为训练组与对照组,均由参加合肥工业大学校足球队训练的25名队员(13名男足队员,12名女足队员,年龄为18~22岁)组成。研究前已告知其研究方案,并征得其同意。所有研究对象进行为期9周的实验训练,训练时间为每天下午。对照组按原订计划进行训练,实验组增加以最大冲刺速度进行反复冲刺训练内容。9周后分析干预期前后专项表现的测试结果。

干预训练期间,实验组第1训练周完成20组冲刺,另25组冲刺在其余8个训练周内完成。在冲刺训练中,用电子定时来控制速度,并根据每个训练者的“目标时间”来调整强度。实验组在前2个训练周的强度分布如图1所示,以相似的强度安排试验。冲刺训练后对每个训练者进行主观感觉疲劳程度(ratings of perceived exertion,RPE)记录[5]。测试进行2次,之间间隔2d。所有的参与者在同一时段按照相同顺序进行测试。测试前2d未进行高强度训练。第1次测试内容为自由纵跳、12×20m反复冲刺、蹬伸力和最大摄氧量。第2次内容为Yo-Yo间歇恢复测试。

自由纵跳最好的一次被用于数据分析,蹬伸力主要测试包含运动员体重的起跳蹬伸力。12×20m的反复冲刺测试最优的20m冲刺时间用来衡量最大冲刺能力,同时平均冲刺时间用于衡量反复冲刺能力。在测试的同时持续检测心率。在12×20m最后一组的冲刺结束后,立即进行血乳酸检测采样。步长与步频采用相机拍摄记录测量,在反复冲刺测试完成后的80~90min进行最大摄氧量测试。第2次Yo-Yo间歇恢复测试之前,受试对象按常规完成标准热身准备活动。

图1 训练组前2个训练周的强度分布

本文采用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显著性水平设定为P<0.05,用“平均值±标准差”(mean±s)表示结果,分别计算所有措施下的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用成对样本t来检验组内的变化。协方差模型对预测试值和分层因子(性别)的调整被用来分析研究组之间的差异。这个差异通过估测边际期望(estimated marginal means,EMM)来进行评估。效应量的组内平均冲刺时间是基于变化的中心位置(均值)和典型变化的。影响程度通过现行的规定进行解释和说明。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前6个冲刺被用来计算冲刺时间的典型变化。皮尔逊(Pearson)相关系数用来研究人体测量数据与环境物理参数之间的关系。

3 结果与分析

每组20m冲刺时间的典型变量为0.025s。训练组提升了12×20m的平均冲刺时间和Yo-Yo间歇恢复测试法表现,蹬伸力在体能训练后也得到小幅提升。但各组间性能参数差别不明显,所以影响可忽略不计。

对照组中,测试前和测试后平均冲刺时间绝对偏差为0.06s。最优冲刺性能平均分布在12次冲刺中,当所有组合并时,测试前后都只能观测到很小的时间差,结果见表1所列。

表1 测试前后各组的体能表现

实验表明,以尽可能大的强度进行反复冲刺能力训练,并不能有效地提高最大冲刺速度、反复冲刺、自由纵跳、蹬伸力、最大摄氧量和Yo-Yo间歇恢复测试的成绩,步长与步频的变化也不明显,与对照组训练后的成绩差异也不明显。但冲刺训练对体能水平的提高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数据表明,实验组中11名参与者和对照组中8名参与者的最佳和平均冲刺时间均有所缩短,这可能是训练的效果。因为运动员在实验之前进行的训练中,可能接触过冲刺训练,或对冲刺测试有一定的熟悉度。冲刺训练研究表明,如果没有事先的熟悉度,实际测试的训练效果不明显。2组的改善主要发生在干预后期,即在竞技赛前1周减少竞争负荷。尽管实验组14个实验对象中的11名运动员,在反复冲刺能力上的进步远远高于平均水平,但这并不能说明增加强度的冲刺训练可以提高短跑速度、自由纵跳、最大摄氧量和Yo-Yo间歇恢复测试表现以及蹬伸力。

在相关的研究中,经过9周的每周1次以最大或接近最大强度的40m冲刺后,观察到20m的冲刺表现基本不变,但反复冲刺能力(10×40m)与自由纵跳有所提升。这表明运动员更倾向于去适应长时间但与足球关联少的训练。足球运动员在日常训练和比赛中,已经进行了大量的加速活动,而这种训练及强度已经接近他们的潜能。降低强度的概念源自田径运动。与20m的冲刺相对,这种训练很可能更适合典型短跑运动(100/200m),在力量和耐力的训练中,降低训练强度可用于补偿大量累积的训练量。然而20m冲刺包括了从静止状态开始以最大加速度到达最大速度的距离。在这种情况下,加速阶段的能量需求大大超过处于峰值速度时的能量[6]。

在现阶段的训练中,来自1周1次的高强度训练使实验组和对照组在高强度负荷下无法很好区分,在对照组中,冲刺、纵跳、最大摄氧量和Yo-Yo间歇恢复测试表现以及步长和步频的改变并不明显。它可能是一个更大的综合刺激,而不仅仅是干预期中为了提高20m冲刺的单独刺激,需要执行更多专门的反复冲刺或者更多的每周冲刺训练。然而,由于受整体训练容量的限制,队员、甚至是教练员都不愿意“牺牲”更多的专项训练时间来进行体能训练,因此,目前的干预训练方式不能显示出冲刺训练的作用与价值。

负荷强度的内外部指标上体现了冲刺训练的效应,结果见表2所列。由表2可看出,实验组体重增加具有显著意义。

平均冲刺时间与血乳酸变化量相关性分析见表3所列,表3数据表明,个人平均冲刺时间与反复冲刺后测试的乳酸有关。产生的乳酸量减少并伴随着最大性能的降低,可以作为超范围或过度训练的典型标记[7]。没有充分恢复的运动员不能在反复冲刺中完全激活中枢神经和负担厌氧系统[7],所以在冲刺中增加乳酸反映了个体增强的神经激活水平。

如果大量的专项训练抑制冲刺表现,则训练的优先目标变得至关重要。对于战术或者阵形中需要特殊速度要求的队员来说,短跑速度的提升是首要目标,在今后的训练中需要重新规划这些球员每周的足球训练内容,这样比额外进行体能训练更有效。

表2 实验前后体重、心率、血乳酸以及步长和步频变化情况

表3 12组平均冲刺时间与血乳酸变化量相关性分析

4 结束语

本文研究了大学生足球运动员以尽可能大的冲刺强度进行短跑训练能否提高实战时冲刺能力表现的问题,研究表明,单独的冲刺训练很难与丰富的足球专项训练相结合。据此剔除校园足球训练常用的冲刺训练内容,可以提高训练的效率。未来的研究可以考虑执行更强有力的刺激(例如每个训练周期中安排更多的反复冲刺练习或更多的每周冲刺训练),即可以结合足球运动专项速度特点,把冲刺训练放在比赛压力较小、较低负荷的训练期间进行。与此同时,对于不同运动员或不同位置可以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例如对特殊速度需求的队员或位置,将冲刺训练与足球专项速度类型的训练协调制订,以发挥更大潜能,使球队能够更充分协同,获取更好成绩。

[1]何 盛.我国大学生足球运动系统发展之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3.

[2]药宏慧.对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思考[J].搏击:体育论坛,2012,4(1):84-86.

[3]Dawson B,Fitzsimons M,Green S,et al.Changes in performance,muscle metabolites,enzymes and fibre types after short sprint training[J].European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 and Occupational Physiology,1998,78(2):163-169.

[4]Ronnestod B R,Kvamme N H,Sunde A,et al.Short-term effects of strength and plyometric training on sprint and jump performance in professional soccer players[J].Journal of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Research:the Research Journal of the NSCA,2008,22(3):773-780.

[5]吴景程,彭 莉,曹泽亮,等.对不同运动负荷方案下的心率及RPE效度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1,47(4):95-99.

[6]Delecluse C.Influence of strength training on sprint running performance:current findings and implications for training[J].Sports Medicine,1997,24(3):147-156.

[7]王 博,李 洁,张晓奕.不同运动强度对运动员血乳酸影响的研究进展[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1):76-78.

猜你喜欢

冲刺足球运动员
冲刺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冲刺
让足球动起来
少年快乐足球
认识足球(一)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
运动员
向着自贸区冲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