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强国视域下高校德育现状与思考
2015-03-29冯巧玲
冯巧玲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广东 肇庆 526000)
文化强国视域下高校德育现状与思考
冯巧玲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广东 肇庆 526000)
文化强国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面对的文化环境之一。新时期高校德育的文化基础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必然导致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动摇和价值观世界的不和谐,深入剖析高校德育与文化及文化强国之间的辩证关系,挖掘文化软实力对大学生道德及价值观的影响力,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有效方法。分析文化强国的基本背景,阐述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和机遇,从而营造良好的高校校园文化内涵,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育人功能。
文化强国;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
中国共产党站在社会变革的历史转折点上,基于国内外时局的变化适时提出了文化强国战略。与此同时,高校作为思想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如何从文化层面挖掘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方法,如何充分利用高校校园文化内涵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育人功能,是新形势下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途径。
一、文化影响力构成当前高校德育的重要背景
19世纪中叶英国杰出的人类学家泰勒给文化下的定义:“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伦理道理、风俗和作为社会成员的人通过学习而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1]20世纪英国人类学家拉德克利夫—布朗从结构功能主义的角度出发,认为文化是一定的社会群体或社会阶级与他人的接触交往中习得的思想、感觉和活动的方式,文化是人们在相互交往中获得知识、技能、体验、观念、信仰和情操的过程。中国关于文化最早的解释见于《易经·贲卦》:“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天文以察时变;观人文以化成天下。”其中的“人文化成”就构成了文化的基本内涵。无论如何诠释文化,文化的共性即是各种要素组成的一个复杂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各部分要素在功能上互相联系,共同发挥社会导向和社会整合的作用。人类社会发展历程表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崛起,必然伴随着文化的崛起。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名片,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一个表示人类本质和社会文明的概念,是构成民族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文化及精神的魅力是决定民族国家实力的重要因素。
文化建设问题在中国革命年代和现代社会都处于比较重要的地位。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认为经济建设的高潮一定会带来文化建设的另一个高潮;进入改革开放,邓小平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同等重要的地位;新时期,与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相伴而来的是文化的交错和冲击,党和国家领导人适时提出文化强国战略,主张以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建设过程中,全党和全国人民应该始终以思想文化上的觉悟,来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大发展。
当代社会,文化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1990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分别在《政治学季刊》和《外交政策》杂志上发表《变化中的世界力量的本质》和《软实力》等一系列论文,并在此基础上出版了《Bound to Lead:The Changing Nature of American Power》一书,其中都提到了“软实力”的概念。在这之前,国家实力的高低普遍被认为是经济实力以及军事实力两者之间的较量,谁的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强,谁就是超级大国。但是随着时代发展,国家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明显地由硬实力向软实力转化,文化软实力的地位及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已经深深地镌刻在一个民族的创造力和凝聚力中。
二、当下高校道德教育主体面临的困境
探讨文化强国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要求,首先应剖析文化强国战略的深层次背景,研究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间接影响;其次应剖析文化强国战略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的挑战。
文化强国战略是全球化背景下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必然要求。“全球化首先发生在经济领域,接着延伸到作为上层建筑的政治领域,而后又在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延伸到了文化领域,进而综合影响到意识形态领域,尤其在其中的价值观念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2]这正如萨义德所说:“文化成为了一个舞台,各种政治的、意识形态的力量都在这个舞台上较量。”[3]这些构成了当前高校德育的一个重大背景,在此背景下,作为社会重要群体的高校大学生,其思想观念也正经历转折和变化。
“面对突如其来的外来价值观念的冲撞,矛盾性、无序性、困顿性就十分清晰地显露出来,出现了现代化初期伦理秩序与价值的混乱局面,甚至出现较严重的道德沦落与社会生活失序现象”[4]。高校德育的文化基础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必然导致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动摇和价值观世界的不和谐。年轻一代的价值取向更容易受新兴事物和新力量的影响,较之于传统伦理观念相对于现代公共生活的局限性,西方文化及价值观更凸显了其“优越性”。这就使人们原本形成的固有的道德观念与现代道德观念之间产生矛盾,并有可能产生尖锐的冲突和摩擦。总之,全球化带来的90后大学生价值观念的混乱和迷茫,是当前高校德育教育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
除此之外,由中国改革引发的社会分工的细化以及社会层级结构的变化,导致各种阶层利益差别的矛盾。伴随着多元经济利益主体的出现,人们的价值取向也日趋多元化,人们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道德危机的存在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最为明显的是当代90后大学生道德行为选择不仅更加务实,而且带有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普遍面临所谓的道德冷漠和精神迷茫,具体表现在大部分人经济及物质生活越来越充裕,可是人们的幸福感、安全感和相互间的信任感却下降了,人们在物质财富实现较大增长的同时并没有积累与之相应的精神财富,于是包括90后大学生在内的很多人都出现严重的情感及整个内心世界的空虚和迷茫,以至形成扭曲的道德价值观。
上述背景,是构成高校必须改革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手段的重要因素。如何顺应文化发展的潮流,在文化强国语境中更好地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改变并提升思想道德教育的手段,是现代高校德育路径改进的必然选择,也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三、借力文化强国大背景,充分发挥高校德育的文化育人功能
大学教育的宗旨是“传道”“授业”“解惑”,而本质应该是文化育人,大学历来承载着探索及追求真理、宣扬社会主流价值观、传播人类文明的重大使命。高校德育如果能有良好校园文化的滋润,必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面对社会的喧嚣及浮躁,学校德育工作者首先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启发学生品格的涵养和个性的培育。
(一)以人为本,注重大学生精神世界的需求
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为完善人的精神世界服务的。高校德育教育既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也是一种精神理念的宣传活动。从社会实践活动的角度来看,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帮助人们改变错误的意识和思维,以提高判断是非善恶的能力,来达到维系校园和社会稳定与发展的目的。从人的精神层面来看,人不仅要有社会担当和责任意识,还应努力提升自己的品格和修为,高校思德教育无疑承担了构建人的精神大厦的任务。
另外,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多媒体发展到当今发达程度,无疑对大学生精神世界的认知及价值观的选择产生巨大影响。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弊端在于忽视了影响个体全面发展的一面,却一味地强调社会性。改变困境的方法则是一方面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贯穿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以此为主线引导大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内涵,切中时弊解决90后大学生思想意识领域凸显的各种问题,譬如理想信念不坚定、价值取向迷茫、缺乏诚实守信等。另一方面加大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视程度,开设文明礼仪、树德修身方面的辅助课程,以此提高学生觉悟及德性,满足学生精神及情感世界的需求。通过耐心细致的人文关怀以及丰富多彩的教育内容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
(二)加强高校制度文化建设
高校制度文化反映大学精神、大学文化,包涵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思想,是高校校园文化在制度层面的反映,同时又为高校文化建设提供有力保障。高校文化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便是有完善的大学制度。制度文化为学生自我批评、自我约束和自我规范提供了内在尺度,学生通过这个尺度审视并规范自己的言行。笔者认为,大学制度文化应包括学校的管理制度和良好的校风、学风(即井然有序的学习文化、考试文化、尊师重教文化等)。高校良好制度文化发挥的重要作用便是将高校长期沉淀的价值理念渗透在学生的思想意识中,从而形成具有较强凝聚力的高校主流价值观。事实上,这也是优良制度文化的隐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三)知行统一,自觉践行校园文化
“仁者寿,智者乐”。道德品格与身心健康相互影响,共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研究表明,经常从事正确和高尚的事情,就会使人的道德境界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而且有利于心理健康、启迪智慧、健全人格,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校园文化建设用充分挖掘具有说服力、示范力、导向力和感染力,代表时代精神和风貌先进人物,弘扬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取向,是新时期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在大学校园有组织的宣传学生在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的“善行义举”,发动学生自发寻找和传播道德楷模的事迹,以各种新媒体为载体传播点滴正能量,引发学生关注;用贴近生活的事例切入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弘扬真善美,以这些好人的善行义举为榜样,带动身边的同学向他们学习,传播正能量。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要实现知行统一,就应引导学生首先从认知上掌握校园文化的有关知识,又能在情感上增强大学生对校园文化的认同,更能自觉践行校园文化,这是校园文化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效性的重要表现。
〔1〕 泰勒.原始文化[M].连树声,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
〔2〕 陈思敏.论全球化境遇中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改进[J].教育探索,2008(9):122.
〔3〕 〈美〉爱德华·萨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M].北京:三联书店,2003.
〔4〕 林楠,黄月细.全球化视域下传统美德承接何以可能[J].学术论坛,2005(9):135.
(责任编辑 杜 敏)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Reflections of Mor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Under the Cultural Power Background
FENG Qiao-ling
(Zhaoqing Medical College, Zhaoqing, Guangdong 526000)
Building a cultural power country is one of cultural policy which must face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The cultural foundation of the subject teaching is facing unprecedented challenges in current times, and it inevitably lead to the college students' socialist core values shaking and value views dissonant. Study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ubject teaching and culture or cultural power policy, deeply research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soft power of culture on college students' morality and values, is an efficient method to improve effects of the subject teaching. Analyzing the basic meanings of cultural power, elaborating 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it brings to the colleg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it can construct a good university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develop cultural function of the subject teaching.
cultural power;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values
10.13937/j.cnki.sjzjjxyxb.2015.06.025
2015-09-22
http://www.cnki.net/kcms/doi/10.13937/j.cnki.sjzjjxyxb.2015.06.025.html
时间:2015-12-20 15:30
冯巧玲(1980—),女,甘肃陇西人,法学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G41
A
1007-6875(2015)06-014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