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能力培养模式的高职公共英语考核评价方式改革探究

2015-03-29刘小英

关键词:公共英语考核英语教学

刘小英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

高职教育是以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为基本目标、以订单式教育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形式,具有坚持以人为本、强化素质教育、突出能力本位、推行订单式培养等特点,因而,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是高职教学的核心内容。要强化能力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要加强高职教学课程考核评估体系建设,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估体系。公共英语是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课程,它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为培养目标,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就业能力提升等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高职院校应建立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公共英语考核评价体系,以深入推进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

1 高职公共英语考核评价方式改革的重要意义

长期以来,受经济条件、开放程度等因素影响,我国高校英语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较为落后,在教学过程中人们总是片面强调英语语法、词汇、阅读能力教学,忽视了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的全面发展。在英语学习中,学生整日忙于背单词、记句型、背课文等,为应付考试、考证等忙得不亦乐乎,但是学生却不会运用英语,不能用英语进行对话交流,这种“哑巴英语”的现象在各个高职院校普遍存在[1]。

随着市场竞争程度的增加,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这无疑对大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就高职英语而言,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与国际经贸往来的频繁,英语应用能力的重要性日渐凸显,也使传统的英语教学与考评模式不再适应社会发展。《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明确提出,高职英语教学应以实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让学生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能力,能在涉外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要提升高职英语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不仅要创新高职英语教学理念,改革高职英语课堂教学,还要积极推进高职英语教学考核评价方式,形成正确的教学导向和质量监控模式,以促进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因而,高职英语教学应坚持“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指导原则,建立以能力培养为导向、就业为目标的高职公共英语考核评价体系,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

2 高职公共英语考核评价的现实困境

2.1 考核评价方式单调

当前,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以结果性评价为主要考评方式,多采用“重知识,轻能力”“重记忆,轻创造”“重理论,轻操作”的考核评价模式。比如,许多高职院校仍以期末闭卷笔试为主要考核模式,将期末考试成绩作为学业评价的主要依据,考核内容多为听力、词汇、翻译、写作、阅读理解等传统项目,而平时成绩、课堂表现等在考评体系中所占比重一般不超过20%。这种“一考定成败”结果性评价方式有助于检验教学成果,但也有着简单化、模式化的缺陷,不能反映教学实施过程以及学生英语学习中存在的缺陷,不利于评估学生的智力水平和学习成就,也不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导致学生不重视课堂学习,常以考前突击的方式应付考核和评价,制约了学生英语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

2.2 考核评价脱离教学实际

许多高职院校的公共英语课程考核、评价脱离教学实际,不能全面考察学生的英语能力。例如,英语能力涉及听、说、读、写、译等,但是许多学校的英语考核仅考察学生的读写能力,从而形成了一种错误导向,致使学生片面重视读写训练,而忽略了听说能力训练[2]。再如,许多高职院校的英语测试多以客观题、笔试形式为主,英语翻译的比重很小,听力、口语测试占试卷比例几乎为零,产生了考察目标与测试内容的矛盾,无法真实考察学生的英语能力。有些院校采用标准化的英语考试题型,这适合于死记硬背的学生,只要学生在考前突击学习,就能够收到良好的考试成绩,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

2.3 考核内容缺乏职业针对性

当前,高职公共英语考核内容多为英语基础知识和日常交际用语,这些内容有助于学生体会英语的语言特点和使用习惯,了解西方文化、语言习惯、思维方式等。但是,从学生就业角度看,这些考核内容缺乏职业针对性,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英语能力。此外,许多高职院校片面重视理论知识、笔试能力的考核,忽视了实践能力、应用能力的考核,使高职英语变成了本科英语的“压缩版”。

3 基于能力培养模式的高职公共英语考评方式的建构

3.1 提高过程性考核评价的比重

高职教育是以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为基本目标的教育形式,这就意味着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应将听、说、读、写、译等英语能力培养放到首要位置,但是许多高职院校仍采用结果性考核为主要考评方式,片面注重学生英语词汇、语法知识、篇章结构的掌握情况,忽视了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考察,导致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可见,要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首先应强化过程性考核,弱化终结性考核,不断加大平时考察的比重,建立随堂考察、阶段性考察、期末考察相结合的考评体系,彻底改变期末考试“一锤定音”的不合理考评方式。首先,在英语考核评价标准制定时,可以适当提高过程性考核评价的比重,将平时考核和阶段性考核成绩提高到50%左右。平时考核内容包括课堂讨论、平时作业、小测验、出勤率等,可以采用随堂考察的方式考察学生的课堂学习状况、学习态度等,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率。阶段性考察是指将整个学期分为若干区间,在每个学习阶段都要及时对学生进行学习评价,这样能够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学习。其次,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通过出勤率、课堂发言、交流互动情况等方式考察学生的课堂表现、英语能力、学习状况等,通过单元测试、课堂作业等检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这样能够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现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3.2 创新高职英语的考核评价方法

考试是检验高职英语教学效果的主要途径,高职英语考试是基于教学大纲和教学实际开展的教学考评活动,也是检查学生学习状况和教师教学成果的重要手段,对英语教学和英语学习有着导向作用。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终结性考试侧重于考察学生的听写、阅读、翻译、写作等能力,这与英语比赛、等级考试等的目的一致。因而,可以用英语能力证书、英语比赛成绩等代替英语终结性考试,激发学生参加英语比赛、获得英语等级证书的积极性[3]。

此外,可以依据高职英语教学大纲创新高职英语考试方式,使考核评价更利于学生能力培养。教师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英语考评方式,比如,通过“自我介绍”“接待外宾”“售后服务”“技术讨论会”等教学情境进行英语学习考评,考察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通过撰写个人简历、求职信、英语小论文等方式考察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最后,教师可以使用一些试卷考试之外的考核方式,比如,通过抽查点名的方式检查学生迟到、旷课、早退的情况,对于课堂上玩手机、睡觉、聊天的学生给予酌情扣分;也可以以英语朗诵、英语演讲、英语故事会等为英语课程学习的考核方式,以考察学生的英语知识运用能力。这些考核评价方式有助于了解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也有助于学生将英语理论知识转换为英语应用能力。

3.3 强化考核评价内容的岗位适用性

高职英语教学不是为了灌输学生英语理论知识,而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必备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使学生能够适应将来的工作岗位需要。《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应大力推进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但是,国内英语教学多为一种常规的基础式教学,教学内容过于生活化,很少涉及行业术语和专业用语,这不利于学生英语职业能力的提高[4]。

因而,高职院校应积极改革英语考核方式,增加与专业知识、职业岗位等相关的专业知识,建立高职英语与专业教学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方式。比如,在医学专业英语教学时,可以将英语考核置于医生会诊、行业交流、工作面试等职业情境之中。此外,高职英语考核评价应符合“专业实训、社会实践、岗位实习”实习实训安排。在第一学期可以开展“听写、听记、听释”“模仿、会话、讲解”“跨文化交流、行业知识理解”等为主要内容的英语听说实训考核评价,在第二学期可以进行“速录、速记、编译”“演讲、辩论、面试”、求职简历撰写等为主要内容的听说写实训考核评价[5]。

高职公共英语是高职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的重要途径。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应以“高素质、宽基础、专技能、强应用”为指导思想,建立以能力为导向的考核评价体系,通过考核评价提升学生的英语能力,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

[1]王春.大学英语口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J].宜春学院学报,2009,(1).

[2]陈恪清.大学英语教学翻译和翻译教学的思考[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7).

[3]康红.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归因分析[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

[4]尹春燕.英语课堂评价多样性探索[J].中小学英语教育,2007,(6).

[5]宋芳芳.多元智能理论下的英语评价方式探究[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9,(10).

猜你喜欢

公共英语考核英语教学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一带一路”视野下高校公共英语教学改革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高校公共英语信息化教学方法研究
家庭年终考核
高职公共英语视听说教学中情感因素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