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气会商与讨论”课程的教学研究与探讨

2015-03-29王妍

关键词:气象台站预报员会商

王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大气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4)

随着天气气候在人民生活和工作中变得越来越重要,政府部门对天气的重视度和依赖度也越来越高,气象业务在近些年来蓬勃发展。毋庸置疑,天气预报员在天气预报中的作用是不可缺少的[1],但每个天气预报员的知识结构、经验方法和个人倾向各不相同,因此在预报中预报员过多的经验性、主观性失误必将影响预报质量,错报、漏报现象严重[2]。显然封闭的区域性预报已经不能满足目前气象科学快速发展的需求。全国各地区气象台站的天气预报会商可以综合汇总每个预报员的预报经验,集思广益,是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的重要途径。这对提高天气预报的及时准确性、优质性起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先后为本科生开设了“典型天气过程分析”和“天气预报综合实习”两门专业课。主要介绍目前气象台站广泛使用的非常规新型探测资料的分析应用技术,让学生了解目前气象业务台站的分析预报技术和方法,并教会学生分析中国主要天气过程的特征,引导学生理解相应天气系统的发生发展机制。学生在课程结束后可初步构建主要天气过程演变规律的分析和总结能力。但近几年根据气象业务部门反馈,大气科学专业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在天气会商时缺乏对天气系统整体性的认知和对新型探测资料应用的了解,其预报思路与业务部门有差异。对地理区域、天气种类、天气形势、天气系统的描述缺乏专业规范性,尤其缺乏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3]。因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2013 版大气科学本科教学计划中,新增设“天气会商与讨论”课程,其内容为气象业务、科研提供重要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旨在使学生熟悉地方台站天气预报会商流程,熟练掌握天气过程的分析思路;注重数值预报产品、多种非常规观测资料及各种客观预报方法的应用;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目前本课程正处于建设阶段,作为此课程建设负责人,笔者多年来一直从事一线教学工作和气象业务工作,对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及气象台站天气预报流程比较了解。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建设四个方面分别阐述对该课程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1 明确教学目标

“天气会商与讨论”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实现教学内容与地方气象台站需求相结合,帮助学生了解地方气象台站天气预报会商流程,熟悉全国各区域天气气候特征,建立各类天气过程的预报思路,并在有限课时内,充分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多种非常规新型探测资料。培养学生对主要天气过程演变规律的分析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为今后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或进一步深造奠定不可或缺的专业基础。

2 优化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成分,应根据教学目标要求选用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作为一门新增设课程,“天气会商与讨论”涉及的天气气候概念多,内容广,专业性强,因此在内容设计上主要考虑以下几个特点:

2.1 案例典型,面向专业

以往相关课程选取的历史天气过程过于陈旧,而陈旧的天气过程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考虑到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我国极端天气事件明显增多,其突发性、异常性、不可预见性日显突出,局部地区强暴雨、极端高温干旱以及超强台风等事件呈突发、多发、并发趋势,故本课程选取案例应为近两年具有区域代表性的重大天气。

2.2 知识连贯,强化实践

本课程将“天气学分析基础”“典型天气过程分析”“天气学原理”“中国天气”“雷达气象学”和“卫星气象学”等课程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天气预报案例中。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融会贯通,突出重点和难点,使学生深入了解各方面知识在预报业务方面的应用。

2.3 分区预报,模拟会商

课程内容主要根据2006年《中国气象地理区划》,分区域并针对各区域天气气候特征模拟地方气象台站天气预报会商,强化暴雨、大雪、暴风雪、沙尘暴、冰雹、寒潮、大风、霜冻、干热风、寒露风、洪涝、干旱、高温、低温、大雾、霾等天气预报思路的训练,以满足地方气象台站的实际业务需求。

此外,教师应该积极为本课程搜集相关的常规探测资料、诊断分析资料、非常规新型探测资料,配合会商视频,使学生边学习边动手,更好、更快地掌握各种气象资料的应用。

3 改革教学方式

为突破传统的以“教师授课,学生听课”为主的“教—学”模式,本课程形式更为活泼生动,更具启发性。每天早晨8∶00,组织学生到天气预报大厅,观摩由中央气象台主持的全国各地重要天气过程的实时视频会商。由发生重要天气的各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汇报本地区近期天气特点,预报着眼点、预报思路、预报结论,再由中央、其他省的首席预报员对某地区的预报进行点评和讨论,特别是在遇到不同意见时要反复讨论,最后达成一致得到统一的预报意见。在此过程中,对预报有特别意见的学生可以提出不同看法,供专家参考。学生通过这一教学模式能够掌握预报技巧,吸收其他预报员的成功经验,梳理出预报思路、着眼点、关键环节等重要的预报路线。通过观摩全国天气会商,学生可以了解中央台和各省市级气象台天气预报流程,学习中央台首席预报员和各省市级领班预报员分析天气过程的思路。教师也可引导学生理解相应的天气系统发生发展机制,针对天气过程进行小组会商讨论,并通过安排小组代表发言、教师点评等环节,使学生了解目前业务部门预报业务工作现状,培养学生对天气过程演变规律的分析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重点培养学生在表达时思路清晰、重点明确、语言简洁及节奏适中。为方便学生课后学习,所涉及会商视频、气象资料均可在我台网站下载。

4 强化教学建设

为使毕业生能与气象业务部门无缝隙对接,训练学生使用规范专业用语描述地理区域、天气种类、天气形势和天气系统并锻炼其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变得异常重要。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已建成了与中央气象台同等水准的校气象台站,借助于中央气象台和各省市气象台多媒体远程音视频双向会商系统,学生可以参与我国重大灾害性天气实时会商讨论,直接感受全国范围内关键性、灾害性、转折性、敏感性预报与服务的最高水平。在学生模仿预报员会商期间,邀请一线的首席预报员立足实际对学生进行业务指导,训练学生掌握不同区域、不同季节、不同种类天气的预报着眼点,构建正确、物理意义清晰的预报思路,使学生更加熟悉台站气象业务布局、技术路线、业务关联和实际业务需求。

5 结语

“天气会商与讨论”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专业新增必修课之一,是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前的最后一课,是将大学四年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联系在一起的一门实践课。此课程旨在通过集中的训练,让学生了解地方气象台站天气预报会商流程,熟悉全国各区域天气气候特征,建立各类天气过程的预报思路。在有限课时内,充分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多种非常规新型探测资料,提高学生对主要天气过程演变规律的分析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或进一步深造奠定不可或缺的专业基础。

[1]章国材.预报员在未来天气预报中的作用探讨[J].气象,2004,30(7):8—11.

[2]陈之彤.关于天气会商的几点思考和方法技巧[J].科技风,2012,33(8):209.

[3]王妍,谭桂容,任慧军.天气预报课程中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3,26(5):79—80.

猜你喜欢

气象台站预报员会商
四川省气象云视频会商系统的设计与构建
江西省天气预报员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建议
墒情会商,助力备耕春播
民航空管气象视频会商系统应用研究
预报员培训的“复盘”方法
基于基层气象台站预报服务的几点探讨
新形势下县级综合气象业务与人才培养管理工作初探
航空气象预报人为因素的分析初探
政府在基层气象台站保护气象探测环境中的作用分析
黔东南州预报员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