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汉学:从亚洲系、东亚图书馆的建设以及研究生论文看中国文学研究的蜕变
2015-03-29梁丽芳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4-5310( 2015)-09-0019-06
收稿日期:2015-05-31
作者简介:梁丽芳,女,广东台山人,文学博士,加拿大阿尔伯达大学终身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加拿大的中国文学研究,乃属于汉学范畴。加拿大的汉学,从19世纪末到现在,历经两个阶段:传教士汉学和专业汉学。传教士汉学,是指19世纪末以来,那些有学术修养,对中华文化好奇而进行研究的传教士,他们回到加拿大之后,以其学术业绩和终身投入,成为汉学的奠基者。例如以研究甲骨文闻名的怀履光( Bishop William White,1873—1960)和明义士( James Mellon Menzies,1885—1957),他们后来对多伦多大学( University of Toronto)东亚系的成立和发展,都有重要贡献。专业汉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兴起的,这以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简称UBC,或译作卑诗大学)亚洲系的成立最为典型。50年代,在美国研究中国而受到排斥的威廉·荷兰教授( William Holland,1907—2008),带同他的《太平洋事务杂志》( Pacific Affairs)到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招揽杰出学者,对该校的中国研究有奠基性的意义。经过几代汉学家的努力,如今,加拿大汉学在各方面获得了可喜的成就。在文学研究方面的著作和业绩,我在拙文《加拿大汉学:从古典到现当代与海外华人文学》 ①中,已经作了论述。简而言之,该文描述了著作等身的诗词专家教授叶嘉莹,以及她分散在加拿大各大学的门生(陈山木、白润德 ②,施吉瑞 ③、余绮华、方秀洁,罗泰瑞 ④、梁丽芳)的学位论文和古典诗词著作,还有来自美国史丹福大学的林理彰( Richard John Lynn)的古典文论和《易经》《庄子》等经典翻译和新注。在小说方面,描述了晚清小说专家米列娜( Milena Dole? elová-Velingerová)的小说研究,以及她的学生(贝利 ⑤、黄恕宁、吴华、徐学清)的学位论文和著作;还有散曲专家施文林( Wayne Schlepp)和六朝文学专家孙广仁( Graham Sanders)的著作等等。在现当代文学方面,描述了杜迈可( Michael Duke)的当代文学研究和翻译,王仁强( Richard King)的研究和翻译,林镇山的台湾小说叙事研究,黄恕宁的翻译选本,梁丽芳的知青文学研究和华人文学研究,以及21世纪新近登场的汉学家的著作和研究等等,在此不再重复。本文将对作为加拿大汉学摇篮的亚洲系和研究机构的创立,研究生论文的选向等历史和现状作一个梳理,从中可了解到造就中国文学研究的环境,知己知彼,有所启发。
一、亚洲系或东亚系的建设及角色
中国文学研究是专业汉学在高等学府获得重视之后才发展起来的。加拿大的大学没有专门为中国文学设立系别。中国文学的讲授和研究都是在东亚系或亚洲系之内进行,如果该校没有这些系别,那么,涉及中国的课程就属于国际语言学系或类似的系别。东亚系/亚洲系通常由两个或以上的地区研究组成,中国和日本通常是主要成员,规模大的系还加上韩国、印度和东南亚。研究中国历史、政治、人类学、社会学等领域的教授一般属于他们本系,有的也可同时属于亚洲系或东亚系。有些大学的国际语言文化系或现代语言文化系,把汉语和中国文学(以及文化)课程包括在内。这种系通常规模很大,有一个系主任,其下每个语种由一位教授负责统筹,叫做coordinator。
加拿大设有以亚洲系( Department of Asian Studies)命名的大学只有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一所,设有东亚系( Department of East Asian Studies)的则有阿尔伯达大学( University of Alberta)、多伦多大学( University of Toronto)和麦吉尔大学( McGill University) ;以亚洲中心或者综合性系别命名的学系,从西部到东部有:维多利亚大学( University of Victoria)的太平洋亚洲研究系( Department of Pacific and Asian Studies),卡尔加利大学( University of Calgary)的日耳曼、斯拉夫、东亚研究系( Department of Germanic,Slavic and East Asian Studies),缅省大学( University of Manitoba)的亚洲研究中心( Asian Studies Center)以及蒙特利尔大学( University of Montreal)的东亚研究中心( Centre d'études de l'Asie de l'Est)等。
目前,加拿大的汉学研究(包括中国文学研究)较早具有规模的大学有两所: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亚洲系和多伦多大学东亚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两所大学设立中国文化和历史学科,修读的大部分是对人文学科有兴趣或期望进入外交界的西人学生,此外就是土生华裔。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亚洲系,因为卑诗省有一定数量的华人移民,战后获得稳定发展。 ①多伦多大学的东亚系的创立,如上所述跟传教士怀履光和明义士的努力,以及皇家安大略博物馆在二三十年代就开始收藏大量的中国古文物有莫大关系。其实,麦吉尔大学东亚系开始得最早,1925年盖恩·葛思德( Guion M.Gest,1864—1948)把自己的中文藏书存放在该大学,成立以他命名的葛思德华文藏书库( Gest Chinese Research Library)。该校在1930年开设第一个中国研究学系,可惜不受重视,大萧条后经费不足,该藏书卖给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也在4年后结束。 ②1965年林达光( 1920—2004)受聘为系主任,才重新发展起来。
加拿大的专业汉学,很大程度上受益于美国培养的汉学家。美国麦卡锡主义严厉施行的年代,与共产主义沾边的学者往往受到怀疑和不信任,不得不离开国土,有的远往欧洲,有的北上加拿大。最值得称道的例子,是上述《太平洋事务杂志》( Pacific Affairs)及其主编威廉·荷兰从美国迁来加拿大一事。这本杂志原属于非政府组织太平洋关系学院IPR( Institute of Pacific Relations)的名下,IPR关闭后,于1961迁到温哥华的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成为加拿大中国研究(包括文学)最具份量的杂志。威廉·荷兰( William Holland)生于纽西兰,1932年毕业于剑桥大学,后入美国籍,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出任美国驻重庆情报局( American Information A-gency)领导。他到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后,招兵买马,把它建设成加拿大的亚洲研究重镇。 ③
加拿大大学的亚洲系或东亚系的成立,跟历史系都有某些渊源,这是因为中国历史是大学历史系不可缺少的科目,如果攻读中国历史的研究生需要阅读中文资料,汉语课程便应运而生。一旦时机成熟,亚洲系或东亚系便可以成立。例如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亚洲系的成立便是源于历史系。该校的中国历史课“1644年后的中国现代历史”首设于1948—1949年度,由刚上任的历史学家何炳棣( 1917-)担任。“亚洲研究”( Asian Studies)这个名称于1956—1957年度在该大学首次启用。1957 -1958年度,“中国文学入门”和“中文入门”正式开设。在何炳棣努力下,该校1959年购入大量中文古籍。1960年,大学图书馆的亚洲部和亚洲系同时成立。在首任系主任威廉·荷兰的努力下,亚洲研究硕士学位在1962—1963年度获准设立。何炳棣在1963年转往芝加哥大学。1964年,以研究徐霞客游记著名的李祁( 1903—约1980)受聘来教授中国文学。1966年,蒲立本( Edwin G.Pulleyblank,1922—2013)从剑桥大学应聘回来,1969年,叶嘉莹受聘,专门讲授诗词。1970年王健( Jan Walls)受聘,教授语言与文学。威廉·荷兰于1973年退休。1975年,施吉瑞( Jerry Schmidt)获得该系第一个中国文学专业博士学位。 ①1987年,亚洲系创办研究生刊物《卑诗评论》( BC Review),侧重刊发文学方面的论文。
如前所述,多伦多大学东亚系的奠基和发展跟传教士有莫大关系。1930年代之前,多伦多大学开设的东方学课程( Oriental Studies)只包括中东,东亚并没有进入视野。1914年成立的安大略皇家博物馆,对后来多伦多大学东亚系的形成和发展起了辅助作用。博物馆馆长查尔斯·库容里( Charles T.Currelly)有远大视野,他获得在华传教士怀履光的协助,后者从1924年开始,为期10年在中国为博物馆收购古文物,奠定了中国古文明研究的基础。1934年,怀履光回到加拿大,主持多伦多大学中国研究学院,兼任大略皇家博物馆馆长。他在1941年完成策划中国研究课程( Chinese Studies),并建议创立中国研究部,颁授中国课程荣誉学位。他在1942—1943年度,开设两门与中国有关的课程,有30个学生。1943年5月,成立中国研究学院( School of Chinese Studies)。1948年,中国研究学院并入文理学院,怀履光辞去中国研究学院和博物馆工作,由具传教士背景的路易斯·瓦安斯利( Lewis C.Walmsley,1897—1968)接任。杜森( W.A.C.H Dobson,1913—1982) 1952年受聘,任教于中国研究学院。杜森1938年曾到中国传教,1943年曾经在开罗会议( 1944)为英国首相丘吉尔当翻译,1946年获得牛津大学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53年出任多伦多大学中国研究学院主任。他精力充沛,努力发展中国研究之余,勤于著作,直到1979年退休, ②是个传教士到专业汉学的过渡人物。战后,随着日本、印度和韩国地区研究陆续加入,1977年共同组成了东亚系( Department of East Asian Studies)。 ③多伦多大学东亚系出版了一份研究生刊物,叫《东亚论坛》( East Asia Forum)。
二、亚洲图书馆的角色:藏书与网上资料
汉学家的数量和质量固然重要,中国文学研究的发展与中文图书藏书量亦息息相关,没有相当数量的中文藏书,便不能进行深入研究,遑论开设研究生课程。加拿大大学的中文藏书,以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亚洲图书馆规模最大,其次是多伦多大学的郑裕彤图书馆。其他大学的中文书籍都放在总图书馆,或是系里图书室。在中国以外的地区成立图书馆,过程艰辛,需要长期积累才可以达到一定规模。在这方面,传教士和慈善家的努力,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加上专业人士的有效管理,使得加拿大的中文书籍,发挥其传播中国文化的功能。加拿大的图书馆都是开放性的,除了服务大学之外,民众也可以借阅,以达到物尽其用的目的。图书馆的存在和发展,无疑是保证中加文学交流持续发展的基石。
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亚洲图书馆成立于1960年,中文资料方面包括书籍310,000册,10个资料库,134个电子书,8544胶卷,22份报纸和网上《人民日报》,1,100册善本书。人文和社会科学方面的藏书甚丰。1959年,为了扩充亚洲系,历史学家何炳隶亲自联系,图书馆长纽尔·哈罗( Neal Harlow)推荐,校长诺尔曼·迈肯斯( Norman A.M.MacK-enzie)批准,由“图书馆之友”的中坚慈善家瓦尔德·库纳博士( Dr.Walter Koerner)慷慨资助,从澳门姚钧石家族购得珍贵的蒲板书楼藏书。 ①此藏书有3,200个书目,45,000册,包括1912年以前出版的古籍,有320善本抄本,还有经典古籍、通志和清朝广东省文人专著。1965年,蒲板书楼索引完成。1991年,从芝加哥大学毕业并曾在香港城市大学任职图书馆管理的潘铭鑫与芝加哥退休图书管理专家钱存训,受邀一同评估蒲坂书楼藏书。2000年,香港大学冯平山图书馆前馆长李直方受邀来整理编目,让各界读者可以在网上查阅。 ②1965年,亚洲图书馆从台湾购入500套丛书影印本,以补蒲板的不足。亚洲图书馆除了蒲板书楼,还有宋学鹏藏书、景颐斋藏书、庞镜塘藏书,以及加拿大早期卑诗省华人与珠江三角洲的网上资料。近年来,通过互联网,搜索资料比以往方便多了。
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亚洲图书馆的首任馆长伍冬琼女士,毕业于香港大学,曾任职香港大学冯平山图书馆,亚洲图书馆有今天的规模,伍女士的终身投入功不可没。 ③2001年亚洲图书馆馆长袁家瑜女士上任,也是香港大学毕业,她对于电脑科技很熟悉,对加拿大华人研究有浓厚兴趣,她与前西门菲沙大学林思齐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主任王健( Jan Walls),以及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历史系荣休教授戴安娜( Diane Larry)合作,建立卑诗省华人历史资料库《加华文献聚珍》( Historical Chinese Language Materials in British Columbia: An Electronic Inventory)。 ④这个资料库包括大量早期卑诗省华人中文文献,有家书、商业档案、团体咨询、中文课本、捐献单据、家谱、各类书信、身份证明、文章、中文剪报、人名录、学校活动记录、债券、图片、收据、通告和广告等材料。值得注意的,是亚洲图书馆购得了北美历史最悠久的华文报纸《大汉公报》从1914年到1992年停刊为止的副本。2007年,该馆获得十五代医学世家传人梁觉玄医师捐出收藏的医药、哲学和文学书籍,更有著名粤剧师父黄滔捐赠586种粤剧录音带等资料。这些都是研究华人文化和华人文学的重要材料。
多伦多大学郑裕彤东亚图书馆,位于该大学的约翰·罗巴斯图书馆楼( John P.Robarts Library)的第8层。约翰·罗巴斯图书馆成立于1973年,亚洲图书馆则在1974年搬入。1933年,怀履光在中国从德国公使馆的华人秘书慕学勳那儿以100,500元购得40,000册书籍。1935年,这些书本运到多伦多,是为中文藏书的开始。随后,获得卡内基公司( Carnegie Corporation)和马林基金( Mellon Foundation)惠赠巨款,扩张藏书数量。1961年,多伦多大学的东亚图书馆成立,藏书60,000册。第一任馆长是朱维信( Raymond Chu)。该馆先后增添中日韩文书籍。1987年,香港富商郑裕彤捐赠150万扩张图书馆,1991年完成。1996年郑裕彤再次捐款,加上日本方面的捐款,1998年完成东亚资料中心。 ⑤同一层楼,还有利铭泽典宬( Richard Charles Lee Canada-Hong Kong Library,前名为加港文献馆),乃来自香港的利铭泽家族所赞助。该馆汇集香港资料5万项,包括2,500杂志,7,000剪报,视听材料等,为香港以外资料最丰富的图书馆。
三、研究生的论文:中国文学研究的一个方向指标
中国文学研究的发展,除了体现于汉学家的著作之外,也体现于研究生的分布和学位论文的内容。培养新一代汉学家,是任重道远的工作。有志朝汉学方向进取的西方学生,要从学习汉语开始,然后修读文学,从学士到硕士再到博士,之后,才有资格申请大学教职。目前,提供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学士学位的大学,从加西到加东有维多利亚大学、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阿尔伯达大学、卡尔加利大学、缅省大学、多伦多大学、蒙特利尔大学和麦吉尔大学等。设立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博士学位的大学,有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多伦多大学、麦吉尔大学、蒙特利尔大学4所。有些大学虽然没有设立中国文学硕士和博士学位课程,也可通过与设有博士学位的系别,例如比较文学系、电影系或文化研究系等合作,共同派出教授指导研究生。
从1975年到2010年,加拿大的研究生学位论文数量的分布情况如下 ①: (以下“华人”是指华人研究生)
( 1)多伦多大学: 46 ( MA: 15,Ph.D: 31) (华人:31)
( 2)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 34( MA: 6,Ph.D: 28) (华人:22)
( 3)阿尔伯达大学: 18( MA: 14,Ph.D: 4) (华人:16)
( 4)麦吉尔大学:15 ( MA: 12,Ph.D:3) (华人: 8)
( 5)蒙特利尔大学: 6 ( MA: 0,Ph.D: 6) (华人:1)
( 6)维多利亚大学:4( MA:4) (华人:2)
( 7)西门菲沙大学: 3( MA: 1,Ph.D: 2) (华人: 3)
根据数据资料,从1975年到2010年,80%的论文,都是在1990年之后完成。可见这二十多年来,中国文学研究发展迅速。华人学生占多数,西方学生虽然比以往多,但远远不够。故此,扩大研究生来源的多元性以获得平衡,不容忽视。以多伦多大学东亚系为例,在1990年之前,获得中国文学博士学位的7个研究生中,西人占5个,从1990年至2010年,24个获得博士学位的研究生中,华人占18个。1970年到1980年代,华人研究生以来自香港和台湾为主,1990年之后,来自中国大陆的占很大比例。
研究生的论文选题,反映了中国文学研究的倾向与流变。从50年代到70年代末,古典文学占主导,现代文学仍未成气候,到了1980—1990年代,情况有所改变。随着中国大陆文坛的解冻,值得研究的作家和作品越来越多。研究古典的学者,也有个别开始转向研究当代中国文学和文化。
加拿大的中国文学研究生,论文选题从古典到当代,范围广泛。如果从选题与所读的大学联系起来看,就会发现他们的选题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导师的研究领域。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生,选题在古典和现当代方面比较平衡,多伦多大学的研究生,选题则偏重于古典和“五四”之前,反映了当代文学方面师资的缺乏,这个情况到最近才得以改正。
以下是1975年以来加拿大中国文学研究生论文选题的概况。
古典文学方面,选诗的显然比词曲多。以某个主题贯穿历代诗人或词人来研究的极少,大多侧重于单个诗人(或词人)的作品研究。六朝有鲍照;唐朝最多,有李白、王维、李商隐、白居易、温庭筠、孟浩然、李贺、(南唐)李煜;宋代有柳永、欧阳修、王安石、杨万里、吴文英、王若虚、辛弃疾;明代有王士祯;清代有袁枚、郑板桥(诗画并论)。专题研究方面,有明清时期的女诗人、诗品、中国诗的时间与叙述。古典小说研究方面,集中于白话小说,其中选得最多的是《三言两拍》《镜花缘》和《聊斋志异》,此外,是《红楼梦》《老残游记》和金圣叹、毛伦、毛宗岗的小说评论。
现当代文学方面,所选的研究对象广泛。清末民初作家有包天笑、周瘦鹃、徐敬亚;“五四”时期作家较多,有鲁迅、沈从文、郁达夫、老舍、巴金、刘呐鸥、穆时英、林语堂、郑振铎、路翎、艾芜。研究得最多的是丁玲。专题研究方面有新感觉派小说、1900年到1930年的中国文学理论,比较研究有左拉与巴金、茅盾,哈代与徐志摩。当代文学方面,研究张爱玲的论文最多,其次是高行健、余华、莫言、苏童、贾平凹,还有王安忆、韩少功、王蒙、张贤亮、邱华栋、张洁。专题研究的有知青小说、新潮小说、内转向小说、通俗小说、反讽与意识形态、1980年代小说、哈代与沈从文和莫言的比较等。台湾文学研究很少,只有乡土文学、王文兴小说、洛夫的长诗,以及二二八的文学叙写。
其他的选题,有文心雕龙、淮南子、老子、庄子、沈括的《梦溪笔谈》、庞德与中国诗、负心汉形象、非写实诗学、侦探小说的意识形态、文革回忆录、流放主题、数码化与中国当代文学、互联网与中国文学等。电影和戏剧方面的选题,有元杂剧、李渔、第五代和第六代中国导演、王家卫的电影、香港歌手许冠杰的流行歌曲、木偶戏、奥尼尔与中国戏剧。
从以上的选题分类,可窥见加拿大的中国文学研究偏向。1990年是分界线,从1975年到1990年,博士硕士论文侧重古典,之后,现当代增多。从总数量上看,论文数目从1975年到1990年15年间有20多篇,1990年至今增至百篇以上,增幅高达5倍。这个发展的势头,看来将持续强劲。
结语
经历了数十年的经营,如上所述,加拿大的汉学已经具备规模。东亚系或亚洲系的建立,中文图书的持续累积,研究生的培养,研究所的交流活动,都实实在在地体现了加拿大多元文化下的人文精神,以及对了解中国文化所付出的努力和获得的成就。不过,与其他学科比较,中国文学研究仍是个冷门的学科,需要不断的推广和提升。不过,事在人为,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令人忽然警醒,应该注意中国文学。之前,我曾经写过一篇《六十年来中国当代文学在北美的接受情况》,如今,我仍然要呼吁翻译的重要性。加拿大高等学府如何保证亚洲系和东亚系的资源,如何提升数量和质量,如何与中港台地区进行交流,将是挑战,也是机会。
(责任编辑:毕光明)
Sinology in Canada—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Literature Studies i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etup of Asian Department and of East Asian Library and Postgraduate Dissertations
LIANG Li-fang ( Canada)
( Department of East Asia,University of Alberta,Alberta,Canada)
Abstract: 160-odd years have elapsed since the arrival of Chinese immigrants in Canada along with the gold rush in the mid-19th century.In line with the literary tradition brought by early overseas Chinese and radiant with distinctive Lignan regional flavor,classical poems and popular ballads,Cantonese opera versions and vernacular dramas,and prose and novels written by later-arriving Chinese,all belong to literary creation.As for Chinese literature studies,not until the 1960s did it yield fruitful results on the grounds that sinology was conducted in Canada while scholars were employed i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to train postgraduates majoring in sinology and there were sufficient hardware and software.This paper aims to analyze the transformation in Chinese literature studies as shown in the setup of Asia ( East Asia) Department—the cradle of sinology—and of relevant organizations as well as in the topic selection of postgraduate dissertations.
Key words: Asia Department; missionary sinology; professional si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本文发表于2013年9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主办:“世界视野中的中国文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乃作者参与撰写及主编(与马佳)的《中加文学交流史》(即将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中的一部分。有所删节。
《加拿大汉学:从古典到现当代与海外华人文学》,收入《华文文学》2013年第3期,第64-74页。
Daniel Bryant
Jerry Schmidt
Terry Russell
Alison Bailey
Graham Johnson,“The True North Strong: Contemporary Chinese Studies in Canada”,China Quarterly,No.143 ( September 1985),p.852.
Martin J.Heijdra,“The East Asian Library and the Gest Collection at Princeton University”,in Peter X.Zhou ed.,Collecting Asia: East Asian Libraries in North America,1868-2008.Ann Arbor,Michigan: 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Inc.,“Asia Past&Present: New Research from AAS”series,No.4,2010,pp.121—135.
Graham Johnson,“The True North Strong: Contemporary Chinese Studies in Canada”,p.855.
参阅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亚洲系网站内欧大年( Daniel Overmyer),”Glowing Coals: the First Twenty-five Years of the Department of Asian Studies,1960-1985”,http: / /www.asia.ubc.ca/department/history.html;并参考Edwin G.Pulleyblank,“William L.Holland’s Contribution to Asian Studies in Canada and at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Pacific Affairs,Vol.52,No.,4 ( Winter 1979-1980),pp.591-594.
Anna Liang U,“The Ever Beckoning Horizon: the East Asia Collection at the University of Toronto”,in Peter X.Zhou ed.,Collecting Asia: East Asian Libraries in North America,1868-2008,pp.137-151.
http: / /www.eas.utoronto.ca/about/about.html
伍冬琼《蒲坂书楼简介》,第17-21页,收入《华萃集》。Historical Chinese Language Materials in BC: Image Gallery.参考加华文献聚珍网站http: burton.library.ubc.ca/hclmbc/introduction.html
Eleanor Yuen,“Building an Academic Library in the Heart of Pacific Canada: the Asian Library at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in Peter X.Zhou ed.,Collecting Asia: East Asian Libraries in North America,1968-2008,pp.233-240.
Tung-king Ng,“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Chinese Literary Collection: A Report”,Pacific Affairs,Vol.50,No.3 ( Fall 1977),pp.473-485.
http: / /burton.library.ubc.ca/hclmbc/introduction.html
关于多伦多大学郑裕彤图书馆的详细情况,请参看Anna Liang U,“The Ever Beckoning Horizon: the East Asia Collection at the University of Toronto”,in Peter X.Zhou ed.,Collecting Asia: East Asian Libraries in North America,1868-2008,pp.136-151,请参考http: / /link.library.utoronto.ca/eal/flash/menu.cfm? level = 2&item0 = About% 20the% 20Library&item1 = Our% 20History.
感谢阿尔伯达大学东亚图书管理主任左永业先生提供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