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解读《背影》两个英译本

2015-03-29任玉君

关键词:杨译杨宪益张译

任玉君

(中国矿业大学 文法学院,北京 100083)

引 言

《背影》这一散文描述了在家庭发生变故的情况下,父亲送别儿子的经过。而其作者朱自清先生是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以及民主战士。朱自清的主要作品有《春》《绿》《背影》《荷塘月色》《匆匆》等等。他的散文主要以叙事和抒情为主,其散文的题材可分为三个系列:一是以写社会现实生活为主,二是以写个人家庭生活为主,三是以写自然景物为主。他的散文朴素缜密、清新隽永,以语言简练,文笔优美著称,真情实感流于全文,使读者深受感动。而《背影》一文则通过质朴的语言,独特的角度以及精妙的构思,表现了父亲的爱子之心和儿子对父亲的怀念之情,成为了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这篇散文最大的特点就是感情真挚,不事雕琢;结构简单,平铺直述;语言质朴,毫无浮夸。

本文选择的两个英译本来自于张培基和杨宪益两位翻译大家[1]。《背影》的这两个英译本,选词造句清晰明确,切合原文思想,风格笔调基本与原文一直。翻译流畅通顺,真实再现了《背影》的内涵。总体来说,两个英译本各有千秋,平分秋色,但若仔细对比分析,可以说二者之间还是有所不同的。本文以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作为基准,通过对译文个别词句的分析,对比研究两个英译本的差别。

对于《背影》一文的两个英译本,很多专家学者都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研究。黄婷婷的《朱自清〈背影〉两种英译本的词句比较》一文从具体的词汇选择和句法衔接等层面上对比分析《背影》的两个英译本;[2]孙静和杨宁伟的《〈背影〉译文的文体学分析》一文选取朱自清先生名作《背影》的两个英译本作为语料,对其文体学特征进行对比分析;[3]郜媛、杨洁以及魏亮的《话语分析模式下的翻译比较——以朱自清〈背影〉的两种英译文为例》一文结合韩礼德的话语分析模式对朱自清散文《背影》的两个英译本进行对比分析。[4]而本文则是从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出发来解读《背影》的两个英译本的得失。

一、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

亚历山大·弗雷泽·泰特勒(Alexander Fraser Tytler)是英国著名翻译家。泰特勒于1790年在伦敦出版了《论翻译的原理》一书,该书一出版就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对之后的很多翻译家都产生了重要影响,甚至于我国严复的“信达雅”之说也在一定程度上借鉴学习了泰特勒的理论,可以说该书奠定了泰特勒在整个翻译界的泰斗地位。而且现当代翻译学者对他及其论文的评价颇高:“首部重要的翻译论著”(Newmark,1982),“探讨翻译一百年后艺术的珍稀论文之一”(Savory,1957)。

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的提出,借鉴学习了很多前人的翻译理论。比如约翰·德纳姆对于译诗的三个观点,温特华斯·狄龙的译诗必须遵循的三点原则,还有乔治·坎贝尔的翻译的三原则,尤其是坎贝尔的理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理论提出之后,尤其是自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西方产生了许多重要的翻译理论流派,比如布拉格学派、莱比锡学派、以奈达为代表的交际理论和翻译科学派以及以霍姆斯为代表的“翻译研究”派和“跨文化交际”派。除了对等理论,近代还提出了“多元系统论”“女性主义”“解构主义”“后殖民主义”等多种理论。可以说,泰特勒的翻译理论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在《论翻译的原理》中,泰特勒提出了著名的翻译三原则:(1)译文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2)译文的风格和笔调应与原作相同。(3)译文应与原作同样流畅。[5]以Vain-glory blossoms but never bears(虚荣之花一度开,从不结出果实来)为例。这句话是一句格言,译文不仅完整地保留了原文的内容含义,还保留了原文的形象比喻,读起来朗朗上口,流畅规范,这也就基本达到了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的要求。由此可以看出这三个原则是从内容、风格、效果三个方面来描述的,是对三个层次的详细解说,步步深入,层次井然,它主要侧重理论的条理性、系统性。泰特勒认为,三条原则的排列是按照翻译时的重要程度而定的,当不能兼顾三者时,应该首先牺牲第三条原则,其次牺牲第二条。泰特勒翻译三原则的提出主要基于他的翻译的客观实践和主观观察,读者可以从中学到一些翻译技巧,如增词、减词、修改润色等技巧。

二、英译本的对比分析

1.译文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

泰特勒认为译者必须精通原作与译作两种语言及原文题材,如原文意义不明或有歧义则译者需要有足够的判断力,译者有适度增删的自由,但这种增删是有限制的,即“增补的内容必须与原作思想有必不可少的联系,并实际上能加强原作的思想”,而删减的内容必须是“明显多余而有损坏于原作思想的东西”,即“句子中的次要成分”[6]164。保证意义的忠实性无疑是任何翻译原则中最重要的一条,译者翻译任何一句话,都必须对原著的上下文有充分的理解,充分揣摩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这两个译本中译者大部分都注意到了这一点,但也有不同之处,有待斟酌。

首先,可以从题目入手,朱自清的这篇散文题目是《背影》,张培基的翻译为The Sight of Father’s Back,而杨宪益的翻译则是 My Father’s Back.就选词上来说,张译更为贴合原作思想,这篇散文的主线是建立在父亲的背影上的,全文都贯穿着“背影”一词,张译中的“sight”一词体现了“影”这一含义,相比杨译更为具体。

其次,原文第一段中朱自清用了“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一句话交代了自己回家的目的。张培基对于此句的翻译是:“I left Beijing for Xuzhou to join father in hastening home to attend grandma’s funeral.”而杨宪益的翻译则是:“I went from Beijing to Xuzhou,to go back with him for the funeral.”在原文这句话中,“我”是要回家奔丧的,所以心情一定很急切。而张译中对于“回家”一词使用了“in hastening home”,这完全表达了作者的急切心情,而杨译只是使用了“go back”一词,较为平淡,虽然表达了原文所含内容,但是却不及张译所体现出的作者的思想感情。而且张译中明确指出“to attend grandma’s funeral”,和上文的“祖母死了”相照应,而杨译中只是使用了“for the funeral”,指代性不强。

在原文最后一段中,作者用“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一句话体现了自己在阅读父亲信件时,对父亲的深切思念。对于原文中的“晶莹的泪光”一词,张译中用了“the glistening tears”一词,这就和原文中“晶莹的”一词相符合;而杨译中,用了“a mist of tears”, 虽然“mist”一词体现了儿子因为流泪而双眼模糊,却和原文中的“晶莹的”一词并不一致。对于原文中的“肥胖的”一词,张译中使用了“corpulent”一词,而杨译中并没有翻译出原文的意思,这就达不到“完全复写”的要求。而且对于“青布棉袍,黑布马褂”这一中国传统服饰的翻译,张译显然更符合服饰特征,他将“棉袍”译为“long gown”,不仅和原文含义相一致,还体现了民国时期的“长袍”的特征,将“马褂”译为“mandarin jacket”也体现了“马褂”的中国传统,而杨译则没有很好地体现服饰的中国特色。

通过上述词句的对比分析,张培基的英译本选词造句更为清晰明确,熟练使用修饰语和限定成分,较为生动地再现了原文中的场景,体现了原文中深厚的父子之情,从而更加切合原文,从表达感情角度来说比杨宪益的译文略胜一筹。从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来考虑,张培基的翻译更好地复写了原文的思想。

2.译文的风格和笔调应与原作相同

根据泰特勒的第二项原则,译者必须能够辨认原作的写作风格和手法,准确判断风格属于严肃、高雅、活泼、顺畅、华丽、考究,还是朴实无华,并使译文的风格与手法与之相仿。

首先,在原文倒数第二段的结尾,作者想用“爸爸,你走吧。”这句话和父亲道别。张培基的翻译是“Dad,you might leave now.”而杨宪益的翻译则是“Don’t wait,father.”。在作者的原文中,大多使用“大白话”,即朴实的语言。张译使用多于口语中出现的“Dad”来翻译“爸爸”,不仅达到了形式上的对应,更体现出了父子之间亲密的关系。而杨译的“father”一词则多用于书面语,略显父子关系的生疏。

其次,在这一段中,作者还用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这句话描述了父亲买完橘子回列车的过程。在原文中,作者连用了“散放”“爬下”“抱起”三个动词,来描绘父亲穿过铁道的场景。而在张译中, 也 连用了三个动词“ put”“climbed”“picked up”,这三个动词和原文使用顺序相一致,层层递进,生动地体现了父亲通过铁道时的不便。相比之下,杨译略显烦琐,虽然也使用了这三个词,却也使用了“before”“which”等词用于连接文章前后文,翻译层次和顺序就不如张译的分明。而且张译中的“the tangerines”和原文中的“橘子”一词明显一致,后文中还使用“them”指代,而杨译中却使用“them”和“the fruit”二词,相较张译,杨译则有些指代不清,顺序不明。

再次,原文最后一段的最后一句话—“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这句话体现了由于久未见面,作者对父亲浓浓的思念之情。张培基将“唉”翻译为“Oh”,而杨宪益则忽略了“唉”这个语气词,其实正是这个语气词体现了作者的遗憾后悔之情。而且对于后半句感叹句的翻译,张培基用的是感叹句的格式,而杨宪益用的是反问句的格式,相比之下,张培基对于原文的风格、笔调的把握更为贴切。

经过比较可以看出,张培基对上述句子的翻译,更贴近口语,也更加贴近原文的风格笔调,形式上比杨宪益的译文略胜一筹。从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来考虑,张培基的翻译更好地体现了原文的风格和笔调。

3.译文应与原作同样流畅

关于第三项原则,泰特勒认为译者好比画家,两者都从事模仿,画家的临摹是使用与原作相同的色彩,忠实地模仿原作的笔法和形态,但译者却不能照搬原作的笔法,而要用另外一种手法和语言来表达原作的神韵,即通过创造来达到同样的感染力和效果。

译文与原文同样流畅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译者也要注意中英文翻译的侧重点不同。中文是意合为主的语言,但是英文是形合为主的语言。所以,在翻译中既要符合原文的内容形式,也要注意英文的表达习惯,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流畅。

在原文第四段中,作者用“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来描述父亲送我去车站的场景。

张译:“We entered the railway station after crossing the River.While I was at the booking office buying a ticket,father saw to my luggage.”

杨译:“We crossed the Yangtze and arrived at the station,where I bought a ticket while he saw to my luggage.”

原文中“过江”“进站”这两个动作是连贯性的,顺承性较强。杨译中用了“crossed”“arrived”两个动词来和原文中的“过江”“进站”两个动作相对应,一前一后,有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而张译则是用了“entered”“crossing”的动词顺序来翻译,不能和原文的顺序相对应,而且杨译将两句话翻译成一句话,使用了英语从句形式,比起张译,更符合英语语言习惯,也更为简洁明了。而在某些词句的翻译中,张译显得稍微拖沓,例如“at the booking office”这一词,对比原文,原文中并未明确说到作者是“去售票处购票”,还有“father”这一词,上文已经点明了父亲的身份,用“father”不如用人称代词“he”简洁流畅。而杨译中的“where”和“while”两词的运用使得两句的结合更为通顺流畅,而且杨译中还点明了所过的江是“the Yangtze”,这也有利于读者理解文章。

在原文的最后一段中,作者用“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这句话描绘了现在父亲和我的近况,和之前的回忆相对比,抒发了作者的无限感慨。在这句话的翻译中,就句子之间的连接词的选择而言,张译中用了“and”一词,而杨译中则用了“while”一词。在英语语言中,“and”和“while”都可以用于表示对比关系,但“and”不如“while”所表达的对比关系更为正式,而“and”也带有连接意味,转折对比意味不浓。而且杨译中又使用了两个平行结构,即“have been moving from…”和“have been going from…”,结构上前后呼应,读起来朗朗上口。

比较可以看出,杨宪益对上述句子的翻译,更加简洁明了,衔接上多使用连接词,有利于读者理解。从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来考虑,杨宪益的翻译更符合“译文与原作同样流畅”这一要求,也遵循了英语形合性的特点,保证了英语语言的正常规范。

结 语

朱自清的《背影》通过描绘父亲送儿子去车站和给儿子买橘子的场景刻画了给予儿子浓浓父爱的好父亲形象,表达出作者对父亲的敬爱和怀念。《背影》从新颖细微的描写角度切入,以其质朴的文风及文中所体现的父子情,深受大家的喜爱。而张培基和杨宪益二人的英译本正是由于从整体上对原文的思想、文风和表达效果进行把握,所以这两个英译本为大部分人所接受学习。作为翻译大家,张培基和杨宪益对语言都有较强的驾驭能力,但二者之间有着细微差别,各有千秋。笔者仅从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出发对他们译作中的部分精彩语句进行了比较研究,从原文思想和风格、笔调而言,张培基略胜一筹,而从流畅角度而言,杨宪益又有其长处。

以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解读《背影》两个英译本,这有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原作的艺术风格和价值,也有利于读者理解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从而指导我们的翻译实践。

[1]amychi200_qsrhz.朱自清《背影》英译2种(张培基 杨宪益)[M/OL].[2012-07-17]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69c66d01017nmp.html.

[2]黄婷婷.朱自清《背影》两种英译本的词句比较[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1(4):66-69.

[3]孙静,杨宁伟.《背影》译文的文体学分析[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4):59-61.

[4]郜媛,杨洁,魏亮.话语分析模式下的翻译比较——以朱自清《背影》的两种英译文为例[J].科技信息,2011(3):183-187.

[5]Tytler,A.Essay on th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M].Beijing:Foreign Languages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7.

[6]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猜你喜欢

杨译杨宪益张译
40公里与5个字
古镇中的小池塘
浅析杨译《红楼梦》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
Summer Holiday
杨宪益-戴乃迭《红楼梦》英译本后四十回底本考证
Analysis on Two Chinese Versions of Gulliver’s Travel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and Elegance”
文化语境视阈下的《红楼梦》诗词曲赋翻译策略的选择
张译自称不是明星
《金丝小巷忘年交》
《五味人生:杨宪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