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天振学术年谱
2015-03-29宋炳辉
郑 晔 宋炳辉
谢天振学术年谱
郑晔宋炳辉
一九四四年,三月五日(农历二月十一),出生于浙江绍兴郊外的洋港村。
祖籍萧山。排行第二,上有大其两岁的哥哥谢天健,后有三个弟妹(大妹慧丽、弟弟天汉、小妹慧萍)。其父谢先中(曾用名谢仙踪,谢国宝,字鹏),浙江萧山瓜沥镇人,高中毕业后即在故乡一所小学任教。其母宋越先,浙江绍兴人,在绍兴城里的育婴堂任职。
谢天振出生后没几个月,其父因年轻气盛,针砭时政而被人举报,遭日军占领下的绍兴伪军的缉捕,夫妻俩带着襁褓中的谢天振,乘乌篷船冒雨逃离。经半年的居无定所,谢氏夫妇决定带长子去上海谋生,把谢天振寄放在宋家店外婆家。约在谢天振三岁时,姨妈将其带往上海,从此便与与父母一起开始了上海生活。
一九五○年,七岁。
九月,进入上海市老闸区(现黄浦区)明惠小学(后改名为浙江中路小学)学习。
谢天振从小喜欢读书,从外国民间故事到格林、安徒生童话,“进入小学高年级后,我开始不满足于读那些短篇故事了,于是开始找长篇小说读,‘水浒’、‘三国’、‘封神演义’、‘说岳全传’等,以及一些前苏联的翻译小说,如《古丽雅的道路》、《短剑》、《卓娅和舒拉的故事》等,成为我当时最热衷的读物”。①谢天振:《纸质文本的深度阅读改变人生》,《社会科学报》2014年4月24日。
一九五六年,十三岁。
七月,小学毕业,考入光明中学(即民国时期的中法中学)。从小学生升级为中学生,最让谢天振感到高兴的是有了学生证。有了学生证,他就可以进入向往已久的上海市图书馆看书了。于是,“我在上海图书馆的读书历史持续了整整六年,从初中一直读到高中毕业。每个星期天我都是早早吃完午饭便步行去上图了。每次打开上图入口处的抽屉式书目卡片箱,翻阅着一张张印着中外图书书名的卡片,我心里就会涌起一阵狂喜,觉得自己是天下最幸福的人,因为这么多书都是我可以自由借阅的,可以尽情享受的”。②谢天振:《纸质文本的深度阅读改变人生》,《社会科学报》2014年4月24日。
一九五九年,十六岁。
七月,初中毕业,考入上海市第六十七中学。
在高中阶段,对文学的兴趣越来越浓。如他自己所述:“在上图这六年的读书经历培养了我对文学的兴趣和爱好,提高了我的作文写作的能力,在高中毕业前夕夺得全校作文比赛的第一名,更是奠定了我走文学道路的志向,从而改变了原先报考医学专业的志愿,改为报考文科大学,进入了上海外国语学院(现上海外国语大学)俄语系”。①谢天振:《纸质文本的深度阅读改变人生》,《社会科学报》2014年4月24日。
在高中阶段,谢天振还表现出一定的组织能力:他组织班上对文学有兴趣的同学成立了一个“文学求精会”,每周一两次讨论某部文学作品,或看一部电影,然后各自写篇影评再一起讨论。尽管“文学求精会”只是普通的文学兴趣小组,但在“文革”中差点给他带来大麻烦:据中学同学回忆,他们中有好几人曾接受过正式调查,以了解“文精会”是不是反动组织。
一九六二年,十九岁。
九月,高中毕业。虽然最初的高考志愿是复旦大学的中文系,但最后还是考入上海外国语学院俄语系。
一九六三年,二十岁。
九月,升入上外俄语系二年级。
对大学第一年的学习生活,谢天振“感到有点失望,一度甚至萌生了退学重新考大学的念头”,因为语音、语法、词汇的基本训练满足不了他对文学的兴趣和渴求。这种想法在升入二年级后,因为遇见一位好老师而彻底改变。倪波教授发现他对文学兴趣浓厚,便每周抽出一两个晚上辅导他直接读原版屠格涅夫小说《贵族之家》。如此“一个学期下来,我完全被优美、伟大的俄罗斯文学所深深吸引,不仅打消了原先的退学念头,而且还开始特别投入、特别勤奋地学习俄语,后成为全系三名学习成绩最优秀的学生之一”。②谢天振:《纸质文本的深度阅读改变人生》,《社会科学报》2014年4月24日。“通过这样的阅读,我体会到了直接品尝俄罗斯文学原著的那种难以言传的快乐和享受……不到一年的功夫,托尔斯泰三部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以及他的自传三部曲《幼年、童年、少年》,果戈里的《死魂灵》、屠格涅夫的《贵族之家》、《春潮》以及他的中短篇小说集,陀斯妥耶夫斯基的长篇小说《白痴》,三卷本的《契诃夫作品选》和《契诃夫剧作集》,以及高尔基的著名三部曲等几十本俄苏文学的名著,统统摆上了我的书架”。③谢天振:《我的俄文藏书》,《文汇读书周报》2006年10月21日。
一九六四年,二十一岁。
九月,升入上外俄语系三年级。
升入三年级以后,谢天振阅读俄语原著的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不用老师辅导,独自就把《前夜》等三部俄罗斯文学名著念完了。
按照当时上外的规定,升入三年级后,成绩较好的学生才有资格选修第二外语。当时多数学生选择英语作为二外,但谢天振等十来个同学觉得学习英语今后机会多,所以选择德语作为二外,系里也专门为他们开设了一个德语班。
一九六五年,二十二岁。
九月,升入上外俄语系四年级。
从大学四年级起,谢天振开始迷上俄罗斯诗人的作品,对普希金、莱蒙托夫、叶赛宁以及苏联时期的伊萨科夫斯基等人的诗作更是情有独钟。
一九六六年,二十三岁。
六月初,离谢天振大学毕业还差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文化大革命”爆发。全校“停课闹革命”,他的大学生涯也就此结束。“文革”初期,他与全校师生一样,看大字报,写大字报,参加批斗会。
九月,谢天振与其他四个同班同学一起“革命大串联”。坐火车从上海出发,先后到达天津、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等地。因在广州期间钱包被窃,才经杭州返回上海。其间有两件事值得一记。一是九月十五日在天安门广场亲历毛泽东接见红卫兵的场面。二是九月下旬在杭州拜见了他尚未过门的嫂子邵湘愉的父亲、国学大师邵祖平。多年后,在陈思和帮助下,邵生前未刊讲稿《词心笺评》作为陈思和、贺圣遂主持的“火凤凰学术遗产丛书”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也就在他“革命大串联”之时,父亲被作为“牛鬼蛇神”批斗、抄家,家中最宝贵的两件祖传文物,一幅文征明的字和一块古代拉弓箭用的汉玉板指被抄走,从此下落不明。
一九六七年,二十四岁。
是年“文革”进入第二年,谢天振回忆说:“文革进入第二年,我们的‘革命热情’渐渐有些冷却了”。①谢天振:《一波三折的大学生活》,《我的大学时代》,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高校师生中原来的两大派“造反派”和“保皇派”演变成三大派:原先的“保皇派”也变成了“造反派”,只是新旧“造反派”之间有矛盾,他们相互争夺学校的话语权和领导权。而更多的师生对此已经没有兴趣,形成了一个所谓的“逍遥派”——不须上课,不须上班,也没人管,逍遥自在地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谢天振因为家庭成分不好,连共青团员都不是,没资格参加造反派。不过他也没真“逍遥”,在次年四月参加工作之前的一年半时间里,做了三件事:一是借“学生运动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名义,与几个同学一起,上了一艘七千吨位的大货轮《战斗四十七号》,在公海上“漂流”了一两个月,切实体验了高尔基《在人间》中所描绘的海员生活。二是借“批判苏联修正主义电影”的名义,与上海电影译制片厂的配音演员、导演以及工农兵代表(共二十几人)一起,观看了《一个人的遭遇》、《雁南飞》、《士兵之歌》等“苏修电影”。而为了要他们写出大批判文章,上海图书馆还破例允许他和他的十来个同学借阅苏联电影杂志、画报等书籍。在一切外国图书均被禁阅的情况下,这个特权不啻是“一种超级文化享受”。他们看了一个多月,最后由谢天振执笔写了篇“批判苏联修正主义电影”的文章交差。三是趁这一年无须上课、上班的机会,开始自学英、日、法语。他集中三个月时间,每天十几个小时刻苦研读,把许国璋主编的四册英语教材都学完了。
一九六八年,二十五岁。
四月,原本在一九六六年七月毕业的谢天振在是年的四月正式从上外俄语系毕业。原先的分配方案因“文革”而作废,他被分配到上海市虹口区建江中学做外语教师,前后长达十一年。起先一直教英语,后来有了俄语班,也兼教俄语。
在中学教书期间,谢天振为上海译文出版社无名无偿地翻译了约一百多万字的内部资料,内容包括国际政治和苏联经济改革等方面的资料。
一九七五年,三十二岁。
十月,谢天振为译文出版社翻译的众多内部资料中的一篇,苏联经济学家勃里亚赫曼的文章《时间的考验》,发表于《摘译——外国哲学历史经济》第十期。
一九七九年,三十六岁。
四月,参加上外俄语系研究生考试,在七十二名考生中脱颖而出,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为上外俄苏文学专业廖鸿钧教授的硕士研究生。
一九八○年,三十七岁。
五月,发表《漫谈比较文学》,②谢天振:《漫谈比较文学》,《译林》1980年第3期。介绍比较文学学科的由来及研究对象、范围和特点,这是“文革”后继周伟民、季羡林写的倡导比较文学研究的第三篇文章。同月,参加上海衡山饭店举行的全国首届托尔斯泰学术研讨会,与失联多年的上外俄语系同班同学、正师从上海师范学院朱雯教授攻读研究生的鲁效阳重逢,还结识了中国人民大学外国文学专业的研究生杨恒达和孔海立,自此与他们结下终生友谊。杨恒达毕业后留校任教,专治英美文学和尼采全集的翻译。孔海立毕业后在华东师范大学短期工作后又留学美国,师从汉学家葛浩文教授攻读博士学位,现在美国费城Swarthmore College任教。
一九八一年,三十八岁。
六月,出席在大连棒槌岛举行的全国首届高尔基学术研讨会。在这次会上他拜识了心仪已久的俄苏文学翻译家戈宝权、草婴、叶水夫等前辈学人。
一九八二年,三十九岁。
三月,发表《理想和信仰的颂歌——柯罗连科的散文诗〈灯光〉欣赏》(《浙江青年》一九八二年第三期)。
五月,以优秀成绩通过题为《形象的选择——论高尔基的长篇小说〈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的硕士论文答辩。
七月,研究生毕业,谢天振面临留校的两个选择:一是在俄语系任教,一是去刚成立的外国语言文学研究所。经过考虑选择了后者,并立即受命筹办国内第一本比较文学专业杂志《中国比较文学》。这“对我这样一个刚刚走上学术道路的青年学子来说,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任务,压力很大。好在当时一批学界前辈都对此事非常关心,并给予了极其热情的支持”。①谢天振:《代序:我与比较文学》,《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第2页,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季羡林欣然接受主编之职,并在其办公室里专为组建编委会召开工作会议,请李赋宁、杨周翰出任编委。接着,谢天振先后拜见冯至、叶水夫、唐弢、王佐良、范存忠、赵瑞蕻、施蛰存、方重、贾植芳、林秀清、朱维之等前辈学者,同样得到热情支持。最后他们大多成为《中国比较文学》杂志的编委会成员,其中施蛰存与方重出任副主编。
八月,谢天振在“文革”期间翻译的两万多字的内部资料回忆列宁的文章《同列宁的会见》(玛•莫•埃森著)在文革结束后被收入文集《回忆列宁》(第二卷)公开出版(人民出版社版),其时正值中国大陆开始恢复稿酬制度,谢天振也因此收到了他平生的第一笔翻译稿酬。
十二月二十五日,获颁上海外国语学院(现上海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硕士学位证书。
同月,发表《绝妙的讽刺艺术——散文诗〈“是”与“不”〉欣赏》(《浙江青年》第十二期)。同月,发表《文学的事实与“事实的文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第十科研学术报告会论文集》,一九八二)。
一九八三年,四十岁。
六月二十一至二十八日,赴天津出席全国比较文学研讨会。会议由南开大学朱维之教授发起,并联合天津师大、天津外国语学院及天津外国文学学会等多家单位举办,是中国大陆第一次全国性比较文学研讨会,为比较文学在中国重新崛起作出了重要贡献。此会对谢天振个人也意义重大,在会上他结识了孙景尧、卢康华、刘象愚、曹顺庆、刘介民、张隆溪等中青年学者,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八月,与鲁效阳合译发表当代苏联文论家阿尼克斯特为韦勒克和沃伦合著的《文学理论》俄译本所写的题为《马克思主义与形式主义在文艺学对象与方法问题上的分歧——评〈文学理论〉》的批判性序言(《文艺理论研究》第四期)。
一九八四年,四十一岁。
二月,发表《〈母亲〉的划时代性》(《中文自修》一九八四年第二期)。
三月,与董翔晓、鲁效阳、包幼华合著《英国文学名家》出版(黑龙江人民出版社,一九八四)。
同月,发表《崇高的信念深沉的情怀——普希金〈致恰达耶夫〉赏析》(《中文自修》一九八四年第三期)。
四月,发表《俄国的“花木兰”——俄国作家杜罗娃和她的作品》(《文学报》一九八四年四月二十六日)。
五月,出席由广西大学举行的“南宁比较文学讲习班暨教学讨论会”。在参加完会议主要项目后,与孔海立一起去广州拜访欧阳山、秦牧、陈残云等广东作家为《中国比较文学》组稿。
同月,发表《文学的“国际旅行”》(《文学报》一九八四年五月十七日)。
十月,谢天振负责筹建创办的中国大陆第一本公开发行的比较文学专业杂志《中国比较文学》正式创刊,他本人翻译并发表了专门研究谢德林和法捷耶夫作品的苏联文学理论家布什明的论文《谢德林与斯威夫特》。
同月,发表论文《文学史上的误会》(《文学报》一九八四年十月十八日)。
十二月,出席广州暨南大学中文系主办的“文学比较研究学术讨论会”,这是天津会议之后第二次较大规模的全国性比较文学学术研讨会。会上谢天振与中国比较文学界“南饶北乐”(饶芃子和乐黛云)两位“老太太”结下了终身的“忘年之交”,对其比较文学学术之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九八五年,四十二岁。
三月,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师孔海立一起拜访上海市委宣传部长王元化和上海社联主席罗竹风,陈述成立上海比较文学研究会的主张并获得支持。同月二十一日,上海市比较文学研究会成立大会正式召开,巴金对研究会的成立表示祝贺,王元化亲临会场致辞。
六月,与方晓光、卢效阳、董翔晓合译兼全书定稿的《狄更斯传》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七月,与廖鸿钧、黄成来、陆永昌合作编译的辞书《苏联文学词典》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八月,发表《比较文学家小传:韦勒克》,《中国比较文学》总第二期,一九八五年八月版,署名“夏景”。
九月二日至七日,出席由香港中文大学主办的“中西叙事文体之探讨”国际比较文学学术研讨会,并在会上作题为《形象与性格——〈战争与和平〉与〈三国演义〉比较研究》的发言。
这次会议对谢天振的比较文学学术生涯而言具有更为直接、更为深远的影响。一方面这是谢天振第一次在国际会议上的亮相,香港比较文学界的学者对他的发言和为人留下了具体深刻的印象,这是他能够获得于第二年赴香港中文大学比较文学研究中心作为期十个月的访问学者的一个重要原因。另一方面,这次会议期间他与贾植芳教授同住一室,每天同进同出,近距离接触加深了彼此的了解,从此他与贾植芳结成了终生的忘年之交。
十月,出席于十月二十九至十一月二日在深圳大学举行的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讨论会。在这次会上,《中国比较文学》被正式确立为学会会刊。
十二月,发表《文学作品中“梦”的模式》(《文学报》一九八五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同月,在提交香港中文大学主办的国际比较文学学术研讨会的论文基础上改写而成的《形象与性格——曹操与拿破仑的形象塑造比较》一文发表(《社会科学》杂志一九八五年第十二期,后被《中国比较文学年鉴(一九八六)》摘载)。
同月,翻译《对世界文学进行比较研究的原则》(同年收入《比较文学译文选》,上海师范大学学报《比较文学》专辑)。
同月,成为上海作家协会会员。
十二月二十八日,出席江苏省比较文学研究会成立大会并作大会主题报告。
一九八六年,四十三岁。
二月,发表《苏联比较文学:历史、现状和特点》(《中国比较文学》总第三期),同年被《中国比较文学年鉴》①杨周翰、乐黛云主编:《中国比较文学年鉴(1986)》,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转载。
同月,发表译作《论巴金创作个性的形成》(《中国比较文学》总第三期,一九八六版),署名“严生”。
同月,发表《比较文学家小传:维谢洛夫斯基、日尔蒙斯基、赫拉普钦科》(《中国比较文学》总第三期,一九八六年版),署名“夏景”。
三月,加入上海翻译家协会,成为上海译协首批会员。
三月至十二月,应香港中文大学英文系比较文学研究中心主任李达三教授(prof.John Deeney)邀请,赴香港中文大学英文系比较文学研究中心作访问学者,这次为期十个月的访问,对谢天振的比较文学学术之路意义非同寻常,使他有机会全面接触中外比较文学论著,为后来的学术研究打下了比较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港期间,完成罗马尼亚比较文学家迪马的《比较文学引论》一书的翻译。
五月四至七日,组织并主持自一九八五年全国比较文学学会成立以后的第一次区域性比较文学研讨会“中西比较文学及比较文学方法论讨论会”(上海市比较文学研究会与江苏省比较文学研究会联合举办)并作大会主题发言。
一九八七年,四十四岁。
一月,发表《上海比较文学研究概况》(《上海文化年鉴》)。
同月,发表《中西比较文学及比较文学方法论讨论会》(《上海文化年鉴》)。
三月,一九八六年发表于《中国比较文学》总第三期的论文《苏联比较文学:历史、现状和特点》被《高校文科学报文摘》(第三期)摘载。
五月四日,去北京大学见季羡林、杨周翰、乐黛云等,汇报《中国比较文学》办刊事宜。
八月二十五至二十九日,应邀参加在西安举行的“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二届年会”,发表关于“学科现状的反思”的报告《中国比较文学:危机与转机》。①肖明:《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二届年会暨学术讨论会综述》,《文学评论》1987年第6期,第163页。
九月,参与编写的辞书《中西比较文学手册》出版(上海外语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研究所,四川人民出版社)。
十月,发表《主题学》(广州暨南大学主办的《比较文学研究》季刊,第四期)。
十二月,发表论文《中国比较文学:危机与转机》(《探索与争鸣》第六期)。
一九八八年,四十五岁。
一月,发表《比较文学研究概述》(《上海文化年鉴》)。
同月,参与编写的辞书《世界文学家大辞典》出版(四川人民出版社)。
同月,发表《寻求新的起点——评台港比较文学研究》(《中国比较文学》第一期)。
三月十八日,组织并主持上海市比较文学研究会年会筹备会,陈挺、夏写时、陈秋峰、李晓、王锦园、裘小龙等出席。
六月六日,第二届上海市比较文学研究会学术研讨会正式举行,谢天振负责并主持六个专题中的“文学翻译与翻译文学”的讨论,发表《文类学的研究范围、对象、方法初探》。
七月,为乐黛云教授主编的国内首部比较文学教材《中西比较文学教程》撰写“主题学”、“文类学”两章,并与张文定合作完成该书附录的“比较文学参考书目”(高等教育出版社)。
同月十九至二十二日,出席天津比较文学研讨会。乐黛云、汤一介、鲍昌等在会上发言。
同月,发表《文类学的研究范围、对象和方法初探》(《外国语》第四期)。
九月,为复旦大学中文系受国家教委委托举办的全国首届比较文学助教进修班讲课“比较文学概论”。此进修班为期一年,至次年六月结束。
十月,翻译苏联文艺理论家、俄国形式主义代表人物、文本学苏联学派创始人之一托马舍夫斯基代表作《文学理论•诗学》中的一篇文章《戏剧类型》,并刊发于《戏剧艺术》是年第四期。
同月,应邀参加第一届粤港闽比较文学讨论会,发表论文《论翻译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十二月,应邀参加香港中文大学主办的国际比较文学学术研讨会,提交论文《翻译文学史:挑战与前景》。但因签证原因,谢天振未能及时出席会议,但其提交的论文在会上由人代为宣读后得到了高度的评价。
同月,发表《中国比较文学述评》(《中国百科年鉴》)。
同年,成为上海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委员。
同年,论文《中国比较文学:危机与转机》获上海市社联优秀学术成果奖。
一九八九年,四十五岁。
一月,发表《上海比较文学述评》(《上海文化年鉴》)。
四月五日,发表《文学史的时间与空间》(《比较文学报》)。
同月,发表《中国比较文学:危机与转机》(《中国比较文学》第一期,总第八期)
五月九日至十一日,出席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一届四次理事会扩大会,同时出席四川省比较文学学会成立大会。
十月,发表《中国比较文学述评》(《中国百科年鉴》)。
十一月五日至六日,出席浙江省比较文学研究地成立大会暨全国比较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会,并应邀给浙江师大作学术讲座。
同月,发表《为“弃儿”寻找归宿——论翻译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上海文论》第六期),后被《报刊文摘》摘介该文观点。
一九九○年,四十六岁。
一月,发表《比较文学研究》(《上海文化年鉴》)。
同月,发表《几个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中国比较文学》第一期)。
三月二十六至三十日,赴苏州大学出席全国比较文学学会第三届年会筹备委员会会议。
四月,发表《翻译文学史:挑战与前景》、《东欧比较文学研究述评》(署名“夏景”)和译作《论类型学的相似》(《中国比较文学》第二期)。
五月,发表《中国文类学研究的可贵实践——读马悼荣〈田汉剧作浅探〉》(《理论与创作》第二期)。
同月,作为副主编出版论文集《比较文学三百篇》(智量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
同月,参与编写的辞书《青年文学手册》(何满子、耿庸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
六月二十三日,发表《一九八九年中国比较文学研究一瞥》(《文艺报》)。
七月二十五日至三十日,与贾植芳教授等一起赴贵阳出席第三届全国比较文学学会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并负责主持其中的“文学与翻译”专场讨论。
八月下旬,应邀出任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与《读书》编辑部联合举办的全国首届比较文学图书评奖评委并参与评奖工作。
九月,上海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正式获准建立比较文学硕士点,谢天振与廖鸿钧教授开始招收上外首届比较文学硕士研究生。
同月,翻译发表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重要代表作《作为手段的艺术》(《上海文论》第五期)。
十一月,发表《翻译文学——争取承认的文学》(《探索与争鸣》第六期)。
同月,发表《什克洛夫斯基与俄国形式主义》(《上海文论》第六期),后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参与编写的教材《中西比较文学教程》(乐黛云主编)获同年全国比较文学图书二等奖。发表《中国比较文学述评》(《中国百科年鉴》)。
一九九一年,四十七岁。
三月一日至四日,应邀赴广州参加中山大学主办的“国际跨文化研究会第四届学术讨论会”,发表《误译:不同文化的误解与误释》,引起国内外代表的浓厚兴趣。
同月,校译作品《当代国外文学理论流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
四月,编著《狄更斯传》出版(台湾台北业强出版社)。此书为谢天振与孙乃修合作主编的丛书《外国文化名人传记丛书》之一种。是年起丛书每年推出数种,由台北业强出版社陆续出版。
五月,发表《没有“比较”的比较文学》[《暨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第三期]。
八月十日,发表《一九九〇年中国比较文学研究述评》(《文艺报》)。
同月,飞东京出席由日本东京大学承办的“第十三届国际比较文学协会年会”,并发表论文《论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
同月,译著《比较文学引论》出版(上海译文出版社)。
十月,赴加拿大阿尔贝塔大学比较文学系作为期半年的高级访问学者。
一九九二年,四十八岁。
一月,发表《翻译文学——争取承认的文学》(《中国翻译》第一期),同年九月论文完整版收入论文集《中国文化与世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同月,发表《论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外国语》第一期)。
三月十三日,出席阿尔贝塔大学东亚系主办的中国旅加作家古华的报告会,结束后与古华等共进晚餐。
同月十六日,结束在加拿大阿尔贝塔大学比较文学系为期半年的高级访问,自加拿大Calgory飞美国洛杉矶出席二十日至二十二日在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举办的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旅美分会第二届学术讨论会并在二十日作大会发言《论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同月十八日,应邀在加州州立大学洛杉矶分校讲学,讲座结束后接受美国《世界日报》、《国际日报》记者采访,介绍中国当代文学。
同月二十九日,乘车抵丹佛,与正在科罗拉多大学师从葛浩文教授攻读博士学位的孔海立、章小东夫妇聚会。当晚并由他们引见会晤刘再复教授,刘再复对谢天振计划编写的《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很感兴趣。
四月二日,由丹佛乘车至匹兹堡,下榻谢天蔚、平茵白家。在之后十天时间里,还分别访问了纽约、华盛顿两地,并与好友董翔晓、包幼华夫妇聚会。
同月十二至十三日,应刘康教授邀请自匹兹堡赴宾夕法尼亚州州立大学讲学,分别与宾州州大副校长及比较文学系主任会面晤谈,并与美国《比较文学研究》杂志主编会谈。
同月十四日,重返匹大,应该校东亚系孙筑瑾教授邀请,出席十五日晚匹兹堡大学东亚系主办的“中国民族性格对文学的影响”研讨会,并作主题演讲“西方的SF与中国的武侠小说比较”。聆听谢天振学术演讲的除李达三、孙筑瑾夫妇和谢天蔚、平茵白夫妇外,还有中国大陆旅美访问的科幻作家童恩正以及在美任教的台湾科幻作家张系国。
四月十九日,谢天蔚驱车送谢天振至美加边境尼亚加拉大瀑布风景点,再由谢天蔚的朋友接谢天振至多伦多。谢天振在多伦多休息一晚后于二十日上午自多伦多经温哥华飞返上海。
八月九日至十五日,赴呼和浩特出席中国加拿大研究会年会,并在会上作“加拿大比较文学研究及其发展前景”的主题发言。
十一月二十四日,应邀参加“浙江师大比较文学研究中心成立暨首届学术讨论会”。①秋敏、陈郁:《强化跨学科跨时代研究——浙江师大比较文学研究中心成立暨首届学术讨论会侧记》,《浙江社会科学》1993年第1期,第110页。
十二月,发表《论加拿大比较文学研究及其发展前景》(《中国比较文学》第二期)。
同年,主编《外国文化名人传记丛书》出版六卷(台湾业强出版社)。
一九九三年,四十九岁。
四月,发表《中国比较文学:面对第二个十年》(《中国比较文学》第二期),署名“本刊编辑部)。
四月,第一主编《外国文化名人传记丛书》(《叔本华传》)(台湾业强出版社)出版。
五月,曹顺庆主编的《比较文学史》(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谢天振应曹顺庆邀请为撰写第六章“俄苏、东欧比较文学”,约两万字。
六月,发表《翻译:作为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中国比较文学》第一期)。
同月,论文《误译:不同文化的误解与误释》(收入王宾和阿让•热•比松主编论文集《狮在华夏——文化双向认识的策略问题》,中山大学出版社)。
七月十四日至十七日,出席在湖南省张家界举行的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四届年会暨国际学术讨论会,发表《文学翻译与文化意象的传递》。在会上当选为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常务理事。
同月,发表《从翻译的角度对中外文化谈一点想法》(《中国文化与世界》丛刊第一辑)。
十二月,发表《中国比较文学的最新走向(上)》(《文艺研究》第六期)。
一九九四年,五十岁。
一月,发表《比较文学研究综述》(《中国文学年鉴》)。
同月,贾植芳教授为谢天振即将出版的《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一书作序,称谢天振的文章“不趋时,不媚俗,不尚空谈,有感而发,言之有物,每论必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且论之有据,广征博引,视野开阔,资料翔实”,认为其近十余年的教研活动始终如一的一条红线是“引进、借鉴国外的比较文学理论与实践,分析、探讨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寻求、阐述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方向。探索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前途,开拓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新领域”。②贾植芳:《〈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序》,《书城》1994年第8期,第6页。
同月,发表《中国比较文学的最新走向》、《误译:不同文化的误解与误释》(署名“天振”)和《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的新篇章——热烈祝贺北京大学设立比较文学博士点》(《中国比较文学》(署名“夏景”)(《中国比较文学》第一期)。
同月,论文《中国比较文学的回顾与前瞻》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第一期)全文转载。
同月,被聘为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文化与世界》学术论丛编委。
四月,作为第一主编的《外国文化名人传记丛书》出版《托尔斯泰传》、《白朗宁夫人传》(台湾业强出版社)。
五月,发表《翻译:文化意象的失落与歪曲》(《上海文化》第三期)。
同月,发表《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外语与翻译》第一期)。
六月,论文《文学翻译与文化意象的传递》及在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四届年会上所作的工作报告“比较文学的后顾与前瞻——学术出版委员会工作报告”收入论文集《多元文化语境中的文学——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四届年会暨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
七月,出版个人论文集《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台北业强出版社),这是国内第一部以中外比较文学理论和文学翻译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比较文学论文集。
八月,应邀参加在加拿大阿尔贝塔大学举办的“第十四届国际比较文学协会年会”,发表论文《寻找比较文学自身的理论》。
九月,作为第一主编的《外国文化名人传记丛书》出版《乔治•桑传》、《劳伦斯传》(台湾业强出版社)。
十一月十二日至十六日,赴长沙出席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翻译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讨论会,代表翻译研究会筹委会致开幕词,并被推选为翻译研究会会长。
十二月十四日,组织并主持由上海比较文学研究会与上海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研究所联合召开的“比较文学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
同月,发表《一本别开生面的比较文学教材——评〈中外比较文学〉》(《中国比较文学》第二期)。
同月,所主编的《世界文化名人传记丛书》出版狄更斯、屠格涅夫、叔本华、雨果、卡夫卡、川端康成六本传记(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其中有谢天振编著的《深插底层的笔触——狄更斯传》。
一九九五年,五十一岁。
二月,发表《从比较文学角度看重写俄苏文学史》(《俄罗斯文艺》第一期)。
四月三十日至五月三日,出席由季羡林、汤一介、乐黛云、余秋雨、徐中玉等十四位学者联合发起、上海外国语大学承办的第二届“中国文化与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会上就翻译文学的性质与归属以及翻译文学史的编写问题作大会主题发言。
五月,出版译作《普希金散文选》(百花文艺出版社),该书一经出版,即由《文学报》、《新民晚报》及《文汇报》给予专题报道。
同月十九日,主持在复旦大学人文学院举行的上海市比较文学研究会第六届年会。与陈伯海、陈思和、夏中义、夏仲翼一起在会上就近年来中国古典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理论、外国文学研究和中外比较文学研究的情况和发展前景作专题发言。贾植芳会长、廖鸿钧、陈伯海、倪蕊琴、郑克鲁副会长出席该届会议。
六月,发表《中国译学研究中的文艺学研究述评》(《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一九九五年第三期)。
七月,谢天振在《书城》第四期发表了论文《翻译文学当然是中国文学的组成部分》引起读者争鸣。施志元在该期发表了《汉译外国作品与中国文学——不敢苟同谢天振先生高见》。①施志元:《汉译外国作品与中国文学——不敢苟同谢天振先生高见》,《书城》1995年第4期。
同月,发表《比较文学研究综述》,载《中国文学年鉴》(一九九四)。
同月,通过上海外国语大学教师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评审,确认具备研究员(高校正高级职称)任职资格。
同月,发表《建立中国译学研究的文艺学派》(《外国语》第四期)。
八月,发表《赵译“牛奶路”及其他》(《鲁迅研究月刊》第八期)。
九月,黑龙江大学卢康华教授读完《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一书后,称其“发言和一些观点绝非无的放矢,而是切中时弊,振聋发聩,为维护比较文学这门新兴学科的学术尊严,引导它以后健康地发展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①卢康华:《一步一个脚印——谢天振〈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评介》,《中国比较文学》1995年第2期,第212页。
同月,论文《翻译文学——争取承认的文学》获上海外国语大学第三届科研成果奖论文类一等奖。
十月九日,出席北京大学主办的“文化对话与文化误读”国际学术研讨会。国家教委主任朱开轩、北大校长吴树青、北图馆长任继愈、国际比协会长吉列斯比、副会长芳贺徹、前会长佛克玛,北大乐黛云、孟华、王宁等教授均出席这次会议。
十月二十五日至二十八日,出席在烟台大学举行的“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教学教材国际学术研讨会”,作大会主题报告“关于中国比较文学教学教材的几个思考”。在会上并被推举为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教学研究会副会长。
十二月,主编的《世界文化名人传记丛书》出版罗素、歌德两本传记(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同月,主编的《外国文化名人传记丛书》出版普希金、司汤达、福克纳等三本传记。(台湾业强出版社)。
同年,发表《中国比较文学的最新走向》(意大利《比较文学评论》年刊),另收入意大利《比较与比较主义》论文集。
同年,被聘为复旦大学兼职教授。
一九九六年,五十二岁。
一月十日,被聘为上海外国语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同月,发表《世纪之交的比较文学:tobeornottobe》(《中外文化与文论》创刊号,四川大学出版社)。
三月,获颁国务院特殊专家津贴证书。
四月二十三日至二十八日,出席由江苏省比较文学学会、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同欧洲跨文化研究院、法国人类进步基金会合作举办的“文化:中西对话中的差异与共存”国际学术研讨会。
四月,发表《帮助人们理解欣赏高雅文化》(《上海教育报》第六期)。
五月,发表《文学翻译:一种跨文化的创造性叛逆》(《上海文化》第三期),另载论文集《比较文学新开拓》(曹顺庆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是年七月),并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是年第六期)摘要介绍。
同月,论文《建立中国译学研究的文艺学派》(原载《外国语》第四期)同年被《中国文化与世界》(第四辑)(耿龙明、何寅编)转载。
同月,作为第一主编的《外国文化名人传记丛书》出版海明威、埃德加•爱伦•坡、陀斯妥耶夫斯基、杰克•伦敦四本传记(台湾业强出版社)。
七月,发表《从比较文学到比较文化——对当代国际比较文学研究趋势的思考》(《中国比较文学》第三期),被《新华文摘》同年第九期作为重点文章全文转载。
八月一日至四日,出席在长春东北师大举行的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五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会上倡导重视和推进对翻译问题的研究。在会上被推举为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兼出版委员会主任,并正式出任《中国比较文学》主编。
九月,主编的《世界文化名人传记丛书》出版托尔斯泰、乔治•桑传记(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十月,飞加拿大出席由多伦多大学主办的国际翻译讨论会,在会上发表《中国译学理论研究》的大会主题报告。
同月,被聘为广州暨南大学兼职教授。
同月,发表《一位香港比较文学家的思考——袁鹤翔谈“中国学派”及其他》(《中国比较文学》第四期),署名“夏景”。
十二月四日,发表《文学翻译不可能有定本——兼与罗新璋先生商榷》(《中华读书报》)。
同月,获得一九九五年度上外教育奖励基金紫江教学科研一等奖。
同月,飞俄罗斯,并开始在莫斯科大学亚非学院做高级访问学者。
一九九七年,五十三岁。
一月,作为第一主编的《外国文化名人传记丛书》出版《左拉传》、《纪德传》两本传记(台湾业强出版社)。
二月,发表《启迪与冲击——论翻译研究的最新进展与比较文学的学科困惑》(《中国比较文学》第一期)。
同月,发表《面对西方比较文学界的大争论》(《社会科学战线》第一期),被人大复印资料《外国文学研究》(同年第四期)全文转载。
三月,结束在莫斯科大学亚非学院的高级访问学者项目回国。
四月,发表《重视比较文学的学科理论研究》(《中外文化与文论•第三辑》,四川大学出版社)。
六月二十五日,发表散文《莫斯科购书记》(《中华读书报》)。
七月,出版教材《比较文学》(与陈惇、孙景尧合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并撰写第二编第二章《主题学》和第三章《译介学》。该教材于同年十二月被批准为国家级重点教材。
同月,发表论文《从比较文学到比较文化——对当代国际比较文学研究趋势的思考》(《中国比较文学》一九九六年第三期),获同年上海外国语大学第四届科研成果二等奖。
八月十三日,发表译文《赫鲁晓夫的子女》(《中华读书报》)。
九月十一日,论文《从比较文学到比较文化》获上海外国语大学第四届(一九九七年)科研成果二等奖。
同月,论文《从比较文学到比较文化》被作为重点文章由《新华文摘》第九期全文转载。
同月,获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和中国教育工会上海市委员会共同颁发的“一九九七年上海市育才奖”。
十月,发表《前苏联及东欧诸国的文学翻译研究及其理论》(《中国比较文学》第四期)。
十一月,发表《帕斯捷尔纳克与诺贝尔文学奖》(《天涯》第六期)。
同月十九日,发表《维特:从“少年”到“青年”——〈少年维特之烦恼〉译名小议》(《中华读书报》)。
同年,出任上海市比较文学研究会会长。
一九九八年,五十四岁。
二月,论文《文学翻译:一种跨文化的创造性叛逆》收入“当代人文学者散文集”《另外一种散文》(上海教育出版社)并出版。
三月,发表《一九九七年中国比较文学评述》(《高校文科学报文摘》第三期)。
四月,发表《中国翻译文学史:实践与理论》(《中国比较文学》第二期),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文章提出翻译文学的认识、归属问题的重要性,认为翻译文学史是一部文学交流、影响和接受史,必须对其深入研究方可写出严格意义上的中国翻译文学史。
五月一日至四日,出席在黄山举行的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翻译研究会“‘九八’文化与翻译学术研讨会”。谢天振作为会长致开幕词和主题发言。此会被评价为“国内目前翻译的语言学派和翻译的文艺学派之间最有价值、最为成功的一次沟通和交流,它对完善翻译理论、推进我国翻译事业的健全发展必将有着深远的意义”。①刘献彪等:《新时期中国比较文学编年史稿(1978—2004)》,第272页,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5。
同月,作为副主编出版《翻译论丛》(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收入自己的两篇论文《建立中国译学研究的文艺学派》和《文学翻译:文化意象的失落与歪曲》。
八月,译界学者穆雷撰写专文《厚积薄发、筚路蓝缕——评介谢天振教授的比较文学翻译研究》,介绍谢天振在翻译研究领域的特殊贡献。
一九九九年,五十五岁。
二月,出版专著《译介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三月,被复旦大学中文系聘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博士生导师。
五月,作家、翻译家方平发表文章《翻译文学:争取承认的文学——喜读谢天振〈译介学〉》,认为该书“在翻译理论研究上有开拓性意义”并“带来了国际‘翻译学’上许多新信息”。①方平:《翻译文学:争取承认的文学——喜读谢天振〈译介学〉》,《中国比较文学》1999年第2期,第135页。
六月,被上海市教育委员会聘为上海市高等学校教师高级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中文学科评议组成员。
八月十三日至十八日,飞成都出席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六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主持翻译专题组讨论,作大会发言“解释学理论与翻译研究”,并与美国比较文学家雷马克共同主持一场大会发言。
十月,论文《从比较文学到比较文化——对当代国际比较文学研究趋势的思考》收入《上海五十年文学批评丛书•理论卷》(徐俊西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并出版。
同月十六日至三十日,与上外副校长吴友富一起出访美国洛杉矶、旧金山、纽约等地高校,商谈校际合作事宜。
十一月一日晚,出席由外文局副局长林戊生主持的中国译协翻译理论和翻译教学委员会会议(上海美丽园宾馆)。
同月,被聘为复旦大学比较文学专业兼职博士生导师。
十二月十八日至十九日,应邀赴南京出席江苏省比较文学学会第五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代表上海市比较文学研究会致贺词并作大会主题发言。
二○○○年,五十六岁。
一月十二日,出席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世界性因素”讨论会并发言。会议由上海外国语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所长宋炳辉主持。
同月,朱徽发表书评《具开拓意义的翻译文学研究新著——评谢天振著〈译介学〉》,认为《译介学》是近年我国翻译研究和比较文学领域内的开拓性新成果(《中国翻译》第一期)。香港学者陈德鸿、张南峰认为《译介学》是国内第一部将翻译视为人类文化交际行为而在文化层面予以研究的理论专著,提出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富于创新意义的学术观点,在国内学界引起“震撼”。②陈德鸿、张南峰:《西方翻译理论精选》,第185-186页,香港: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2000。查明建发表《比较学者的学术视野与学术个性——谢天振教授的比较文学学科意识及其译介学研究》,阐述谢天振在比较文学和译介学两个领域所取得成就的联系和区别(《中国比较文学》第一期)。
同月,发表《重申文学性——对新世纪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思考》(《中国比较文学》第一期)。
二月二十二日,应香港浸会大学英文系翻译教授范文美邀请,赴港作为期三个月的高级访问学者,并合作研究西方翻译理论发展史项目。后以两万多字的长篇论文“西方翻译理论的三大突破与两大转向”结项。
同月,发表《翻译七人谈——重视人才培养》(《出版广角》第二期)。
三月,论文《解释学理论与翻译研究》被《迈向比较文学新阶段: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六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选》(曹顺庆主编,四川人民出版社)收录并出版。
同月,出版译著《南美洲方式》(谢尔盖•扎雷金著,花城出版社)。
同月,发表《简评〈南美洲方式〉》(附梗概)(《文汇读书周报》三月四日)。
四月三日,赴香港城市大学作题为“翻译文学的性质及其归属”的讲演,张隆溪、谭载喜、朱纯深、鄢秀等出席。
五月,发表《作者本意和本文本意——解释学理论与翻译研究》(《外国语》第三期)。
六月,发表《理雅各与中国文化在西方的传播》(《上海盟讯》六月三十日)。
同月,《作者本意和文本本意》、《文化意象的翻译》两论文收入范文美主编《翻译再思——可译与不可译之间》一书,由台北书林出版有限公司出版。
八月十日,自上海经香港飞南非约翰内斯堡,出席同月十三日至十九日在南非比洛陀利亚南非大学举行的国际比较文学学会第十六届年会,发表题为《并非空白的十年——论中国大陆“文革”时期的文学翻译》的主旨发言,引发相当热烈的反响,巴西、韩国代表均对其阐述文革期间中国大陆翻译文学性质的观点表示了强烈共鸣。在这次会上,谢天振被任命为国际比较文学学会翻译委员会委员,成为该委员会唯一一位来自中国的委员。
八月二十一日,离南非约翰内斯堡经香港返沪。
九月,发表《“五四”与中国翻译文学史的分期——对一种分期法的质疑》(王晓路等编,《中外文化与文论》总第七期,四川教育出版社)。
同月,被聘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比较文学研究中心顾问。
十月九日至十一日,出席在上外举行的中国比较文学翻译研究会第三届年会。
同月,与查明建(第二作者)合作发表《深入开掘和充分利用比较文学的思想资源》(《中国比较文学》第四期)。
十一月二十三日,应邀出席由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所长主持的与国际比较文学协会会长川本晧嗣的恳谈会。在会上发言时指出,中国人对西方的了解要远远超过西方人对我们中国人,也包括东方人的了解,因此,如何有效促进双方的沟通,应该引起我们比较文学学者的重视。
同月,被聘为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兼职教授。
十二月,主编论文集《翻译的理论建构与文化透视》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谢天振撰写前言并收入其论文《作者本意和本文本意——解释学理论与翻译研究》。
二○○一年,五十七岁。
一月三日至六日,出席广州暨南大学文艺学博士点学科建设研讨会,并就“文艺学与比较文学两学科之间的关系”发言。
同月,发表《研究生教学:期待比较文学系列教材》(《中国比较文学》第一期)。
同月,收入其论文《西方:不仅仅是语言学派》的论文集《外语与文化研究》(吴友富主编)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
三月下旬,接待美国蒙特莱翻译学院院长一行。
四月,出席北京大学举办的“‘多元之美’比较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表《论当代西方翻译研究的三大突破》的论文。
五月,《鲁迅学导论》(彭定安著)以相当多篇幅论述《译介学》为鲁迅研究展现的新层面,显示了《译介学》对文学、翻译等相关学科产生积极影响。
同月,散文《一波三折的大学生活》收入《我的大学时代》(徐中玉等著),由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
六月,参加在青岛举行的“全国翻译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发表《国内翻译界在翻译研究和翻译理论认识上的误区》论文,后收入杨自俭主编的论文集《译学新探》(青岛出版社二○○二年出版)。
七月,论文《国内翻译界在翻译研究和翻译理论认识上的误区》和对话《〈文学翻译的理论与实践——翻译对话录〉五人谈》(谢天振、穆雷、郭建中、申丹、谭载喜)在《中国翻译》第四期发表。
八月至九月,以“夏景”署名主编《黑旋风译丛》(《死神旗下》、《浴血宝藏》、《神秘失踪》、《滴血玫瑰》、《柯南道尔和杀人魔王杰克》)五卷由学林出版社出版。
十月,发表《论文学的世界性因素和影响研究——关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世界性因素”命题及相关讨论》(《中国比较文学》第四期)。
同月,论文《季羡林与翻译》收入《凡人伟业——中外学人眼中的季羡林》一书,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同年,与查明建合作发表长篇论文《从政治的需求到文学的追求——略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化语境中的小说翻译》(香港《翻译季刊》第十八、十九期)。
同年,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聘为《外国文学研究》学术委员。
同年,被聘为《中国翻译》杂志编委。
二○○二年,五十八岁。
一月,发表《论文学的世界性因素和影响研究》(《当代作家评论》第一期)。
同月,主编并撰写前言的《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学大系•二〇〇一年中国最佳翻译文学》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
三月二十一日,离沪经东京飞洛杉矶,与上外副校长吴友富一起与加州州大洛杉矶分校谈合作办MPA学位点事宜。
同月二十五日,与Monterey学院领导谈两校合作翻译学学科建设事宜。
同月,发表《树立译学理论意识培养独立科研能力》(《中国翻译》第二期)。
同月,发表《二〇〇一年翻译文学一瞥》(《当代作家评论》第二期)。
同月,查明建所撰《授人以渔:拓展翻译研究的学术空间——简谈谢天振教授的研究生教学、培养》,介绍谢天振对研究生教学、培养理念以及导师魅力。(《中国翻译》第二期)
同月,发表《译介学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中外文化与文论第九辑》,四川教育出版社)并撰写“主持人语”。
五月十四日至十五日,出席南京大学举行的“翻译学研讨会”并作主题发言。
六月十六日,出席上海市比较文学研究会年会。
同月,发表《如何看待中西译论研究的差距——兼谈学术争鸣的学风和文风》(《学术界》第三期)。
同月,主编的《黑旋风译丛》出版《震惊世界的三百起海难》和《七个和三十七个世界奇观》两卷(学林出版社)。
八月十四日至十九日,赴南京出席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七届年会,连任学会副会长兼出版委员会主任。
九月二十六日至二十八日,赴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出席首届“北大——复旦比较文学学术论坛”。
十八日,论文《译者的诞生与原作者的“死亡”》之摘要在《中华读书报》发表。
二十五日,《人名翻译要谨慎》一文在《文汇读书周报》发表。
十月,发表《译者的诞生与原作者的“死亡”》(《中国比较文学》第四期)。
十一月二十二日至二十三日,在上海外国语大学组织并主持“中国译学观念现代化高层学术论坛”,作题为“论译学观念的现代化”的大会主题报告。除王宏志、廖七一、穆雷等译学研究者外,与会的还有翻译家草婴、夏仲翼、方平,文学批评家王晓明、哲学家俞吾金、史学家邹振环等。
二○○三年,五十九岁。
一月,《译介学》中关于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和“主体性”问题等观点引起学界高度关注,《中国翻译》(第一期)杂志有许钧、穆雷、查明建等多篇论文由此展开论述。
三月,被聘为北京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首届学术委员会委员。
四月,发表《强强联手,规范比较文学的学科建设》(《中国比较文学》第二期)。
同月,主编《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学大系•二〇〇二年翻译文学》(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
同月,卸任上海外国语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任高级翻译学院翻译研究所所长。
七月,发表《教材编写与学术创新——兼与王向远教授商榷》(《中国比较文学》第三期),署名“夏景”。
同月,发表《二〇〇二年中国翻译文学一瞥》(《译林》第四期)和《多元系统论与翻译研究》(《外国语》第四期)。专著《翻译研究新视野》由青岛出版社出版。
八月一日,在《文汇读书报》发表《Living History怎么译?》。
同月,收入论文《译者的诞生与原作者的“死亡”》的《上海作家作品双年选二〇〇一-二〇〇二(外国文学卷)》(上海市作家协会编选)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九月二十五日至二十六日,出席在复旦大学举行的第二届“北大——复旦比较文学学术论坛”。二十六日下午,与会学者还前往上外高级翻译学院参观并举行总结性讨论。
同月,发表《当代西方翻译研究的三大突破》(《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第五期)和《翻译家的有限风光——对〈翻译家的无限风光〉一文的不同意见》(《文汇读书周报》九月十九日)。
十月十二日至十五日,飞银川出席由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研究会主办,西北第二民族学院承办的中国比较文学教学研究第二届年会。
同月,被四川外语学院(现四川外语大学)聘为客座教授。被四川大学文学新闻学院聘请为兼职教授(二十九日)。被乐山师范学院聘请为该校外语系兼职教授、翻译研究所名誉所长(三十一日)。
同月,与朱立元合作的《关于文艺学与比较诗学的对话》发表(《中国比较文学》第四期)。《利哈乔夫与〈解读俄罗斯〉》在《文汇读书周报》(十月二十四日)发表。
十一月一日,论文《翻译、翻译家、翻译文学》荣获华东地区第七届翻译研讨会优秀论文奖。
十二月,收入谢天振论文《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的论文集《阐释与解构:翻译研究文集》(罗选民、屠国元主编)由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
二○○四年,六十岁。
一月,发表《论译学观念现代化》(《中国翻译》第一期)。
同月,发表《正视矛盾保证学科的健康发展》(《中国比较文学》第一期)。
二月,主编的翻译文学年度文选《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学大系•二〇〇三年翻译文学》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
三月二十六日至二十八日,主持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举行的“首届中国比较文学高层论坛”并发言。
四月,发表《第二届“北大——复旦比较文学学术论坛”推荐书目•比较文学概论和译介学导论》(《中国比较文学》第二期)。
同月二十二日至二十四日,主持在深圳大学召开的“全国首届翻译学博士生论坛”并作大会主题发言。
五月,发表《学科发展的历史必然》(《中国翻译》第三期)。
同月,收录谢天振论文《译者的“诞生”与原作者的“死亡”》的论文集《跨文化语境中的比较文学》(汪介之、唐建清主编)由译林出版社出版。
十八日,出席在香港浸会大学举行的翻译教学与研究教师、专家学术沙龙,并作题为《翻译文化与翻译文化时代》报告。
二十一日至二十四日,主持在四川大学举行的“全国首届翻译学学科理论建设研讨会”并作主题发言。
八月,论文《文化转向:当代翻译研究领域的新拓展》发表于《跨文化对话•第十五辑》(乐黛云等主编,上海文化出版社)。
同月,刘蕴芳译著《叶芝》(连摩尔、伯蓝著)由百家出版社出版,谢天振为该书撰写题为《推荐导读》的前言。
八日至十五日,出席在香港理工大学举行的“国际比较文学协会第十七届年会”,主持翻译专题组讨论并发言。
九月二十五日至二十七日,参加在天津外国语学院举行的“中外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国际研讨会”,并作题为“西方翻译研究的三大突破与两大转向”的大会主题发言。
同月,与查明建共同主编的《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由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同月,伍小龙和王东风发表书评《新的思考角度新的研究视野——评谢天振教授的新作〈翻译研究新视野〉》,称该书“以翻译研究的学科理论为坐标系,纵的方面古今映衬,横的方面中外比照,从而有效地吸收了西方译论研究的理论精华,摆脱了传统观念的束缚,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和新的研究视野,对于我们从事翻译研究是有很大启发意义的”(《外国语》第五期)。
十月十七日至二十日,在武汉大学主持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和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主办的“首届外国语言文学全国博士生论坛”,并作为特邀嘉宾作题为“外国语言文学学位论文:用什么语言写作?”的发言。
二十五日至二十六日,出席北京大学举办的第三届“北大——复旦比较文学学术论坛”并发言。
二十九日,出席并主持清华大学召开的“第四届亚洲翻译家论坛”并发言。
同月,被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与词典学研究中心聘为学术委员会委员。
十一月,赴北京出席中国译协第五届理事会,当选为中国译协理事,出任中国译协翻译理论和翻译教学委员会副主任。
二十日,主持上海翻译家协会“翻译主体性研讨会”并发言。
二十六日,发表《“西学派”还是“共性派”?——兼与〈二十世纪中国翻译思想史〉作者商榷》(《文汇读书周报》)。
十二月十一日,在上海大学主持“上海市比较文学研究会年会”并作大会发言。
十七至十九日,赴北京出席“全国外语院系比较文学学科研讨会”并作题为“比较文学:姓‘中’也姓‘外’”的发言,会议有谢天振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合作发起,外研社承办。
同月,应邀到台湾东吴大学、台湾师范大学、世新大学和辅仁大学四所大学讲学。
二○○五年,六十一岁。
一月,发表《比较文学:理论、界限和研究方法》(《中国比较文学》第二期)。
同月,与李小均合著的《傅雷——那远逝的雷火灵魂》由文津出版社出版。主编并撰写前言的《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学大系•二〇〇四年翻译文学》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
六日,出席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的“上海市比较文学博士生论坛”并讲话。
七日至九日,赴北京出席“北大——耶鲁两校对话会”,九日下午在北大外语学院世界文学研究所讲学。
十日下午,在北大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讲学。
三月,发表《二〇〇四年中国翻译文学一瞥》(《文景》第三期)。
四月,发表论文《比较文学:既姓“中”,也姓“外”》和《学位论文写作指导与学术规范训练》(《中国比较文学》第二期)。发表《无奈的失落——〈迷失在东京〉片名的误译与误释》(海上译谭之一)(《文景》第四期)。
五月,发表《谁来向世界译介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海上译谭之二,《文景》第五期)。
六月二十一日,被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聘为客座教授。
同月,收录论文《廖鸿钧与中国比较文学的重新崛起》的论文集《中国比较文学艰辛之路》(刘献彪、陆万胜、尹建民主编)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
七月八日,《假设鲁迅带着译作来申报鲁迅文学奖——对第三届鲁迅文学奖优秀文学翻译奖评奖的一点管见》(《文汇读书周报》)。
同月,发表《方重与中国比较文学》(《中国比较文学》第三期)、《翻译的风波——从电影〈翻译风波〉说起》(海上译谭之三,《文景》第七期)。
八月,发表《优秀文学翻译奖的评选》(海上译谭之四,《文景》第八期)。
同月,与宋炳辉合作发表《一本杂志与一个学科》(《中国比较文学》第三期)。
十二日至十六日,参加在深圳举行的“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八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并作大会主题发言。
十七日至十九日,参加在海南大学举行的“全国比较文学高层论坛”并发言。
九月十六日,《外语专业博士论文:用什么语言写作?》(《文汇读书周报》)。
同月,发表《外国语言文学专业学位论文:用什么语言写作?》(《中国外语》第五期)。《牛奶路、银河及其他——关于文化意象的翻译》(海上译谭之五,《文景》第九期)。
十月,发表《台湾来的格理弗——读单德兴教授新译〈格理弗游记〉》(海上译谭之六,《文景》第十期)。
同月八至九日,主持在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举行的“首届海峡两岸三地中华译学论坛”并作关于编写中国翻译年鉴的设想的主题发言。
二十八日至三十日,参加在南宁举行的“泛珠三角翻译学术研讨会”并作主题发言《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意义》。
十一月,发表《翻译研究的一大突破》(海上译谭之七,《文景》第十一期)。
五日至六日,出席复旦大学举办的“北大——复旦比较文学学术论坛”并作主题发言。
十一日至十二日,出席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举办的“全国翻译学院(系)院长(主任)联席会议”并作题为“关于翻译学学科的建设问题”的发言。
同月,就当前文学译介现状接受高方采访,发表《关于当前几个重要翻译问题的思考——谢天振教授访谈录》(《外语与外语教学》第十一期)。
十二月,发表《标点符号也要翻译》(海上译谭之八,《文景》第十二期)。
三日至五日,出席广州中山大学在珠海举办的“全国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研讨会”并作主题发言。
二○○六年,六十二岁。
一月二十七日,发表《坚守学术期刊之本》(《文汇读书周报》)。
同月,主编并撰写前言的《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学大系•二〇〇五年翻译文学》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
二月二十三日,发表《通天塔的误用》(《文汇读书周报》)。
三月,收录谢天振论文《译介学与比较文学理论建设》的《在北大听讲座•第十五辑》(文池主编)由新世界出版社出版。
四月,发表《探索比较文学研究新领域》(《中国比较文学》第二期)。
六月三十日,发表《对两句翻译“妙论”的反思》(《文汇读书周报》)。
七月二十八日,发表《关注学者及其论著的学术影响力》(《文汇读书周报》),并被《新华文摘》第九期全文转载。
同月,发表《翻译研究文化转向之后——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比较文学意义》(《中国比较文学》第三期)
九月,与陈浪合作发表《在翻译中感受在场的身体——读道格拉斯•罗宾逊的〈译者登场〉》(《外语与外语教学》第九期),该文章是两位作者为英文版译学专著The Translator’s Turn(《译者登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所撰写的长篇导读。
十月二十一日,发表散文《我的俄文藏书》(《文汇读书周报》),并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十一月,发表《季羡林与翻译》(《中国翻译》第六期)。
十二月,刘小刚发表《论翻译文学在翻译学学科建设中的本体论地位》(《黄山学院学报》第六期)一文,借海德格尔有关“存在”、“遮蔽状态”等概念解读谢天振教授的译介学研究。
二○○七年,六十三岁。
一月,收录谢天振论文《并非空白的十年——关于中国“文革”时期的外国文学翻译》的论文集《比较视野中的传统与现代》(孟华、孙康宜主编)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二月,与查明建合作撰写的《中国二十世纪外国文学翻译史(上、下卷)》由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收录谢天振所著《强强联手规范比较文学的学科建设》、《正视矛盾保证学科的健康发展》、《学位论文写作指导与学术规范训练》、《译者的诞生与原作者的“死亡”》四篇论文的《跨文化研究:什么是比较文学?》(严绍璗、陈思和主编)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由谢天振撰写序文的《中国翻译理论百年回眸》(文军主编)一书,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三月二十二日,发表《不要忽视译者的存在》(《文汇读书周报》)。
同月,发表《文军主编〈中国翻译理论百年回眸〉序》(《外国语言文学研究》第一期),发表《二〇〇六年中国翻译文学一瞥》(《文景》第三期)。
同月,主编并撰写前言的《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学大系•二〇〇六年翻译文学》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
四月,耿强发表《史学观念与翻译文学史写作——兼评谢天振、查明建主编的〈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一八九八-一九四九)〉》(《中国比较文学》第二期),认为该书视“翻译文学史为文学交流史、文学关系史、文学影响史”,从而在“史撰内容”“体例编排”“史学叙述”三方面“创新独树”。
同月,教材《比较文学》(陈惇、孙景尧、谢天振主编)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再版,谢天振撰写主题学和译介学两章。
五月,谢天振作序的《自由与反讽——纳博科夫的思想与创作》(李小均著)一书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
七月,耿强撰写书评《一幅中国外国文学翻译史的全景图——评查明建、谢天振合著的〈中国二十世纪外国文学翻译史〉》(《中国翻译》第四期)发表,认为该书“向读者展现了一幅二十世纪中国外国文学翻译史的全景图”。
八月九日,发表《文化转向:当代西方翻译研究新走向》(《社会科学报》)。
十月,发表《序李小钧〈自由与反讽——纳博科夫的思想与创作〉》(《中国比较文学》第四期)。
同月,《译介学导论》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十一月十日,费小平在“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二〇〇七年翻译学术年会”上作题为《翻译研究与杰出的中国近现代文学研究学者资源的阅读:译介学研究的文本化途径》的发言,提出译介学研究“远远超越了一般的语言层面,是一种非常复杂的中外文化碰撞与文化对话”,也是“整个西方当代文化转向之后的翻译理论的概括与总结”(《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二〇〇七年翻译学术年会论文集》,二〇〇七年十一月)。
二○○八年,六十四岁。
一月,发表《序任一鸣〈后殖民批评理论与文学〉》和《关于翻译文学和翻译研究的几点思考——由王向远教授的两部专著说起》(《中国比较文学》第一期)。
同月,主编并撰写前言的《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学大系•二〇〇七年翻译文学》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
二月,发表《二〇〇七年中国翻译文学一瞥》(《文景》第一、二期合刊)。
三月七日,发表《学术期刊的分等分级与科研工作管理》(《文汇读书周报》)。
同月,发表《译介学: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新视野》(《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二期)。与宋炳辉合作发表《从比较文学到翻译研究——关于译介学研究的对话》[《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二期]。
同月二十一日,发表《文学研究的后殖民视角》(《文汇读书周报》)。
同月,廖七一在《论谢天振教授的翻译研究观》一文中指出“在长达三十年的翻译研究中,谢天振教授从跨学科的视角介入翻译研究,创立了独到的译介学理论体系,将翻译文学置于特定时代的文化时空进行考察,使翻译研究超越了‘术’的层面而上升为一门显学。谢天振教授的学术思想中体现出的问题意识、‘学’的意识和理论创新和建构意识,不仅拓展了翻译研究的学术空间,同时也影响和改变了中国译学的进程和走向”。①廖七一:《论谢天振教授的翻译研究观》,《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第47页。王向远在《译介学及翻译文学研究界的“震天”者——谢天振》一文中也认为,谢天振“从比较文学切入翻译研究,论述了文学翻译的特性,响亮提出并有力阐述了‘翻译文学应该是中国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的观点,提出了翻译文学史编写的有关理论主张,逐步系统地建构了译介学的理论体系。这些都在比较文学及翻译研究界产生了相当的影响”。②王向远:《译介学及翻译文学研究界的“震天”者——谢天振》,《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第53页。
五月九日,接受《辽宁日报》记者王研采访,刊发的《谢天振:如何向世界告知中华文化》一文中,提出“中华文化走出国门需要国际合作的前瞻眼光”,“国外的汉学家、翻译家应当得到鼓励和支持”,并“鼓励、资助国外汉学家、翻译家积极投身中国文学和文化的中译外翻译”。③王研:《谢天振:如何向世界告知中华文化》,《辽宁日报》2008年5月9日,第12版。
同月,发表论文《论比较文学的翻译转向》(《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三期),并被《新华文摘》第十六期作为重点文章转载。
同月,主编并撰写前言的论文集《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由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
七月三日,发表《傅雷打破译界的三个神话——为纪念傅雷诞辰一百周年而作》(《社会科学报》)
十八日,发表《听季老谈比较文学与翻译》(《文汇读书周报》)。
二十五日,发表《中国文化如何走出去》(《文汇读书周报》)。
同月,在褚钰泉主编的《悦读》(第七卷,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出版)发表《也谈情色文学与翻译》。
同月,季进、董炎在书评《文本旅行的地图——从〈中国二十世纪外国文学翻译史〉谈起》中提出该书“以最翔实的史料、最清晰的谱系、最扎实的工夫,为二十世纪外国文学在中国的旅行描绘了一幅生动而全面的地图”。①季进、董炎:《文本旅行的地图——从〈中国20世纪外国文学翻译史〉谈起》,《中国比较文学》2008年第3期,第118页。
九月,发表《翻译本体研究与翻译研究本体》(《中国翻译》第五期)。
同月十八日,发表《译介学研究——中外文学关系新视角》(《社会科学报》)。
同月,收录论文《我与比较文学》的论文集《穿越比较文学的世纪空间:新时期比较文学教学三十年》(王福和、吴家荣、刘献彪主编)由安徽大学出版社出版。
十月,收录论文《翻译研究文化转向后的比较文学意义》的论文集《承接古今汇通中外》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
同月,收录论文《季羡林与翻译》的论文集《凡人伟业——中外学人眼中的季羡林》(季羡林国际文化研究院编)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
同月三十一日,发表《不单单是关于翻译》(《文汇读书周报》)。
同月,收录论文《探索比较文学教材的新类型》的《比较文学教研论丛•第一辑》(陈惇、王向远主编)由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
二○○九年,六十五岁。
二月六日,发表《回归故事回归情节》(《文汇读书周报》)。
同月,主编并撰写前言的《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学大系•二〇〇八年翻译文学》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
同月,发表《二〇〇八年中国翻译文学一瞥》(《文景》第一、二期合刊)。
三月,发表《翻译研究“文化转向”之后——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比较文学意义》(英文)(《中国高等学校学术文摘(文学研究)(英文版)》第一期)。
四月,发表《非常时期的非常翻译》(《中国比较文学》第二期)。
五月,收录论文《译介学:展现比较文学研究新领域》的《经典与理论——上海大学中文系学术演讲录(二)》(陈晓兰编)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六月,张白桦发表《大爱无形——翻译理论家谢天振学术个性中的人文情怀》一文,认为谢天振“从比较文学和翻译学的视角出发,从翻译理论研究的主体切入,昭显其理论研究的人文意义及学术价值”。②张白桦:《大爱无形——翻译理论家谢天振学术个性中的人文情怀》,《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第51页。
七月,与田全金合作的《外国文论在中国的译介(一九四九-二○○九)》被《光明日报》“新论辑录”版以近千字的篇幅详细摘录,尤其对该文第三部分的内容特别感兴趣。
八月,发表《为翻译文化打造良好的交流平台》(《东方翻译》第一期)。
同月,发表《大师驾鹤西去风范永存人间——追忆季老为〈东方翻译〉题词和题写刊名》(《东方翻译》第一期)。
同月,任《东方翻译》副主编。
九月十一日,发表《翻译:从书房到作坊》(缩写)(《文汇读书周报》)。
九月二十四日,发表《为了真正参与全球性的对话——新中国六十年翻译事业的回顾》(《社会科学报》)。
同月,与田全金合作发表《外国文论在中国的译介(一九四九-二○○九)》(《当代作家评论》第五期)。
十月,为《比较文学系谱学》(王向远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作序并发表。
同月,出版合作专著《中西翻译简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同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组织并参加在浙江金华举行“全球化视域下翻译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作大会发言“翻译:从书房到作坊——二〇〇九年国际翻译日主题解读”。
十一月十四日,参加在北京举行的“全国首届翻译硕士(MTI)教育与翻译产业研讨会”,并发言“翻译:从书房到作坊——MTI教育的时代背景和历史必然性”。
十二月,发表《二〇〇九年中国翻译文学一瞥》(《文景》第十二期)。
同月,发表《翻译:从书房到作坊——二〇〇九年“国际翻译日”主题解读》(《东方翻译》第二期)。
二○一○年,六十六岁。
一月十五日及三月二十一日,作为课题组成员参加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比较文学概论》课题组,出席了先后在北京语言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举行的两次研讨会。①赵渭绒:《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比较文字概论〉启动》,《中国比较文学》2010年第3期。
同月,主编并撰写前言的《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学大系•二〇〇九年翻译文学》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
同月八日,发表《不要人云亦云——也谈密勒得奖说明了什么》(《文汇读书周报》)。
同月二十九日,发表《迈过“第一道坎”以后——纪念杨宪益先生去世引发的思考》(《文汇读书周报》)。
二月,发表《今天,我们该如何纪念杨宪益先生?》(《东方翻译》第一期)。
三月十八日,受《辽宁日报》记者王妍的采访,谈西方对中国当代文学以及中国当代作家的认识,其观点以被以《中国作家创作太猥琐?》为题刊发(《辽宁日报》)。
同月二十七日至二十八日,参加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中国外国文学研究六十年”的开题论证会。②华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中国外国文学研究60年开题论证”纪要》,《中国比较文学》2010年第3期。
四月三日,参加“第八届沪上高校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博士生论坛”并致辞。③苏鑫:《第八届沪上高校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博士生论坛举办》,《中国比较文学》2010年第3期。
同月,发表《寻找我国外国文学研究的突破点——序田全金〈陀斯妥耶夫斯基比较研究〉》(《中国比较文学》第二期)、《中西翻译史整体观探索》(《东方翻译》第二期)。
同月二十三日,受《辽宁日报》记者王妍的采访谈对读书的看法,其观点被以《我们需要有品质的阅读》为题刊发(《辽宁日报》)。
同月,被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聘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中国外国文学研究六十年”子课题“新中国六十年外国文学翻译之考察与分析”负责人。
同月,贺爱军、方汉文发表了《比较文学研究的学术创新——评谢天振〈译介学导论〉》(《外国文学研究》二〇一〇年第二期)。
七月十五日,接受深圳报业集团驻沪记者马信芳的采访,在《优秀作品令我们着迷》中列出他推荐的十本中国文化艺术类必读书书单,并谈了自己的推荐理由。
八月三日,接受深圳报业集团驻沪记者马信芳的采访,在《革命时代的全景历史》访谈中评价了索尔仁尼琴与他的千万字巨著《红轮》。④马信芳:《革命时代的全景历史》,《深圳特区报》2010年8月3日,第B10版。
同月,论文《论比较文学的翻译转向》载论文集《多元文化互动中的文学对话(上)》(高旭东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九月二十五日至二十七日,组织并参加在哈尔滨举办的“专业翻译教学理念与教材建设学术研讨会”,并发言。
同月,被中国翻译协会聘为中国翻译协会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委员会副主任。
十月二十二日,发表《文学的回归》和《翻译评奖不应太功利》(《文汇读书周报》)。
同月,论文《中西翻译史整体观探索》载论文集《翻译学理论的系统构建——二〇〇九年青岛“翻译学学科理论系统构建高层论坛”论文集》(任东升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十二月,发表《二〇一〇年中国翻译文学一瞥》(《文景》第十二期)。
同月,发表《文学翻译缺席鲁迅奖说明了什么?》(《东方翻译》第六期),另载《上海思想界》(十二月十日)。
二○一一年,六十七岁。
一月,发表论文“Medio——Translatology:A New Area of Com parative Literature”(国际核心期刊Revuede Litteature Comparee,No.1,2011)。
二月,发表《〈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代序与后记》(《东吴学术》第一期)。
同月二十一日,发表《外国文论在新中国译介的第一阶段》(《辽宁日报》)。
同月二十五日,发表《三十多年里西方文论译介热潮不断》(《辽宁日报》)。
三月,被教育部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教学协作组聘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协作组学术顾问委员会委员。
四月,发表《学科建设不能搞“大跃进”——对近年来国内翻译学学科建设的一点反思》(《东方翻译》第二期)。
五月,史国强发表了《谢天振的翻译文学思想》,着重介绍谢天振提出的译介学理论及其核心概念“创造性叛逆”,还有他对翻译文学史和文学翻译史的区分。认为“在翻译研究领域果真能形成中国学派的话,那谢天振的翻译文学思想及其研究方法必将成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①史国强:《谢天振的翻译文学思想》,《当代作家评论》2011年第3期,第22-28页。
同月,发表《对〈红与黑〉汉译大讨论的反思》(《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第二期)。
同月,主编并撰写前言的《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学大系•二〇一〇年翻译文学》出版(春风文艺出版社)。
六月十七日,发表《为翻译立法,此其时也》(《文汇读书周报》)。
同月二十八日,发表《冲击与拓展:翻译研究和比较文学的关系》(《中国社会科学报》)。
同月,出版论文集《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
七月,发表《〈当代中国比较文学研究文库〉总序》(《中国比较文学》第三期)。
八月,发表《翻译学:何时才能正式入登教育部学科目录——对〈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二〇一一年)〉的质疑》(《东方翻译》第四期)。
九月三日,发表《语言差与时间差》(《文汇读书周报》)。
同月,被中国翻译协会授予“资深翻译家”荣誉证书。
十月,发表《中国文化如何才能真正有效地“走出去”?》(《东方翻译》第五期)。
十二月,论文《外国文论在中国》载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发展报告《当代中国外国文学研究(一九四九-二〇〇九)》(陈众议主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同月,发表“The Essential Role of Translation in the Remapping of World Literaturein China”(国际核心期刊Newhelicon,No.38,2011年)。
二○一二年,六十八岁。
一月,发表《新时代语境期待中国翻译研究的新突破》(《中国翻译》第一期)。
同月七日,参加在上海举行的“上海市中外文学关系研究研讨会”,致辞并发言。
同月,张德明发表了《怀疑语境下的理论样态》,肯定谢天振著《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的中国比较文学及翻译研究的前沿性和原创性(《中国图书评论》二〇一二年第一期)。
二月,论文《外国语言文学学位论文:用什么语言写作?》载论文集《国家战略视角下的外语与外语政策》(赵蓉晖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同月,朱明胜发表《外国翻译研究的一扇窗——评〈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一文,认为“该书从翻译研究中的语言学派入手,通过对当今国外翻译流派的归纳总结,并对各流派代表人物加以介绍及对其代表性文章分别作了译介,给翻译研究人员开启了研究外国翻译理论的一扇窗”。②朱明胜:《外国翻译研究的一扇窗——评〈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译林(学术版)》2012年第1期,第95页。
同月七日,接受深圳报业集团驻沪记者马信芳的采访,在《批判现实主义的幽默大师》中谈狄更斯的文学成就及影响。①马信芳:《批判现实主义的幽默大师——比较文学专家谢天振谈狄更斯的文学成就及影响》,《深圳特区报》2012年2月7日,第B06版。
三月二十二日,被南京大学出版社聘为该社重点出版项目“英汉翻译系列教材”学术顾问。
四月,发表《上外高翻MTI:并非不可复制》(《东方翻译》第二期)。
同月,发表《创造性叛逆:争论、实质与意义》(《中国比较文学》第二期)
同月十三日至十五日,参加在杭州举行的“翻译学学科建设高端论坛”。
五月,主编《二〇一一中国年度翻译文学》(漓江出版社)出版,并撰写序。
六月,发表《再谈“上外高翻MTI:并非不可复制”》(《东方翻译》第三期)。
七月,发表《“梦圆”之后的忧思》(《中国翻译》第四期)。
同月,发表《二○一一年中国翻译文学一瞥》(《东吴学术》第四期)。
九月,论文《作者本意与本文本意——解释学理论与翻译研究》载论文集《二元•多元•综合——翻译本质与标准研究》(杨晓荣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十月,发表《关注翻译与翻译研究的本质目标——二〇一二年“国际翻译日”主题解读》(《东方翻译》第五期)。
同月十二日,发表《是词典,而非法典》(《文汇读书周报》)。
同月,发表《怀念景尧兄》(《中国比较文学》第四期)。
同月十三至十五日,组织并参加在广西北海举办的“新时代语境下的中国翻译研究与教学学术研讨会”,并作大会发言“中国文化走出去:理论与实践”。
十一月一日至四日,参加在成都举行的“首届中国翻译史高层论坛”,并发言“翻译史编写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同月十七日至十八日,参加在苏州举行的“二〇一二年全国翻译高层研讨会”并发言“中国文化走出去:理论与实践”。
十二月,发表《翻译即生命》(《东方翻译》第六期)。
同月十四日,发表《莫言作品“外译”成功的启示》(《文汇读书周报》),经《文汇报》总编办推荐成为《人民日报》内参,被刘延东副总理亲自批示下发给相关单位学习。
同月十五日至十六日,参加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在海外的传播及影响研究——以二十世纪为中心”国际会议,作大会发言“中国文化如何才能‘走出去’?——译介学视角”。
二○一三年,六十九岁。
一月十日,发表《译介文学作品不妨请外援》(《中国文化报》)。
同月,出版个人学术散文集《海上译谭》(复旦大学出版社)。
二月,接受王志勤访谈发表《中国文学文化走出去:问题与反思》(《学术月刊》第一期)。
同月,发表《换个视角看翻译》(《东方翻译》第一期)。
三月,发表《中国文学、文化走出去:理论与实践》(《东吴学术》第二期)。
同月十五日,发表《换个视角谈翻译》(《文汇读书周报》)。
四月,发表《切实重视文化贸易中的语言服务》(《东方翻译》第二期)。
同月,与宋炳辉合作的论文《从比较文学到翻译研究——关于译介学研究的对话》、与张建青合作的论文《译介学与翻译学:创始人与倡导者——谢天振教授访谈录》收入论文集《润物有声——谢天振教授七十华诞纪念文集》(宋炳辉等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同月二十四日至二十五日,组织并参加在上海举行的“第十届中华译学论坛暨《东方翻译》编委扩大会”并发言;组织并参加在上海举行的“译介学与翻译学学科建设研讨会”并发言。
六月,发表《从语言服务到翻译服务》(《东方翻译》第三期)。
同月一日至二日,出席同济大学主办的“从泰戈尔到莫言:百年东方文化的世界意义”国际学术会议并作大会主题发言“中国文化走出去:问题与实质”。
同月八日至九日,参加在武汉举行的“中美诗歌诗学协会第二届年会暨现当代英语文学国际研讨会”并发言“译介学:外国文学研究的新视角”。
同月二十一日,参加在上海举办的“外语专业研究生教育高层论坛”并发言。
同月二十八日至三十日,参加在大连召开的教育部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教学协作组工作会议和第九届全国翻译院系负责人联席会。
七月十八日至二十四日,应邀参加在巴黎举行的“二〇一三ICLA International Congress”(国际比较文学协会年会),主持两场题为“西方文论概念在东方的遭遇”的园桌会议,还以国际比较文学学会翻译委员会委员的身份参加年会期间的翻译委员会会议。
八月,发表《翻译文学史:探索与实践》(《东方翻译》第四期)。
同月,谢天振主持编写的《中西翻译简史》由台湾书林出版有限公司推出繁体字版。
同月十二日至二十四日,应邀为“上海外国语大学俄语系二〇一三暑期班”授课。
同月十三日至十四日,参加在北京举办的“高端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学术研讨会”,并主持“高端应用型翻译人才的教学与评估”专题讨论。
九月二十七日至二十八日,出席在天津举办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博导高层论坛暨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会议”。
十月,发表《给翻译史课以就有的位置》(《东方翻译》第五期)。
同月十一日,出席在上海举办的“‘非主流’英语文学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翻译视角专题研讨会”并作大会主题发言“中国文学走出去:问题与思考”。
同月十一日至十三日,被在重庆举办的“全国高校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高级研修班”邀请作为专家教师为一百多名学员授课。
同月十四日至十五日,出席在清华大学主办的“中国比较文学和翻译研究高峰论坛”并作大会主题发言“中国文学走出去:问题与对策”。
同月十九日至二十一日,组织并参加在重庆举办的“中国翻译学学科建设高层论坛”,并发言“隐身与现身:从传统译论到当代译论”。
同月二十三日,组织并参加在上海召开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文学学科专场”——中国文学走出去:挑战与机遇学术研讨会,致开幕词,并作“中国文学走出去:理论与实践”的大会报告。大会还邀请了二〇一二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的英文翻译家葛浩文。
同月,出版专著《译介学》(增订本)(译林出版社)。
十一月,发表《“目标始终如一”——我的学术道路回顾》(《当代外语研究》第十一期)。
同月四日,发表《从译介学视角看中国文学如何走出去》(《中国社会科学报》)。
同月,教材《简明中西翻译史》出版(与何绍斌合作,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同月十六日,参加“上海高校比较文学博士生论坛”并作点评。
同月二十一日至二十四日,出席广州暨南大学主办的第六届“全国文艺学及相关学科发展”学术研讨会并作大会主题发言“中国翻译文学史:探索与问题”。
十二月五日,发表《中国文化走出去不是简单的翻译问题》(《社会科学报》)。
同月六日,参加“复旦大学文学翻译研究中心成立大会”并发言。
同月,发表《三读钱锺书〈林纾的翻译〉》(《东方翻译》第六期)。
同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接受广西民族大学邀请讲学,共举行三次专题讲座“学术研究与学术创新”、“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中西翻译史专题”。另应邀作了“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及博士点建设”的报告,对该校的学科建设提出建议。
二○一四年,七十岁。
一月,发表《中国文学走出去:问题与实质》(《中国比较文学》第一期),另作为重点文章转载在《新华文摘》同年第七期。
同月,就中国文化走出去问题接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采访。
同月十九日,参加在广州举行的“全国翻译理论高层论坛”并发言。
同月二十四日,发表《中国文学“走出去”不只是一个翻译问题》(《中国社会科学报》),指出“文学、文化的跨语言、跨国界传播是一项牵涉面广、制约因素复杂的活动,决定文学译介效果的原因更是多方面的”,“中国文学、文化要切实有效地‘走出去’,有三个问题和两个特殊现象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同月,出版专著《隐身与现身——从传统译论到现代译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二月,任《东方翻译》执行主编,并发表《新年三愿》(《东方翻译》第一期)。
三月二十八日至三十日,参加在石家庄举办的“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二〇一四年工作会议”及“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二〇一四年年会”。
四月四日,发表《顶葛浩文的“我行我素”》(《文汇读书周报》)。
同月二十四日,发表《纸质文本的深度阅读改变人生》(《社会科学报》)。
同月,发表《论翻译的职业化时代》(《东方翻译》第二期)。
五月,为《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持“翻译史研究”专栏(第三期)。
同月,发表“In Search of an Integrated View of Translation History in China and the West”(East Journal of Translation 2014 Special Issue)。
同月,《中国文化如何才能走出去——译介学视角》载论文集《当代比较文学与方法论建构》(杨乃乔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同月九日至十一日,参加在杭州举行的“教育部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教学协作组二〇一四年工作会议”和“第十届全国翻译院系负责人联席会议”。
同月十日至十一日,参加在复旦大学举办的“翻译与比较文化研究:东西对话”国际研讨会,并作大会发言“中国文化走出去:问题与实质”。
同月二十九日至六月一日,参加在沈阳举行的“当代中国文学翻译高峰论坛”,并作主题发言“中国文学走出去:问题与实质”。
六月,与王宁合作发表《展示中国当代翻译研究前沿成果》(《东方翻译》第三期)。
同月十三日,发表《翻译,不止一种形式》(《文汇读书周报》)。
七月五日,参加“上海市比较文学研究会第十一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并作上海市比较文学研究会第十届理事会工作报告。在这次年会上谢天振正式辞去上海市比较文学研究会会长职务,同时被聘为上海市比较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
八月,教材《比较文学》(陈惇、孙景尧、谢天振主编)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推出第三版,谢天振撰写主题学和译介学两章。
九月十八日至二十一日,参加在延边举行的“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并作大会主题发言“文化外译与翻译理念的更新”。在会上正式辞去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职务,被聘为学会的学术顾问。
九月二十六日,为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讲学“译者的隐身与现身——从钱锺书的翻译思想中的矛盾说起”,严绍璗主持。
十月七日,飞俄罗斯海参崴进行为期七天的学术访问,出席由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主办的翻译研讨园桌会,并作主题发言“中西翻译史整体观探索”。
同月十八日,出席由华东政法大学外语学院主办的全国第二届翻译史论坛并作主题报告“中西翻译史整体观探索”。
同月二十五日,飞成都出席由西南民族大学主办的“二〇一四中国少数民族文库外译学术研讨会”并作大会主题报告“文化外译与翻译理念的更新”。
同月二十七日,赴南充华西师大为该校“文学译介研究中心”成立揭牌,被聘为该中心客座教授,同日为该校师生作讲座“译者的隐身与现身——从钱锺书的翻译思想中的矛盾说起”。
十一月八日至十日,组织并参加在福州举办的“传统与现实——当代中外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高层论坛,并作大会主题发言“文化外译与翻译理念的更新——兼谈对现行翻译定义的质疑”。
同月十日,应邀为位于泉州的华侨大学作讲座“翻译的职业化时代:理念与行为”。
同月十八日至二十日,应邀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作为期两周的系列讲座,讲题分别为“学术研究与学术创新”、“目标始终如一——我的学术道路回顾”、“学位论文写作三意识——兼谈翻译研究的写作空间”、“学位论文写作的困惑与问题”(上、下)、“如何看待翻译研究的‘根’的问题”。
十二月三日,应邀为华东师大外汉系讲学“文化外译与翻译理念的更新”。
同月六日,与王宏志、宋炳辉一起在上海图书馆作面向全社会的公益性讲座“超越文本超越翻译——翻译与翻译研究三人谈”。
同月十一日,为南京大学侨裕论坛作“今天,让我们重新认识翻译”讲座。
同月十二日,出席广外主办的“多视角跨文化传播研究”学术研讨会并作主题发言“文化外译研究——译介学视角”。
同月二十日,接待台湾大学外文系主任梁欣荣并与之谈翻译的重新定位与定义,取得诸多共识,当即邀请梁欣荣参加将于翌年举行的“翻译的重新定位与定义”学术论坛。
同月二十三日,为上海师范大学讲学“学术研究与学术创新——兼谈比较文学学术论文的写作与发表”。
郑晔,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生。宋炳辉,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中国比较文学》副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