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2015-03-29王培荣王亚荣梁惠卿
王培荣,王亚荣,梁惠卿
(1.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保定071000;2.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保定 071051)
一、引言
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在英语教学中必须注重文化素质的培养,加强目的语文化的导入,这一点已经成为英语教学工作者的共识。然而在目前的英语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往往注重目的语文化的导入却忽视了本土文化尤其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及区域特色文化的导入,从而影响了文化交流的价值和英语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将本土文化融入英语教学有其现实意义。由于高职英语教学自身的特点,将本土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学,现实意义更为重大。
二、本土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学的意义
(一)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践证明,对母语文化的深层理解不仅不会阻碍目的语文化系统的发展,反而能为目的语文化的深层了解提供认知基础。母语文化在外语教学中得到肯定,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高职院校的学生在中学阶段英语基础普遍较差,进入大学后对英语学习有“天然”的畏难情绪,加之教材难度加大,教材内容多涉及外国文化主题,使得许多学生不能进入英语课程学习状态,甚至放弃英语学习。尽管英语老师们想尽办法提高其兴趣,但教学效果仍然不乐观。而如果在教学中加入本土文化内容,教师再对教学步骤进行精心设计,学生对英语教学内容的距离感必然会缩短。因为本土文化的内容一旦用英语呈现出来,学生会觉得“原来英语也能把我们熟悉的事物描绘得如此生动,表达得淋漓尽致”,由此会对英语产生亲近感,也会比较容易地进入教学内容的主题中,自然感悟英汉两种语言内涵的异同,而不仅仅是停留在字词层面。这样,学习兴趣会逐渐提升,并且由于感受到了语言间的互通,他们会敢于用英语去表达,语言的应用能力随之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自然会不断增强,从而实现高职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
(二)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关键能力
关键能力是任何职业、行业工作都需要的具有普遍适用性且在职业活动中起支配和主导作用的技能,它是人们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关键能力一般包括:与人交往的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与人合作、自我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审美能力等。就高职学生而言,关键能力对其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实现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高职院校学生入学时的关键能力状况从总体来看并不理想,在礼仪、情感、态度等各个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比如,缺乏大学生应有的人文素养;缺少耐心、毅力;心智不成熟,做事情绪化;自我意识强,缺乏与人合作的态度与精神等。在这方面大学生多接触些“文化”的东西,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就英语课程来讲,其教学内容可以包含丰富的文化内涵,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与关键能力培养所涉及的内容有许多契合点,也就是说高职英语教学在教学方法的实施、教学手段的应用及教学评价的过程中,可以承担起培养学生自我学习、信息处理、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等能力的任务,因此,通过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如果将本土文化融入英语课程教学内容中,将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实现英语教学效果提升及学生关键能力提升的双赢目标。
(三)有助于本土文化的传播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必然要走向世界,而英语学习者其实发挥着文化传播使者的作用。随着整个国家及各个省、市与国外经济交流合作的加强,人才流动越来越频繁,英语学习者的文化传播作用也会越来越重要。如果本土文化能够融入英语教学中,势必有利于我国文化的传播,进而促进经济等其他方面的对外交流。不过从目前来看,大学英语教学中涉及中国文化的内容较少,或者说有一部分但不成体系,而渗透特定省、市等地方本土特色文化的几乎为空白。所以有必要就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及高校所在地本土文化在外语教育中的渗透与传播进行有针对性的探索,并找出本土文化融入英语教学的有效途径,进而推动本土文化的传播。
三、本土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学的途径
(一)将本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中
将本土文化融入英语教学课堂中,教材的选用是关键。从目前情况看,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公共英语课程都是使用正式出版的高职英语教材,教材中本土文化的内容比较缺乏。要想将本土文化融入教材,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所讲授教材的具体内容和教学时间的安排,适时添加有关本土文化的内容。比如笔者所在学院使用的是《前景实用英语综合教程》,教材中每个单元的话题都很新鲜实用,但多涉及外国文化,学生学起来有文化距离感,无形中加大了教学难度。于是笔者在每个教学单元中都会加入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应的同主题的本土文化内容。如讲到关于食物“Food”的话题时,我们从《希望英语》中选取了介绍老舍茶馆的内容添加进去。对这些本土文化的内容学生都比较感兴趣。再如每逢学生寒假归来上第一次课时,我们会加入与春节话题相关的英文内容。另外还有一些临时起意的内容,如恰逢国内影视剧热播,或各种比赛赛事来临,或社会时事新闻发生的时候,我们都会适时地选择合适的英文材料,添加到授课内容中。这些内容涉及的是身边事,用英语呈现出来又应景,又实用,学生听起来也有兴趣。
如果可能的话,可以将涉及本土文化内容的材料编辑成册,做为辅助教材使用。辅助教材的内容利用特定的课时专门讲授。这样导入的本土文化内容主题鲜明,系统全面,比课堂上适时导入的内容会更有条理,更生动具体,可使教与学都更有的放矢。辅助教材内容可以与主教材的话题相对应,也可以与主教材内容完全不一致,有自己特定的主题。比如涉及我国传统文化的主题,时下国学热,可以编辑国学方面的内容;涉及介绍特定省市文化的主题,可以编辑整理特定省市旅游文化的内容。主题也可以与学生的专业相关,如面对动漫专业的学生,可以添加体现动漫发展历史的内容;对于建筑装饰专业的学生,可以加入介绍地标性建筑特色方面的内容等等。
在对课堂教学中适时导入本土文化内容及以特定辅助教材形式加入本土文化这两种方式进行实践的基础上,不妨尝试着编写出成体系的本土文化特色英语教材,做为主教材使用。由于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很多高职院校为了照顾大多数学生,选用了中等难度或难度更低的教材,这类教材往往对听说读写译做出了全方位的要求,还设置了许多词汇、语法等练习。教材使用后的情况往往是基础好些的学生觉得教材内容简单,基础差些的还是跟不上,程度适中的学生学起来由于内容不系统也没有大的提高,学完一个单元,留下的只是几个单词的印象。学生对所学内容没有整体的印象,对老师提出的基本的听说读背要求也不感兴趣。如果使用本土文化特色的英语教材,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听、说、读、复述等能力,学生学完教材内容后,留在心中的会是一个话题,是对英语语言及文章内容的感悟,即使内容稍有难度,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来讲授,也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将本土文化融入课外英语学习中
本土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学可以采用多元化的策略,除了上述课堂内融入外,在课堂外也可以实现二者的融合。将本土文化融入课外英语学习中,教师对学生的鼓励和引导很重要。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堂之外,阅读英文报纸和杂志,如《二十一世纪英文报》,它是面向大学生的英文报纸,涵盖的内容广泛,学生通过阅读,可以了解国家时事,同龄人的观念和行为,影视体育资讯等,同时,可以体会和学习如何用英语来表达这些母语文化内容;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或电视来关注介绍中国文化的内容,比如中央电视台的希望英语和中文国际频道节目,其中有许多涉及中国文化的内容,很值得一看。课堂外融入的本土文化内容可以先从学生感兴趣的方面入手,让学生逐渐产生用英语表达母语文化内容的冲动,然后再进一步加深和扩展。此外,为了加强课堂外本土文化融入的效果,可以要求学生给予回馈,比如对所关注内容的复述、讨论、表演等。
无论是课堂内的融入,还是课堂外的融入,将本土文化融入英语教学的实践,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需要建立一个创新的教学模式来保证其实施。也就是说,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到考核评价方式等各个环节都要围绕着本土文化融入这一理念来选取,打破已往重目的语文化而轻本土文化的理念,重构一个新的、系统化的教学模式,实现二者的融合。
四、结语
总之,将本土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学,让本土文化活跃在课堂内外,把高职英语教学变成快乐而有效的教与学,这一理念,已有同行在进行研究与实践。笔者也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为本土文化融入高职教学积极寻找文化触点,开发课程资源,将本土文化与英语教学巧妙地结合起来,为实现高职英语教学的目标,提高高职人才的培养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姜怡.不可忽视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双向文化交流[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05(2).
[2]张蓓,马兰.关于大学英语教材的文化内容的调查研究[J].外语界,2004(4).
[3]尹丹.本土与西化的重构:我国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9).
[4]宋欧.大学英语教育的本土文化意识[J].成人教育,2010(11).
[5]曹刿生.中学英语教学中本土文化“失语”现象及其对策[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3).
[6]杨雅琴.中职英语教学中本土文化的缺失与导入[J].新课程研究,2010(3).
[7]蒋丽清.高职英语教学中融入本土文化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11).
[8]周秋琴.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意识的现状调研与对策研究[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6).
[9]王菲.我国大学英语教材中的文化选择与配置——以两套大学英语《综合教程》为例[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