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手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探析

2015-03-29刘增芝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政治思想大学生

刘增芝

(保定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河北 保定 071000)

新媒体时代手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探析

刘增芝

(保定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河北 保定 071000)

手机媒体的广泛运用,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对此,高校应该高度重视,不断更新观念,趋利避害,努力探索新媒体时代运用手机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以进一步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

新媒体时代;手机媒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新媒体已经深深植根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特别是手机媒体,随着3G、4G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推广应用,其发展速度已势不可挡,触角深入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不再是单纯的通信工具,有的学者将其视为继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媒体之后的“第五传媒”。2015年7月2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较2014年12月增加3 679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4年12月的85.8%提升至88.9%。①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5年7月23日。高校是我国信息化、网络化覆盖的前沿阵地,手机已经成为当代高校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必需品,正在日益影响甚至改变着他们的生活、思想和行为,这不仅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新的契机,同时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与挑战。

一、手机媒体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新契机

手机媒体作为信息时代一种非常重要的媒体形式,以其传播信息的多样性、传播速度的快捷性以及传播受众的互动性等传统媒体所不具有的突出特点,受到更多人尤其是青年大学生的青睐,这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和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得以大幅度提高

如何有效地降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播成本,加快传播速度,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一直以来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由于手机是通过“人—机—人”的方式,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建立起来的双向互动的虚拟交流平台,能有效缓解大学生在单独面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时产生的紧张情绪,拉近他们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之间的距离,架起一座彼此之间沟通心灵的桥梁。另外,手机在高校校园的占有率非常高,便于随身携带,且功能齐全、操作简单,可以突破时空上的限制,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信息的沟通和传递。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充分利用其优点,降低传播成本,快速地将正面的教育信息传达给学生,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从而有效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获取信息的渠道得以拓展

手机以一种全新的无线互联形式使用户足不出户就可以闻天下事,高校可以充分利用手机这一教育载体,挖掘出丰富、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打破以往传统的课堂教育模式,利用手机报、手机网络等新形式来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使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同时,凭借图片、视频、音频等媒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使原来单纯灌输说教式的传统教育方法转变为互动交流式的新形式。通过微信、手机QQ群、手机微博等信息平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可以实现即时通信、瞬间互联。教育者既能够及时地将教育信息传递给受教育者,还能够掌握他们的基本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调整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而受教育者也可以通过这一途径,根据自身的特殊情况与教育者保持畅通的联系,及时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进一步沟通感情。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进一步增强

手机媒体实质上就是一种能调动人们多种感官同时感知的传播媒介,是一种包括文档、图像、视频、声音等多媒体技术的新式媒体。大学生经常利用手机接收和发送短信、微信,拍照或者制作录像视频,欣赏或者录下各种声音、歌曲。高校可以利用这些形式向学生传递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性和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同时,手机媒体作为一种能够调动人们多种感官同时感知的传播媒介,通过视觉、听觉等多重感官的相互作用,使受教育者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加深他们对学习内容的吸收和掌握,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进一步增强。

二、手机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挑战

手机媒体以其不同于传统媒体的优势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契机的同时,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一些消极的影响。只有认真分析和研究这些消极影响,才能更好地发挥手机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

(一)手机信息传播的不确定性和无屏障性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构成了很大的威胁

由于手机媒体收发信息比较主观随意,而每个人都可能把手机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中枢,这无形中加大了信息监管的难度。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会利用手机媒体传播落后腐朽的思想、文化、反华言论以及虚假诈骗信息等,这对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成熟的大学生来说,容易使他们是非不明,爱憎不分,最终导致理想信念淡化,价值观念扭曲,这对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非常不利。再加上手机媒体管理法规相对滞后,社会舆论和道德规范制约能力有限,致使手机媒体中存在着许多不道德行为,这对于鉴别力较差、好奇心较强又容易冲动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诱惑。由于大量接触这类信息,导致部分学生道德感丧失,有的在考试时利用手机作弊,有的利用手机拍照功能进行偷拍,甚至还有人利用手机微博在网上散布谣言。这些日常随处可见的现象反映出手机媒体道德失范对学生的消极影响。此外,随着智能手机的日益普及,部分大学生沉溺于虚拟时空无法自拔,产生“手机心理障碍”等心理问题:有的大学生沉溺于手机网络游戏之中,浪费了大量的宝贵时间,荒废了学业;有的大学生过分依赖手机,机不离手,造成大学课堂手机污染,严重影响教学秩序;有的大学生沉湎于手机即时通讯聊天,不愿意与现实中的人直接交流,人际关系淡漠,造成现实情感交流弱化;还有的大学生把手机当作炫耀的资本,盲目攀比,频繁地更换新的手机产品,造成经济上过重的负担和虚荣心的膨胀与泛滥。所有这些不正常现象无疑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正常生活和身心健康,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目标背道而驰。

(二)手机信息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挑战进一步增加

手机媒体作为一种开放性的传媒工具集众多传统媒体优势于一身,所传递的信息日益丰富和全面,不仅信息内容五花八门、包罗万象,而且传播信息的形式也日益复杂多样,这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更多的困难。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运用手机载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不高,比如,有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运用手机媒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在心理上还没有完全适应和接受手机媒体带来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甚至有些人对运用手机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教学存有疑虑而产生抵触情绪,拒绝使用,同时由于他们还肩负日常管理、科研教学等其他工作,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手机媒体知识的再教育,从而导致他们的新媒体意识淡薄,信息滞后,缺乏新媒体技术学习能力,对手机媒体资源的使用、手机媒体的特点缺乏基本的了解和认识,不熟悉手机媒体技术,最终导致手机载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难以达到较高水平的运作,其载体优势没能得到充分发挥;还有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缺乏运用手机载体交流的能力,不熟悉时下流行的手机网络语言,与学生的沟通存在一定的障碍,无法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问题并帮助他们解决。

(三)手机传播的即时互动性和交往的虚拟性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固有模式造成了很大冲击

现有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更多的还是教育主体采用面对面的形式(比如课堂讲授、座谈讨论等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种模式虽然说针对性较强,但由于教育模式单一呆板,手段落后,以致受教育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而手机媒体的即时互动性,使得原来的被动接受变为双向的直接交流和互动,从而要求教育主体必须及时反馈信息。加上手机微信等应用的普及,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会通过匿名的方式进行交流。一行行文字或者一张张图片逐渐取代了面对面的沟通,这些工具化特性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疏离。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改革和创新的速度远远滞后于手机媒体技术的发展步伐,特别是对运用手机媒体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先进理念和教育成效缺乏前瞻性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从而影响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成效。

三、新媒体时代运用手机媒体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途径

(一)切实增强其引领的导向性,进一步发挥手机媒体的优势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通过增强其引领舆论导向的正确性提升其教育的实效性,这需要全社会形成合力。一是在全社会范围内建立信息平台。手机媒体在这个方面比传统媒体更具亲和力和感染力。特别是近年来,手机媒体在传递民意、表达民情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必须充分认识到手机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引领作用,兼顾青年一代的需求,加快现代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扩大信息传播的覆盖范围,提高信息加工处理和反应速度,利用手机舆论传播导向功能引领舆论、弘扬正气,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二是在高校搭建手机短信平台,完善学生管理服务信息系统。手机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通讯工具,高校应该建立全方位的信息一体化互动平台,建立无线校园网,利用校园网络平台,建构起手机短信、文件通知相结合的学生管理服务信息系统,提高信息传播速率,使学生能够及时获取、了解时政动态,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从而构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并大大提高学生管理效率。三是建立健全手机宏观监控管理机制,注重疏堵结合,提高手机媒体人的社会责任感。特别是手机媒体行业必须加强自我监督、自我管理,完善行业自查机制,勇于承担净化手机媒体传播环境、维护公共信息传播秩序的责任,从源头入手,清除虚假、色情、不良信息。与手机媒体有关的诸如运营商、代理商及手机用户等各方力量,也应从技术、法律、道德等层面对手机媒体行业进行监管,加强相关行业的社会责任意识、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主动承担起净化手机媒体传播环境、保障手机媒体安全有序发展的社会责任。

(二)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手机媒体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和水平

为了更好地迎接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素质,开阔视野,不断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从而更好地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是通过开展相关教育培训,牢固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断提高政治理论素养,坚定信念,正确认识和应对手机媒体应用中出现的各种新挑战,主动占领这一新阵地,充分利用手机媒体这一新渠道及时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二是进一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信息素质,培养崇高的信息道德,树立敏锐的信息意识,善于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信息和手机媒体上新的知识信息有机结合起来,开阔学生的视野,启迪学生的思维;学会运用简洁的手机媒体语言和学生开展直接的、平等的沟通和交流,掌握主动权,赢得他们的信任和尊重,对他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及时地因势利导。三是掌握最新的信息技术,发挥手机邮箱、手机QQ、蓝牙、收集视频等手机媒体功能的优势,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手机媒体提供技术支撑。特别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更应借助手机媒体的多媒体功能,充分利用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新成果,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手机载体,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感染力和实效性。

(三)发挥高校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和建立文明健康的手机文化

当代大学生通常表现出唯我独尊、特立独行的姿态,但内心深处却渴望获得他人和社会的尊重、理解和认可。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更加关心和了解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而手机媒体的使用,可以消除学生和老师面对面交流产生的心理压力和障碍,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建立起信息双向交换的互动平台,从根本上满足学生对平等、自由、开放的交流方式和学习方式的需求。同时,要高度重视手机文化建设,一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进手机、进头脑,培养他们对手机媒体信息的选择、辨别和分析能力;二是加强大学生的手机媒体道德教育,树立高尚的审美情趣,帮助他们在使用手机媒体接受各种信息时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在各种手机信息诱惑面前能够保持理智和清醒,增强自律,自觉抵制有害信息的干扰和侵蚀,树立网络法制意识,自觉遵守现实中的道德操守和行为规范,加强自我约束;三是通过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手机文化活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如不定期举行手机摄影比赛、红色短信大赛、手机学生论坛等活动,宣传和弘扬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正能量,直接让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和心理沟通,自觉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思想境界、文化水平和法律意识,同时也为校园文化活动注入新鲜血液。

[1]王学俭,刘强.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王虹,刘智.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3]朱长根,安丽奎,敖丽芳.试析手机媒体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3).

[4]杜亮.3G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0.

[5]刘爽.浅谈如何发挥手机新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4(15).

An Analysis on the Influence of Mobile Phones 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t Higher Educational Level in the New Media Era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LIU Zeng-zhi
(Teaching and Research Depart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Baoding University,Hebei Baoding 071000,China)

The extensive usage of mobile media has brought both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t higher educational level.Universities ought to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this issue,continuously freshen up their concepts,seek benefits and avoid disadvantages.The relevant educators and specialists should do their utmost to explore new approaches on how to effectively apply mobile phones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new media era so as to improve students'leaning outcomes.

the new media era;mobile media;universitie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G641

A

1673-2022(2015)04-0037-04

2015-09-10

刘增芝(1968-),女,河北唐县人,教授,法学硕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政治思想大学生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大学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