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迷狂到理性:同人群体日常互动与仪式建构

2015-03-29

当代青年研究 2015年4期
关键词:同人基友仪式

吴 斯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一、“迷狂”的同人:被忽视了的日常生活

“同人”一词来源于日语的“どうじん”(doujin),原指具有共同志趣爱好的人们。ACG文化(Animation,Comic,Game,即动漫游戏文化)的发展使该词有了新的含义,现在该词在保留原意之外,主要指在他人作品基础上的再创作 。在日本,同人除了包含在他人作品基础上的再创作,也包含不受商业影响的原创行为。但在中国,如果作者没有特别说明,同人一般只具有前者的含义,相当于英语中的secondary fiction(fan fiction, parody),本文所讨论的同人也只具有前者含义。这种再创作可能是填补原作空白的演绎,也可能是在改变原作设定的全新故事;创作形式除了传统的图文改编外,还包括各类歌曲、动画、游戏的制作。不过,尽管形式不一、内容多样,所有同人创作的共通点在于都是同人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原作的二次阐释,表达着同人们对原作的喜爱[1]。

近年来,随着网络文化、青少年亚文化、迷群体等研究的不断深入,关于同人的研究已经十分广泛。目前,有关“同人”的学术研究较多集中在社会学、传播学、文学、法学等几个学科领域,研究的主要内容涉及同人文化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同人群体的性别政治、同人女群体的心理特征与伦理困境、同人作品的创作模式和文本特征、同人活动的侵权行为及可能的规避措施等。这些研究为我们了解同人文化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但受制于研究范式和单一学科视角,多数研究往往局限于同人活动某一部分内容的探讨,且习惯于将同人活动抽离同人的日常生活背景,以突出同人活动的特殊性。于是,“迷狂”、“反叛”、“颠覆”,就成为当下学术研究常用于同人乃至青少年亚文化的标签,尽管学者不断试图接近并理解这些亚文化群体,却常常会由于亚文化中诸多非理性因素的发现,开始学者们的家长式关怀[2]。究其原因,与其将亚文化群体的活动抽离日常生活进行研究有很大关联。

脱离日常生活情境的同人活动,呈现的将是同人们强烈的情感体验——因为喜欢,所以可以不计时间、精力地投入。但实际上,同人活动中的情感并不是一种短期的激烈情感,它是一种稳定的情感能量,既包括激烈的情绪释放,也包括平淡的情感体验,且总体而言,平淡的情感状态占多数。一旦将同人活动置于更为广阔的日常生活范围内探讨,就能清楚地看到同人情感能够长久稳定存在的原因——同人活动并非脱离生活而存在,它是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日常生活仪式。

仪式研究一直是人类学关注的一个重点,但至今学界对“仪式”也没有形成公认的定义,且随着“仪式”越来越广泛地被不同学科领域加以训诂和解读,其含义愈加复杂[3]。有学者对仪式的“技术性”、“超自然”、“神圣”、“禁忌”、“象征”、“符号”等一般被认为是仪式重要特性的因素进行分析后发现,以上任何一种因素都不构成区分仪式与非仪式活动的普适标准,因此,有学者认为给仪式下一个普适定义是不可能的。另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是,“研究者在田野中,总能并不费力地把仪式从其他活动中区分出来,从而对仪式投以关注”。由此,有学者从“排他性”角度对仪式进行了阐释,认为作为仪式的人类活动,蕴含了某种意义。这种意义对异文化的观察者而言,不经过深入访谈就不能确知。这种“不明白”即是仪式,而仪式研究的核心即是对“文化事实”进行探寻[4]。

网络是同人活动的主要场所,在这个没有实质形态的虚拟空间中,同人们的活动范围一般被称为同人圈。“圈”实际上是一种无形的区隔,它既将同人们在心理上连接起来,也将不理解同人活动的他人进行了同质化归类——成为与圈内人相对的他者。圈外人对同人的“不明白”——同人究竟在做什么?同人活动有何意义?——即是我们关注的仪式核心。

鉴于此,本文拟从同人的日常生活入手,立足同人群体本身,分析同人如何在日常互动中投入情感、建构仪式、形成同人文化,以探寻同人活动中的“文化事实”。在此过程中,我们还将对同人的行动逻辑进行检验,以了解同人是否如前人研究所言是“迷狂”的游戏者。尽管我们将从微观层面入手分析同人的日常生活,但情境而非个体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个体是以往互动情境的沉积,又是每一新情境的组成部分,是一种成分,而不是决定要素[5]。不同的情境决定着同人们不同的行动,只有了解情境,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同人们的各种选择。

本文所使用的资料主要来自对三位同人的深度访谈,这三位同人是笔者在长期的同人活动参与式观察中选择出的差异性个体:小G,女,22岁,主要在其高中时期参与同人活动,高中毕业后入读了某大学的自学考试班取得本科学位,目前在某报社入职尚不到一年,工作后基本退出了同人圈;小U,女,21岁,大三学生,小学已经开始看同人文,但由于家庭对其的管束,大学之后才有时间开始自己的同人创作并真正参与到同人活动中,目前面临本科毕业后升学还是工作的选择;小A,女,26岁,从大学开始参与同人活动一直持续至今已近8年,本科毕业后工作较为顺利,又在某高校读了MBA,目前在某世界五百强公司就职。参与式观察的地点为百度贴吧其下的多个同人贴吧和相关的QQ群,访谈则主要通过QQ和电话访谈实现。本文对贴吧名称、同人账号等进行化名处理。

二、“不只是喜欢”:仪式的召唤与进入

在关于同人的多数研究中,同人的“喜欢”和“萌”往往会被作为研究起点,因为在不同的调查和访谈中,同人们大多都将自己“为什么会参与同人活动”的原因归结为“喜欢”。但相比起“为什么”我们更愿意首先关注同人仪式的文化事实“是什么”,这是由于根据以往研究,一旦从相对主观的“喜欢”之感情入手,就很容易生发出“迷狂”的文化描述,以致陷入非理性因素的研究套路,忽视很多文化事实的细节。所以,进入同人圈的标准和同人仪式的规则将是我们首要关注的问题。

小G虽然现在已经基本退出同人圈,但她在同人圈中最为活跃的二三年时间里,写了不少同人文。由于其经常在不同的同人圈中活动,所以平均到每个圈子中的文章并不很多,但仍有部分作品因为认可度较高被广泛转载,甚至有同人为其作品建立了百度词条,这对同人而言已经是一种比较高的“荣誉”。不过,小G认为,写同人文、获得认可,这些都不能算是真正进入了同人圈。但对于“进入同人圈的标准是什么”,小G也没有给出正面回答,不过我们可以从她高中时期初入同人圈的经历对该问题有所感知:“刚开始都是在贴吧随便看看,后来是被L拉入伙的。觉得L情商挺高的,当时吧里人挺少的,所以在水楼冒泡的都会被拉上。入伙觉得不做点什么有点对不起人家,以前都没人这么热情地拉我入伙,所以就写了点。高中时间紧,同人其实不怎么耽误学习,我觉得逛贴吧唠嗑比写文耽误多了。后来每天上贴吧成了习惯吧,觉得挺好玩的,有些好基友之类的。因为很无聊啊,叫我全心全意学习什么臣妾做不到啊。就算不唠嗑我还是会发呆,那还是上贴吧唠嗑吧。”(同人文)

可以看到,相比起以往被学者们视为研究重心的同人创作(写文),与其他同人的日常互动(唠嗑)才是占据了小G更多时间的主要同人活动。从“随便看看”,到偶遇其他同人热情拉其“入伙”,再到每天上贴吧成为“习惯”,小G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该同人群体的活动规则,并与其他同人建立了互动关系。由此,不难理解为何小G无法给出“进入同人圈的标准是什么”的答案,因为答案即在无法精确的互动过程中。

事实上,无论是进入同人圈的标准,还是同人圈内的活动规则,对同人而言往往都是在潜移默化式的代际传递中获得的——观察身边先来者的活动是同人们熟悉特定圈子规则最常采用的方法。这种观察既包括对明示规则的了解,也包括对圈内潜规则的熟悉。而明示规则,如同人主题、发帖格式等,大多只要阅读贴吧规则、论坛守则等就可以获悉(这点与非同人贴吧其实并无太多不同),于是“潜规则”就成为同人最需学习的知识,它即是仪式的核心。对于同样无法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小G用两个例子对同人圈内的一些潜规则做了说明:“以前A吧有个叫K的人,要画画也要写文,隔壁的人很喜欢她啊,发个帖很多人回帖,捧的人也多,可实际上文字真的不好,画画本来我没什么立场说,因为我不画,不过后来和一个认识她的画手说到她,说她画画也不怎样呢。要比较的话,她的文笔大概就和B吧被我消灭零回复的那些文水准差不多,条理还没人家分明,可影响差得不止一点点。但K能够装出大手的气场,一旦别人都认为她是大手了,那抱大腿的就多了。再比如,又是隔壁的,吧主M,当吧主的同时还写文,还和一个小有名气的写手是好基友,于是抱大腿的也很多,反观同样是管理的另外几个,受众面就小得多,人家根本就懒得主动来找你玩啊。”

从小G的举例来看,同人圈内潜规则的核心可能是一系列以同人创作为中心被广泛接受了的人际互动关系。无论是小G口中的K还是M,作为个体都不成为同人圈中的规则。而一旦她们被符号化为同人圈中的“大手”,无论其作品本身质量优劣,都成了被膜拜的对象,其与普通同人间的关系也成为同人仪式的一部分,需要被广泛遵守。而结合小G自己进入同人圈的经历则可以更加明显地看到,互动关系在同人日常生活中的核心地位。

一旦我们将互动关系视为同人仪式的核心,很多问题便会迎刃而解:由于互动关系相对稳定,所以尽管不同同人圈的活动内容不同,同人只要熟悉这些互动关系便可以自由地在不同的同人圈中活动,反之亦然;又由于互动关系在同人仪式中占据核心地位,所以不与其他同人建立互动关系,就很难真正进入同人圈。至此,小G所说的“写同人文、获得认可,这些都不能算是真正进入了同人圈”也能得到解释,因为没有互动的建立,同人仪式便无法完成。

但当我们将同人仪式等同于一系列以同人创作为中介的互动关系时,也面临着泛化同人仪式的危险,因为每个群体都有自身的互动关系。那么,除了以同人创作为中心的特征外,同人的互动与其他互动有何不同?人们为何会在现实或网络世界中可能遇到的众多互动关系里,选择进入同人的互动关系圈呢?对于为何会参与同人活动这一问题上,小G的回答十分简单,“就是喜欢”,这与前人研究基本接近。与小G有着迥异生活背景的小U,在这个问题上与小G给出了近乎一致但更加详细的答案:“因为喜欢,想和大家一起萌。我本命樱木,后来喜欢上的本命也都是这个类型的。大家一起萌很开心啊。看到自己喜欢的人被别人认可,就觉得死而无憾了。同人就是这样,喜欢才会去做。整天求关注的基本上都是萝莉,以为自己是英国皇室公主,掌握全球经济命脉,会十八国语言,全世界男人都想融化她冰雪般的心。大部分人三观还是正常的,虽然没什么节操。没人关注也没什么,写出来就很满足了。”从小U的叙述中可以看到,推动同人进入同人圈最为根本的力量是对同人对象的情感。在情感的召唤下,同人从现实走向虚拟,在同人圈这个聚集了众多相似情感拥有者的网络空间中寻求共鸣。情感也是同人仪式区别于其他仪式的重要因素:尽管同人仪式表现为一系列互动关系,但这种互动关系必须是建立在共同情感基础上的关系,以自我为中心、以关系本身为目的的同人,在同人圈中会被视为不懂规矩的“萝莉”。

有着共同兴趣爱好的同人,在情感的推动下于网络中际遇,借由同人创作这一中介,同人们一方面表达着自己对同人对象喜爱的情感,一方面与其他同人发生互动,并在互动中协调彼此行动,确定相互间关系,进而建构起区别于其他互动的同人仪式。习惯化的互动关系是该仪式的核心,互动带来的道德团结性则在同人与非同人间形成区隔,并给同人带来“成员身份感”。由此,我们可以尝试对同人仪式进行概念化界定:同人仪式是具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以他人作品再创作为基础,按照一定道德规范进行的具有情感意义的较为固定的互动行为程序。在这个意义上,同人的仪式在本质上与家庭仪式十分类似,在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中,情感作为互动的调节器,不断建构和完善着同人的社会关系纽带。

三、从“路人”到“特别的她”:互动的分层与仪式的持续

既然互动是同人仪式的核心,那么可以想见,由于互动关系的差异,同人仪式必然也会呈现出多种样态。所以,我们并不满足于同人们惯常以“天下同人一家亲”这样的话语来总结同人间的关系,同人如何确立具体同好是我们接下来要讨论的问题。费孝通提出差序格局的概念用来描述人际格局的亲疏远近,林耀华用精心编织的网来比喻日常交往的圈子,这些都可以成为我们观察同人仪式的重要参考,因为同人的日常交往也是由各种亲疏关系构成。

在众多交往关系中,最先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同人们关于“基友”一词的频繁使用。小G提到“后来每天上贴吧成了习惯吧,觉得挺好玩的,有些好基友之类的”,而小U也表示自己“写青黄(《黑子的篮球》中的一对同人配对①配对:日本的同人作者在创作同人作品时,会将其作品中存在恋爱(情侣)关系的角色配对,称之为カップリング,简称カプ或CP。中国同人沿用了该用法,创作中一般会在作品开头标明CP。)是因为周围基友都萌这个,脑洞是会传染的”。我们知道“基友”一词最初是由英文单词“gay”的粤语发音演化而来,指男性同性恋者的关系。随着网络语言对该词的收编和使用,之后逐渐也被用来形容十分亲密的男性友人关系。那么,在同人这里“基友”又代表何种含义呢?小U这样解释:“平常说基友大概就和我们在三次元(指现实生活)说朋友一样,关系好不好都可以是朋友嘛,在这个圈子里就都是基友。所以从二次元到三次元叫面基,我是这样想的。面基挺普遍的,基本上有同人会就有人在吧里发帖子求包养求勾搭。现在最有钱的都是萝莉啊,三四十块的门票根本不算什么。我第一次面基是在大一,高中出门要被父母盘查没机会去。见面也不干什么,反正就是见到了就很开心。会聊同人,不过好像互相调戏更多,互诉衷肠那不是同人是真基了啊。面基之后会有点不一样吧,说到底面基就是同城交友会啊。好基友就是字面意思啊,关系比较好的基友吧,就不是路人了。好基友其实应该和好闺蜜是一个意思,反正就是马末路(日语“守护”的发音)心肌路(日语“相信”的发音)一类的。所以基友易得,好基友难求啊。”

小U的这段解说实际上是对“基友”进行了广义和狭义的区分,对同人来说广义上的“基友”包括了同人圈内所有的人,有一种想象的共同体的意味;而狭义上的“基友”则等同于闺蜜,是实际交往中关系更为亲密的同人。可以看到“基友”既是一种实在的关系,指向个体同人的具体交往对象;也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表征着同人们对参与同人仪式所有个体的想象。通过对“基友”关系的不同感知,同人们对自身情感进行了区分并在虚拟世界中形成了自己的差序格局,而同人仪式也因此有了不同的层次和表征。

从线上走到线下的“面基”现象,是小U的描述中另一个值得关注问题。从小U的话语中可以发现,“面基”未必是线上关系很好的同人之间才会出现的行为,有着同城交友会性质的“面基”现象,实际上是给虚拟世界中的同人增加了现实世界中互动的机会,而现实世界中的互动反过来也会进一步促进虚拟世界中同人仪式的持续。不过,相较于小U在同人会中的同城“面基”,更多同人间的“面基”却是由于双方线上情感关系亲密进而激发起线下互动的愿望,小A与X就是其中一例。小A与X曾经是某贴吧内比较有名的一对攻受配对。同人间所谓的“攻受”关系源于耽美同人创作,耽美同人创作中的“攻受”是对BL(boy’s love)关系中两个男生身份进行区分的表述,攻为主动方,受为被动方,主被动则主要指情感方面。同人日常交往中的“攻受”关系延续了耽美同人创作中的“攻受”逻辑,但不同的是,现实同人间的“攻受”关系并不包含同性间恋情的意味。同人间的“攻受”关系在本质上十分类似于中国传统儿童游戏“过家家”中的角色扮演。小A这样描述她与X的过往:“最开始进入同人圈只是想更接近X,她的同人文太美了,能把我讨厌的CP(配对)写得让我感觉萌,就天天上去调戏她。不过她追求者很多,所以当时画很渣,为了X还是会很羞耻地发上来。我曾经的目标就是画到能配得上X的文。X看到我的画经常会留言,就有正当理由调戏了。喝茶党都是看热闹的,小剧场掉节操捡肥皂什么的大家都喜闻乐见。时间长了她也就默默接受是我家受这个事实了,指X默认与同人圈中与阿布的“攻受”关系,并承认自己是较为被动的。X毕业的时候正好来S市,就顺便见了个面。当时邀请X去我家,不过被她拒绝了。她那个时候已经基本上不上同人圈了。后来去H市旅游,X正好在那里工作,就出来聚了一下。后来一直都有联系,同人倒是不怎么谈,八卦工作什么的聊得比较多。”

可以看到,“攻受”关系同“基友”关系一样,包含了同人区分不同互动的愿望。与“基友”关系不同的是,“攻受”在一定程度上还带有表演的性质,内含着同人对互动关系本身的期待。换言之,借由模式化的“攻受”关系,同人间的互动能够成为一种显在仪式,而“基友”关系则相对不可见,是一种潜在仪式。

小A与X的互动也让我们看到了同人仪式中持续存在的权力关系:相比起已经在同人圈中有着一定影响力并掌握了更多同人资源和关系的X,籍籍无名的小A需要付出更多的代价(在绘画尚不成熟的时候发布作品、并不断磨炼画技试图让自己的画“配得上X的文”)才能引起X的关注。而小A不断发布作品并提升作品质量,实际也是在提升自己的文化资本,这种提升最终使得小A与X间特殊符号关系的确立得以形成,并推动了同人仪式的建立。联系小G提到的潜规则,我们可以进一步感受到同人仪式中渗透着的权力关系。

有趣的是,X大学毕业后正式工作,退出同人圈,实际上已经宣告了她的同人仪式参与的结束,但这并没有影响她与小A本身关系的持续。反倒是X在退出同人圈之后,与小A间的关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由于我们一直将互动视为同人仪式的核心,如果将X退圈前后与小A的互动视为同一种关系,那么是无法解释作为仪式的同人互动的。事实上,以X退出同人圈为分界点,小A与X间的互动已然发生变化,在同人圈中更为程序化的互动关系已经被转换为了不再受同人仪式规则限制的日常互动。

遵循着一定互动规则的同人,在日常仪式中以不同方式区分着互动中的情感对象。这些区分既包括对作为整体的同人之共同体的想象,也包括对具体互动对象亲疏关系的辨认;既有富含表演性质的显在仪式,也有较难辨认的潜在仪式。权力则是渗透在这些互动中的重要因素,它影响着仪式的达成。线下的互动促进着线上同人仪式的持续,而线上同人仪式的结束并不意味着线下互动的终结。由此可见,嵌入在日常生活中的同人活动,并非孤立的仪式——同人们根据日常互动中的各种情境赋予情感以理性,在同人仪式这个相对固定的情感市场中,通过互动建构着与他人的联系,并在联系中不断实现着自己情感满足的目标。

四、理性的仪式选择:基于生命历程理论的再审视

生命历程理论将个体的生命历程看作是社会结构的产物,侧重于讨论剧烈的社会变迁对个人生活与发展的显著影响,并极力寻找个体与社会的结合点。在社会学领域它一般用于移民的相关研究。同人虽然不经历物理意义上的流动,在情感上却漂泊迁移——为了寻求情感满足,她们从现实迁移至网络,在网络中与拥有相似情感的他人建立联系以实现情感的定居。因此,同人可以说是一种情感移民。借由生命历程理论对同人活动进行再思考,能够帮助我们对同人仪式有更为深入的了解,并让我们更加清楚地认知到同人的行动逻辑。艾尔德归纳了生命历程理论最核心的四个基本原理[6],我们将以此为框架进行分析:

“一定时空中的生活”原理,该原理强调人在哪一年出生、属于哪一个同龄群体,它将人与某种历史力量联系起来。据已有研究,同人女群体的社会属性特点包括:年龄方面,15-25岁的同人女占了总数的60%以上,20岁左右是其最高峰;地域分布方面,城市占绝大多数,尤其是经济文化较为发达的城市,农村很少甚至没有;社会经济状况方面,调查认为同人女的社会经济状况一般处于中层偏上的水平[7]。可见同人女基本上是出身于网络普及后的一代,经历着相同的社会变革,拥有着近似的阶层体验。这意味着她们的生命轨迹有着相近的生活起点。

“个人能动性”原理认为,人总是在一定社会建制之中有计划、有选择地推进自己的生命历程。人在社会中所作出的选择除了受到社会情景的影响外,还受到个人经历和个人性格特征的影响。回到本文开头对三位同人所做的简要背景说明可以看到,尽管有着相似的生活起点和共同的同人活动参与经历,但三位被访谈者的同人活动轨迹却迥然不同。小G在高中时期参与同人互动,工作后却逐渐退出同人圈,与其报社记者的工作性质有关;小U在大学之前虽然看同人文却没有机会参与到同人活动中,是受到家庭因素的制约;小A大学毕业工作后也没有中断同人活动,则是由于工作十分顺利。就业、升学,这些关键生命事件都影响着同人的仪式参与。同人们实际是在将自身与所处环境进行匹配,以避免同人活动与现实生活的冲突,从而使同人活动合理地成为生命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互联系的生活”原理指出,人总是生活在由亲戚和朋友所构成的社会关系之中,个人是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才被整合入一定的群体。在更一般的意义上,该原理指的就是人在一生中所建立的各种社会关系网。从前文的分析中我们看到,同人仪式的核心正是基于情感的固定互动行为程序。这种互动不仅是线上的他人作品再创作和同人间的闲谈,它还会促使同人从线上走到线下,在虚拟和现实的不同层面扩大同人的交际圈。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与更多同人的交往,同人们的情感需求在此过程中被满足。而借由情感的调适,同人也互相影响着彼此的生活。

“生活的时间性”原理,指的是在生命历程中变迁所发生的社会性时间,他还指个体与个体之间生命历程的协调发展。这一原理认为,某一生活事件发生的时间甚至比事件本身更具意义。实际上,经由前三个原理的分析,我们已经可以感受到同人仪式的根本意义:它是20岁左右、在城市生活、经济状况较好的女性,主动寻求并建构起的情感调节器。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在基本的生理和安全需求被满足后,对爱与归属等的情感需求就会变得十分强烈。同人们的生活起点决定了她们的生理和安全需求相对容易被满足,以同人仪式为代表的情感调节器就成为她们生命轨迹中必然要追逐的目标。

不难发现,生活的理性始终与同人相伴。作为情感移民的同人,根据情境和情感需求,在日常的互动中参与并建构起同人仪式,这一日常生活仪式也极大地满足了同人对情感的需要。如果将情感本身视为一种交易,那么同人们投身同人活动,实际就是在以一定的情感能量博取更多的情感利润。在这个意义上,柯林斯所说的情感是高度理性的在同人身上得到了证实——个体同人在仪式市场中寻找可以使情感利润最大化的仪式,而在互动中能够给她们带来大量情感回报的同人仪式就成为她们最终的选择结果。所以,与其说同人是情感的迷狂者,不如说她们是情感的投资者,她们的理性已经在同人仪式中得到了检验。

值得注意的是,既然同人仪式在本质上是一种基于互动的情感调节器,那么,在逻辑上只要有渠道能够满足同人的情感需求就可能取代同人仪式在同人生活中的地位。于个体同人而言,同人仪式的关键反而并不在于其较有特色的同人创作,同人创作甚至同人规则都只是同人仪式的表面,同人仪式的情感支撑功能才是其本质。因此,在同人不断变迁的生命历程中,每一次生命事件的出现,都可能是同人仪式的开始或终结。

有着共同兴趣爱好和相近生活起点的同人,在情感的引导下于网络中际遇。通过对他人作品的再创作,同人们表达着自身的情感,并与有着相似情感的他人按照一定的行为程序进行持续互动。这个过程不仅伴随着对我群体与他群体的区隔,也包括对我群体内部互动的区分,同人的仪式即在这一过程中被逐步建构,并召唤着更多相似个体的加入。同人仪式于圈外人而言的“不明白”即在于这些日常互动中,而同人仪式的根本性“文化事实”则在于,它是一种基于互动的情感调节器,作为情感移民的同人以高度理性的情感投身于其中并寻求着情感的满足,而各种生命事件都可能影响同人们最终的仪式选择。

[1] 王铮.同人的世界:对一种网络小众文化的研究[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8:32.

[2] 易前良、王凌菲.御宅:二次元世界的迷狂 总序[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2:14-16.

[3] 彭兆荣.人类学仪式理论的知识谱系[J].民俗研究,2003(2):5-20.

[4] 吴乔.仪式的要素与仪式研究——以国内个案对国外人类学仪式理论的再探讨[J].世界民族,2013(5):20-31.

[5] 兰德尔·柯林斯.互动仪式链[M].林聚任、王鹏、宋丽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33.

[6] 李强、邓建伟、晓筝.社会变迁与个人发展:生命历程研究的范式与方法[J].社会学研究,1999(6):1-18.

[7] 阮瑶娜.“同人女”群体的伦理困境研究[D].浙江:浙江大学,2008:15-16.

猜你喜欢

同人基友仪式
十岁成长仪式
网络同人创作:缘起、模式与困境
仪式感重要吗?
同人周边项目概述
次元之壁的缝隙
暗恋之心,路人皆知
Talking strategies
何以壁咚
欢乐国庆周
一辈子的基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