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公益参与过程研究

2015-03-29张一帆

当代青年研究 2015年4期
关键词:公益活动动机公益

张一帆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一、研究缘起

在国家政策制度改革的促进下,民间公益组织得到蓬勃发展,民间公益行动也不断增多,中国正迈向“全民公益”时代,作为“天之骄子”的当代大学生,早已不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相反,他们也一直活跃在社会服务、支教扶贫、环保倡导等公益领域,是社会公益行动中一支重要的生力军。在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重大社会事件中,我们均可以看到积极参与、服务社会的大学生志愿者,他们的突出表现也获得社会的高度认可,公益创业也成为大学生中的一股热潮。根据零点研究咨询集团(以下简称零点)2010年发布的《中国大学公益调查报告》,有七成大学生参加过公益活动,参与公益行动已经成为大学生履行社会责任与丰富个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参与公益行动体验是培育当代青年社会责任感和职业公益人的有效途径和方式之一。通过对大学生公益行为的纵向剖析,能够呈现这一青年公益行动者公益之路的发展路径,通过主体叙事最大程度地反映大学生在公益参与过程中的成长体验。

二、文献回顾

(一)大学生公益动机

大学生的公益行为是一种典型的公民参与公益行为。公民志愿公益行为存在于各种社会形态中,它一般表现为慈善捐赠和无偿服务两种方式,在公民参与公益行为的动机上,学理上尚存在争论,比较盛行的有基于西方公民理论中公民道德和义务的责任论、经济学解释范畴的利己论、扶弱济困的利他论,以及包含复杂动机的多元论等观点[1]。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动机可分为理想型动机、回报型动机、交往型动机、学习型动机、盲目性动机[2]。其中,理想型动机主要源于内心需求,主要着眼于自我价值的实现;回报型动机主要着眼于对民族、国家、社会的贡献;学习型动机主要着眼于个人的提升与发展;交往型动机主要着眼于人际交往和社会资本的积累;盲目型动机则几乎完全来源于外在诱因,更多的是受环境或他人影响,主观上考虑不充分。在对大学生参与大型运动会的志愿者服务动机研究中也发现大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的动机主要包括自我成长的需要、追求知识与技能、交往的需要、回报社会等四个方面[3]。零点公司的调查报告显示,以增长社会见识为主要内涵的社交动机是大学生参与公益的主要动机(72.8%),其次是利他动机(63.1%)。

因此,大学生公益动机呈现多元化特征,并以追求自我成长提升和扶弱济困的利他慈善行为为主,趋向于道德层面的要求和自我成长与价值实现的结合,单纯性的利他动机和理性动机不再是主流。

(二)大学生公益的现状

对大学生公益发展现状的分析,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中国大学生公益调查报告》。根据对全国40所高校大学生参与公益情况的抽样调查显示,当前大学生公益存在“参与浅层化、人员精英化、领域局限化、意向政府化”四个特征。大部分大学生参与公益都主要集中在大一、大二的“尝鲜阶段”,而随着年级的升高,参与公益的热情和频率不断退减。同时时间协调难的问题也让其参与具有间歇性,难以长期坚持。作为公益储备人才的大学生,在参与公益活动时表现出严重的冷热不均,大学生对“社区建设服务”和“帮助老弱残障人士”的参与度大于关注度,显得“拥挤”,由此也造成大学生公益服务的变味。这对于公益领域日益多样化和专业化的人才需求来说也并非好现象。相较之下,则是另外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公益领域如扶贫建设(如向农民普及科技知识)、帮助病患人群(如帮助自闭症、智障儿童等)鲜有问津[4]。

在“做公益、职业能力与专业知识”更关键的时代[5],虽然一方面是社会公益组织对非公募基金会管理、非盈利组织管理、公益理论研究和政策咨询方面的人才有大量需求,另一方面却是大学生在这些专业领域的无人问津。“没钱”和“辛苦”是公益事业高认同度却低选择率的重要因素。当前大学生公益呈现出“对公益类型的认识越来越丰富”、“对公益的理解态度越来越开放”,但是“对公益活动效果的认同越来越低”的三大趋势。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定性研究方法,不仅通过正式的深入访谈收集资料,也利用“局内人”的身份进行了参与式观察和非正式访谈。在具体操作上,本研究从上大学以前、大学期间、大学之后三个时间维度对大学生公益参与过程进行划分,重点关注每个阶段的参与状态和影响机制。在访谈对象的选取上,根据研究需要进行理论抽样,最终访谈了来自中山大学和吉林大学的17名大学生,涵盖了不同年级的大学生(从本科一年级到硕士研究生),其公益参与领域涉及综合性志愿服务、助学、环保和支持性公益平台等多个类别。

本研究聚焦大学生的公益之路,探寻大学生的公益成长历程。生命历程理论试图建立的是一种跨水平跨领域的宏观视域,但其落足点还是更多地在于生命的发展轨迹,时间观对于它来说不仅是一种崭新的解读社会的方式,还是重要的研究范式[6]。本研究主要受到生命历程理论的启示,将大学生的公益参与过程视为一个特殊的生命历程,称之为“公益之路”。尽管对于大学生的整个人生而言,这一历程尚显短暂,未来还有更多无限可能性,但仍然可以借助这一理论所建构的纵向时间观研究范式,回溯分析大学生参与公益过程中不同时间节点的微观轨迹,呈现大学生公益之路的纵向发展路径。

根据对访谈资料的分析和长期的实践观察,大学生公益之路可划分为三个明显的时期,即“结识与初始发展”、“深化与成长”、“延续与退出”。通过展示不同阶段大学生公益参与影响机制和思想变化,可以全面呈现大学生的公益之路。

四、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公益之路的初始发展

1.结识的时间

虽然被访对象主要是大学期间有公益参与的大学生,但调查发现,部分大学生接触公益的初始时间可以追溯至中学甚至更早。如GA6所说:“一二年级时,学校有一个与当地贫困县手帮手一对一的互助活动,针对高的年级做。辅导员带着我们去送物资,赞助人家上学。我妈就让我跟着五六年级的学长去了,和一个与我同级的孩子建立互助,经常信件往来,还会邮钱。”

大学以前公益参与主要受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个体性格、好奇心的影响,如GA6说“我妈会从小注重培养我有一颗善良的心,要帮助其他人”;GA2做义工的原因“首先是好奇,因为没有接触过。其次是受同学的影响及学校提倡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影响”;GA8表示“我觉得自己挺有同情心的,看到需要帮助的人就特别想帮助他们”。然而,由于主观认知、能力和客观环境等限制,大部分学生的早期公益参与具有明显的碎片化、浅层次的特征。GA13在初三和高三时不得不因其学业而暂时中断做义工。尽管如此,早期的公益参与经历作为大学生公益之路的起点,仍具有重要意义。公益初体验时期收获的情感,奠定了他们进入大学继续参与公益的基础,也是持续参与公益的重要原动力。

2.信息获取的渠道

研究发现,大学生在选择公益项目时更倾向于充分利用自己的“强关系”来获取重要的信息资源进行决策判断[7]。“通过学长,自己很想参加一个社团,进入大学之后就问自己的学长,大学里面哪一个社团比较实际,可以做一些事情,他就给我推荐了这个。因为他是这个协会的,对它比较了解”(GA1)。

大学生在最初加入公益社团或参与某项公益项目时常常是一种不清楚的“茫然抉择”[8]。而笔者发现,通过“强关系”渠道获取的信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解大学生在公益参与过程中潜在的不确定性,有利于加深大学生对公益行为概念的认识,也有利于大学生加快建立对公益的认同。当然,除了这种“强关系”获取信息而加入外,公益社团发布的宣传公告(如校园摆台、横幅、海报等媒介)等“弱关系”也是其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

3.参与的初衷

大学生公益参与动机的个案访谈资料,印证了唐娟所述的“公民道德和义务的责任论、经济学解释范畴的利己论、扶弱济困的利他论,以及包含复杂动机的多元论”等观点,呈多元化特征。如“觉得自己长大了,想要体现自己的价值,之前都是别人帮助自己,也想尽一份力去帮助别人”(GA1)。“我之前参加的活动不多,想参加这个活动锻炼一下自己”(GA3)。“我觉得参加志愿者协会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能上大学就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了,世界上还有比你更不幸的人。所以我觉得能做这样的事情挺好的,也没有想到其他的什么”(GA5)。

当然,对于有的大学生而言,做志愿者也是一种新奇的体验,“就觉得这个东西挺新鲜的,没有尝试过,就想体验下这种感觉”(GA9);对于有的大学生来说,参与公益是一种补偿机制——弥补大学之前不能经历的遗憾,“还愿,之前没有机会担任志愿者”(GA11);有的大学生参与公益目的性并不强,具有从众心理,只是希望不浪费时间,“当时实际上也没有多少事做了,与其浪费掉,不如找一点事情做了”(GA7)。

4.参与的方式

虽然慈善、助人一直是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但是在以应试教育和升学为首要目的的教育体制氛围中,绝大部分学生忙于学习而无暇参与公益。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在升学压力下,在上大学之前就具有一定的公益经历仍是一项略显奢侈的要求,更多大学生的公益之路始于进入大学之后。调查发现,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参与公益活动的形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加入公益性学生社团,并在里面担任一定的社团职务(如干事、正副部长、正副会长),然后借助组织这个平台,参与组织公益项目;另一种则是作为志愿者单纯地参与由学生公益社团或其他组织发起的公益项目。对于前一种形式,大学生不仅是公益活动的参与者,同时也是其策划者、组织者。涵盖了从活动设计到活动执行的深层次参与,更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对公益的理解和认同,也容易成为大学生公益专业社会化的前奏,为他们未来进入公益机构从事全职公益人奠定基础。相比之下,在后一种形式中,大学生可能只是一个相对被动的参与者,参与程度存在浅层化特征。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不具备组织身份的大学生公益参与者就一定没有高认同和深入的思考,而是指组织外的成员,可能对公益项目的过程无法通盘了解,对深层根源问题的认识存在局限。从长期实践经验来看,作为策划组织者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而这是未来深层参与的重要体现。

5.认同的建构

刚加入公益社团的大学生,由于普遍缺少足够的服务经验和能力而只能担任干事角色,常被称为“小朋友”。他们的公益参与往往限于活动执行层面,用受访者的话说就是“做一些很基本的志愿服务”,独立决策的权力空间非常有限。在参与服务的过程中,这些大学生会逐步构建出对公益活动的认同感。正如大学生介绍自己的服务体验:“去了考察才受到一些感触,感觉到自己是在帮助一些人,尽能力去帮助别人。虽然我也是农村的,但是那边的一些条件和环境真的很差,所以给人很大的震撼。那边的很多孩子没有鞋子穿,吃也吃不饱,你会看到他们确实需要帮助,所以我们也需要做一些事情”(GA7)。

一线服务现场的经历能帮助大学生真正感知自己所做事情的意义,消解其之前可能存在的质疑。例如,GA12曾对自己所在社团资助学生资料产生过质疑,但是在自己参与考察后则重新理解了做公益的意义。亲历服务现场产生的异文化体验和与服务对象的接触能够真正帮助大学生建立起对所做事情的价值认同。而这种认同感是其后来进行持续参与的重要动因之一。

初始阶段的公益参与,也能够让大学生获得一些工具性回报,如个人能力的提升和社会资本网络的拓展,甚至是性格的转变。虽然有一部分人在经历这一阶段后因为没有满足预期需要而从公益活动中退出,但是结识与初始发展阶段的公益参与还是极大地帮助大学生加深了对公益的理解和认可,对公益组织积累和培养出来的归属感也成为大学生持续参与和走向深化成长期的重要原因。

(二)大学生公益之路的深化与成长

1.提升角色

经历了结识与初始发展期的磨砺,原本稚嫩的“小朋友”逐步成长起来,成为公益社团的骨干,在组织内的角色也由“干事”晋升为“副部、部长”,甚至“副会、会长”等核心职务。由于自身角色的重要性和大学生公益活动中的突出贡献,有的大学生甚至被视为“青年公益领袖”或“公益达人”。在这一阶段,他们的核心工作也从之前单纯地参与提升到组织和策划层面,并负责公益团队的运作和管理。大学生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角色的变化:“在刚开始的时候,我是在项目部,主要是参加一些活动,没有策划和组织公益活动的机会,主要是参与。到了大二就做了副部长,因为上面有主席,下面有部员,所以是承上启下的一个关系,到了大三以后,做了副主席,这个时候就有独立地组织一些公益活动和自己组织志愿服务活动的一个经历”(GA10)。

2.强化责任感

角色的提升和转变也会强化大学生对公益组织的责任感与归属感。如果认同感是大学生公益参与的黏性机制,那么责任感就是大学生公益参与的固化机制。如GA9提到:“做活动就觉得每一个活动的好坏都会关系到这个组织的发展,就是总觉得组织发展得好不好,自己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然后就觉得有些事不能不管,有些事应该参加。我就觉得归属感就是这样建立起来了。”

3.开阔视野

随着参与程度的进一步加深,大学生也积累起更多丰富的资源,视野也逐渐得到拓展,开始从校园社团的狭隘范围迈向更广的社会公益组织。一位公益社团的会长介绍:“无论是协会内部的活动,还是借助协会去接触外面的一些项目,开阔了我的视野。比如以环保协会会长的名义去参加一些环保NGO、大型活动,像世界环境日活动、会长沙龙的活动,让我去了解其他外校社团和社会上NGO的状况。我觉得视野方面开阔不少”(GA17)。

4.反哺公益

长期沉浸在公益参与中的大学生对这一领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会有比较深切的感知和认识,进而会主动寻求改善问题的方法,反哺公益。针对大学生公益发展中存在的能力提升天花板问题,公益社团之间彼此分离和大学生公益社团与社会公益组织间断裂等问题,有的大学生与几名公益伙伴创立了一个以大学生为主体的支持大学生公益发展的NGO,提供一个大学生公益社团和公益青年成长的支持性平台。他说:“我觉得假如政府能够给予很多支持,更多的人加入NGO,那么这个社会有很多矛盾都可以得到淡化……对我的影响就是我现在走入公益这个领域里让我看到了跟以前完全不一样的东西和人,其实我觉得加入NGO,我可以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一些人,给我身边的很多人都带来一些改变和影响”(GA15)。

这种通过实践发现问题然后进行公益创业反哺支持原来组织的案例虽然较少,但是不得不说其开拓了一个新的方向,也能够引领更多的大学生公益参与者在公益之路后期创新公益参与形式,而这正是公益参与作为大学生社会化实践场域的重要意义。大学生在经历公益的深化与成长期后,得到不仅仅是个人能力的提升,更是公益社会视野的拓宽,思想理念也逐步实现从传统慈善走向现代公益,这对于推动中国未来社会公益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三)大学生公益之路的延续与退出

虽然能够积极投入公益活动,大学生的参与还是受到其制度性身份的制约。随着毕业、升学和就业,大学生的公益参与必然受到影响。事实上,在面对就业、考研、出国等压力时,曾经积极参与公益的高年级大学生也不得不减少自己的参与频度或暂时退出。然而,这是否意味着大学生公益之路的终止呢?通过研究大学生未来的职业规划和公益规划,发现主要存在以下三种类型:

第一类为直接进入公益机构(如NGO)或进行自主公益创业,成为职业公益人或兼职公益人。如GA17在参与第一次访谈时虽然表示很想去NGO工作,但也还没有拿定主意,但经过追踪调查了解到,他最终下定决心去了一家环保类NGO从事环保教育工作。而GA12虽然在研究生毕业后进入一家服装公司工作,但仍然在之前的支持大学生公益发展的NGO兼职,担任秘书长职务。

第二类为去非公益领域工作,但仍会利用闲暇时间以义工或者志愿者的形式保持公益参与或完成自己的公益愿望。这种类型的后续公益参与形式更加普遍,对大多数大学生来说也更加实际。大学生GA6的想法是:“如果我是企业的管理者,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完成公益的愿望,但我不可能带领一群人组建一个NGO,我觉得我做不来,对这个没什么概念。我不知道怎么把它规划成职业的道路,而且我也没有勇气把它作为事业来做,没有先例。”GA7也心有顾虑,她说:“工作后,我会选择到一些社工站或者NGO做志愿者,我也加了他们的很多QQ群。虽然职业测评显示我适合做义工,但是我不会以那个为职业。”从大学生的回答中我们也可以发现一个有趣而又令人深思的现象。虽然有大学生喜欢或者适合从事NGO行业,但是却明确表示不会去。 由此可见当前国内NGO发展的尴尬。

第三类表现为虽然对公益持认可态度,但对自己未来的公益参与则持一种不确定或消极态度。他们或认为现在的社会客观环境留给人们参与公益的时间和空间非常有限,或认为公益的参与是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物质积累基础上。大学生GA2表示:“毕业之后,态度肯定支持,是否参与就不好说了。现在预期是不会参加,现在的大多数人处于疯狂的工作中,别说做公益的时间了,连陪自己家人的时间都没有。我觉得去做公益的概率比较小,这个时代太匆忙了。”也有大学生GA5说:“我觉得如果想做志愿活动的话,得有自己的基础,最起码得有物质基础。长远地说,四十岁五十岁以后可以做一些公益,年轻的时候还是多积累,不是说非得付出,现在你的能力、财力都是有限,还是以后多积累些再做吧。”

经过分析发现,持第三种态度的大学生的公益参与程度往往呈现浅层化的特点,他们对公益的认识和理解相对狭隘。由此可见,公益参与程度的深度对于大学生公益职业选择具有显著影响,大学生公益参与对于培养未来公益储备人才,实现“人人公益参与”理念的实践也具有重要意义。

五、总结与反思

虽然大部分大学生都是在进入大学后才开始接触、参与公益,但是也有部分学生的公益之路可推至进入大学之前。而且随着中国宏观社会环境的变化,会有更多的大学生在上大学之前就具备一定的公益参与经历。在大学生参与公益的原因方面,本研究进一步论证了大学生公益参与动机的多样化特征。在获取公益信息和参与的途径方式上,大学生也很善于利用个人的内部“强关系”社会网络来进行选择决策。匹配大学生参与公益的需求和获取公益信息的特点,能够让公益项目的开展更有生命力。“结识与初始发展”阶段,虽然大学生往往因经验少能力不足主要从事一些琐碎的事情,但参与一线服务现场的实践却能给其带来巨大的震撼,并帮助其建立对公益活动的价值认可。同时积累和培养出来的组织归属感也成为其走向持续参与和深化成长期的重要动因。“走进来”是大学生公益参与的第一步,如何让大学生“沉下去”获得更大的成长是公益活动更高的要求。“深化与成长”阶段,大学生公益参与的深度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他们在组织中从一个单纯的公益活动的参与者成长为活动的策划组织者。这种身份角色的转换也进一步加深大学生公益参与的深度。公益活动为大学生扮演重要社会角色、承担社会责任提供了平台,是接受社会历练的重要环节。“延续与退出”阶段,虽然大学生的公益参与受到其制度性身份的限制,但是其公益之路并不随着其大学毕业而结束。在大学期间保持持续参与公益的学生,在毕业后仍然会坚持公益参与,有的甚至进入公益机构,成为职业公益人士。这也再次充分论证了大学生公益参与对于培养未来专业公益人才的意义。

此外,大学生在公益参与发展过程中存在“分流式发展”的现象,即随着公益参与过程的深入,一部分学生选择持续参与,另一部分人则选择退出。虽然本文主要聚焦于前一类群体,但后者也同样值得进一步的分析探讨。对于大学生退出公益领域的影响机制的分析将有利于我们更加完整地把握大学生公益发展的整体过程,而这是以后研究继续努力的方向。

[1]唐娟. 公民公益行为的理论分析[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163-167.

[2]唐杰.北京公众参与志愿服务动机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2008(3):57-63.

[3]吴文琪. 大学生参与大型运动会志愿者服务的动机研究[J]. 湖北体育科技,2006(6):644-645.

[4] 何帆、钟璐.大学生公益遭遇冷热不均[J].数据,2011(1):28-29.

[5] 刘晓波.做公益,职业化能力与知识更关键[J].中国社会保障,2011(8):51.

[6] 包蕾萍.生命历程理论的时间观探析[J].社会学研究,2005(4):120-133.

[7] 边燕杰、张文宏. 经济体制、社会网络与职业流动[J]. 中国社会科学,2001(2):77-89.

[8] 巫磊.大学生志愿者的公益参与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2.

猜你喜欢

公益活动动机公益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公益活动证书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动机比能力重要
手拉手,献爱心公益活动
公益
公益
公益
“温暖寒冬”公益活动行(三)
“温暖寒冬”公益活动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