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创设在诗歌教学中的魅力
2015-03-28程瑛
程瑛
【摘 要】 现代脑科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人在左脑偏重于逻辑思维,右脑偏重于形象思维。学生在学习时更多地偏重于左脑的使用和训练,往往忽视了右脑功能的开发和利用。情境教学则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起着启动形象思维的作用,能把抽象的文字化为具体化的形象,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近实际,自我解决问题,有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 键 词】 诗歌教学;情境;创新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也提出:“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可见,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基础教育面临的首要任务。
现代脑科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人的左脑偏重于逻辑思维,右脑偏重于形象思维。学生在学习时更多地偏重于左脑的使用和训练,往往忽视了右脑功能的开发和利用。情境教学则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起着启动形象思维的作用,能把抽象的文字化为十分具体化的形象,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近实际,有更多的自我解决问题的机会,有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听听,秋的声音》是人教版第五册教材中的一首现代诗,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的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诗歌语言精练优美、富有韵味。我尝试着在课堂上运用诗意的教学语言,诗意的课件,画面创设出与课文相和谐的意境,惊喜地发现,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是如此绚丽,创新能力的培养触手可及。
一、创设“乐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注意强调了“乐学”情境的教学作用了。现代儿童心理研究进一步证明:“乐学”情境容易激发小学生学习情趣,刺激其大脑出现“优势兴奋中心”,产生积极的学习心理,他们就会把繁重的学习任务当作一种乐趣,把艰难而深奥的探索当作是一种快乐,在内心产生一种巨大的动力,推动自己努力求知、勤奋探索。怎样创设“乐学”情境呢?我想,可以紧紧抓住课堂教学的序曲——导课部分展开。精彩的导课,会触动孩子们的心,吸引孩子们的视线,创新的兴趣也将随之而至。
如在学习《听听,秋的声音》这首诗歌之前,我先设计了一个听音游戏。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了一段富有秋天特色的声响(秋雨“沙沙”、落叶“刷刷”……)我则让孩子们闭上眼睛、仔细聆听,再说说你听到了些什么?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回答:“老师,我听见了蛐蛐唱歌的声音。”
“我听到了秋雨沙沙的声音,我还闻到了秋雨里面藏着各种好闻的气味。”
“我听见了落叶飘落的声音,它在说:‘小朋友们,秋天到了!”……
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了起来。因为游戏是生活的一部分,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事。有人说学生的学习欲望就像一把火炬,一旦点燃,便会熊熊燃烧。通过“听音游戏”,孩子们把自己已知的知识、思想、材料重新组合成新的事物、思想,这就是创新思维。同时,听音游戏也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为之后的教学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二、创设“乐读”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教师的职能就是荡水、击石。我们怎样才能唤醒孩子们心中沉睡的诗人,奏响他们心中诗的琴弦呢?创设诗的意境、运用诗的语言,使学生“想读”“乐读”,并在读的过程中生“情”,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它能唤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我先给予充分的时间让孩子们自己读通顺、读正确,再自己感悟、读生动。在这过程中,我和学生换了个角色。“老师真想再听听秋的声音,谁愿意用读的方式带我去听听呀?”学生可真是跃跃欲试,我也忍不住在他们兴致高的时候“插上一脚”,也争着朗读:“听听,秋的声音,大树抖抖手臂,‘刷刷,是黄叶道别的话音。”我在读的时候,故意把“刷刷”读得较快,孩子们可不同意了,指导我说:“老师,你在读‘刷——刷——这个声音的时候要读得轻柔一些,声音也要拖长点,因为树叶慢慢地落下来,它还舍不得和大树妈妈告别呢!”
欣然接受孩子们的意见后,我又读起了另一段:“听听,秋的声音,蟋蟀振动翅膀,‘瞿——瞿——,是和阳台告别的声音。”这会儿,我倒是把“瞿——瞿——”的音拖长了,可孩子们又有意见了,“老师,蟋蟀正张大嘴巴快乐地歌唱呢,你要读得欢快些、紧凑些,可不能拖音!”
可见,情境的力量是神奇的,它能使孩子们忘我投入、想象放飞。通过语言描述、音乐渲染,孩子们带着我一起走进文本角色的内心世界,又经历了一次诗意的生成。孩子进入文本中各种各样的角色状态,体验着特定角色的内心世界,说出了内心独特的体验。在这基础上,孩子当然能从诗中读出自己的独特体会,读出自己鲜明的个性。
三、创设想象情境,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
“想象是人类思维中最美丽的花朵。”(雨果)
课程标准的目标在第一学段提出“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物有自己的看法和想法”,读诗歌要“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第二学段提出“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第三学段提出阅读诗歌要“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情感”……可见,充满诗意的课堂更需要想象。
古话说:“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学生的思维是鸟,我们应为他们“开天”;学生的思维是“鱼”,我就要为他们“造海”。那怎样“开天、造海呢”?我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引起联想、想象,使孩子们产生创新的“灵感”。
当我把诗歌中所描绘秋的声音,配上美丽生动的画面展示给孩子们看时,他们的小脸儿上满是欣喜的神色。当我问到:“大雁就要飞到南方去过冬了,它会对它的朋友叮咛些什么呢?”孩子们的回答充满了童真童趣:
“大雁会对蚂蚁说:‘你可要准备好充足的粮食呦,千万别偷懒,要不,冬天可要挨饿了!”
“大雁会对青蛙说:‘小青蛙,小青蛙,天气渐渐冷了起来,你可要注意,千万别感冒了!”
“大雁会对小树说:‘再见了,我亲爱的朋友,好好保重,明年再相会。”……
孩子们的这些话,无不反映出他们的个性思维、创新思维。
“秋天还有哪些声音呢?”这一问题使学生再次展开了想象的翅膀:“‘啪——啪——菊花开了”;“‘哗——哗——秋雨快活地下”……我再引导学生仿照课文第一、二小节的样子来说,孩子们立即一展才情,“听听,秋的声音,小蚂蚁驮着粮食,‘嘿呦嘿呦奏响了一曲勤劳的歌”……瞧,孩子们口中的小诗,既有诗意,又富有儿童情趣。
浓郁的诗意境界,为孩子们营造了尽情想象的空间,他们超凡聪慧,简直就像小诗人,在这种创造性的想象中,学生更真切地领悟了诗歌的真谛。
四、创设实践情境,搭建学生的创新平台
“发展与创新教育”研究目标之一就是构建三个课堂新的体系。小课堂、中课堂、大课堂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小课堂是主体,中课堂、大课堂是两翼。主体与两翼互相配合,才能远走高飞。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就会发现,在中课堂、大课堂的学习中,学生的兴趣会高得多,速度会快得多,阅读的量会大得多,主动性会强得多,创造性会多得多。
因此,我在最后为学生设计了一份“作业自主餐”,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实践”的情境,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现创新能力的平台。
【作业自主餐】
1. 爱看书的你:可以搜集有关秋的诗歌,准备参加诗歌朗诵比赛;
2. 爱朗读的你:可以美美地读读课文,“读出”秋的声音;
3. 爱绘画的你:可以“画出”秋天的声音;
4. 爱写诗的你:可以写写:
听听,秋的声音——
看看,秋的色彩——
闻闻,秋的味道——
5. 爱办报的你:可以办一期有关“秋”的手抄报。
当我们徜徉在诗意浓浓的课堂,看着孩子们发光的眼眸,我似乎也听到了美妙的声音,闻到了馥郁的芬芳,似乎也瞧见了绚丽的色彩,我惊叹于孩子们身上所隐藏的巨大潜能和丰富的想象力。我深刻地感受到,我们教师只有让孩子们像花丛中的蝴蝶一样,自由自在地采集;让孩子们像林间的小鸟一样尽情地歌唱,还给孩子们一片独抒心灵的天空,才能拨动孩子们智慧的心弦,激发学生自由活泼的思想,使孩子们的创新能力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
【参考文献】
[1] 林莹. 带孩子走进诗歌教学的情境[J]. 语文教学通讯,2014(30).
[2] 朱加良. 紧扣诗歌“情境”核心,提升诗歌鉴赏能力[J]. 新课程(中学版),2013(1).
[3] 郭雷铎. 浅谈诗歌教学艺术[J].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