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匮之盟”真伪探析

2015-03-28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赵光义赵普皇位

王 斌

(陇东学院 历史文化学院,甘肃 庆阳 745000)



“金匮之盟”真伪探析

王 斌

(陇东学院 历史文化学院,甘肃 庆阳 745000)

后周世宗显德七年(公元960年)正月,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史称北宋。并迅速统一中原和南方,宋太祖堪称是雄才大略的帝王,可是在十六年后即开宝六年(976)十月二十日夜,太祖突然暴毙。第二天其弟赵光义继位,即太宗。对太祖、太宗兄终弟继的王位继承问题,史学界有“金匮之盟”之说。

宋太祖;宋太宗;金匮之盟

“金匮之盟”与“烛影斧声”同为宋初两大疑案。无论是史书记载还是后代学者的评述以及当代学术界的观点,对此疑案仍没有定论,被列在“中国历史不解之谜”之中。笔者对史书和现当代学者的观点略加分析,其中在《宋史·后妃传》、《宋史·宗室传》、王禹偁《建隆遗事》等文献中都有记载“金匮之盟”的影子。同时有一些专家学者对“金匮之盟”的真伪提出质疑,认为是宋太宗与赵普共同伪造的。以近现代学者张荫麟先生《宋太宗继位考实》的观点最为有力,他认为“金匮之盟”有几大破绽:第一是“国有长君”无从谈起;第二是盟约秘而不宣,但为何在廷美、德昭、德芳相继死后公布于世;第三是赵普为何不在太宗即位时打出来邀功而要磋跎五六年之久;第四是“金匮之盟”最初见于《太祖新录》,而《太祖旧录》却没有记载等。[1]通过对史书记载的整合比较,形成了一个结论:“金匮之盟”是真实存在的,而且盟约的内容是由宋太祖传位赵光义,由光义传位廷美,再由廷美传回太祖长子赵德昭这样顺序进行的。

一、《宋史·后妃传》、《建隆遗事》及其他史书记载的比较

(一)《宋史·后妃传》、《宋史·宗室传》载

《宋史·后妃传》、《宗室传》记载这样一个情景:显德二年(961)二月,杜太后病危,太祖与赵普同榻受命。太后问太祖:“汝知所以得天下之原因呼?”太祖避而不答,太后一定要让太祖回答。太祖勉强答曰:“臣之所以能得天下者,皆祖先及太后之积德也。”太后曰:“不然,此由周世宗使幼儿主天下耳。如若周朝有年长之君,天下岂为汝所得?汝百年后当传位于汝弟。四海至广,能立长君,是社稷之福也。”太祖顿首泣道:“敢不如教诲!”就默然答应了。太后怕太祖以后反悔,于是对赵普说:“尔同记吾言,不可违背也。”[2]赵普于床前写成誓书,普在纸尾写“臣普书”,史称“金匮之盟”。然而,在此记载中有一个很大的纰漏,即“有年长之君”。杜太后卒于显德二年(961),时太祖35岁,而赵德昭11岁,廷美15岁。太祖卒于开宝9年(976),时德昭27岁,廷美31岁。杜太后怎么知道太祖死时德昭仍是“幼儿”呢?因此,有学者认为金匮之盟是有太宗与赵普共同伪造的。然而,自五代以来,皇帝多短命,太后有此疑虑也可以理解。

(二)王禹偁《建隆遗事》、司马光《涑水纪闻》载

据《建隆遗事》载:某日,太祖率皇弟、皇子、皇侄和公主等宴于杜太后处,酒酣时说:“臣百年后传位于晋王(光义),令晋王百年后传位于秦王(廷美)。”太后笑道:“吾久有此意而不欲言,吾欲万世之下闻一妇人生三天子,不谓天生孝子成吾之志。”令赵光义、廷美拜谢太祖。太祖又道:“吾不知秦王百年后将付何人?”[3]廷美表示愿意传位德昭。于是呼赵普写誓书,普以不擅文辞而推辞并推荐大学士陶谷执笔。而司马光《涑水记闻》、《太祖实录》都有类似的记载。

从这里可以看出,太祖是主动传位与光义的,而且杜太后出于私心而久有此意。同时赵普对盟约持反对态度。太祖主动有传位于光义之意,可能是出于五代以来“兄终弟继”的惯例。而赵普后来的反应也能印证推辞的事实。

(三)比较文献记载所得出的问题

这里首先要明确的是:王禹偁本来是宋廷翰林学士,因反对太宗不为太祖天宝皇后以皇后之礼安葬而被罢免;而司马光又是一位治学严谨的史学家,所以他俩记载的可信度是较高的。针对以上正史和私人笔记有关“金匮之盟”情景的记载与描述,不难发现有以下四大疑问:

第一,盟约订立是秘密的还是公开的;赵光义、廷美、德昭、德芳等文武大臣是否知情?

第二,盟约内容所规定是太祖只传位于赵光义,还是要求传位给两位皇弟后再传回太祖之子赵德昭?

第三,赵普对“金匮之盟”是支持抑或是反对态度?

第四,“金匮之盟”是真实存在的还是伪造的?

这四个问题都是“金匮之盟”是否存在的要害所在,而且也是使它成为中国历史不解之谜的重要原因所在。答案将会在下文的阐述中揭晓。

二、金匮之盟的后遗症——赵德昭、德芳和廷美之生死

(一)赵德昭、德芳和廷美的晋升历程

太祖建隆二年(961),大臣纷纷上奏晋升并册封赵光义,同年七月,拜光义为开封尹,同平章事(相当于宰相);廷美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开宝六年(973)九月,册封光义为晋王;廷美为永兴节度使兼侍中(中书省长官);德昭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均位居宰相之上。[4]这里要指出的是,新皇帝刚刚继位,而大臣上奏册封亲王,这就是具有培养新势力的嫌疑,太祖不但不生气,反而册封光义。这就说明:太祖有意将皇位传给光义;也可以看出,对盟约的内容,有些大臣是知情的。况且,自五代以来形成的惯例是开封府尹本是皇位的合法继承人,即开封尹是名正言顺的皇储。太宗继位后,开宝九年(976)十月,封廷美为开封尹、齐王;德昭为永兴节度使兼侍中并武功郡王;德芳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均位居宰相之上。可以看出,廷美享受着与当年光义同样的待遇,而德昭也享受着与廷美同样的待遇,同时德芳也享受到与德昭同样的待遇。

从太祖对光义、廷美、德昭的册封与太宗对廷美、德昭、德芳的册封可以看出:太祖有意培养光义为接班人,而太宗也有意培养廷美为接班人。同时,德昭、德芳也受到册封与晋升,可以得知“金匮之盟”的真实存在和公开性,最起码太宗、廷美、德昭、德芳及大臣等是知情的。

(二)赵德昭、德芳和廷美之死

太宗即位后,极力剪除皇位威胁人,培养自己的亲信势力。太平兴国三年(978),宋辽高梁河之战中宋军被击溃,战乱中不知太宗去向,太祖旧部欲立德昭为帝,后知太宗下落而作罢。太宗知情后甚为不乐,八月回京,德昭劝太宗封尚有功将士。太宗道:“待汝好自为之,赏未晚矣。”[4]8669意思是说:等到你作了皇帝,再封赏他们也不迟。德昭一听叔叔容不下他,毕竟他是“金匮之盟”的皇位继承人之一,对太宗的帝位也构成威胁。所以德昭气愤不过,回家后自缢而死,时年34岁。太宗对此喜悔交加:“痴儿,何至于此耶!”[5]追踪为中书令、封魏王,便平息了一切政治风波。太平兴国六年(981)三月,赵德芳突然暴亡,死得不明不白。对此,《宋史o宗室传》载:“寐病毙”,[4]8685时年23岁。这就与宋太祖的死有相似之处,具有“烛影斧声”的意味。可以认为,德芳之死亦出于太宗之阴谋。太宗逼死两位皇侄之后,将毒手伸向其弟赵廷美。廷美觉得哥哥容不下自己,同时,太宗旧僚柴禹锡、赵镕、杨守一等告发廷美“骄恣将有阴谋窃发”。[1]401太平兴国七年(982)三月,有人告发廷美趁太宗泛舟金明池之际作乱,于是被罢开封尹,授西京留守;后降为涪陵县公,迁住房州(湖北房县、安县),并派亲信监视,于雍熙元年(984)正月病死,时年38岁。廷美就这样被贬死去,太宗终于剪除了皇位的直接威胁人。对于德昭、德芳、廷美的相继死去,太宗就扫清了阻碍自己皇位传承的道路,则可以顺利的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可是长子赵元佑不但不领太宗的情,反而替廷美平反,并一怒之下烧毁自己的皇宫而发疯;次子赵元僖在27岁时饮食中毒而亡,[6]只有将皇位传给三子赵元侃,后改赵恒,即宋真宗,就这样和平地将皇位过渡到自己祖孙手中。

从这里可以看出,“金匮之盟”的真实存在和内容所规定的传位顺序,即太祖传给光义,由光义传给廷美,廷美传回德昭这样一个皇位继承法。可见,光义、廷美、德昭均在盟约内容之列。如果说没有“金匮之盟”的束缚,太宗大可将皇位直接传给自己的儿子是名正言顺的。这样,太宗也可以学习太祖“杯酒释兵权”之法,给予廷美、德昭、德芳以厚禄而不付兵权,便实现皇位的和平过渡,大可不必将三位亲人逼上绝路,而留下千古骂名。所以说,“金匮之盟”是真实存在的。

三、宋太宗即位后的政策调整

(一)急改年号

太祖驾崩后的两个月,也就是开宝六年(976)农历十二月底,太宗突然宣布改年号为太平兴国元年。[7]一般地,先皇去世后,新皇帝如果不是在正月初一即位的,仍沿用当年的年号,以表示对先皇的尊敬,更何况都快年终了,太宗依然是迫不及待。这一举动是为了尽早摆脱太祖的影响,为自己篡取皇位作掩饰。

(二)剪除皇位威胁人

太宗即位后逼死二侄德昭、德芳和弟弟廷美三个直接威胁人,还将魔爪伸向太祖的旧将。太祖凭着“义社十兄弟”拥立为帝,至太祖死时,王申琦等已死,石守信等已被解除兵权,此时仍掌军权尚有李继勋和杨信。太宗解除了李继勋北都大名守将的职务,一个月后死去。一年后,太宗到杨信家探望,第二天杨信死去。[7]37后三月,太祖的亲信旧将李重勋死去。此外,太祖心腹将领党进被调出京城一年后死去。太宗这样作,显然是为了剪除朝中支持太祖子孙的势力,有利于自己的统治。

(三)改家臣为国臣

在五代乱世,武人当政,但他们不知如何治理国家,于是搜罗文人谋士作为其幕僚,亦称幕宾,为其出谋划策,代写奏札、信函等。幕僚的身份决定了他们只是为私人效力,这部分人是私家之臣而不是国家之臣。太宗认识到这不利于皇位的巩固和国家的统治,因此,逐渐完成了家臣向国臣的转变。

(四)强化“祖宗之法”

对于宋太宗兄终弟继的皇位继承法,大臣们并没有作出过激的反应。这一方面是由于宋朝人们接受了五代时期“天子宁有种乎,兵强马壮者为之耳”这个现象;另一方面是因为经过五代战乱的洗涤,血缘观念已比较淡薄。[7]38“金匮之盟”表明宋代皇位继承与儒家所提倡的地长子继承制不一致,而宋朝的儒学家并没有提出异议。这是与赵宋“祖宗之法”中强调“事为之防,曲为之制”的精神密切相关的。因为在宋人看来,皇位怎样继承是家事而非国事,太祖、太宗都强调这一点,因此便成了不可动摇的“祖宗之法”。所以,对此继承问题很少有大臣提出异议。太宗即位后的以上作法,无论是迫不及待的更改年号、剪除皇位威胁人、改家臣为国臣,还是强化“祖宗之法”的行为,都是为了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皇位,从这里进一步可以看出“金匮之盟”的真实存在。

四、“三姓家奴”——赵普与金匮之盟的关系

赵普(公元922-992年),字明平,幽州蓟县(今天津蓟县)人,是五代末宋初一位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在史书记载及人们心目中,赵普是北宋名臣,曾三次拜相,是个正面形象,以“半部论语治天下”而著称。但是从他对金匮之盟的态度还有看出,他是一个见风使舵的人物。二次拜相时对太宗说:“臣有论语一部,以半部佐太祖定天下,以半部佐陛下致太平。”[8]由此可见其奴才嘴脸,说他是“三姓家奴”一点也不为过。同时,他与金匮之盟的关系关乎着盟约是否存在的要害。

(一)制造“都点检做天子”之流言

赵普最早就是赵匡胤的幕宾。为了策划赵匡胤顺利登基,趁周世宗柴荣率大军北征契丹之际,赵光义与赵普等制造了“点检作天子”的谎言。《宋史·太祖本纪》载:“世宗在道,阅四方文书,得锦囊,中有木三尺余,题出‘点检作天子’异之。时张永德为点检。世宗不豫,还宗师,拜太祖(赵匡胤)检校太傅、殿兴都都点检,以代张永德。”[9]对此事件,学术界也有不同的观点,但大多数学者认为是由赵匡胤集团一手策划、炮制的夺国篡权的重大政治阴谋,赵普则是谋划人之一。持此观点的有张其凡《赵普评估·陈桥兵变的指挥者》和蒋复璁《宋代一个国策检讨》。可以看出,“点检做太子”的流言是由赵普制造的以策应赵匡胤掌握军权的谎言,也是发动陈桥兵变的第一步。

(二)因反对金匮之盟而罢相

据《建隆遗事》载:杜太后对太祖说:“可与吾呼赵普进来,令就今日之约定写成誓书,给汝兄弟三人传阅而收藏之,并令择日祭告天地宗庙,陛下可以施行呼?”[3]264太祖召普入宫起草誓书,普以平素不善文辞加以推辞,并推荐了翰林学士陶谷执笔。对此可以看出,赵普对“金匮之盟”持保留态度。且在此后赵普的种种表现可以看出,他反对太祖遵循誓书之约,将皇位传给赵光义。毕竟普以“半部论语浩天下”而著称,可知普为大儒学家,而儒家推崇的是嫡长子继承制,他明白:嫡长子继承制比兄继弟继制更易平和过渡。赵普反对“金匮之盟”传弟不传子的内容,于开宝六年(973)八月罢相,出任沙阳三城节度使、检校本傅,同平章事。不久,一直受赵普抑制的赵光义被封为晋王,位居宰相之上,完全确立为皇位继承人。可见,赵普被罢,为赵光义继位扫清了道路。史载:赵光义继位不久,对侍臣说:“如若赵普还在中书当政,朕也不得此位。”[5]54可以看出,赵普是宋初政坛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

(三)废弃盟约——“太祖已误,陛下岂容再误”

赵光义继位后,赵普为了官复原职而取得政治地位,主动上书表道:“臣愿备位中枢,以觉察奸变。”又密奏说:“臣本为后周旧臣,为权幸所祖。”[8]8943并于太平兴国六年(981)打出“金匮之盟”这张王牌向太宗以示效忠,可以说,“金匮之盟”这一历史事件是在赵普时第一次公之于众的。于是太宗“大悟”,对赵普感叹道:“人谁无过,朕不待五十已尽知旧十九年非矣。”[5]98因此,太宗又向普咨询传国之意(传位给廷美的可行性),但赵普反对道:“先帝已误,陛下岂容再误耶?”[8]8945这里赵普直接指出太祖传弟不传子的作法是一大错误,因此也提醒了太宗。自西周以来,皇位嫡长子继承制是合法的,为名正言顺的礼制,比兄终弟继制更容易平稳过渡。因此说,太祖传弟不传子的做法的确是一个重大错误。从这里可以看出,“金匮之盟”的真实存在,赵廷美为皇位的合法继承人。可见,赵普对“金匮之盟”的态度是先反对而后支持,其奴才的特征就此显现。赵普的这番话使太宗大彻大悟,接下来便发生了德昭、德芳、廷美相继死去。太宗废弃盟约,将皇位顺利地传给了自己的儿子真宗。宋代此后8位帝王均属太宗子孙一系,太祖子孙被排挤在政权之外。宋太祖赵匡胤于960年从后周孤儿寡母手中夺得江山;16年后,976年被其弟从孤儿寡母手中夺去;经过9代传承,高宗无子,皇位又回到了太祖子孙一系。或是印证了“报应”的说法,成为历史的传奇。

结 语

“金匮之盟”在史学界曾有过很长时间的争论,至今亦无定论,毕竟是历史之谜,更何况在正史中也没有详细的记载,是由赵普在太宗即位六年后打出来的。通过对《宋史·后妃传》、《宗室传》、《涑水纪闻》、《太祖旧录》等资料中关于“金匮之盟”记载的分析,结合太宗即位后对一些政策不正常的调整和对宋初名臣赵普这个与金匮之盟有着十分重要关系人物的反应分析。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金匮之盟”是真实存在的,而且盟约规定由宋太祖传位赵光义,光义传位廷美,再由廷美传回太祖长子赵德昭,就这样进行和平过渡。或许这个观点有些片面和牵强,不过笔者还是站在唯物史观的角度上思考这一问题的,希望对澄清“金匮之盟”这一历史史实具有一定的作用。

[1] 顾宏义.细说宋太祖[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374.

[2] 脱脱.宋史·后妃传[M].中华书局[M],1977.11:8607.

[3] 顾宏义.王禹偁《建隆遗事》考-兼论宋初“金匮之盟”之真伪[J].中华文史论丛,2009(95):263.

[4] 脱脱.宋史·宗室传[M].中华书局,1977.11:8666.

[5] 脱脱.宋史·太宗纪[M].中华书局,1977.11:54.

[6] 张金明,李文涛.宋史十二讲[M].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9.1:183.

[7] 邓广铭.宋史十讲[M].中华书局,2008.12:37.

[8] 脱脱.宋史·赵普传[M].中华书局,1977.11:8934.

[9] 脱脱.宋史·太祖纪[M].中华书局,1977.11:3.

2014-09-15

王斌(1970-),男,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史。

猜你喜欢

赵光义赵普皇位
康熙因天花得皇位
大宋第一疑案:宋太祖赵匡胤怎么死的
赵普读《论语》
双龙巷人物之二赵光义
大宋第一疑案: 宋太祖赵匡胤,到底是怎么死的?
论东汉皇位继承的主要模式
辽朝皇位继承研究
不可替代
赵匡胤离奇死亡之谜
浅析明代宗藩制度与皇位继承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