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优化研究
2015-03-28王林雨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004(2015)05-0093-04
[收稿日期]2015-6-2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江苏省高校辅导员工作研究会专项课题一般项目“新媒体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研究——基于‘生态位’理论”(项目编号:14FYHYB1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林雨(1984—),女,江苏盐城人,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Research on The Route Optimization of Student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ANG Linyu
(College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Wuxi Institute of Commerce, Wuxi214153, Jiangsu)
[Abstract]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section for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The generation born after the 1990s has grown up in times when reform and open policies are adopted by our government. For lacking social experience or culture foundation, they are frequently puzzled or at a loss in an environment that is filled with complexity and variety. In additio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compared with common colleges or universities, has its own particularities. Therefore, to ensure the effectivenes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background of internet and oth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ighly developed deserves thinking and researching.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route optimization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学生成长环境更加多元复杂,由于大学生社会阅历有限,辨别能力缺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多方面的挑战。高职院校在学校定位、培养目标、培养方式等方面均有其自身特殊性,高职院校大学生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时期的特殊群体,部分学生出现了政治信仰迷茫、价值取向扭曲、社会责任感缺乏等现象,面对复杂严峻的挑战,只有全面把握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工作,才能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界定及指导原则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体来说包括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前者是主渠道,后者是主阵地,两者相互依存,相互补充。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运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来分析当今中国社会现状,努力满足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规律,在进行知识传递的同时,也是一种高层次的信仰教育。除了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以外,主要是由辅导员、班主任等高校学生管理人员为主,依托党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等形式对大学生进行知识拓宽、品格塑造和能力培养,促进大学生政治素质的提高和优良品德的养成。两者各有侧重,应有机结合,实现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原则主要包括:
(一)政策导向原则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深刻变化,社会意识出现了多样化倾向,这给当代青年学生的思想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高职院校学生辨别意识相对薄弱,因此他们的价值观出现了偏差,部分学生显现出迷茫、困惑和疑问。面对这样的情况,高职院校要立足时代发展要求,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最大限度地形成思想上的共识,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和感召力。
(二)尊重差异原则
高院院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以人为本。高职院校学生对父母的依赖性较强,心理承受能力也较弱,在主体能力、主体意识、主体地位等方面均有其个体差异性,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够准确把握高职院校教育对象的特征,尊重不同个体在思想认识上的差异,有针对性、有选择地安排不同的教育情境和方法,实现教育的预期目标。
(三)心理疏导原则
高职院校学生在思想上正处于从不成熟走向成熟阶段,可塑性很强。教育工作者要关心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适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发展、自我评价和自我完善。在教育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表明自己对事物的观点,减少教育主体和教育对象心理上的距离感,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最终达到既不堵塞,又不放任的教育效果。
(四)全员参与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长期、广泛的系统工程。凡是有目的地、自觉地影响学校师生政治觉悟、思想观念和道德行为的组织和个人,都属于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机构和人员是工作主体的核心部分,高职院校要充分调动多方人员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全员育人”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同时,家庭和社会对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也比较深远,因此,社会、家庭和学校三者要各自承担不同的教育使命,紧密结合,相互渗透。
(五)实践检验原则
高职院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必须从社会发展的现实和受教育者的思想实际出发,既注重课堂教育,又要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高职院校一大特色是注重校企合作,学生到企业开展实习实训活动,不仅是对专业技能方面的训练,同时也是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提高。利用课余时间,学生也可深入开展有利于社会、有益于自身成长的系列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政治素质,开阔视野,了解国情,检验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分析
伴随着社会生活方式和组织形式越来越多样化,特别是国家招生就业制度改革过程中的观念转变,给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教育理念滞后:重表面形式,轻以人为本
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直接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因此理念把握准确与否是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总体看来,高职教育比较年轻,教育理念具有一定的滞后性,重表面形式,轻以人为本,学校与学生之间长期处于教育与被教育的主从关系,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第一,目标过于理想,脱离生活实际,用标准化的教育目标来要求所有受教育者;第二,教育流于形式,学生被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教师的独角戏;第三,忽略个体差异,千篇一律教育,不能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
(二)教育内容陈旧:重意识形态,轻实践教育
由于受长久以来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工作过程中,教育内容仍显陈旧,主要表现在:一、教学内容重复,缺乏一定新意。不能融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最新成果,不能结合大学生关心与关注的热点、难点,必定会造成教学时间的浪费,教学效益的低下,既达不到教学目的,还会激发学生的抵触心理,使教学走进困境。二、理论教学空洞,与社会实践脱节。当前高职院校对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局限于课堂有限时间内的教育和对学生日常行为准则的要求上,对于实践活动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则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制约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的学生缺乏创新能力,难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
(三)教育方法单一:重单向灌输,轻协同互动
随着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参差不齐,知识基础差异较大,需要不断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部分高职院校的教育形式比较单一,教育方法不够科学,表现在以下几点:一、重共性教育,轻个性教育。往往根据统一制定的教学计划,采用单一的教育方法,进行统一的课堂教学,不能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二、重讲授学习,轻行为训练。高职院校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根据课本的内容进行生硬说教,忽视现代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利用。另外,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党团活动的形式往往局限于简单的集中学习,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得不到有效的行为训练。三、重灌输教育,轻协同互动。很多高职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重教师单向灌输,轻师生双向交流,教师对学生缺少必要的启发和教育,学生往往会产生逆反心理,正面教育的效果就要受阻,有可能会导致学生的言行分离和脱节。
(四)教育对象被动:重外部驱动,轻自我教育
受教育者即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大学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就是教育对象源于自身的内在需要而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价值的判断和取舍,因此教育对象是思想政治教育机制运行中最活跃、最根本的因素。但是,长久以来,部分高职院校强调较多的是教育者的主导作用,而较少关注受教育者自我教育作用的发挥,容易使高职学生忽略自身内在的需求,失去积极主动参与教育过程的自觉性。另从教育对象本身来分析,高职院校由于学生来源复杂、综合素质不高、自律意识较差等因素,加之在中西方文化相互融合和相互渗透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的价值观出现了一些问题,包括价值认知模糊、价值评价偏差、价值认可失衡、价值观念错位等,这些都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五)师资队伍不强:重组织管理,轻整体素质
思想政治教育专职队伍成员包括从事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的专业人员,兼职队伍成员包括全体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第一线、与学生关系最为密切的是辅导员思是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的主体。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仍然存在问题,如数量不足、稳定性差、整体素质低等,已经暴露出一些不足,如不及时加以疏导,势必会影响教育实效:一、部分教师理想信念、价值取向存在偏差,受了挫折,消极悲观,缺乏对工作精益求精的态度,不能做到言传身教;二、部分教师对高职学生存在偏见,常常用负面眼光看待高职学生,教育过程中缺少耐心、细心、专心;三、部分教师稳定性差,学术水平有待提高,部分高职辅导员仅仅把该岗位看成是临时性工作,很难一心一意投入教育工作,科研意识比较淡薄;四、部分教师注重教育,忽略适时心理疏导,把自己当作是管理教育的实施者,忽略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发展变化的规律,教育过程流于形式。
三、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优化
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的实用型技术人才,向社会直接输送合格的劳动者。作为教育管理者,除了加强对高职学生实用技能和操作技能的培养,更要教会高职学生做一个思想道德完善、综合素质全面的人,突显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优势。从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方法创新、队伍建设等四个方面,构建出符合高职院校实际情况、全面系统的路径优化框架,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增强其吸引力和感染力。
(一)更新教育理念,强化以人为本
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基本含义是指在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实际出发,坚持以学生为本,尊重、理解、关心和帮助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引导他们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具体体现在:要坚持以教育者主导为本,要坚持以受教育者主体为本,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艺术性。传统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通过“说教式”和“管教式”两种僵化教育模式,受教育者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就要求高职院校在教育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内化的思想环境,改进教育方式方法,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行动人,引导学生最终学会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
(二)丰富教育内容,实现教育目标
高职院校要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让高职学生树立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不断追求进步和发展。90后大学生个性独特鲜明,思想独立开放,人际关系看似和谐紧密,实际上缺少良性沟通,部分学生对父母、老师、长辈、社会等缺少感恩意识,高职院校要积极拓宽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通过改善校园育人环境,加大宣传力度;利用课堂内外渠道,提高学生意识;建立约束惩罚机制,倡导学生自律,不断加强学生自我修养,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高职学生懂得用法律法规约束自己的日常行为,懂得用合法手段维护自己的民主权利。教育者要关心、引导、正确对待高职学生遇到的挫折,机智巧妙地进行心理指导,消除学生健康成长的障碍,在心理咨询工作中,要建立多方面、多层次的辅导模式,针对存在重大心理问题的学生,需要进行定期追踪、观察及回访,及时了解工作的实际成效。
(三)创新教育方法,促进自我教育
1、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互补互助
新时期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取得实效,方式方法颇为关键,方式方法得当,效果事半功倍;方式方法不当,效果事倍功半。这就要求必须对高职学生加强隐性教育,使得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互补互助、相辅相成,从而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艺术性和渗透性。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相比,具有间接性、侧面性,能够有效地避免教育对象产生逆反情绪,从而潜移默化地达到以情感人、以情育人,延伸了教育的时间和空间,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高职院校可以从教育主体、课堂教学、个体教育、校园环境等方面着手,如加强教师师德建设、丰富理论教学内容、拓展第二课堂活动、构建优秀校园文化、开展多种个性咨询等,通过启发和引导,对高职学生的思想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熏陶和感染,让他们能够自觉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促使现实自我向理想自我转化。
2、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
高职院校可以充分掌握和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平台,积极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与其他载体相比,具有特定的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一是网络信息量较大,丰富了教育内容;二是多媒体技术使教育形式从平面化走向立体化;三是网络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娱乐性,增强了教育吸引力。通过网络这一新兴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不仅可以作用于高职学生,也可作用于教职员工,从而形成全方位的教育态势,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和有效性。高职院校应适应网络时代的需求,从高职院校学生的自身特点出发,积极开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通过构建具有吸引力的综合性校园网站、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开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课堂、提高网络主体自我约束意识、加强网络道德与法治教育规范等有效途径,实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双向互动。
3、拓宽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领域
目前高职院校对广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不够重视,加之投入的活动经费不足,使得本应是“大众化社会实践”,变成了部分学生干部的“精英化社会实践”。高职院校应科学合理的统筹安排,将社会实践作为每一个大学生的必修课,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一是社会实践的形式与内容要灵活多样,如可开展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宣传、勤工助学、创业活动等;二是要大力开辟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按照双方受益原则,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合更多的社会资源;三是要加强和推进校企合作的广度与深度,发挥企业的指导作用,校企共同承担高职人才培养的重任,在认知实习、专业学习、毕业实习过程中,对高职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身心素质、职业道德等方面做进一步的完善。
4、积极发挥党团组织带动作用
学生党建工作和团建工作在对象和目标上具有一致性,做好学生党建工作,可以更好地带动团建工作,同时,做好团建工作,也能为学生党建工作提供有效的前提和保证。“以党建带团建,以团建促党建”是基层组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成功经验,高职院校要以学生党建工作为依托,带动和促进团建工作,建立学生党建与团建工作的互动机制,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首先,在思想上要提高认识,把团建工作纳入到党建工作的整体体系中;其次,在教育活动、阵地建设、培养规划、作风建设等方面,党团同步,共建互促;再次,做好学生党员发展和团内推优工作,重视支部自身的建设,让学生党员与优秀团员在学生中产生良好的引领作用。
5、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
高等教育目标如何实现,教育效果如何评价,这些都要求进一步构建与社会和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全新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新形势下,高职院校要针对原有评价体系中存在的弊端予以创新,构建一套科学完备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首先,评价方法要尽可能多地实现量化,除了思想认识、行为过程、动态问题等不可量化因素之外,其余内容应尽可能地实现量化;其次,评价标准要具有全面性、针对性、客观性、有效性,从各高校、各地区等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相应的标准;再次,评价内容既要重视过程评价,也要重视效果评价,对学生个体综合表现、教育者教育和管理工作过程等均实施评价;最后,要坚持评价与教育相结合,通过评价,对教育者和教育对象提出指导性意见和要求,使其在今后努力中有一个更加明确的方向,争取获得更明显的教育实效。
(四)创新教育方法,促进自我教育
1、重视学生管理队伍建设,提供基础保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否取得成效,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专职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建设。全面提高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是维护高校稳定、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具体要做到:1、实行职业化管理。明确对辅导员职业技能的要求,提升辅导员准入条件,构建一支科学合理的“金字塔”型辅导员队伍。2、走专业化方向。需要积极鼓励和支持辅导员攻读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专业学位,在辅导员培训与发展方面加大力度,增加资金投入,开展系统培训。3、促进全面化发展。由于工作内容的延伸和拓展,这也对辅导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除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丰富的人文科学知识和较强的工作实践能力之外,还需具备开拓创新的能力、积极乐观的态度和良好的个性品质。
2、重视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力量支持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师以及其他专业课教师在其传授业务知识过程中,还具有思想政治教育职责,在授课过程中,应加强引导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努力解决学生深层次的思想问题。专业教师严谨负责的治学态度和勤奋敬业的工作作风对高职学生具有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加强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可以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强大的力量支持:着力打造一支实践能力突出、职业特色鲜明的“双师型”队伍,成为高职学生在思想教育、专业学习、课余生活、就业指导等方面真正的“导师”。
3、重视学生骨干队伍建设,提供榜样示范
要培养一支优秀的学生骨干队伍作为老师的得力助手,在高职学生群体中发挥榜样示范的作用。学生骨干,首先是学生,在年龄、心理、思维方式、兴趣爱好等各方面与普通高职学生具有很多相同点,相互之间比较了解、容易沟通;其次是骨干,思想觉悟高、工作能力强,是普通学生身边现实的典型和榜样,这种效果有时候会比老师的说教来的更加直接,更有威信,更能取得效果。明确学生骨干重大作用、严格学生骨干选拔标准、制定学生骨干培养规划、完善学生骨干考核评价,这些措施都可充分激励和调动学生骨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下转第1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