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文化对非言语交际行为的影响及跨文化交流的应对举措
2015-03-28谭苗
谭 苗
(桂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 桂林,541006)
非言语交际行为包括言语行为之外的一切由人类和环境所产生的刺激,这些刺激对于信息发出和接受者都具有潜在信息价值或意义[1]。非言语交际行为受文化差异的影响,同一非言语行为在不同的文化中可能有不一样的意义,同一意义的行为在不同的文化中也可能用不同的非言语行为来表示,这给跨文化交流带来了很多障碍。事实上,非言语交际行为可以向交际双方传递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如何有效地解读这些信息是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必应之题。
一、非言语交际的分类
国内外有关非言语行为的分类很多,其中我国著名学者毕继万将非言语交际分成四大类:体态语,副语言,客体语,环境语。
(一)体态语
体态语包括基本姿态、基本礼节动作以及人体各部分动作所提供的信息[2]。人的体态语多种多样,它可以表露个人的情绪、体现个人的个性或起说明性的作用。如:耸肩在西方国家里表示无能为力或没办法;用手指贴着嘴唇并发出“嘘”的声音表示要保持安静。
(二)副语言
副语言包括沉默、话轮转接和各种非语义声音[2],它可以传递很多信息,如:沉默在中国文化里有多种含义,既可表示赞许也可表示抗议,既可表示默认也可表示保留意见;升调表示对对方所说的话感兴趣,降调代表想结束谈话等等。
(三)客体语
客体语包括皮肤的修饰、身体气味的掩盖、衣着和化妆、个人用品的交际作用,家具和车辆所提供的交际信息[2]。客体语可以反映其使用者的一些个人特征,如:我们可以从手上的戒指来判断一个人目前的婚姻状况;我们也可以从一个人的穿着打扮来判断一个人的职业。
(四)环境语
环境语包括空间信息、时间信息、建筑设计与室内装修、声音、灯光、颜色、标识等等[2]。这些因素既可以体现文化特征也可以提供交际信息,如:在中国文化里,不同的场合会有不同的主色调,如红色一般用于喜庆场合,白色和黑色则在葬礼上比较常见。
从上可以看出,非言语交际行为涵盖的范围较广,而且其可以向交际双方传递十分丰富的信息,它不仅可以展示使用者的个人特征,而且可以展示其所在的文化氛围的特征。
二、非言语交际与文化
有关“文化”的定义有很多种,中国学界比较流行的一种定义是:“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2]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生活在不同区域的民族有着不同的经济生产方式、宗教信仰从而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观、思维方式、民族性格,因而也创造出不同的文化;而文化反过来也会影响个人、群体甚至整个社会的行为,就非言语行为而言,人们的非言语行为的形成和效果往往都是由一定的文化环境所决定的[2]。例如:中国旗袍在发髻、鞋子搭配上都有要求,追求一种和谐美,这与儒家思想中的"天人合一"密切相关;泰国是著名的佛教之邦,佛教对泰国人们影响广泛而深远,泰国女性的服饰"露肩"的这一特点就来源于对僧侣服饰的模仿;而越南的五身奥黛也是受五行学说的影响,在四身奥黛的基础上增加了第五块襟衣,象征着金、木、水、火、土[3]。
但每个文化群体都有自己独特的非言语符号系统,文化不同,非言语交际行为和手段也有差异。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含义相同,行为不同。例如:见面打招呼无论在哪个国家都是对对方表示礼貌和尊重的表现,然而不同的国度有不同的见面礼仪,中国人最常用的见面礼仪是握手礼,泰国人则喜欢用合十礼,而越南人一般使用握手礼,但在一些信仰小乘佛教的地区多用合十礼。第二,行为相同,含义有别。例如:在中国股市里,红色代表股票上升,绿色代表股票下跌。而在越南和泰国股市里,红色和绿色所代表的含义与它们在中国股市里的含义正好相反,即红色代表股票下跌,绿色代表股票上涨。
由此可见,非言语交际行为与文化密切相关,不同的文化群体有着不同的非言语符号系统,这很容易成为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障碍,因此,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要密切注意文化因素的影响。
三、跨文化交流的应对举措
(一)通过文化对比提高跨文化意识
文化对比是指隐含于交际行为和交际手段之中的文化特征对比[1]。我们从上文得知,非言语行为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跨文化交流前,我们应该通过文化对比找出不同文化之间的相同和相异之处,尤其是差异之处和那些极有可能带来误解和歧义的文化因素,在探索、总结其规律的基础之上,可预见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障碍、冲突,提高跨文化意识,以便在交际过程中主动排除这些因素的干扰,为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如,红色在中泰文化中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在中国文化中,红色常与吉祥、喜庆等积极意义联系在一起,因此,红色一直都是中国春节、婚礼、乔迁、升官等重大节日或喜事的主题色彩;而在泰国,红色也经常与妒忌、恐惧等负面意思联系在一起,泰国人在平时生活中最忌讳使用红笔签名。因此,我们在与泰国人交往之前就要弄清诸如此类的文化差异,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避免在接下来的交往中犯错。
(二)培养积极主动的跨文化态度
这里的态度是指对持有与自己不同价值观念、遵守不同行为规范、采用不同意义系统的人们的态度[4]。我们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应持积极、主动、开放的态度,排除文化优越感、文化偏见等态度。判断非言语行为的标准因文化不同而不同,世界上没有绝对正确的非言语行为,在某一环境里是正确的行为有可能在另一环境里却不被接受,反过来亦是如此。如:对泰国人来说,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孩子的头只允许国王、高僧或父母抚摸[5];越南人有“染黑齿”的习俗,按照越南京族人的传统观念,不染黑牙齿的人是品行不端的人,会被天下人耻笑[6]。这两种非言语行为在各自的文化传统中是被认可的,然而,在中国文化中并没有这样的传统。但我们在与泰国人、越南人交往时不能以本文化为中心,将本文化的判断标准强加于其他文化之上,从而认为“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染黑齿”等习俗是荒谬的、错误的,这势必会带来冲突。我们应该培养积极、主动、开放的态度,设身处地考虑问题,这样才能增进交际双方的理解与交流。
(三)学会入乡随俗
在跨文化交流活动中,我们可在不损伤本民族文化情感的情况下,根据目的语文化的价值观、宗教信仰、民族性格等情况,恰当得体地运用对方民族的非言语行为方法来达到交际的目的,学会入乡随俗。如:泰国有在戏剧、电影开始前有需观众集体起立并吟唱《国王之歌》的传统。我们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如遇到这样的情况,就要学会入乡随俗,也要起立唱歌,以表达对泰国人民和泰国国王的尊重。适时适地地运用目的语国家的非言语方式,既可表达对目的语民族的尊重,也可促进跨文化的顺利进行。
四、结语
文化是不同国家非言语行为出现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为了促进跨文化交流的顺利交流,我们首先要进行文化对比,以减少跨文化中的障碍;同时我们还要培养积极主动的跨文化 态度,学会设身处地想问题;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学会入乡随俗,以表达对目的语文化民族的尊重。
[1] 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448.
[2] 毕继万.跨文化非言语交际[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3] 谭苗,傅广生.非言语视角下中、越、泰传统服饰中的文化差异——以旗袍、奥黛、泰国筒裙为例[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8):193.
[4] 李雅伟,刘飞,田晓,时丽颖.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言语交际[J]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01):68.
[5] 陈晖,熊韬.泰国概论[M] .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
[6] 覃圣敏.东南亚民族-越南、泰国、老挝、柬埔寨卷[M] .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