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权在语境中的潜移
——基于现在分词与定语从句的转换问题研究
2015-03-28张海波
张海波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 江门 529030)
话语权在语境中的潜移
——基于现在分词与定语从句的转换问题研究
张海波
(江门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 江门 529030)
语境是含有未知可变因素的处于动态的一种潜在的信息结构,同时也是一种约束和解释话语的功能集合体。在不同的语境中,现在分词作定语和定语从句都因各自的特殊性而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因此相互之间的转换往往会因语境中其话语权的变更而受到钳制。
话语权; 语境; 现在分词; 定语从句; 潜移
众所周知,英语中的定语,作为句子成分之一,往往被视为“是用来说明名(代)词的品质与特征的词或一组词”[1]。可见其语用功能主要就是修饰名词。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能充当定语的种类繁多:形容词、名词、代词、数词、动名词、不定式、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介词短语、分词短语和定语从句等。本文旨在探析现在分词与定语从句之间的互换问题,因此笔者首先将从现在分词入手展开讨论。
诚然,我们对于分词并不陌生,知道它是非谓语动词形式之一。这里,笔者撇开过去分词不谈,仅就现在分词而论。其构成形式是由动词原形加词尾-ing构成的,此处我们可以忽略其构成的规则不计,但从其语义功能来观察,不难发现它不仅具有动词特征,而且还具有形容词和副词特征,在句中可充当状语、补语(宾语补足语或主语补足语)、表语和定语。笔者窃以为,要想弄清楚现在分词作定语和定语从句之间的内在联系,就必须先理清现在分词作定语时具有哪些基本特点,然后才能涉及与定语从句的转换问题分析。以下笔者尝试通过实例来说明现在分词作定语的基本特点以及与定语从句的转换功能。
一、现在分词作定语的基本特点及与定语从句的转换
(一)现在分词作定语的基本特点
其一,单个的现在分词作定语时多置于它所修饰的名词之前。例如:
She is a very charming child.她是一个非常招人喜爱的孩子。
He used to be an attacking player.他曾是个攻击型运动员。
This is a pressing question.这是一个紧迫的问题。
He came with an embarrassing question.他提了一个令人难堪的问题。
其二,少数单个的现在分词则可放在其所修饰的名词之后。例如:
There were no soldiers drilling.没有士兵在操练。
This is Mr.Smith speaking.我是史密斯先生。(此为电话用语)
Oh,it’s the cake burning.噢,糕点烧焦了。
其三,部分习惯用法中所形成的固定后置。例如:
There is nothing doing.不行!(nothing doing是固定词组,表示拒绝)
Let’s drop the subject for the time being.让我们现在不再谈这个话题吧。(for the time being是固定词组)
They’ve had rich harvest for three years running.他们已连续3年获得丰收。(running常置于表示时间的名词之后表示“连续的”)
其四,现在分词短语作定语时大都需放在它所修饰的名词之后。例如:
Who is the man standing by the window?站在窗边的那个人是谁?
China stretches across a vast area covering the cold,temperate and tropical zones.中国幅员辽阔,包括寒带、温带和热带。
(二)作定语用的现在分词与定语从句的转换
许多语法家都一致认同:分词在充当定语时,意思上往往接近一个定语从句。因此在论述这方面的问题时,常用以下类似例句:
developing countries=countries that are developing
发展中的国家
a growing city=a city that is growing
发展着的城市
They built a highway leading(=which leads)into the mountain.
他们修建了一条通往山里的公路。
We are brothers sharing(=who share)weal and woe.
我们是患难与共的兄弟。
They lived in a room facing(=that faced)the south.
他们住在一间朝南的房间里。
为了使学生了解分词与定语从句之间的关系,我们的施教者通常会让学生做大量的句型转换练习。如定语从句替换分词或分词短语,或用分词或分词短语取代定语从句等。可以肯定,这种训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的确能满足我们掌握分词作定语时的基本用法和特点的要求。但从语境的角度来看,这种训练对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显然是不够深入的,因为其效果充其量也只是使学生对现在分词产生某种感性认识。这种机械式的操作,容易使学生误以为所有的现在分词在作定语时都可以与定语从句互换。因此笔者窃以为让学生弄清语境与现在分词和定语从句的内在关系是很有必要的。
二、语境与现在分词以及定语从句之间的内在关系
(一)关于语境的定义
对语境的定义有很多。已故的上海复旦大学教授、阐扬修辞学的一代宗师陈望道先生在其名著《修辞学发凡》中给语境所下的定义是“写文章或说话所处的具体环境”[2]。
蜚声海内外的语言学家、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王德春先生在其名著《现代修辞学》中给语境下的定义是:“语境就是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等客观因素和使用语言的人、身份、思想、性格、职业、修养、处境、心情等主观因素所构成的使用语言的环境”[3]。
由此可见,语境其实指的就是语言环境。说到环境,笔者窃以为,它不是静止的,而是千变万化的、动态的,因此不应该停留在静态的解释上,它应该具有明显的动态功能特征。那么,语境还可以被定义为一种有助于语义理解的“共有知识统一体”[4]。通过这一概念的引申,我们似乎可以把语境看作是含有未知可变因素的处于动态的一种潜在的信息结构,同时也是一种约束和解释话语的功能集合体。这似乎与丹麦的语法泰斗Otto Jerspersen所谓的“核心结构”(Nexus Construction)之说不谋而合[5]。
(二)现在分词和定语从句的话语权潜移
语境中的现在分词不再是简单的与定语从句进行转换的问题,而是需要透过当时当地的语言环境才能理解的复杂问题。其实正如宇宙间那千差万别的事物,任何一种语法现象亦都有其各自生存的特殊意义或特殊功能,这种特殊性是无可替代的。从表面上看,现在分词和定语从句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可以互相转换的,但在特定的语言环境当中就不一定了。
依拉德斯(Erades)先生在《现代英语句法问题集》(PointsofModernEnglishSyntax)一书中提到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Robert D.Eagleson博士曾发表过这样的看法:“这些句子中(指含现在分词作定语和定语从句的句子),带动词-ing形式的结构与带关系从句的结构的确可以互换,但是我觉得换用以后句子的意义有些改变,这一改变使句子的重点发生重要的改变”[6]。
笔者的理解是:所谓重点发生变化,实际上是指由于语境的变化从而产生两个不同的概念——主体和主体转移(即话语权的迁移)。
当我们看到a ship sailing into harbour;a soldier carrying a rifle;two animals grazing等诸如此类的短语时,感到犹如拍摄动态照片,正当动作在进行时快速拍下来的,主体及其动作可以同时看到;如果说,a ship that is sailing into harbour;a soldier who carries a rifle;two animals that were grazing,此时给人的感觉是:第三者站在主观的立场上,对某种事实提出了看法也表明了其潜在的态度。如果说这种解释令人感到有点笼统,难以体会或理解,那么请看下例吧:
There are still five students waiting outside.
此句的背景也许是某工作人员或助手在向主考官汇报待考的学生人数。句中students waiting这一结构是客观地反映正在等待面试的学生这一事实,不难看出,动作的主体是学生或者说话语权偏重于学生。可见工作人员或助手这样回答,纯粹是向主考官传递客观信息,未含半点个人主观情绪。但如果他这样回答:
There are still five students who are waiting outside.
那么,在此语境中,主考官势必会以为助手已不耐烦,在催促“快点考”。这样一来,主考官心里自然会感到不高兴的。这就是说,使用定语从句时,动作的主体(话语权)由表面上的学生转移到了无形的说话人——工作人员或助手。所以工作人员或助手的不满情绪也就暴露无遗了。
由此可见,当现在分词和定语从句因其话语权的变更而产生异义时,就不可随意转换了,否则会导致受众的误解。
三、现在分词与定语从句的主体(话语权)实例分析
说到语境中现在分词作定语与定语从句的主体,依拉德斯先生(Erades)在《现代英语句法问题集》(PointsofModernEnglishSyntax)一书中对二者的区别加以阐述时曾举过这样一个例子:
“侦探出庭作证,向陪审团讲述他监视某所房子时见到的情况时可以回答说:A man carrying a suitcase came out。也可以说:A man who carried a suitcase came out。用第一种结构是陈述当时所见的全部情况,并且是客观地陈述,并不带任何个人意见,这种陈述相当于一张快照,或从一卷胶片中剪下的照片。用带关系从句的结构则表示——而且有意识地表示——皮箱引起侦探的警觉,也许因为他疑心箱里藏有赃物,或则疑心此人企图逃出国境”[5]。
如此类推,我们对于类似a ship flying the flag of Japan这样的短语,可以理解为仅仅是幅可见的图画,是说话人亲眼目睹的全景罢了。然而,如果换用a ship that flew the flag of Japan则表明了这艘船的异常情况,这种异常可能会导致说话人感到其中大有蹊跷,譬如船上的人员并非是真正的船员,说不准船上藏有走私香烟、毒品或其它什么违禁品,说不定船上有间谍或偷渡分子等等[6]。
诚然,船只进出港口本属常情,士兵扛枪操练也在意料之中,动物猎食毫不足奇,病人候诊亦非异常。平常之事不胜枚举,就好比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实在用不着大惊小怪。所以,当我们听说A porter wheeling a truck hid her for a moment from my sight时,谁都不会因动作的主体是一位porter(搬运工)而大呼小叫。但是,一旦将porter换成是一位不大可能从事这项工作的人,例如一位行政总裁、高级官员或一位超级模特或影星、著名主持,那么就非得用a CEO who was wheeling a truck不可了。因为这种情况太特殊,太罕见了。一般情况下,谁都不会相信行政总裁这类人物会成为这种活动的主体,因此决不能随便用a CEO wheeling a truck来表示。由此可见,话语权的潜移或变更往往会影响到定语从句和现在分词的取舍。
以上的分析,无疑要证明这一论点:定语从句所表示的行为不被看作是从先行词本身产生出来的,而是由在句子里往往根本没提到的人——说话者——加之于它的。而作定语用的现在分词所表示的行为则是从其所修饰的名词直接产生的,也可以说是自动产生的,简而言之,a man carrying a suitcase是反映某人在做某事;而a man who carried a suitcase则是宣称某人竟然在做某事。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请读者不要将这一论点理解为“凡是意料中的事都只能用现在分词,凡是不平常的事一概用定语从句”。因为我们都知道,凡事都会有例外。
此外,现在分词本身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即:“它所表示的动作一般都是未完成的”[7],但并不反映动作是否还会继续。请看下例:
The old lady found the watch lying under the pillow.
老太太找到了藏在枕头底下的表。
上例只是说明“表”此刻正处于什么状态,而不说明这种状态维持了多久,也不说明还要维持多久。但在此语境之中,使人感到非常生动,非常形象。概括地说,这是一种客观描述,或对事物的客观反映。然而,如果我们将该句改为The old lady found the watch which lay(或was lying)under the pillow,就会让人以为作者本人在试图解释什么或者说作者意在向读者披露表的下落。可见这是一种主观意志的表达。在此语境中显然不合情理。假设换一种情景,比如在该句的后面加上诸如though she hadn’t expected to find it there之类的话,现在分词就得让位给定语从句了。这是因为她事先知道表在枕头底下,显然定语从句表明了她对这件事情的看法与态度。
这种所谓的话语权潜移之说,其实可以理解为“现在分词做定语时并不考虑动作的过程,而只反映事件的本身或者说反映一种印象,描写观察到的现象,或表示一种事物特有的性质,这种性质不取决于说话者的主观意识;而定语从句往往用来表达说话人的主观意志,强调动作的过程”[8]。定语从句表明所作的评价往往是外在的,亦即作者的评价,是个人的看法,而不表示内在的性质。这恐怕就是为什么房产经纪人总爱用a house overlooking the weald,语法学家喜欢用a verb-stem ending in a hissing sound的缘故吧。反过来,这也是为什么如下的定语从句不能转换为现在分词短语的缘故:
1)Victor was the man who made Lisa famous.
2)Mr.Jones was,perhaps,the first officer that played with his men.
此外,大学英语第三册有一篇课文的标题是:The Woman Who Would Not Tell(不肯告发的女人)。此处恐怕无论如何也不能说成The Woman not telling(不告发的女人)吧。这是因为该从句中的助动词would显然是用来表述主语the woman的意志的,这符合定语从句的特征,而分词,诚如上面所说,只能用来反映客观事实,而不具备表达意志这一功能。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理解:无论是现在分词还是定语从句,在特定的场合给予句子的特殊意义色彩都会取决于语境中的话语权,都会因语境中定语的话语权的潜移而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差异。因此,在语境中,现在分词作定语与定语从句之间的转换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9]。
[1]薄冰.高级英语语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683.
[2]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5.
[3]王德春.现代修辞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108.
[4]何兆熊.现代语言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113.
[5]Otto Jesperson,Growth and Structure of the English Language[M].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1999:89.
[6]依拉德斯.现代英语句法问题集[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366-369.
[7]张道真.实用英语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235.
[8]Robert D.Eagleson,Writing in Plain English[M].Sydney:Australian Government Publishing Service,1997:36.
[9]Keseckles,I.Conceptual Fluecy and the Use of Situation-bound Utterances[J].Links & Letter,2000(7):140-141.
The Shift of the Speaking Right in Contexts——Based on the Study of Conversion of Present Participles and Attributive Clauses
ZHANG Hai-bo
(JiangmenPolytechnic,Jiangmen,Guangdong529030)
Context is a sort of dynamic and potential information structure,which contains some unknown variables.Meanwhile,it is also a kind of combination constraining and explaining the function of the speaking right.In different contexts,present participles and attributive clauses both have relative independence separately.So in conversion drills,they tend to get restricted by different contexts.
speaking right; context; present participles; attributive clauses; shift
2015-09-03
广东省江门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14年度课题“外国儿童翻译理论研究与实践——基于侨乡儿童读者群研究”(JM2014C33)。
张海波,1957年生,男,湖南邵阳人,副教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及文学翻译。
H314.3
A
1671-9743(2015)12-01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