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特色词汇翻译策略探析——基于《纽约时报》涉华报道的实证研究

2015-03-28刘凤娟,徐艺齐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5年10期
关键词:纽约时报翻译策略意识形态

中国特色词汇翻译策略探析——基于《纽约时报》涉华报道的实证研究

刘凤娟,徐艺齐

(大连大学 英语学院,辽宁 大连116622)

[摘要]中国文化在世界的影响不断扩大,中国特色词汇反映了中国独特的文化,具有很高的社会文化价值和语言学价值。在美国媒体中,美国最有权威的报纸之一《纽约时报》对中国的报道是最丰富的,其涉华报道中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策略有别于我国外宣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方法,基于定量和定性分析可以发现其对中国特色词汇翻译策略的总体倾向,也可以透视其对中国文化的态度。

[关键词]纽约时报;中国特色词汇;翻译策略;意识形态

[中图分类号]H315.9

[收稿日期]2014-11-05

[作者简介]龙成彦(1976-),男,苗族,湖南凤凰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外国语言文字研究。

[文章编号]1004—5856(2015)10—0118—05

一、引言

由于历史文化差异、地域文化差异和风俗习惯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各个民族和国家都形成了富含自身民族特色的词汇。为了传播中华文化,加强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与合作,需要通过合理的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对中国的特色词汇进行翻译。“外宣翻译是把大量有关中国的各种信息从中文翻译成外文,通过图书、期刊、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以及国际会议,对外发表和传播。”[1]从汉译外实践来看,译者往往偏重归化策略。比如,有学者认为,“就外宣英译而言,就应以英语为归宿”。[2]为了更全面的分析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策略,笔者从一个新的角度出发进行研究,即以美国主流媒体《纽约时报》对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为切入点,分析英美主流媒体对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策略和技巧,透视英美社会对中国文化的认识。

二、语料的搜集与分析

“《纽约时报》被誉为美国最有权威、最受尊重的报纸,对美国政府、美国公众舆论的影响力很大。《纽约时报》的读者多是美国上层社会人士,包括政府官员、国会议员、工商业主和高级知识分子。”[3]它对中国的报道在美国媒体中是内容最全面、最丰富的,选择《纽约时报》中涉华报道为研究语料,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笔者以《纽约时报》2013年10月1日至2014年5月31日涉华报道中所有译入英语的中国特色词汇为研究样本,分析了该报在处理中国特色词汇时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三、《纽约时报》中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策略

(一)异化的策略

异化的翻译策略是指偏离本土主流价值观,保留原文的语言和文化差异;或指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原文的异域性,故意打破目标语言常规的翻译。它主张在译文中保留源语文化,丰富目的语文化和目的语的语言表达方式。

1.完全直译

直译指不仅忠实于原文内容,而且忠实于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

例1“gray income” supplements the actual wealth of many households.(January 21,2014)

“灰色收入”让许多家庭的实际财富高于数据所显示的。例1中将“灰色收入”直译为gray income,保留了中国特色。

例2To the authorities,Cheng Chui Ping was the “mother of all snakeheads,”a ruthless businesswoman who smuggled thousands of Chinese emigrants into the United States.(April 28,2014)

对当局而言,郑翠萍是“蛇头之母”,这名女商人让数以万计的中国移民通过偷渡进入美国。

例2中将汉语中“蛇头”一词,用直译的方式翻译成英语,保留了中国特色的比喻意象。

例3At 4:35 a.m.,Jade Rabbit touched the surface of the moon,its wheels leaving a pair of deep tracks,”said Xinhua,the state-run news agency.“These are the first footprints that China’s probe has left on the moon.”(December 7,2014)

国家通讯社新华社报道称,“4时35分,‘玉兔’巡视器踏上月球,车轮在月面印出两道深深痕迹。这是中国探测器留在地外天体上的第一串脚印。”

例3中将“玉兔”直译为“Jade Rabbit”。玉兔是中国传统神话中仙女嫦娥的宠物,此处指玉兔号月球车,这里运用直译的策略很好地保留了中国的传统意象。

2.完全音译

音译是指把一种语言的语词用另一种语言中跟它发音相同或近似的语音表示出来的翻译方法。“在汉英翻译实践中,对于那些具有浓郁民族语言特色而且在目的语文化中又属于意义空缺的汉语词汇,采用汉语拼音拼写方式已成惯例。”[4]

例4He explained that this curve and flow was very good feng shui.It was a prosperous channel of “positive qi energy.”I took the apartment.(October 1,2013)

他解释说,弯曲的河道和流淌的河水表明风水很好,这是输送“吉气”的富贵通道。我租了那套公寓。

例4将“风水”音译为“feng shui”,将“气”也直接音译为“qi”。在《朗曼当代英语词典》(网络版)中都有收录,在“英国国家语料库”也能查到不少语料。采用这类从汉语直接引入英语的外来词,既能为美国读者所理解,又能使读者感受到原汁原味的汉语语言特色。

例5Shanghai should be commended for implementing some hukou reform.(October 3,2013)

上海在推行一些户籍改革方面应该受到赞扬。

例5将“户籍制度改革”音译为“hukou reform”,保留了中国的文化特色,用音译的方式翻译“户口制度”更加贴切。

例6With its Chang’e-3 probe successfully landed on the moon,China has announced details of the next phase of its lunar exploration program—to send an unmanned craft in 2017 that will land and return with samples.(December 7,2014)

嫦娥三号探测器成功落月之后,中国宣布了其探月计划的下一步,打算在2017年前后发射无人飞船,前往月球采集样品、并将返回地球。

例6将“嫦娥”音译为“Chang’e”,保留了中国传统文化色彩。嫦娥是中国神话中一位美丽的仙女,此处是指中国的月球探测器“嫦娥三号”。音译的翻译策略能使读者感受到原汁原味的汉语语言特色。

3.直译加解释

这种翻译策略一方面可以创造出异国情调,保留了汉语的文化意象,满足美国读者对异域文化的好奇心;另一方面又能使他们理解汉语原词的意义或了解相关文化背景。

例7Mr.Chen is an example of what is called a “sea turtle” or “haigui” in Mandarin:a Chinese native who has returned home after stints in the West. Sea turtles,also a homophone for students returning from overseas studies.(June 6,2014)

“海龟”(海归),也就是在西方供职多年后回到国内的中国人。“海龟”也常指海外留学回国寻找工作机会的中国毕业生。

例8The number of Chinese “sea gulls”——who fly back and forth between China andthe West——is also growing.(June 6,2014)

中国“海鸥”人数也在增加。“海鸥”指的是在中国出生,在西方受教育并在中国和西方之间飞来飞去的人。

例7和例8运用直译加解释的翻译策略翻译了“海龟”和“海鸥”,这两个词在汉语中具有特定的比喻指象意,直译加解释的翻译策略不仅保留了中国特色词汇的文化内涵,而且还添加具体解释,使外国读者更易理解。

4.音译加解释

这种翻译策略和直译加解释的策略一样,一方面可以营造出一种浓厚的异域情调,另一方面也照顾了读者的理解需要,填补了读者的文化认知空白。同时,这也符合英语新闻文本中偏爱使用外来语的修辞风格,并且能体现报道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例9To this frightening prospect,they added a shot of baijiu,very strong grain alcohol.(October 1,2013)

在这番骇人的情形下,他们又倒上了一盅白酒,这是谷物酿成的一种烈酒。

例9将“白酒”用音译加解释的翻译策略翻译为“baijiu,very strong grain alcohol”,这样既保留了中国特色,带有浓厚的异域情调,也有益于外国读者的理解。

例10Chengguan,which literally means “city managers,”enforce rules that keep streets orderly and traffic flowing smoothly.(May 30,2014)

城管的字面意思是“城市管理员”,负责执行保障街道有序与出行畅通的各种规定。

例10将中国特色词汇“城管”用音译加解释的策略进行翻译,既保留了中国社会文化的特色,又能使外国读者正确了解“城管”这一工作。

(二)归化的策略

归化的翻译策略是指在翻译中采用透明、流畅的风格,最大限度地淡化原文陌生感的翻译策略。从历史上看,归化可视为意义的概念延伸,但又不完全等同于意译。意译局限于语言层面的价值取向,而归化是立足于文化大语境下的价值取向。

意译就是译文与原文内容保持一致,不拘泥于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

例11the positions still attract young people with advanced degrees because they are “formally part of the civil service and have corresponding benefits.”(May 30,2014)

但该职业仍能吸引高学历的年轻人,其主要原因是城管“有正式编制,又参照公务员待遇”。

例11对中国特色词汇“编制”一词采取了意译的翻译策略,译为“formally part of the civil service”,这一翻译抓住“编制”一词的核心内涵,运用意译的翻译策略更易于让外国读者了解中国社会和文化。

例12A plenum meeting of the top Communist Party leadership concluded last month with pledges to deliver on broad new policy mandates.(December 26,2013)

上个月,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层召开了十八届三中全会。

例12将“十八届三中全会”意译为“A plenum meeting of the top Communist Party leadership”,因为运用异化的翻译策略难以翻译该词,所以采用意译的策略翻译,着眼于该词的内在含义来进行翻译,有益于外国读者的理解。

四、对《纽约时报》涉华报道中中国特色词汇翻译策略的思考

(一)中国特色词汇翻译策略的总体倾向

笔者从2013年10月到2014年5月,共在《纽约时报》查阅了涉华87篇文章,并将其按政治、经济、文化分类整理,并分析其翻译策略。其中,《纽约时报》对中国特色词汇采用最多的翻译方法是“完全直译”(34.13%),而“完全直译”“完全音译”“直译加解释”和“音译加解释”的总比例达到60.82%,即异化的翻译策略运用达到了60.82%,而归化策略的运用(即意译法)比例为39.18%。可见,《纽约时报》对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策略有明显的异化倾向。

(二)制约《纽约时报》对中国特色词汇翻译策略的因素分析

1.任何新闻报道的写作,首先要考虑的是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球。因此,读者的喜好是左右中国特色汇翻译策略的重要因素,这可以部分解释《纽约时报》在处理中国特色词汇时以异化为主的倾向。美国民族的性格中有“崇尚变化、差异”和“好奇、冒险”的特点。[5]异化策略通过创造一种异域色彩,“用‘与众不同’来吸引读者。同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西方读者对遥远、神秘的‘东方古国’的猎奇心理”。[6]

2.“新闻报道已成为上层建筑领域中控制、操纵社会意识的得天独厚的一种意识形态,人们没有理由、也无法回绝它的意识形态性质。”[7](P25)所以意识形态无疑也是影响《纽约时报》对中国特色词汇处理的一个因素。新闻写作者对中国特色词汇进行解释或意译时,一方面会有意或无意地受到自身意识形态立场的影响,另一方面,也要刻意迎合美国读者的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

美国主流媒体对中国特色词汇主要采取异化倾向的翻译策略是为了赢得相应族裔读者群的好感。华人是美国社会一个很有影响力的族裔(特别是在作为《纽约时报》主要读者对象的中产阶级中),这也能部分解释《纽约时报》对中国特色词汇处理时的异化倾向。

五、结语

中国特色语言因为注入了发展过程中的民族习惯和民族文化而形成其特有的形式,我们应从加强文化传播理念和意识的高度关注和正确把握中国特色文化词语的翻译,然后跨越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差异的壁垒,找到信息对接点,确保信息可信度,将信息还原成共同价值,以适度的方式弥补文化空缺以及概念的缺位和错位,使之贴近受众的思维认知习惯。[8]在跨文化交际中,中国特色词汇翻译得当,可以进一步促进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交流。语言总是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当中,不断有新的词汇出现,旧的词汇消亡。译者应紧跟时代脉搏,关注语言变化,注意民族文化色彩,掌握本义,灵活变通。[9]

[参考文献]

[1]黄友义.坚持“外宣三贴近”原则,处理好外宣翻译中的难点问题[J].中国翻译,2004,(6).

[2]袁晓宁.以目的语为归依的外宣英译特质[J].中国翻译,2010,(2).

[3]何霞.《纽约时报》涉华报道研究[D].暨南大学,2004.

[4]王银泉.“福娃”英译之争与文化负载词的汉英翻译策略[J].中国翻译,2006,(3)

[5]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6]顾静.透视美国新闻期刊对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J].上海翻译,2005,(1).

[7]刘建明.宏观新闻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8]龙鹏屹.中国特色文化词语的翻译策略选择[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1).

[9]詹仁美.文化语境下的翻译:原作生命的延续[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4,(1).

责任编辑:思动

Translation Strategies for Unique Chinese Terms

——Based on the Reports About China in “New York Times”

LIU Feng-juan,XU Yi-qi

(Dalian University,Dalian 116622,China)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the influence of Chinese culture is expanding around the world. Unique Chinese terms which reflect unique Chinese culture are of great value in social culture and linguistics. As one of the most authoritative newspapers in the U.S.,“New York Times” has the most abundant reports about China among all the American media. Th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unique Chinese terms are quite different from those in China’s foreign propaganda translation,and therefore it is worth further study and analysis,through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which,the general tendencies of translation strategies concerning unique Chinese terms could be found and the newspapers’attitudes towards Chinese culture could be perceived.

Key words:“New York Times”;unique Chinese terms;translation strategies;ideology

猜你喜欢

纽约时报翻译策略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文艺、宣传与百姓生活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作者自述》两个译本的对比赏析
旅游景点名称翻译的原则与策略研究
二胎题材电视剧的多维解读
国际会展用语特点及口译策略
西方涉华纪录片意识形态的建构与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