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宣翻译本体研究的多维思考

2015-03-28韦忠生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5年10期
关键词:外宣翻译传播学

外宣翻译本体研究的多维思考

韦忠生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 外国语学院,福建 福清350300)

[摘要]文章总结了目前外宣翻译研究的特点与不足,认为最大的不足就是它不具有学科地位,对中国建构国家形象产生了负面影响。此外,还阐述了翻译的学科地位,探析了外宣翻译研究的翻译学和传播学属性,建设性地提出了跨学科视野下的外宣翻译的内部体系和外部体系。

[关键词]外宣翻译;翻译学;传播学;外宣翻译体系建构

外宣翻译由广义与狭义概念组成。广义上的外宣翻译指地方政府新闻、外事、文化、经贸、旅游、教育、体育、金融等诸多部门的外宣工作,旨在信息传播、文化交流、经贸往来与形象建构等。狭义上的外宣翻译特指中央政府或国家外宣与传播机构,如国务院新闻办、中宣部、外交部、文化部、商务部等所从事的以国家名义开展的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对外文化交流与传播工作,往往以国家形象与文化软实力建构为目的。虽然广义上的外宣翻译的重要性无法与狭义上的外宣翻译相提并论,然而它也是国家对外传播工作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与树立正面国家形象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问题的缘起

关键词中国外宣翻译研究起步较晚,始于2001年。截止2015年1月1日,以“外宣翻译”在中国知网期刊模糊检索的结果为696条。然而开始时外宣翻译研究成果并不多见,2001-2005年仅有7篇论文,2007-2009年发表的相关论文数量都在16篇内,2010年论文数量增加为30篇,2011年论文数量骤然跃至62篇,2012年更是猛增至336篇,2013年为119篇。

[中图分类号]H059

[收稿日期]2014-10-21

[基金项目]辽宁省“十二五”高校外语教学改革专项,项目编号:WYYB13113;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编号:201411258060。

[作者简介]刘凤娟(1978-),女,沈阳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应用语言学研究。

[文章编号]1004—5856(2015)10—0114—04

根据文献检索、归纳与分析,目前外宣翻译研究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与不足:一是西方并不存在外宣翻译的概念,往往被称为对外新闻传播。其研究往往与政治、文化、语言等诸多因素息息相关,将其归属于传播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研究等领域,缺乏与其他学科结合的交叉学科成果,不存在外宣翻译的学科地位建构问题。二是中国对外宣翻译研究重视具体翻译技巧探讨、轻视翻译理论建构的现象普遍存在,外宣翻译在整个翻译学研究体系中的地位缺乏清晰性,从宏观角度探讨外宣翻译学科属性与学科建构的论文较为少见,主要关注翻译的标准与方法等层面的研究。常被归类为应用文本翻译抑或实用英语翻译,甚至仅仅归类于新闻翻译、旅游翻译等。三是在中国外宣翻译实践研究层面,过度关注具体翻译策略的探析,某种程度上其理论性、前瞻性、系统性和专题性较为匮乏。四是运用的翻译理论数量众多,对理论探讨的系统性和层次性较为欠缺,总体而言切入面较窄,研究比较分散,缺乏完整的理论体系,直接影响外宣翻译研究目标的明确性、内容的具体性和方法的操作性。五是将中国外宣翻译与国家软实力以及传播学结合起来予以探析的论文并不多见,理论高度亟待加强,不利于中国软实力和国家形象的建构,不利于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外宣翻译研究体系之本体论涉及外宣翻译的本质属性、外宣翻译研究的学科属性与定位。[1](P35)一个较为完整的翻译本体理论应包含下列内容:译论的哲学渊源、翻译实质、译论实施的动因和手段、翻译原则与方法、翻译标准以及对翻译中矛盾与现象的解释等。[2](P179)

二、翻译的学科地位

20世纪50年代初,西方学者主要基于语言学的视角开展翻译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在某种程度上显示出一定的系统性和科学性。语言学家参与研究对翻译学的建构功不可没,从此翻译研究逐渐摒弃传统译论的经验式评判,系统性及操作性的不足得以改善,传统翻译研究中的极端主观感受性逐渐削弱,翻译实践的科学性及客观性得到彰显,极大地推动了翻译学科的建立。[3]1972年,美籍荷兰裔学者霍姆斯(Holmes)在一次国际应用语言学会议上描述了翻译学学科理论建构的基本构想与框架。[4](P172-185)以色列著名翻译理论家吉顿·图里(Gideon Toury)[5](P10)以图表方式予以阐述。霍姆斯的翻译结构图勾勒出翻译学科的基本框架:纯理论翻译学和应用翻译学。纯理论翻译学再划分为翻译理论研究和描述性翻译研究;翻译理论又再分为普遍理论和专门理论。[6](P10)斯内尔·霍恩比(Snell-Hornby)借鉴了语言学派和文学派翻译理论,提出将翻译研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予以构建的见解,倡导运用格式塔整体理论,以及框架语义学等理论开展翻译研究的综合方法。[7]众多翻译界学者携手并进,至“20世纪80年代,翻译研究俨然成为一门独立学科”。[8](PⅨ)

中国学者对翻译的学科地位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潜心学科建构,翻译学从名不见经传的边缘地位崛起,逐渐成为外语教研的中心,完成了其独立的二级学科的框架构建。1951年,董秋斯在《翻译通讯》上率先发表了题为《翻译理论建设》的文章,明确提出建立翻译学的设想,我国译学发展史初见端倪;1984年,董宗杰在《翻译通讯》上发表了《发展翻译学,建立专业队伍》一文,基于宏观和微观两个基本层面简要阐述了翻译学的性质与内容,建议条件具备的高等学校设置翻译学专业。[9]谭载喜将翻译分为普通翻译、特殊翻译与应用翻译三部分,指出翻译学的具体研究对象包括翻译的实质、原则、标准、翻译方法以及翻译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10]刘宓庆阐述了翻译学的性质与学科构建的基本框架与路径,将其分为内部系统与外部系统,剖析了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11](P16-20)杨自俭提出了翻译科学的研究对象、性质和三层次学科结构,认为翻译学的研究对象为涵盖主客体、过程、结果与影响等诸多因素的整个翻译过程以及翻译史与方法论,注重翻译理论的实证研究,将其视为一门独立的、开放性、综合型的人文社会科学。他还认为翻译学体系由广义和狭义的两个系统组成,前者称为学科制度体系,涵盖学科理念、学科规范体系、学科管理与法律系统,后者为学科规范体系,包括元理论、翻译哲学、翻译理论、翻译策略与技巧等五个子系统。[12](P3-6);[13](P3-13)吕俊、侯向群总结并反思了多种翻译研究范式,借鉴传播学和言语行为理论分别作为翻译学建构框架和语言学基础,提出建构主义翻译学理念,以实践哲学为基础的建构主义翻译学,实现了理论哲学到实践哲学的转向。[14]

三、外宣翻译研究的翻译学属性

外宣翻译学科内部体系的核心可以称为外宣翻译本体论,主要关注外宣翻译的本质属性与外宣翻译研究的学科属性的建构问题。由五个部分组成,即外宣翻译本体论、外宣翻译价值论、外宣翻译原则、外宣翻译方法论、外宣翻译实证研究、外宣翻译批评。外宣翻译价值论主要探讨外宣翻译在国家形象建构与文化软实力建设中的作用。外宣翻译方法论将从多视角系统探讨外宣翻译的各种翻译策略,如接受美学理论、言语行为理论、新修辞理论、批评性话语分析等,加强专题性研究。外宣翻译实证研究将运用平行文本理论,多模态语篇分析方法等以中西政府网站、招商引资、城市宣传、大学门户网站的有关文本作为语料,建立平行语料库,应用相应翻译理论进行讨论,指出错误并提出建设性的翻译策略。外宣翻译批评将基于国内外学者的有关翻译批评理论,力图建构外宣翻译批评的原则。

外宣翻译还具有一个外部体系,本文所提出的外宣翻译学科建构外部体系借鉴刘密庆的分类:哲学思维系统、语言符号系统和社会文化系统。[11](P20)根据外宣翻译实践中的具体情况和操作可行性对这三个系统的具体内容作了调整。外宣翻译的外部体系阐述了翻译学与下述领域的学科渊源:其一,外宣翻译的外部体系为外宣翻译内部体系提供学科建构基础,有助于翻译学确立其科学性、系统性与前瞻性,可称为翻译学的学科体系。其二,外宣翻译的外部体系为外宣翻译内部体系提供理论导向,促使外宣翻译从封闭状态走向开放格局、从单向度向多向度发展。可称为翻译学的理论框架。

外宣翻译的外部系统:哲学思维系统、语言符号系统和社会文化系统。哲学思维系统包括:哲学、美学、逻辑学;语言符号系统包括:语言学、语义学、句法学、语用学、修辞学;社会文化系统包括:政治学、传播学、文化学、心理学、宗教、民俗学。

作为一个科学系统的翻译学与系统论的渊源,只有突破传统译论的局限性,拓展学科发展的前瞻性思维,外宣翻译才有可能取得长足进展,因此需要运用系统论的原则对外宣翻译开展宏观的多元研究。同时翻译学是一种系统性、开放性、动态性和多向度的综合性学科,必须借鉴其他学科的发展,兼收并蓄,才能为外宣翻译提供足够的动态发展空间并开拓其发展前景。

外宣翻译具有与翻译学同样的本质,涉及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对应转换,即语言与文化的编码与解码,注重原语文本内容、文化和风格等因素的语言与功能对等。谭载喜从辩证论的观点出发研究翻译本质,认为翻译具有“绝对”和“相对”的双重属性,其绝对性体现在“转换”和“对等”,其相对性则体现在实际“转换”和翻译“对等”的各个层面。他还强调完全的转换和对等并非翻译的本质要求,但“相对”意义上的转换和对等乃是翻译的“绝对”属性。[15]由于语言与文化背景的迥然不同,达到完全对等显然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对某些西方著名学者的翻译定义的回顾有助于对外宣翻译研究的本质这一问题的认识。德国翻译理论家沃尔夫兰·威尔斯(Wolfram Wilss)[16](P62)对翻译的界定是:翻译使原语文本成为译语文本,它以理解原语文本内容和风格为前提,尽可能与其保持对等。英国翻译理论家巴兹尔·哈提姆(Basil Hatim)和伊恩·梅森(Ian Mason)[17](P1)认为,翻译是一种交际行为,它试图跨越语言文化界限,体现另一种交际行为。外宣翻译研究的是外宣文本的翻译,而外宣翻译的过程涉及语言符号的转换,这是翻译的前提。这就是雅可布逊翻译类别三分法中的语际翻译,用一种语言的符号去解释另一种语言的符号,这就是人们通常所指的严格意义上的翻译。翻译的实质,是双语间意义的对应转换。意义指的是利奇所阐述的七种意义。与此同时,原文外宣材料的内容也应在一定程度上关注原语文本内容、文化和风格等因素,否则就变成了外宣采编而不是外宣翻译了。[18]

功能翻译理论对翻译的阐述有助于阐释外宣翻译研究的翻译学属性,体现其动态性、可调适性和社会性的特征。显然外宣翻译除了关注文本的符号和文化解码,还需要关注原语作者、客户或委托人(包括翻译发起机构)所要达到的目的以及社会语境如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因素对外宣翻译活动中语码转换的影响。任何一种行为都有其相应的目的,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了翻译策略。由于意识形态的影响与外宣翻译的目的决定了需要对外宣翻译文本进行一定程度的变译、删译和改译,还需要关照目的论的语内连贯(intratextual coherence)和语际连贯(intertextual coherence)两个原则,[19](P31-33)使译文符合目的语的表达方式,能够被译文读者理解,并且在目的语文化以及译文的交际环境中有意义,符合目标受众的期待视野,同时还要关注“忠实法则”(the fidelity rule),使原文和译文存在某种对应关系,体现翻译的基本原则。

总之,外宣翻译研究的翻译学属性要求除了关注文本的语言、文化、文体和风格等的对应转换,也要关注社会语境如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因素对外宣翻译活动中语码转换的影响,采取翻译策略和技巧予以转换和补偿,补充文化背景知识,弥补文化缺省,消除文化理解障碍,更需要分析文本的功能类型,关注语言的交际功能,实现语言动态功能对等和语篇语用对等,实现传播和弘扬中国文化的目的,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更好地建构国家形象。

四、外宣翻译研究的传播学属性

传播学的奠基人和先驱之一的美国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Harold.D.Lasswell)阐述了传播学的五个要素或五W模式:即参与者(Who)、言语的内容(Say What)、借助何种途径(In Which Channel)、言语的对象(To Whom)、生成何种效果(With What Effect)。[20](P203-243)它涵盖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对象和传播效果等层面的内容。后来在此基础上其他学者增加了两个要素,即传播的目的和场合。传播学与翻译的本质具有共同特征,希望通过信息的处理和传递,以各种方式消除信息传播的障碍,取得预期的宣传与传播效应,从而宏观上实现国家软实力、地区软实力与城市软实力的构建。吕俊于1997年在国内首次提出翻译学传播理论,力图基于传播学和跨学科的视角开展翻译研究。[21]

翻译与传播学研究的焦点具有相似之处。传播学关注两大焦点:其一,关注所传播的信息传递给目标受众的途径;其二,关注传播的信息是否能够实现传播者希冀实现的传播效应。翻译同样涉及两个焦点:一是译者注重将原语的信息和意图成功地传递给目的语读者的适当方式;二是着眼于有效地使目的语读者领会原语的信息和作者的意图,以期实现翻译的预期目的与效果。[22](PⅣ)

翻译与传播学研究的属性同样具有异曲同工之处。学者们对传播定义的界定各不相同,但对传播的基本属性基本持一致的观点:传播是一种具有高度目的性的信息传播社会行为,其过程是一种互动的信息交流和传播,各传播要素之间的动态组合构建了一个信息传递系统。该传播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都相辅相成、相互作用,而传播涉及的社会语境也必然影响这个系统的建构,导致噪音的生成。整个翻译过程就是以传播目的为导向,妥善处理原语作者、原语文本、译者、目的语文本和目的语读者的五元关系,克服噪音干扰,力求客观地传播信息,实现翻译目的、达到传播效果。外宣翻译活动的目标与预期的效果均表现为信息传播与对外交流的性质,其整个过程必须将传播主体、传播目的、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受众、传播场合与传播效果等传播学的基本要素纳入视野,关注受众的期待视野,采用恰当的翻译策略消除传播中的噪音以期达到最佳的传播效应。

噪音干扰可能来自勒菲弗尔(Lefevere)的翻译三要素理论中三种因素的操纵:诗学观(poetics)、当代的政治意识形态(ideology)和赞助人(patronage),势必影响外宣翻译的方法论。代表某种意识形态的赞助人必定利用他们的话语操控权干预翻译活动,意识形态和诗学观的操纵无疑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译者的翻译策略,往往采取变译、编译、增添、删减、逻辑重组、语篇重构等手段对原语文本进行适度改写,从而使改写后的文本能为目的语受众认同并顺应主流意识形态。这种改写旨在赢得目标受众,取得最佳传播效果。勒菲弗尔的诗学主要论及文学翻译中的诗学,而宣传诗学主要涉及某一特定社会群体在既定时间内对宣传文本在形式和功能上的阅读期待和视野期待,关注目的语读者的语言习惯、审美心理、价值取向等诸多因素。当然,改写并非是指编译者可以随意篡改原文内容,而是抵制并消解某些具有强烈意识形态色彩的内容。同样译者应该审视文化的趋同性与异质性问题,一方面保持民族文化的鲜明特点,保持其异质的特色以吸引目的语读者,另一方面则以一种受众文化认可的方式来实现国家形象与软实力的建构。

斯图亚特·霍尔(Stuart Hall)针对新闻观众和读者提出三种迥然不同的翻译策略:无协商余地的立场(dominant hegemonic position)、商议性立场(negotiated position)、抵抗式立场(oppositional position),[23](P114-116)不失为抵消对外传播噪音干扰的有效途径,更是凸显了意识形态对外宣翻译方法论的影响。由于意识形态对传播话语权的操控,对新闻文本的翻译采用改写、变译、删除都是颠覆新闻话语权的有效手段。在英汉新闻编译中,译者广泛运用霍尔的三种翻译策略的后两者——商议性立场、抵抗性立场,主要是基于两个层面的考虑。诚然,新闻文本中的话语逻辑和意识形态迥然不同,甚至相互抵触,因此编译者不可能全盘接受原语新闻文本的话语表述。再者,与普通文本的翻译不同,新闻文本的翻译在某种情况下是一种编译,因而不要求编译者完全采纳在原语中所使用的语言与文化编码。

外宣翻译研究的传播学属性确立了外宣译者在整个信息传播过程中所发挥的主观能动作用。首先,译者需要慎重选取有助于中国文化传播并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外宣文本,努力构建中国话语权,加速推动中国文化的国际化进程。其次,在译者对外传播中需要充分考虑目标受众的期待视野,关注目的语读者的文化认同,充当文化融合的使者。具有一定认知能力的目标受众对已翻译的文本信息进行语言与文化解码,并对传播内容做出反馈,力图建立认知共性。因此,外宣翻译研究的传播学探究亟待与翻译学相互融合,对译者及其主体性的研究无疑是外宣翻译研究中一个重点论题。

五、结语

中国对外宣翻译研究的理论性探究相对薄弱。对作为一个独立研究领域或者分支学科的外宣翻译研究在整个翻译学研究体系中的定位不明,探讨外宣翻译本体性的论文并不多见,主要关注翻译的标准与方法的哲学思考。这种状况亟待改善,否则势必影响中国软实力的构建,弱化外宣翻译的学科地位。

[参考文献]

[1]朱义华.外宣翻译研究体系建构探索——基于哲学视野的反思[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

[2]胡庚申.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3]易经,谢楚.翻译学从属于语言学吗?——析语言学派的翻译学定位[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2,(3).

[4]Holmes,J.S.The Name 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A].in L. Venuti (ed.) 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C].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0.

[5]Toury,G.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And Beyond[M].Amsterdam and Philadelphia,PA:John Benjamins,1995.

[6]Munday,J.Introducing TranslationStudies:Theories and Application[M].London:Routledge,2000.

[7]Hornby,M.S.Translation Studies-An Integrated Approach[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2.

[8]Bassnett,Susan and Andre Lefevere.Preface[A].in Bassnett,Susan and Andre Lefevere(eds.).Translation, History and Culture[C].London and New York:Printer Publishers,1990.

[9]许钧,穆雷.中国翻译学研究30年(1978-2007)[J].外国语,2009,(1).

[10]谭载喜.试论翻译学[J].外国语,1988,(3).

[11]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12]杨自俭.如何推动翻译学的建设与发展[A].胡庚申.翻译与跨文化交流:转向与拓展[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13]杨自俭.对几个译学理论问题的认识[A].胡庚申.翻译与跨文化交流:整合与创新[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14]吕俊,侯向群.翻译学:一个建构主义的视角[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15]谭载喜.翻译本质的绝对与相对属性[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1).

[16]Wilss,Wolfram.The Science of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17]Hatim,Basil&Mason,Ian.Translator as Communicator[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7.

[18]刘新建,刘著妍.翻译伦理对译者主体性制约关系探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4,(4).

[19]Nord,Christiane.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2.

[20]Lasswell,Harold.D..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Communication and Society:The Communication of Ideas[M].New York:Institute for Religious and Social Studies,1948.

[21]吕俊.翻译学——传播学的一个特殊领域[J].外国语,1997,(2).

[22]杨雪莲.传播学视角下的外宣翻译——以《今日中国》的英译为个案[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

[23]Allan,Stuart. News from Now Here:Televisual News Discours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Hegemony[A].In Allan Bell and Peter Garrett(eds.).Approaches to Media Discourse[C].Oxford:Blackwell Publishers,1998.

责任编辑:李新红

Studies on the International Publicity Translation:

a Multiple Dimension

WEI Zhong-sheng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Fuqing 350300,China)

Abstract:Characters and inadequacies in the studies of the international publicity translation are summarized.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worst inadequacy is that it fails to take a discipline branch so that it does not contribut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s image. In addition,this paper also explores the discipline status of the study of translation,as well as the translation study and communication character of the international publicity translation. The interior and exterior system of the international publicity translation is proposed from a multi-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Key words:the international publicity translation;translation study;communication;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ystem of the international publicity translation

猜你喜欢

外宣翻译传播学
国际传播视阈下的外宣翻译特点探析
传统媒体正能量的传播学探析
江西省高校门户网站外宣翻译现状研究
2016央视春晚“咻一咻”的传播学解析
传播学视阈下新一代“四有”革命军人的培养研究
相遇中的“传播”:传播学研究反思
英语实用翻译研究
跨文化意识下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研究
汉英外宣翻译中的本土化顺应策略
从外宣翻译视角谈中药说明书的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