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现代化面临巨大挑战*
2015-03-28杨万江
杨万江
(1.浙江大学 管理学院,浙江 杭州310058;2.浙江大学 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浙江 杭州310058)
农业现代化是一个世界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共同现象,同社会现代化、经济现代化十分类似,农业作为一个产业,也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必有其共同的特征,当然也会面临共同而又严重的问题,就是发展的挑战。为此,作者从主要问题出发,从差异化视角分析所面临的挑战性。我国是世界农业大国,也是最大的经济发展中国家,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在世界经济陷入不景气条件下,经济发展仍然获得高中速增长速度,与此同时,我国在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速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国家战略指导下,农业发展一反常态,取得了新的进步。农业现代化是随着工业现代化和社会现代化进步而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尽管在某个时期,农业现代化可能会相对落后于其工业现代化和社会现代化,但到一定时期农业现代化必然有一个快速发展的过程,经过这种过程才可能缩小农业现代化与工业现代化和社会现代化的差距,或者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或者提高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本文针对农业现代化发展实际,结合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对中国农业现代化总体关注,在深入分析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的重大成效基础上,面向未来发展,比较深入地分析提出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所面临的几个重大挑战,这也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和给予长期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
一、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效
自2004年以来的短短十年时间,在国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政策强劲推动下,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展,农业现代化建设水平显著提高,发展进程明显加快,农业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客观认识我国农业发展取得的进步与成效,是正确认识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形势的基础,也是提升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与建设质量的基本要求。
(一)农业产出水平显著提高
直到进入新世纪,中国农业在改革开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至2003年中国农业发展跌至谷底,农业发展形势开始严峻起来,并严重制约工业化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影响到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和小康社会建设。在新世纪党中央提出“三农”工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的战略决定之后,党和国家工作重心作出调整,出台并实施扶持农业发展新政,农业发展重新步入正常轨道,农业生产形势越来越好,农业产出水平显著提高。
从农业总量来看,在2003-2014年间,我国农业产出(农业增加值)由17 381亿元增加到58 332亿元,按2003年不变价计算为28 610亿元,实际增长64.6%,年递增率4.63%。这种速度虽然低于GDP增长速度(年递增率9.9%),但也属于一个可观的中等增长速度。从大宗农产品产量变化情况看,从2003-2014年,全国粮食产量由43 069万吨增加到60 710万吨,期间增长41.0%,年递增率3.17%;全国肉类产量由6 443万吨增加到8 707万吨,增长幅度35.1%,年递增率2.77%;全国水产品产量由4 077万吨增加到6 450万吨,增长幅度58.2%,年递增率4.26%。可见,进入新时期以来,我国大宗农产品获得长足发展,增长速度并不低,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水平有了提高。
(二)农民经济收入显著增长
尽管我国城镇化按照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发展,但我国仍然拥有世界最庞大的农业人口和农村家庭,农民仍然占有很大比重,农业发展在经济上的体现,就是使农民获益,使农民家庭经济收入随着社会进步而有所增加,这也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社会发展进入新时期以后,中央以一贯之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让农民增收致富的三农新政的重要表现。事实也证明,我国实行以农为基、以民为本的基本国策使农民经济收入显著增长,这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又一重大成效。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从2003-2014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与农村常住人口数量由5.23亿和7.68亿变为6.67亿和6.15亿,城乡人口数量增长率分别为6.43%和-19.50%,农村人口数量显著下降,在全国总人口中的占比分别由40.53%和59.47%调整为54.77%和45.23%。虽然真正意义上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者可能只占农村居民数量并非45%(推算实际农民数量约只有40%),实际从事农业的人口数量(即一年有50%以上时间从事农业活动)由3.84亿(约为农村人口的50%)下降到2.47亿(约为农村人口的40%)。因此,按照人均可支配收入计算,城镇居民由8 472元增加到28 844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3年及以前年份为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 622元增加到10 489元(201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9 892元),名义年递增率分别为11.8%和12.8%,按照不变价格计算城市居民和农民实际年递增率均为8.9%。在过去11年间,农民收入按照这样高的速度持续增长,表明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确实为农民增加收入作出了重大贡献。
(三)农业生产方式开始发生转变
农业现代化以何种方式发展,虽然世界各国不尽相同,但农业现代化理论告诉我们,要素集约化发展、改造传统农业方式都是不二的选择,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因此,理论界以广义农业技术为主轴(这种技术学派的划分标准,显著地不同于制度学派等的划分方法),将农业现代化理论概括为两种实现模式,即以农机化为主的大规模农业现代化模式(即美国模式)和以生物技术为基础的小规模农业现代化模式(即日本模式),我国已开始将两种方式相结合,开始由过去以耕作技术为主、以土地生产率为标准的单一农业现代化模式向以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相结合的方式转变,推进了农业现代化进程。不可否认,我国近年来农业现代化新气象突出地表现在大量农业机械广泛、全面、深入代替传统农业劳动,真正意义上的农业机械化在我国农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深受广大农民欢迎。
我国从2009年开始在全国开展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农业部发布了《2014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水平监测评价报告》,该报告以2013年数据为基础,对前两批153个示范区(2010年8月认定第一批50个,2012年2月认定第二批102个,2015年1月主定第三批157个,调整合并重复认定后三批共计283个)建设水平进行了监测评价,示范区现代农业建设在全国发挥出领先和带动作用,整体上呈现出建设水平高、产出能力强、持续发展后劲足等特点。结果显示,已经迈入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阶段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数量达到20个,占示范区总数的13.1%,比2013年新增6个,它们分布在江苏、浙江、湖南、宁夏和新疆等地。从全国水平来看,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标志指标之一是农机化率。根据全国农作物耕种收三大环节计算综合机械化水平已经达到61%。以2012年数据为例具体说明我国农机化水平状况,全国综合农机化水平57.2%,其中机耕水平74.1%,机播水平47.1%,机收水平44.4%。全国三大谷物综合农机化水平分别是小麦最高达到93.2%,玉米次之为75.0%,水稻最低为68.8%。具体地看,小麦机耕率、机播率和机收率分别达到98.9%、86.5%和92.3%,都在85%以上,全国小麦已经实现了机械化。全国玉米机耕率、机播率和机收率分别达到93.8%、82.3%和42.5%,玉米机耕率和机收率都在80%以上。全国水稻机耕率、机播率和机收率分别达到93.3%、31.7%和73.4%,水稻机耕率和机收率都在70%以上。到2014年,全国综合作业农机化率已经达到61%,意味着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已实现由人力和畜力为主向机械作业为主的历史性跨越。东北大农业地区、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农业生产方式已经发生重大转变,许多地方已经基本实现了农业现代化。
二、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面临巨大挑战
大量研究文献已经广泛提出多方面、十分严重的现实问题,有短期问题,也有长期问题,许多问题都会以不同方式影响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和发展大业。过去连续发布的11个中央一号文件,都在不同方面和不同程度上提出了我国农业发展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特别提到,我们必须从战略高度和中长期来关注我国农业发展中的问题和困难,这些反映出党中央和国家层面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长远思虑和积极应对之策。然而,不管是学术界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还是党中央和国家所关注的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现实困难和解决之策,都反映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许多带有长期性、战略性和世界性的中国农业发展问题、困难与挑战,对此,必须要以常态化之心来对待,必须要以国家全体之局来谋划,必须要以全球之见来重视。
(一)资源保护利用与农业立地条件的挑战
农业是一个资源约束型产业,不同于工业和服务业,资源可以制造,可以研发新资源、新材料,而农业资源,尤其是自然资源不可再生,也不可创造,尤其是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特性,决定了农业发展最为基本的基础潜力和立地条件。而资源数量保护和合理高效的利用方式,绝非一朝一夕可以改变,因此,必须看到我国资源保护利用与农业产地条件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
没有基本的资源数量就没有农业现代化进步。我国耕地和水资源数量早亮起了“红灯”,资源保护的挑战已经十分严峻。我国农耕文明有数千年发展史,农业土地资源已经高水平开发使用和精耕细作式长期按照高复种指数加以利用,人们逐水而居也使大江大河等水利条件好的地区多为非农地区。我国20余年工业化持续发展,已使相当数量的土地和耕地非农化,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带来了非农业用水需求成倍增长,迫使原本紧张的耕地资源和农业水利资源更为紧缺。工业化用地用水,城镇化用地用水,是对农业资源非农化利用的关键,如何在18亿亩耕地上建立起农业现代化体系,不仅是农业内部的问题,也不仅是三农关系的问题,更是需要在整个国家层面、国家战略实施过程中,如何统筹水土资源高效配置的问题,但这个问题已经在过去长期存在,在加速农业现代化过程的新形势下,我们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农业用水和耕地资源保障将是我国长期十分严峻的重大挑战。不改变资源利用方式就没有农业现代化的建设质量。耕地和水资源基础量已经不足,而资源利用方式和农业环境等立地条件也十分严峻。我国人均水资源和土地拥有量本来已经不足,利用方式的长期不科学加速了资源和环境问题。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关于农业灌溉用水的数量和质量问题,工业化过程中的土地长期撂荒和粗放式的种植问题,城镇化过程中大量圈地和土地浪费,随意填河造城和不合理改变河流体系等问题大量见诸报道。在农业增产压力之下,一些农户片面追求产量和高密度不科学的农作制度和农作方式方法,滥用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长期单一化的农作物种植制度破坏了农田生态系统,畜牧业和渔业养殖中简单化大量使用抗生素,不科学的牲畜养殖和不适宜的挖塘养殖等利用方式,导致了养殖业环境受损,转变资源利用方式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由量变到质变过程中刻不容缓的现实选择。
(二)农产品供给保障与质量安全的挑战
由于人多地少,我国大宗农产品供给不足长期存在将成为新常态。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过程中农产品(农业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将以不同方式存在,并可能演变为新常态。我国农业长期供给不足压力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多方面问题已经构成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挑战,我们必须要正视,要有长期迎接这类挑战的思想准备,要充分认识到这种挑战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解决问题的艰巨性。
没有农产品供给保障就失去了建设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目标。鉴于我国人口众多致使需求增加和经济效益不高而使农产品生产效率较低,虽然中央和各级政府十分重视大宗农产品供给保障,但国内生产供给总体上仍然存在供不应求的问题,而且有日趋严重的趋势,我国大宗农产品供给保障挑战的严重性不容小觑。据对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全球国家监测数据分析,我国粮食贸易,尤其是谷物贸易形势已经变得十分严峻。从2010-2014年,我国谷物供求平衡量由60 350万吨上升到72 596万吨,占世界总需求量比重已由19.7%上升到21.0%,而我国谷物出口量则由112万吨下降到103万吨,谷物出口量减少了9万吨,下降8.7%,我国占世界谷物出口比重由0.43%下降到0.28/%。另一方面,我国进口谷物数量由456万吨上升到1 760万吨,谷物进口量增加1 301万吨,增长283.4%,占世界谷物进口比重由1.62%迅速上升到5.16%。我国贸易数据表明,全国农产品国际贸易逆差日益增大,农产品贸易形势越来越严峻。同期,全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由488.6亿美元增加到715.6亿美元,4年间增长了227.0亿美元和46.5%,而全国农产品进口额由719.5亿美元增加到1 215.7亿美元,4年间增加了496.2亿美元和68.9%,进口远远大于出口。根据我国海关数据分析,全国粮食(谷物)进出口数据再次说明了我国农业发展形势日趋严峻。从2000-2014年,全国粮食出口量由274万吨下降到211万吨,粮食出口额由18.5亿美元上升到20.06亿美元,粮食占全部农产品出口额比重由4.4%下降到2.8%,同期全国粮食进口量由6 698.1万吨上升到10 042万吨,粮食进口额由281.0亿元上升到490.4亿美元,占全国农产品进口额比重由39.1%上升到40.3%。仅从谷物口径来看,同期,全国谷物出口量由120万吨下降到71万吨,出口额由6.6亿美元下降到5.5亿美元,占全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由1.6%下降到0.8%,而全国谷物进口量由571万吨急剧上升到1 951万吨,谷物进口额由15.2亿美元上升到62.1亿美元,占全国农产品进口总额的比重由2.12%快速上升到5.11%。我国大量增加粮食和谷物进口以弥补国内粮食需求缺口已经成为新常态,使国家粮食安全风险更大。
不安全的农产品(农业食品)会使农业现代化失去生命活力。从水土环境和种养业生产方式来看,我国农产品(农业食品)质量安全面临挑战的严峻性有增无减,虽然农产品与农业食品之间不能等同对待,但农产品质量状况确实是构成食品质量安全的内在基础,也不可无视我国现实中农产品生产和食品链条件下的不安全现象长期存在所带来的一系列严重现实问题和潜在问题。在生产环节,由于长期依赖化工产品作为农业生产的现代投入要素,在养殖过程中长期使用抗生素和大量不合理添加剂的广泛使用,导致水环境和土壤环境中重金属富集和严重超标;在产后食品加工和制成环节中,加工过程控制不严,违规添加毫无营养价值的着色剂、塑化剂、化学香精、膨松剂、增稠剂等化学合成材料,在食品流通和销售环节普遍缺乏监控,食品全产业链的监管环节长期严重缺失、监管不力,农产品质量安全重大事件时有发生,潜在隐患无穷,事关国民能否使用健康、安全食品的重大问题,而解决这类问题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农业食品质量安全是农业竞争力的软实力,是农业现代化的生命活力,如果农产品质量安全没有保障,民以食为天之“天”就大成问题,农业现代化建设也就没有了生命活力。
(三)小农生产方式与缺乏经济竞争力的挑战
农业立地发展符合企业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基本原理要求。如同企业家以利润最大化或成本最小化管理企业一样,产业经济体一般会按照产业升值的要求使原料或产品提高附加价值,不管是企业角度还是产业经济角度,都应该满足经济效益原则。而我国农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始终没有解决好农户的企业化经营问题,农业生产方式落后与农业经济效益低下等问题,不仅过去几十年长期存在,而且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与发展的一大挑战。
小农户主体与农业现代化无缘。我国总体上仍然是以小农户、分散化、自营性的传统农民为生产主体,导致农业不经济问题普遍存在。长期以来,我国农村集体户户有其田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基本上没有多少创新和根本性突破。据2006年我国第二次农业普查数据显示,全国土地承包农户数量高达22 107万户,农业户籍农户占农村家庭户数的91.7%,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户占农村常住户的比例高达89.4%。由于农户承包面积小,造成大量“剩余”农村劳动力到本地或者外地寻求兼业。除农户家庭部分劳动力在农外“打工”兼业外,更多的是由于农业生产活动不足使大量季节性兼业打工广泛存在。加上农民承包田被人为地分割成若干小田块,承包的田块又很分散,一家一户经营不足5亩左右的农田、农田分布在2公里左右的若干个地方,我国农户农业生产的这种格局并没有多大改善。除造成小农户生产经营的不便以外,大量现实表明,农民不愿意改造传统生产方式,不愿意为农业发展而投资,从而致使农田环境恶化,农田肥力下降,“最后一公里”的供排水系统失修,田间道路得不到改善。由此可见,不改造这样的小农户农业,就不可能实现农业现代化。
没有经济竞争力的农业经营方式就没有农业现代化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我国农业发展,总体上仍然是以追求数量为主,以粗放式生产为主,以简单化生产和追求短期产量目标为主,农业生产自给自足和超小规模的生产方式,使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很低。2013年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只有23564元(按照农业增加值计算),仅及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1/5到1/10。基于超小规模(每个农户承包、经营5亩左右的农田)的农户经营方式也难于积累有效投资和当成企业一样来经营管理,无法满足现代农业企业化经营要求,无法维持长期发展的经营要求和发展目标,无法形成长期竞争力。虽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始逐步形成种粮大户、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小规模农户建立农业原料基地等新举措,新世纪初期开始鼓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发展家庭农场,确实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这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占比很低,并未从根本上代替小农户经营,农业组织和经营形式虽然开始发生变化,但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仍未从根本上转变,也仍未成为主流形式,传统落后的经营方式仍然大量存在并占主导地位,因此,总体上看,我国农业经济效益仍然不高,还是普遍缺乏经济竞争力。
(四)农业现代化制度供给与法治保障的挑战
农民从事农业需要经济效益,农业长期发展必须要有政府支持,虽然过去各级政府支持已经广泛存在,但缺乏长期持续的制度保障,从根本上来看还是缺乏相应的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法律法规和农民利益的法治保障,需要有“三农”一体化的制度体系建设,需要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和“四化”一体的国家制度和法律保障。到目前为止,我国农业现代化制度建设还很脆弱,在国家制度层面和法律法规层面还是空白。因此,我国未来时期农业现代化发展所需要的制度供给和法治保障必将面临来自农业内部和农业外部的严峻挑战。
没有制度保障就没有农业现代化的灵魂。农业现代化对于整个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已经十分清楚,然而农业现代化建设却面临制度供给的缺失。农业现代化建设与发展,必须要有清晰和互动的顶层制度设计,这种制度是与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相一致的制度,也就是要有“三农”“四化”同步发展、一体化发展的制度安排。过去,农业部门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建立了许多制度,如土地流转、农业补贴、农业科技体系、农业高产创建、农民组织化、农业机械化、农村一事一议、一乡一品、一村一品等农业专业化生产、农产品市场建设方面的制度和措施,但并没有统一到农业现代化建设与发展的系统化制度建设层面,没有制度保障的农业现代化事业,无法支撑多变的农业现代化形势,制度供给与农业现代化制度建设严重错位,已经影响到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与持续健康发展。
没有法律依据就没有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依法治农是我国多年来推进农业发展的重要抓手,但农业现代化建设与发展依然存在法律缺乏问题。新中国以来,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已经有半个世纪的发展史,农业现代化建设在改革开放以后已经成为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并逐步成为国家现代农业建设的“牛鼻子”。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部署农业现代化建设大计,从农村产权、农业市场、“三农”支持、农村改革与基层法制等方面提出了“三农”法制建设要求,但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不仅缺乏“三农”与“四化”同步发展要求的法律法规,更重要的是仍然没有考虑到从“三农”“四化”一体化发展的角度出发,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与发展的立法与司法,因而也就无法将三农发展、四化同步、城乡统筹等重要方面纳入全国法制建设的统一框架,农业现代化建设仍然无法可依。由此可以认为,在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与发展过程中,虽然有众多相关法律法规大量存在,但类似于《农业现代化促进法》这类根本大法还是空缺,仍然缺乏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法律基础和法制保障。
三、结 语
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已经进入到深水期,许多现实问题并未解决而一些深层次重大问题开始暴露或逐渐尖锐起来,建设农业现代化事业虽然已经成为新常态,但并未充分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和未来面临的巨大挑战,我们必须要有防患于未然、立足于未来的战略思考。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农业现代化取得了长足进步,目前表现为欣欣向荣的发展形势。我们即将进入“十三五”这个重要的发展时期,中央已经为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开放打开了新局面,创造了农业发展的新机遇,我们在看到成效的同时,必须正视农业发展中的问题与挑战,要以新常态和平常心认真对待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挑战。一是资源保护不力、资源利用方式不合理与农业立地条件有恶化趋势,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全面深化发展构成基础性挑战。二是我国农产品供给缺乏长期稳定的数量保障,农产品(农业食品)质量安全长期存在且难于有效根治,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长期面临而又难于治理的“顽疾”,构成了国家治理能力的挑战。三是我国小农生产方式将长期大量存在,使农业经营者缺乏经济竞争力,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短期内难于解决的制度性挑战。四是我国对农业现代化建设大业缺乏顶层制度供给与法治保障,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难于依法推进的关键性挑战。这些挑战背后出现的问题可能会长期存在,重要的是对此需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在发展中逐步解决,才是我国依法统筹推进“三农”、“四化”一体化建设和农业现代化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正道。
[1][日]速水佑次郎,[美]弗农·拉坦.农业发展的国际分析(修订扩充版)[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孔祥智,高强,刘同山.中国农业现代化:资源约束与发展方向[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5).
[3]黄祖辉.“市场起决定性作用”与农村产权制度改革[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3).
[4]杨万江.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有益探索[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11).
[5]龙新.农业部发布《2014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水平监测评价报告》:20个示范区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N].农民日报,2015-03-02(A2).
[6]国家统计局.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5-02-26.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502/t20150226_685799.htm.
[7]张桃林.张桃林在全国农业机械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2014-12-31.http://www.amic.agri.gov.cn/nxtwebfreamwork/html/4028800c23bbc3210123bbc82a330001/ff8080814a767ff6014b0f4215a6166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