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营企业海外投资履行战略性社会责任研究——战略协同视角吴华明1,2

2015-03-28华侨大学福建泉州362000泉州师范学院福建泉州362000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5年12期
关键词:海外投资民营企业

(1.华侨大学,福建 泉州 362000;2.泉州师范学院,福建 泉州 362000)



民营企业海外投资履行战略性社会责任研究——战略协同视角吴华明1,2

(1.华侨大学,福建 泉州362000;2.泉州师范学院,福建 泉州362000)

[摘要]在民营企业海外投资呈快速增长的背景下,研究民营企业海外投资履行战略性社会责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阐释了民营企业海外投资履行战略性社会责任的价值与必要性,分析了民营企业海外投资履行战略性社会责任的障碍,从战略协同视角对民营企业海外投资决策战略性社会责任项目及其流程作出探讨。

[关键词]民营企业;海外投资;战略性社会责任;战略协同

近年来,我国民营企业海外投资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民营企业海外投资履行社会责任问题逐渐受到重视。学界主流观点是,民营企业海外投资履行社会责任有利于其提升国际信用与国际声誉,对维护母国的良好形象也有积极作用,因此倡导民营企业在海外投资中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然而,民营企业毕竟是一个市场主体,国际竞争力是其在海外投资、生存的根本,因此,民营企业海外投资还要考虑如何履行社会责任才能利于其培育竞争优势的问题。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主张企业从履行社会责任中谋取竞争优势,有鉴于此,本文对民营企业海外投资履行战略性社会责任问题作出探讨。

一、民营企业海外投资履行战略性社会责任的必要性

(一)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的含义与特点

现代意义的企业社会责任概念早在1924年由英国学者谢尔顿在美国提出,但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只是近十年才引起学界关注的。一般认为,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概念最先由Burke&Logsdon于1996年提出,[1]Lantos、Porter&Kramer等对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Burke&Logsdon看来,能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或商业利益的社会责任都具有战略价值,因而都是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Latons认为,[2]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是与伦理性企业社会责任和利他性企业社会责任等非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相比较而言的,企业履行伦理性社会责任的目的在于减少企业经营对社会的损害,因而不具有战略性;企业履行利他性社会责任的目的是出于利他以及弥补公共福利缺陷的考虑,也不具有战略性。Porter&Kramer[3]将企业社会责任分为回应性企业社会责任和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两种,回应性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以回应利益相关者为目的、针对普通的社会问题或减少价值链负面效应而履行社会责任,战略性社会责任是企业以构建竞争优势为目的、针对与竞争环境有关的社会问题和与价值链创新有关的社会问题而履行社会责任。王水嫩等通过整理、总结国外文献后认为,[4]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可分为传统的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和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具有两种典型的模式,一是Jamali的通过“做好事来获得好处”的模式,二是Porter&Kramer的通过解决社会问题以创新价值链或改善竞争环境的模式。总结上述学者关于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的观点,笔者认为,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不仅是一种企业社会责任战略观或战略类型,也是企业以解决社会问题为契机、积极培育竞争优势的社会责任行为。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具有如下三个特点:(1)从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制定主体的目的视角看,具有解决社会问题和培育企业竞争优势的双重考虑;(2)从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制定的动力视角看,不是出于回应利益相关者期望和伦理的压力,而是企业自觉、主动、积极的战略行为;(3)从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实施的后果视角看,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往往具有改善竞争环境、创新价值链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双重效果。

(二)民营企业海外投资履行战略性社会责任的价值解析

民营企业海外投资履行战略性社会责任的价值主要表现在三方面:(1)为民营企业海外投资经营提升竞争优势创造机会。企业是盈利性机构,竞争优势是其生存的根本。一般而言,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会增加运营成本从而负面影响企业的竞争优势,这导致现实中大量企业逃避履行社会责任。但是,企业履行战略性社会责任的情况却大不相同,企业战略性社会责任作为企业自觉、主动、积极的社会责任战略行为,从一开始就担负着构建企业竞争优势的使命,具有鲜明的服务企业竞争需要的目的导向。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由于主张从解决具有竞争意义的社会问题中谋取竞争优势,其对企业的竞争优势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企业可借机更多地熟悉社会与经营环境以更好地发挥原有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企业可借机培育新的竞争优势。民营企业海外投资往往对投资东道国经营环境不如本土企业熟悉,这会削弱民营企业原有的竞争优势,民营企业可通过履行战略性社会责任的机会熟悉海外东道国的投资经营环境,这不仅为民营企业发挥原有的竞争优势扫清障碍,也为其培育新的竞争优势创造机会。(2)提升投资于海外的民营企业的形象。对于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形象间的关系,一般认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可有助于企业树立关心利益相关者利益与社会利益的正面、积极形象,相反,企业不履行社会责任则往往被指责而负面影响企业的形象。笔者认为,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形象的影响不仅在于企业社会责任视角,而是扩展到了关心与解决社会问题、谋取竞争优势的技术与能力视角。所以,企业履行战略性社会责任往往给企业带来积极形象:一是关心利益相关者以及社会的利益;二是有技术、有能力解决社会问题。我国民营企业从总体上主要处在劳动密集型行业,逃避社会责任和技术相对低下是我国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使得我国民营企业在海外投资伊始很难获得高端的形象。投资于海外的民营企业正好通过履行战略性社会责任,努力发掘并解决有利于企业竞争优势的社会问题,展示其对东道国社会利益的关心与解决社会问题的技术与能力,为民营企业在海外投资建立高端、积极的形象。(3)强化民营企业海外投资经营的合法性。近年来,国际投资保护主义兴起,要求国外投资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正成为国际投资保护主义的新手段,[5]许多国家开始在其签订的国际投资规则中加入企业社会责任条款,[6]中国企业在对外投资的过程中越来越多地感受到企业社会责任的压力,[7]要求我国政府对海外中资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加强监管的呼声也越来越多,[8]因此,履行社会责任对民营企业海外投资获得合法地位已是不可或缺。然而,从更广义的意义上说,民营企业海外投资经营的合法性并非仅仅是成文法律规定的,而是企业利益相关者赋予的,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只有比成文法律的要求与利益相关者的预期做得更好,企业经营才真正具有坚实的合法性基础。正如前文所述,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自觉、主动、积极的社会责任行为,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强调发掘社会问题、强调从解决社会问题中谋取竞争优势,这导致企业履行战略性社会责任往往超出了法律的规定与利益相关者的预期,从而使利益相关者与社会获得“意料之外”的利益。因此,可以认为,企业履行战略性社会责任能强化其经营的合法性。民营企业海外投资的利益相关者有其特殊性:民营企业海外投资的各利益相关者不仅包括东道国政府、国际NGO组织、国际消费者、东道国员工等,还包括母国政府、母公司外派员工,等等。民营企业海外投资通过履行战略性社会责任如果能给各利益相关者带来超预期的利益,则其在海外投资经营的合法性将得到强化。

二、民营企业海外投资履行战略性社会责任的障碍

分析民营企业的经营管理特点以及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的特点,民营企业海外投资履行战略性社会责任的障碍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

(一)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知

对企业社会责任具备正确的认知是民营企业海外投资履行战略性社会责任的前提。笔者认为,从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竞争力间的关系视角看,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正确认知,不仅要看到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不到位对企业竞争力的负面影响,还要看到企业科学履行社会责任是构建竞争优势的重要契机,企业科学履行社会责任也能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正面影响因素。民营企业海外投资履行战略性社会责任要求民营企业具备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的思想与观念,而不是把企业社会责任依旧仅看成一种责任负担。正如前文所述,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的一种、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要贯彻从解决社会问题中谋取竞争优势的理念,所以民营企业首先要构建正确的社会责任战略观,要认知到企业社会责任也能成为有效的战略工具;其次,民营企业还要认知到可以从发掘与解决东道国的社会问题、承担对东道国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中谋取竞争优势。然而,有研究表明,民营企业从总体看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知层次较浅,在社会责任管理中往往看不到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影响因素,以致履行社会责任不积极,甚至逃避底线社会责任的履行,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9]因此可以说,大多数民营企业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知还停留在考虑履行社会责任不到位是否会对企业竞争力造成负面影响的阶段,而要真正树立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的观念以及从履行战略性社会责任中谋取竞争优势的思想,民营企业在社会责任认知上还有差距。有鉴于此,笔者认为,民营企业对社会责任的认知构成民营企业海外投资履行战略性社会责任的主要障碍之一。

(二)技术、经济实力

民营企业海外投资履行战略性社会责任需要较强的技术、经济实力做支撑。首先,由于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要从解决社会问题中谋取竞争优势,而技术是解决社会问题的关键之一,因此民营企业海外投资履行战略性社会责任要求其有相应的技术解决东道国的社会问题。实践中,我国民营企业多处在劳动密集型的行业,技术欠先进是大多数民营企业的共同不足之处,这可能导致民营企业在海外投资过程中即使发现了东道国当地的社会问题也由于缺乏技术而无法通过履行战略性社会责任项目来予以解决。因此,技术实力是民营企业海外投资履行战略性社会责任的障碍之一。其次,由于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要从解决社会问题中谋取竞争优势,而财力是解决社会问题的另一关键,因此,民营企业海外投资履行战略性社会责任要求民营企业具备解决东道国特定社会问题相匹配的财力。实践中,我国民营企业由于大多数处在利润率较低的行业与价值链低端环节,财力不足、融资渠道窄是大多数民营企业的共同特点,这可能导致民营企业在海外投资过程中即使发现了东道国当地的社会问题也可能由于缺乏资金而无法通过战略性社会责任项目来予以解决。因此,技术、经济实力是民营企业海外投资履行战略性社会责任的主要障碍之一。

(三)企业家精神

一般认为,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群体拥有的不同于其他群体的精神品质的综合,具有创新精神、冒险精神、合作精神、敬业精神、学习精神等精神特质。笔者认为,从企业社会责任视角分析,企业家精神特质还应包括社会责任担当精神,否则无法通过企业家精神将企业家与其他群体区别开来。企业履行战略性社会责任对管理层的企业家精神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正如前文所述,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思想的核心是从解决社会问题中谋取竞争优势,而企业真正要做到能从解决社会问题中谋取竞争优势则需要企业管理层具备社会责任担当精神、创新精神、学习精神,等等。民营企业海外投资履行战略性社会责任要求民营企业管理层依次完成如下工作:察觉东道国的社会问题、分析东道国的社会问题、发掘民营企业能为东道国解决的社会问题、运用与发展民营企业的技术解决东道国的社会问题、获取竞争优势。很明显,民营企业海外投资履行战略性社会责任要求民营企业管理层的社会责任担当跨越国界,这对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担当精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民营企业海外投资对东道国当地的社会问题往往难以深入了解,民营企业管理层需要更多的学习、更多的创新才能履行好战略性社会责任,这对民营企业管理层的创新精神、学习精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企业家精神是民营企业海外投资履行战略性社会责任的重要障碍。

三、民营企业海外投资履行战略性社会责任的项目决策:战略协同视角的分析

(一)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项目决策的关键:战略协同

战略协同的概念最早由美国战略规划专家安索夫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半个多世纪以来,战略协同概念被广泛使用,然而时至今日,文献中却很难找到战略协同的明确定义。①继安索夫之后,日本的伊单广之和美国的迈克尔·波特等战略家对战略协同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安索夫将战略协同分为销售协同、运营协同、投资协同、管理协同,并认为销售协同效应来源于多种相关的产品共享的联合销售活动(销售资源共享)、运营协同效应来源于多种业务对管理费用等成本的分摊(费用与成本共享)、投资协同效应主要来源于新投资项目对厂房、机器设备等资源的共享(有形资产共享)、管理协同效应主要来源于在已有业务领域或业务区域运用效果良好的管理知识与管理经验能低成本地运用到新的业务领域(知识与经验共享)。日本的伊丹广之重视在已有业务领域形成的隐形资产能低成本地共享延伸应用到其他业务领域,进而提出了他的战略协同观点,认为战略协同是指隐形资产共享带来的具有战略价值的协同效应(隐形资产共享)。美国的迈克尔·波特则认为,企业资源的延伸、共享利用很难把握,而价值链共享则可实在地发生在业务的各个环节,因此认为战略协同是价值链共享带来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协同效应(价值链共享)。[10]笔者认为,战略协同的本质是战略性共享,或说是“一箭双雕”或“一箭多雕”的战略性使用。

企业对战略性社会责任项目的选择有两个共性要求:一是能解决社会问题;二是能培育、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同时,任何企业都有其不足之处和其他个性问题,从而导致其在选择战略性社会责任项目时存在诸多的约束因素。如上文分析的民营企业海外投资履行战略性社会责任往往存在经济、技术障碍等,因此企业在选择战略性社会责任项目时就要避开企业的不足之处。再如,民营企业在选择战略性社会责任项目时,往往还要受民营企业主个人意愿的约束。因此,企业战略性社会责任项目决策问题是一个多目标或多约束问题,是一个需要做到“一箭双雕”或“一箭多雕”的决策问题。鉴于战略协同的本质是“一箭双雕”或“一箭多雕”,因此可以认为,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项目决策问题的关键是实现战略协同。

(二)民营企业海外投资的战略性社会责任项目决策

民营企业海外投资的战略性社会责任项目决策具有如下三方面的要求:第一,能解决东道国当地的社会问题;第二,利于培育、增强民营企业在东道国投资经营的竞争优势;第三,符合投资于海外的民营企业的个性特点与要求、避开各种不足与障碍。因此,民营企业海外投资决策的战略性社会责任项目要能实现“一箭三雕”。从决策流程看,民营企业海外投资决策战略性社会责任可依如下步骤进行:第一步,观察、了解、发掘东道国存在的社会问题,确定民营企业海外投资的战略性社会责任项目决策的可选范围;第二步,从利于海外投资的民营企业培育与增强业务竞争优势的角度分析、筛选东道国的社会问题,筛选出的东道国社会问题就成为民营企业海外投资履行战略性社会责任的备选项目;最后,从上一步筛选出的备选项目中选择符合民营企业的个性特点与要求的项目,作为民营企业海外投资的战略性社会责任项目。上述的第一步和第二步不是绝然分开的,即在观察与发掘东道国的社会问题中,就要有利于发挥、培育民营企业竞争优势的意识,这样才能使民营企业的战略性社会责任项目决策者不至于迷茫在东道国庞杂的社会问题中。在决策流程的第二步,由于企业的竞争优势从理论上可以来源于价值链的任一环节和竞争环境的改善,因此明确战略意图、确定东道国社会问题的解决将对民营企业构建竞争优势做出贡献的切入点是正确筛选出战略性社会责任备选项目的关键。在决策流程的第三步,建议民营企业管理层特别是民营企业主少考虑个人兴趣与主观要求,多关照民营企业存在的客观特点与不足。

四、结语

尽管本文只对民营企业海外投资履行战略性社会责任做出了探讨,然而并不意味着民营企业海外投资履行非战略性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应该看到,企业非战略性社会责任往往也是企业的底线社会责任,而企业履行底线社会责任是企业履行战略性社会责任的基础和前提,因此民营企业海外投资如果连底线社会责任都不履行,则任何社会责任项目都将失去其战略价值与意义。此外,伦理性企业社会责任与回应性企业社会责任等非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也可以战略化,[11]民营企业海外投资也可以战略化运作伦理性社会责任和回应性社会责任,使其变成战略性社会责任。

注释:①笔者认为,可能的原因是战略协同太庞杂以致很难下定义。

[参考文献]

[1]Burke L.,J.M.Logsdon.How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Pays Off[J].Long Range Planning,2006,(4).

[2]Lantos G.P.The Boundaries of Strategic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J].The Journal of Consumer Marketing,2001,(7).

[3]Porter M.E.,Mark R.K.Strategy&Society:The Link Between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d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J].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6,(12).

[4]王水嫩,胡珊珊,钱小军.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前沿及未来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1,(11).

[5]李轩.国际投资保护主义的兴起与中国的对策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3,(6).

[6]桑百川,靳朝晖.国际投资规则新发展及对中国的影响[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

[7]朱邦宁,马相东.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制约与对策[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3,(5).

[8]张建平,马强.实施“走出去”战略应更加注重发挥民营企业作用[J].宏观经济研究,2011,(12).

[9]疏礼兵.民营企业社会责任认知与实践调查研究[J].软科学,2010,(10).

[10]安德鲁·坎贝尔,凯瑟琳·萨姆斯.任通海,龙大伟.战略协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3).

[11]刘藏岩.中小民营企业国际化社会责任公关战略探讨——以温州哈衫为例的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2009,(5).

责任编辑:谷晓红

A Research on Private Enterprises’ Performance of Strategic Social Responsibility While Doing Overseas Investment——A Strategic Cooperation Perspective

WU Hua-ming1,2

(1. Huaqiao University,Quanzhou 362000,China;

2. Quanzhou Normal University,Quanzhou 362000,China)

Abstract: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research how private enterprise should see and perform strategic social responsibility on the background of rapid growth of private enterprise’s overseas investment. This paper interprets the values and necessaries of private enterprise performing strategic social responsibility during overseas investment. Then the paper analyzes the obstacles of private enterprise performing strategic social responsibility during overseas investment. Finally,the paper explores how private enterprise decides on strategic CSR project and the procedure concerned during overseas investment.

Key words:private enterprises;overseas investment;strategic social responsibility;strategic cooperation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4-5856.2015.12.006

[文章编号]1004—5856(2015)12—0033—05

[作者简介]吴华明(1972-),男,江西金溪人,副教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企业社会责任与战略协同研究。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厅中青年教师项目(A类),项目编号:JAS14236;泉州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号:2014D02。

[收稿日期]2015-04-12

猜你喜欢

海外投资民营企业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新战略下我国海外投资法律制度体系的完善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风险的防范及化解
我国石油海外投资的现状与问题
商业银行对外投资战略动因与路径选择
寻租、抽租与民营企业研发投入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民营企业组建关工委的探索
论民营企业创新的载体
民营企业关工委“五抓”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