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高校建成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主阵地

2015-03-28尚慧文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非主流马克思主义思政

尚慧文 高 鹏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邯郸056005)

一、主流意识形态巩固的大好时期

笔者认为,一定时期内在一个国家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即为主流意识形态,它主要包括占主导地位的政治、法律、哲学、道德、艺术、宗教观念、思想。它作为一个社会思想文化的中枢和脊柱,构筑一个民族精神信仰的基础,起着政治认同、政治整合、规范政治行为、增强政治体系的合法性、促进社会政治稳定的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内的主导地位。党的十八大召开后,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日渐清晰,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实现了同步推进,主流意识形态迎来了巩固发展的大好时期。

1.主流意识形态在社会上的公信力以及认同度进一步提高

笔者认为,主流意识形态公信力和认同度的提高主要来源于党中央施行的一系列全局部署和长远谋划,而这些部署和谋划都是力求实效、深得民心的治党、治国、治军的一系列举措。比如制定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以改进工作作风;全面开展以反对“四风”为重点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各领域“老虎”“苍蝇”一起打的反腐败斗争,来实现标本兼治;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等。

2.主流意识形态对社会的引导力以及掌控力进一步增强

由于我国推行和平共赢的外交政策,切实担负起大国义务和责任,成功开拓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并创造出了无数个举世公认的中国奇迹,党和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等方面的自信心不断增强,大大提升了主流意识形态对其他思想观点的引导力、对多种噪音杂音的控制力、对非主流意识形态的抗压力、对其他社会舆论斗争的实效力。社会上正能量进一步汇集凝聚,量级更强大,主旋律唱的更加高亢嘹亮,主导力作用的发挥更加从容、有效。

3.主流意识形态在社会上的开放性和包容性进一步拓展

笔者认为,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我国进一步提高了改革开放的深度和广度,我国与全球各国关系相互作用、影响变得更加密切。我国也更加重视统筹好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历史和现实的有机融合、意识形态的安全维护与兼容其他思想观点的关系,从而做到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先进性与广泛性的统一,使得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实践中与时俱进,中华传统文化得到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先进文化得到滋养。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成为其他国家、地区思想文化的合理成分和国家治理的有益经验,充分展现了其自信和生命力。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力显著地拓展与增强。

二、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任重道远

笔者认为,当前,主流意识形态虽然已经处于明显的优势和主导地位,非主流意识形态在社会上已逐渐失去其影响力。但是,非主流意识形态以新方式、新特点对主流意识形态进行渗透,更具蛊惑性、危害性、挑战性。当前,非主流意识形态向主流意识形态的挑战主要表现在:

1.政治方面的诉求和价值取向表现的更加公开、显性化,对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表现出越来越积极、更直接的影响力。

2.不同形式的非主流意识形态不断交集汇合,频繁设置一个或多个容易引起社会群众关注和情绪激动的话题、事件,更有甚者,制造群体性意识形态群体事件。

3.一些号称所谓的“公共知识分子”,运用种种手段向各种各样的学术讨论、政策辩论平台渗透,巧妙利用所谓的讨论、辩论成为非主流意识形态的主要传播者、代言人。

4.别有用心的人以所谓“深度解读”主流意识形态理论、政策为手段,传播其错误观点。例如把主流意识形态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的理论曲解误读为“彻底市场化”,从而来否定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把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政策曲解误读为公有制企业将进行“私有化”;公然批评共产党是“垄断”和“极权”的化身,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与“经济市场化”进程不同步,中国人权得不到有效保障等等;“没有什么中国特色,只有普世道路”;通过重新解说历史事件误导群众对历史和党的领袖的评价;用社会上和党内还存在的腐败、贫富差距等现象的存在,公然否定改革开放已取得的显著成就,更有甚者,希望我国重新回到计划经济时代、为“文化大革命”翻案、辩护等等。

当下,很多别有用心的人已经把高校选择为上述非主流意识形态挑战主流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大学生能不能对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做出正确判断,能不能练就一身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能不能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认同,能不能用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占据指导地位,对于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久不衰、兴旺发达和后继有人,不仅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也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任重而道远。

三、高校要增强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主阵地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曾强调指出,经济建设是我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也是我党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要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前所未有,必须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上述重要论述,不仅是全社会在新形势下做好意识形态工作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也是当下乃至今后高校思政工作的历史担当,责无旁贷。

1.不断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科学层面的研究和传播

列宁曾经指出:马克思主义“完备而严整,它给人们提供了完整的世界观”。目前,高校思政工作的效果不理想、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度不高的原因之一,是学生们没有把主流意识形态当成是真正的科学。而事实上,无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还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都是一种系统的理论体系,具有深厚的科学依据。要想把主流意识形态科学层面的“完备而严整”的魅力展示的更充分,高校就必须要建立一支高品质、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这支队伍要潜心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必须要具备扎实理论功底和坚定信念。通过这支队伍的传播,使高校的学生做到对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像对待其他科学理论一样有一种崇高的敬畏感,从而使高校学生自觉地认同、学习、钻研和弘扬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并把自己的职业理想、人生理想和信念建立在坚实的科学认知的基础上。所以,高校思政工作师资队伍必须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深钻细研、深刻理解,不仅要做到对马克思主义真懂真信,而且要把它变成自己的信仰和追求。只有这样,坚定不移、铿锵有力、理直气壮地向学生宣讲马克思主义,在学生中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高校的思政工作才能真正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和强烈的感染力,才能受到学生的接受、尊重和欢迎;才能使主流意识形态真正“入学生脑、入学生心”。

2.加强高校思政课建设

首先,思政课教师应具有政治敏感性和浓厚的理论兴趣,把党的理论、政策的创新与自己的学习、研究同步进行,做到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鲜活的新成果融入到思政课的教学中,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旺盛的生命力和科学活力。其次,要增强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对学生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时遇到的疑惑进行科学的答疑解惑,还要对他们在个人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惑进行有理有据的解答和注解,对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事例和社会上的热点、疑点问题,要善于深刻剖析,对他们因势利导,使学生能够真切、深刻地去体会“祖国”、“社会主义”、“人民”、“集体”、“团队”这些概念就在他们的生活里,而这些概念是和他们每一个人的生活、事业、家庭、前途、命运紧密相关的。再次,要不断创新思政课内容传播的表达方式,教师传播的语言风格要有时代感,简洁明快,传播内容要贴近学生,活泼流畅。

3.全面发挥辅导员在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一支重要队伍,直接接触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学生大学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日常导师,在引导大学生树立主流意识形态方面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针对学生在意识形态上产生的疑惑、迷失,辅导员要善于采用灵活多样、有针对性的形式因材施教,使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做到无论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下都不动摇,使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意识形态教育等工作真正落到实处,这也是高校辅导员思政工作的核心。

在实际工作中,把主流意识形态进学生头脑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并非通过讲一次课谈一次心就能够使得学生接受。辅导员要结合日常的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坚持做好理想教育、信念教育,通过深入、细致、接地气的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才能达到传播的目的。在面临主流与非主流交锋时,辅导员要直面问题而非回避问题,鼓励学生在辩论中明晰是非,关键的是非主流意识形态潜在的问题,揭开其虚无的面纱,积极引导并倡导学生接受并坚守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同时辅导员要有前瞻性,及时预见在学生中可能发生的一些不良现象,尤其是在国际国内局势发生变化或者有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可能会在学生群体中产生的波动和影响,有针对性的进行宣传弘扬并正面引导,为学生创造情绪宣泄的出口,及时将一些错误言论和观点消灭在萌芽状态。

4.借鉴西方国家意识形态的社会认同模式,有效发挥高校主流意识形态的渗透功能

在思政教育方面,某些西方国家的作法也可借鉴,他们往往公认意识形态需要公开的、正面的灌输,而且必须要按照相关的“硬性”规定强力贯彻执行。比如在法国,虽然早在1881 年的《费里法案》就已经废除了宗教课,但同时在全国却全面开设了国民教育课,也就是现在法国普遍开设的“公民道德教育课”。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就是要重点公开、正面传播法国政府所主张的民主、人权、国家政体、爱国主义等带有浓厚法国政治色彩的内容。比如在美国,高校的思政教育的政治色彩也非常浓厚、鲜明,美国高校思政教育课的授课内容是美国精神的塑造、美国价值观的弘扬、爱国主义的培养、反对共产主义思想等等。而这些内容是美国毫不隐晦的、以美国国家名义确定且需要理直气壮传播的。但是,从总体上来看,西方国家在高校思政教育的方式、方法上也都具有很强的隐蔽性、渗透性,追求的是“润物无声”、“滴水穿石”的教育效果,最突出特点就是非强制性,也就是让学生在自主意识的充分支配下,在不知不觉、自觉自愿状态下接受其教育的内容,达到其教育的目的。比如在德国,1995 年通过了《关于政治教育和社会化的报告》,该报告就明确指出:每一门学科在不放弃本身特点的情况下,都能对政治教育做出自己较高水平的贡献。这就明确了高校的任何一门学科、课程教育在传播国家和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借鉴不是简单模仿而是为了创新,我们要把“灌输”的显性教育与其他学科“渗透”的隐性教育有机、有效地结合起来,在锲而不舍、理直气壮地向学生“灌输”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华民族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还要细水长流般地通过其他学科教育的渗透,使要灌输的内容能潜移默化地形成学生认同的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

十八大召开以来,我国各项事业取得的新成就,已经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巩固和传播搭建了稳固的平台、提供了大好机遇和广阔空间;而主流意识形态的巩固和提升,又极大促进了全面深化改革事业的发展。这正如恩格斯所说:“只要进一步发挥我们的唯物主义论点,并且把它应用于现时代,一个强大的、一切时代中最强大的革命远景就会立即展现在我们面前。”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在当代是一个极其重大的课题,深入探索主流意识形态在高校的传播问题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1]陈梦圆,王勇,冯泽明.论高校主流意识形态阵地的建设与管理[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07)

[2]冯继明,汪凤莲. 新视阈下高校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2(1)

猜你喜欢

非主流马克思主义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反思西方意识形态的历史叙事——以近年来国内非主流历史话语为对象
思政课“需求侧”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学生追逐非主流文化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