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分析”课程考核方法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以宿迁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为例

2015-03-28

关键词:数学分析宿迁学期

陆 海 霞

(宿迁学院 文理学院,江苏 宿迁 223800)



“数学分析”课程考核方法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以宿迁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为例

陆 海 霞

(宿迁学院 文理学院,江苏 宿迁 223800)

结合“数学分析”课程特点及过程性学习研究,针对传统的“数学分析”课程考核方法存在的弊端,提出新的考核方法。新的课程考核方法丰富了考核形式,加强了过程性评价,改进成绩评定的方式和权重,改革效果明显。

数学分析;考核方法;改革

1998年,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成为一个新的数学类专业。该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数学素养和扎实的计算机技能。在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数学分析”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一门重要课程,大多数学校要占据三到四个学期开设这门课程(宿迁学院开设四学期)。“数学分析”学时多,应用范围广,它不仅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生进校后首先面临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还为许多后续专业课程,如“数值分析”“微分方程数值解”等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更为该专业学生学习计算机语言、培养计算机技能打下良好的逻辑基础。如何让学生学好“数学分析”,既能发挥“数学分析”这门核心课程的基础作用,又能满足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笔者从事“数学分析”教学多年,不断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本文结合宿迁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数学分析”课程学习现状与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培养目标要求,介绍该专业“数学分析”课程考核方法改革的实践过程与思考。

1 现状分析

1.1宿迁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生学习“数学分析”的现状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一个新兴的边缘理科专业,宿迁学院从2008年才开始开设该专业。几年来,录取的学生近一半为专业调剂学生,大多数学生中学数学基础比较薄弱,对学习数学存在畏难情绪,缺乏学习兴趣。“数学分析”是新生入学后面临的三门数学基础课中最抽象的一门。我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每周两次“数学分析”课、每次三节课连排,教学进度快、内容多、难度大。而绝大多数新生依然沿用中学数学的学习方法,习惯于老师或家长安排学习时间和内容,没有多少时间自主学习。新生的自学能力差,不能及时复习、消化每次课的内容。学生的理解力、逻辑推理能力和灵活运用能力得不到及时的锻炼。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的了解,仅限于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而事实上,课堂上教师只能了解到部分参与师生互动的学生的情况。对于课后作业,不少学生抄袭别人的或者参考书上的答案,教师看不出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的情况。教师不能很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就不能更好地因材施教,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数学分析”一直是宿迁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生专业学习中一道难以跨越的门槛。在实施考核方法改革之前,每学期有超过30%的学生学期总评成绩不及格,这除了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及教师课堂教学这些因素有关,还与宿迁学院传统的考核方式有关。

1.2宿迁学院传统的考核方式存在的不足

1.2.1期末考试成绩权重偏大,平时考核力度不够

宿迁学院“数学分析”课程传统的考核是按照“平时+期中+期末”的方式,权重分别是20%、10%、70%。平时成绩主要根据学生的课堂出勤和课堂表现及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由于学生课堂出勤普遍较好,作业基本都能按时上交而且绝大多数学生的作业完全正确(不排除抄作业现象),因此学生的平时成绩区分度不大,信度不高。由于期中考试成绩权重较小,很多学生不太重视,他们更多地依赖于期末考前“突击”。他们靠背公式、定理,背例题习题,背一些常用方法等来应付考试。这种考前突击的结果只是考出了学生的记忆能力,并没有考出学生对数学分析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在这种以应对考试为目的、缺乏过程性学习的学习方式下,学生对知识没有主动架构过程,缺乏理解分析。长此以往,学生的逻辑思维得不到训练,数学应用能力得不到培养,这就失去了“数学分析”这门基础课程在学生专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

1.2.2考核的内容和形式都比较单一

“平时+期中+期末”的考核方式决定了主要考核形式就是期中、期末两次命题考试,而考试内容基本上是教材中心内容、基本知识点。这种考核方式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解题能力。但对于如何运用所学的数学分析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没有得到锻炼和考查,而这种应用能力恰恰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学生所必备的一项基本技能。

2 新的课程考核方法

2.1加强平时考核力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改变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以期末一次性考试为主,在一学期中除期末考试外设置三次阶段考试,如果学生几次的阶段测试的平均分达到60分可以申请期末免考,并以此平均分作为这学期的考试成绩;如果平均分没有达到60分或学生对阶段性测试的平均成绩不满意可继续参加期末考试,最后取阶段的平均分与期末考试成绩两者中的最高分作为学期的考试成绩,即考试成绩=max{阶段平均分,期末分}。实施阶段考试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到学生当前的学习状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效果。以阶段考试成绩平均分与期末考试成绩的最高分作为学期考试成绩的成绩计算方式调动了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不再搞期末考前“突击”,不再靠死记硬背应付考试。大多数学生能自觉地进行阶段复习,对所学内容进行及时巩固,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主动思考,逐步学会分析问题,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通过平时的扎实学习不断积累,既打牢了专业基础,又提高了思维能力。这种及时复习巩固的学习习惯、理解记忆学习方法,对于信息与计算科学学生学习其他课程大有裨益。

2.2丰富考核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专业技能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要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素养,掌握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运用计算机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创新型人才。结合专业培养目标,我们的考核形式除了传统的命题考试外,还增加了实践考核。学生的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考试成绩和实践成绩三部分组成,权重分别是15%、70%、15%。实践考核是根据各学期的学习内容设置的,比如第一学期主要学习一元函数的极限、连续性、导数、不定积分等,而其中极限是研究连续性、导数和不定积分的工具,是基础和关键。因此,第一学期布置一篇小论文——函数极限的求法。为了减轻学生负担,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要求他们以宿舍(4人,成绩都相同)为小组完成一篇,其中2人完成文稿;1人负责制作PPT,1人负责在讨论课上汇报。这种分工合作的学习形式使学生在快乐中锻炼了自己。再比如第四学期的小论文——用Matlab解决数学分析中的若干问题。这篇论文既让学生把数学分析从头至尾复习一遍,思考哪些问题可以用Matlab解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又引导学生用数学软件解决数学分析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

2.3调整考核内容,紧扣专业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分析”具有很强的理论性、逻辑性和严密性,但对于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学生,不必要求像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学生一样,过多地考核理论和证明。而“数学分析”作为计算科学的理论基础课程,其中一些基本思想和方法,对于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尤为重要,如求方程的近似根、定积分的近似计算、求拟合曲线等内容对于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这些内容可以不讲,但对于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生不但要讲而且要考。区别于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更侧重于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的培养。基于这一点,结合学生数学软件和数学建模的学习,我们列出“数学分析”中与建模有关的内容,如函数的可微性、函数的极值、定积分与重积分等,教学中结合数学建模过程来讲,在考核内容中适当加入数学建模内容,以小组形式完成。这种穿插数学建模的教学与考核,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系统了解逐步领会、实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

3 结语

宿迁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几年的“数学分析”考核方法改革不断引导学生进行过程性学习,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实践环节及实践考核既巩固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既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又提高了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分析考核改革以来,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生“数学分析”课程通过率明显提高,每学期只有5%左右的学生考核不通过,不及格率下降了近30%。近年来,我校每年都有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全国一等奖(甲组)一次、全国二等奖两次,多次获江苏省一等奖。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也多篇被评为省级、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学生的专业技能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这样的考核方式不但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还要求教师有更高的业务素质和更强的工作责任心。我们希望能通过不断地改革尝试,培养出一批批更优秀的应用创新型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

[1]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数学分析(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徐艳艳,陈广贵.关于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分析课兴趣的几点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4,31(1):18—20.

[3]张爱武.数学分析课程考核方法改革的探索[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12,28(6):4—5.

[4]王晶昕,谭奕.数学分析课程改革及课程基本要求制定问题[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10,23(4):437—439.

[5]袁菲.数学分析课程的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J].大学数学,2010,26(1):62—65.

责任编辑:富春凯

10.3969/j.issn.1674-6341.2015.06.046

2015-09-24

宿迁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13YJG06)

陆海霞(1976—),女,江苏建湖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非线性泛函分析。

G642.4

A

1674-6341(2015)06-0099-02

猜你喜欢

数学分析宿迁学期
东大街:宿迁人的清明上河图
新的学期 新的尝试
期末冲刺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卷
江苏宿迁:为500余名农民工解“薪”事
宿迁,宿迁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题(D)
数学分析中的矛盾问题研究
新时期地方工科院校《数学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学习《数学分析》的读书报告
宿迁的昨天和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