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学生应用文写作思维习惯模式的养成
2015-03-28李丽
浅谈大学生应用文写作思维习惯模式的养成
李丽
(湖北经济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湖北武汉430205)
摘要:本文作者通过教学实践的研究分析,认为大学生掌握应用文写作能力不佳的主要原因是没有从文学写作思维习惯模式转化为应用文写作思维习惯模式。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结合自身需要明白为什么要学习应用文写作,以及如何写好应用文,养成应用文写作思维习惯模式,掌握这种实用的读写能力,主动塑造一个新的学习能力形象。
关键词:文学写作;应用文写作;思维习惯模式
众所周知,在当今信息高度密集、人际交往特别繁杂的时代,大学生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具备足以应付日常学习、生活和毕业以后工作所需的应用文写作能力。应用文写作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基础课程在很多大学开设,但是大学生不会写请假条、总结、计划、调查报告、实验报告以及看不懂党政公文的情况屡见不鲜,应用文写作课程因为其内容的规范、繁复容易让大学生感觉枯燥、乏味,课堂教学效果不佳也是教师伤脑筋的事情。
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研究发现:造成大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不佳的主要原因是没有转变他们在学习当中的思维习惯模式,也就是要先引导大学生从旧的文学写作思维习惯模式转化为应用文写作思维习惯模式。当他们以掌握应用文写作能力为己任的时候,就会从不加思索接受教师灌输知识的被动学习模式变为自我引导的主动学习模式了。
养成应用文写作思维习惯模式就是需要教师引导大学生理解并接受为什么要学好应用文写作,以及在教师的帮助下用正确的方法学好应用文写作。通过掌握应用文主题提炼方法,材料分析方法,结构构思方法,语言准确、简洁、平实、得体的表述方法,知道在什么情况下选用正确的文种,知道写什么以及怎么写。一旦养成这种应用文写作思维习惯模式,大学生就会主动承担掌握应用文习作能力的责任,加强在学习和社会工作生活中的理性思维习惯。新思维习惯带来的新能力会赋予大学生一个成长中的新身份,有利于他们从一个知识的被动接收者成为自我指导的领导者。
为什么很多大学生觉得应用文写作难学呢?
“听不懂,写不出来”是很多大学生接触应用文写作课程以后的真实感受,哪怕仿写例文也不知道如何下笔。例如在要求拟写一篇关于春游的请示时,有一个班近30个同学在文章前言请示缘由部分写到“阳春三月,草长莺飞,阳光明媚”等等描写春天景物的句子。文学写作通常以作者富有想象力的空灵创作表达作者丰富的情感,开启诗意思维,满足读者的审美功能,文学写作思维习惯模式在写作时容易产生轻松、生动、有趣的特性。大学生在学习应用文写作之前主要是这种写作思维模式训练。由于应用文实用性、规范性、真实性、、针对性、时效性的特点,让大学生在学习应用文写作的时候难以很快掌握他的文体特征、写作特点、写作规律、写作方法,他们常常在文学写作思维习惯模式的惯性作用下,把应用文写成散文。当新的应用文写作思维习惯模式来不及建立,旧的文学写作思维习惯模式又不对的时候,很多大学生选择了逃避的方式,消极学习:去课堂,但是玩手机、发呆,侥幸依托之前的文学写作能力能写出文章,还可以百度修改完成作业,只求考试及格。
如何引导帮助大学生养成应用文写作思维习惯模式呢?
第一步,教师要引导大学生弄明白为什么要学习应用文写作,尤其要明确学习应用文写作对自己的独特价值意义。这是改变写作思维习惯模式的关键,因为只有这种独特的价值意义是促使大学生改变习惯行为的根本驱动力。鼓励大学生理解并相信自己可以改变旧的文学写作思维习惯模式,只有让学生相信自己可以改变旧的写作思维习惯,他们才会有改变的意识,才会体验到改变的自由,才会自己承担改变的责任。很多教师在面对大学生上课时有一种认识上的误区:大学生都很明确在教室上课的目的,侧重多讲解知识,学生会顺理成章地照单全收。其实思维习惯一旦建立很难消除,同时还要建立一种新的思维习惯,这需要相当的勇气和智慧。每一门课程都有它独特的学习方法,其实就是独特的思维方式。教师如果能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导帮助大学生有意识的转化应用文写作思维习惯模式,开启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教学就成功了一半。
密切结合现实让大学生与应用文写作产生关联性。笔者通常通过询问大学生对自己未来职业的愿景来启发他们给自己画像:从事何种职业,成为何种身份的人,要具备哪些能力,目前自己有哪些能力,缺乏哪些能力,如何去获得。应用文写作中哪些文种与他们的未来生活有关:例如如何正确的写借据避免纠纷,如何签订租房合同保障自身的安全和权益,如何写工作计划、总结、报告,如何解读政府机关的文件了解和大学生学习、就业相关的政策信息,如何解读各种市场调查报告、预测报告来选择投资项目……总之,让大学生意识到学习生活中解决各种问题的时候,应用文写作是很有效的解决方法。
在引导帮助大学生确定应用文写作学习对于个人的特殊价值意义的过程中,他们会逐渐意识到旧的文学写作思维习惯模式不能满足应用文写作学习的需要了,就需要去培养新的写作思维习惯——应用文写作思维习惯模式。这种改变成
了大学生满足自身的需要,这种本能的驱动力显然会比教师的苦口婆心教导更有效。
教师需要在大学生改变旧的文学写作思维习惯模式遇到挫折、失败的时候,引导学生正视并承认改变写作思维习惯模式的艰难,支持学生通过强化新的应用文写作思维习惯模式产生的新能力带来的新形象的改变中不断自我推动,明确自我身份发展的方向,在新身份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中完成从旧的写作习惯模式向新的写作习惯模式的扩展。
第二步、教师要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模式引导帮助大学生主动学习,养成应用文写作思维习惯模式。
习惯就是一种在特定的时间、状态下,人们会做的选择,然后就会不加思索的去做,并且一再重复。它是大脑自动遵循的行为模式,也就是当人们看到暗示,就会做出惯常行为,目的是得到奖赏。在文学写作思维习惯模式控制下的大学生上课的习惯是:习惯暗示(应用文写作课晦涩难懂,很无聊)→惯常行为(上课玩手机、发呆)→奖赏(没有逃课,心理安慰)。
教师在安排教学模式引导大学生培养应用文写作思维习惯模式的最重要的基点就是如何让大学生在应用文写作课堂教学中获得奖赏,这是驱动大学生转化写作思维习惯模式的根本力量。作为以学习为主业的大学生,笔者认为大学生首先在意成绩的奖赏,其次在意个人能力形象的教师评价和同学评价奖赏。明确奖赏行为以后,教师就需要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营造新的习惯行为暗示:应用文写作课程虽然不是特别生动有趣,但是特别实用,它能扩大知识量。消解上课听不懂、无聊的习惯行为暗示。当大学生在上应用文写作课不是那么无聊的习惯行为暗示下愿意放下手机、小说,集中注意力关注课堂内容的时候,打开教材和大家一起思考问题就成了新的惯常行为,应用文写作思维习惯模式也会慢慢养成了。
笔者运用严格的成绩考核方式和当众赞扬的精神鼓励为奖赏,互动点评式教学模式来引导大学生如何学好应用文。
第一,严格平时成绩的考核,让大学生上课闲不住。每次课堂上都有难度不大的应用文病句修改、惯用语填空和随机提问,给每个大学生展示自己学习成绩的平台,当场记录成绩,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第二,增强知识的新鲜感,激发大学生上课的兴趣。在每个文中学习的课程导入时,尽量选择新近发生的与大学生和文种关系密切的新闻事件,启发他们参与思考讨论。
第三,以点带面,引导大学生拓展知识面。在教授文种的写作过程中,引导他们了解文书处理、档案管理的知识,关注每篇应用文中观点、措施背后的法律法规和相关专业知识
第四,加强互动教学,把课堂交给大学生。在讲授行政公文格式时让大学生自学备课,在课堂上以教师的身份传递所学知识,让学生体验换位思考。
第五,以小组讨论、共同拟写完成常用文种的写作作业,在下一次上课时用抽查的方式派一名小组成员朗读作业,让后大家和老师点评。这种小组合作的方式调动了大学生思维的活跃性,也减少了作业的负担。点评的方式检验了大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和获得认同的奖赏。
总之,教师在培养大学生应用文写作思维习惯模式的时候,要客观认识到大学生是在和旧的文学写作思维模式抗衡。教师通过引导大学生明确为什么要学应用文写作的独特个人价值意义,要相信自己有决心去改就一定可以改变旧的文学写作思维习惯模式,有意识的每天努力寻找驱动自己养成应用文写作思维习惯模式的行为暗示和奖赏时,就有足够的意志力去控制和利用自己的习惯了。起步总是困难重重,但是了解了习惯构成的原理,在经历足够的实践后,一切都会变得自然而然,几乎不用有意识的去思考,我们就知道怎么写好应用文了。
参考文献:
[1]张军.现代应用文书写作教程[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
[2][美]查尔斯·都希格.习惯的力量[M].中信出版社,2013.
[3][美]简·博克,莱诺拉·袁[M].蒋永强,陆正芳,译.中国人民大学.
[4]高德.洗脑术[M].江苏文艺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