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探索
2015-03-28张云
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探索
张云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湖南岳阳414000)
摘要:职业道德教育是指敬业、爱业、乐业、勤业、精业五个方面的基本职业道德规范的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的定位是培养具备良好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1)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的敬业意识;(2)讲究质量、注重信誉的诚信意识;(3)遵纪守法、公平竞争的规则意识;(4)团结协作、顾全大局的合作意识;(5)刻苦学习、不断进取的钻研精神;(6)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
关键词: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现状;分析
职业道德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国政府一贯非常重视职业学校的职业道德教育,并制定了相关的法律。其中《职业教育法》第四条中明确指出:要求对受培养者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以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在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也明确提出:要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这些都是从法规与制度方面表明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对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高度重视。
一、职业道德与职业道德教育的界定
所谓职业道德是指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守的,体现特定的职业特征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一定的职业道德既是一定的社会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与特定的职业相联系,并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特殊意识形态领域。当前,由于现代社会分工的不断发展和专业化程度的进一步加强,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由此带来的整个社会和时代对从业人员更高的要求,如: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等方面。
职业道德教育是指包括敬业、爱业、乐业、勤业、精业五个方面的基本职业道德规范的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的定位是培养具备良好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职业院校对中职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主要是遵循“成材之前要先成人”,而成人的要素当首推道德品质。从总的情况来看,目前中职生的职业道德素养是好的,基本上适应了企业对员工的要求,但也有部分中职生的职业道德素质与企业要求相比尚有一定差距。有必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加强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注重中等职业道德教育与企业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不仅要学生树立职业意识,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更要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文化的接轨,培养学生与企业员工相同的行为规范。
中职生普遍年纪都不大,要从日常小事、生活习惯上自觉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在学校对中职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能够帮助他们对以后的就业以及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更能自觉地遵守职业行为规范。通过教育可以帮助中职生深刻地认识到:职业道德教育不仅是某些特定行业劳动者对所从事的职业所必须的行为标准和要求,而且也是行业劳动者对社会和对所从事的工作应担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
二、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目标
学校对中职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主要目标是中职生能够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能够胜任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能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中职生毕业走向社会后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人,处在建设祖国的最前沿,所处的也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最一线的岗位,做的也是最基础最平凡的工作。此外,中职生在社会中从事服务社会,实现自身价值,职业道德素养方面尤其重要。因此,帮助中职生树立起“爱岗敬业”和“诚实守信”的良好职业道德是达到这一目标不可或缺的方法。学校通过对中职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实际上也是帮助中职生能够尽早地适应社会,适应自己所处的工作岗位,帮助中职生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更好地实现自我、展示自我和完善自我,以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
三、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学校通过对中职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使中职生懂得工作后作为从业人员基本职业道德应该怎么遵守,使中职生明白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作为职业人应有的职业操守。学校加强对中职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内容是多方面的。
(一)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的敬业意识
忠于职守、爱岗敬业指的是中职生要十分珍惜和从内心要十分地忠实于所从事的工作,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要有较强的自豪感,要有全心全意为社会服务的责任感。作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应当具有强烈的爱岗敬业精神,做到尽职尽责,坚守岗位。作为一个从业人员,要发挥才智做出成绩,只有通过爱岗敬业、以高度的职业荣誉感和自豪感,对工作充满激情,将全身心投入到职业活动中。要想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只有通过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来实现。
(二)讲究质量、注重信誉的诚信意识
讲究质量和注重信誉不但是我国社会主义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中企业业主们应该去认真遵守的最基本的行为准则。讲究质量要求企业或从业者立足于以质取胜、反对忽视质量;注重信誉要求其以信立本、反对不讲信誉。讲究质量和注重信誉,它既是反对消费者不负责任的行为,又是反对用户不负责任的作风。讲信誉指的是要求企业业主们必须严格遵守合同或事先约好的条约去做,也必须去认真履行已经向社会和对个人做出的承诺。关于质量问题,也是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同时也是企业或从业者能够得到顺利发展的前提和条件。
(三)遵纪守法、公平竞争的规则意识
遵纪守法、公平竞争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重要规范之一。遵纪守法和公平竞争从实际上来讲是企业业主们必须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必须自觉遵守行业职业纪律,自觉抵制社会上的各种不正之风。只有企业或从业者都自觉遵守市场法则,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才能得到有效保证。同时,它还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四)团结协作、顾全大局的合作意识
现代的许多企事业单位在招聘员工时都要考虑应聘者是否具有“团队精神”。原因何在呢?事业要获得成功,单凭个人力量,进行孤军奋战,是难以实现的。在共同利益和共同目标下,职业团体内部人员之间和协作团体单位之间需要互相帮助和支持,才能形成职业团体、行业团体中良好的道德氛围,提高从业者的热情,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激励他们创造出更好的业绩,从而更好地实现为社会服务。
(五)苦学习、不断进取的钻研精神
职业技能主要是指从业者们所从事职业活动、在工作中所履行职业责任的能力和手段。它要求所有从业人员努力钻研所从事的专业,孜孜不倦、锲而不舍,不断提高技能。从业者如果不具有丰富的业务知识和熟练的服务技能,那么从业者根本就不可能提供优质的服务,更不可能谈得上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问题。作为新时代的从业人员,要勤于探索,不断学习,才能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因此,要培养从业人员的学习意识,要有乐于学习,善于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
(六)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
艰苦奋斗、厉行节约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传统美德,也是人类发展的共同精神财富。当前,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初级阶段,这就要求我们从业者,要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吃苦耐劳精神,要千方百计地在降低产品成本上多下功夫,要想尽一切办法去减少能源的消耗,来提高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对于一个企业或职业团体来说,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提高其经济效益的重要决定性因素。因此,作为社会主义职业活动中的从业者,要珍惜国家和集体资源,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
四、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职业道德教育的效果如何常常是通过人们的日常行为体现出来的。在教育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从细微处做起,注意从小事抓起,从平常抓起,要求学生从自身做起。要尽力去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尽力做到让学生感受到要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中认真实践,遵循相关的规范要求。加强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往往是结合中职生的学习时间分阶段进行,有序推进。
第一个阶段:入学时期,与入学教育相结合。在这一阶段,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首要的任务和培养的重点是中职生日常的行为规范教育,以帮助中职生顺利过渡到职业院校的学习生活,并能够尽快适应一切。在这期间,更要注重对中职生的心理教育,培养他们对专业的兴趣,通过组织新生参观学校的实习实训基地,举办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引导并启发教育他们热爱学校、热爱专业,以增强他们对专业学习的信心。
第二个阶段:专业学习时期,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中职生对本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也在加强对职业道德教育,并对职业道德规范有清晰的认识。中职生在认真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通过高等学校职业道德课程体系的系统学习,能够了解和认识中职生所学专业的职业道德的具体标准。与此同时,要培养学生认真务实、精益求精的精神,以加强其对专业技能的学习。
第三个阶段:就业指导时期,与就业指导相结合。中职生具有熟练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侧重点应该是开展就业指导。高等学校可以采取形式多样的职业道德教育模式,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与此同时,在对中职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时,高等学校要通过规范中职生的行为,通过严格管理,使中职生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且将这些良好的习惯转化为他们自身的道德素养,使他们的思想与行为都得到有效规范,具体转化到今后的工作实际行动中去。
中职生的职业道德教育要取得实效,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与中职生在岗位或工作上实践分不开的。要真正使中职生达到知行统一,高等学校可以组织中职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职业道德教育社会实践活动。通常可以采用如下一些方法:
第一,参观现场法。通过挖掘并收集一些有关职业道德教育的正面或反面教学资源,组织中职生实地参观与专业相关的工作现场,考察与专业相联系较多的工作或岗位,形成或撰写参观与考察活动的报告。
第二,社会服务法。职业道德教育中强调的敬业与奉献精神,可以通过中职生课余参加社会服务活动,来帮助其强化。在课余可以组织中职生走出课堂,走入社会,运用自身所学的知识与技能为社会提供多种无偿服务。这种做法通常是在中职生顶岗实习阶段进行,并且这种服务在体现自身价值的同时,既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又强化了学生的敬业和奉献精神,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
第三,调查法。为了帮助中职生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可以开展与本专业相关的行业道德现状调研活动。采用小组的形式,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与专业相关的行业道德综合性实践活动,针对性地实地调查,以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综合素质以及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五、加强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意义
(一)职业道德教育是中职生提高综合素质,加强自身知识需求的迫切需要
当前,科技文化知识迅速增长,我国正处于一个知识爆炸的年代,处于这一国情下,对于中职生的综合素质提出的要求就更高了。中职生的综合素质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身心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素质等等。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首要素质,它的核心是强调要学会做人,而学会做人最关键点还是在职业道德素质上。
中职生在面临知识经济时代挑战的同时,不只是在于学多少知识,而更在于学会认知;不仅要学会科学文化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还要学会如何做事和怎样做人的知识。
此外,处于知识经济时代的中职生,应当在努力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还要加强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加强人与人的合作,更强调具备团队精神。
(二)职业道德教育是中职生自信自立,敢于和善于竞争的客观需要
我国每年有几百万的中职毕业生走上新的工作岗位或流入社会。毕业生数量的急剧增加,为用人单位提供了更多选择人才的机会,这对于毕业生而言,则意味着面临更激烈的就业竞争,难免让中职生面临“就业难”的问题。
从企业和用人单位反馈的信息来看,中职生在适应职业的过程中有一些不良的表现,比如:出现浮躁心理、功利心理、自傲心理、依赖心理和矛盾心理等等。因此,在专业知识技能水平相当的情况下,用人单位更多看重的是人才的职业道德水平高低。
在我国政府重视和职业教育大众化的推动下,整个社会与学校更加关注与重视中职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并且已经开始注意将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的教育统一起来,中职生只有通过职业道德教育才能积极应对就业市场变化带来的影响。只有及时地将自身置于社会职业的现实大环境中,才能有效地衡量出自身的价值与竞争力,才能准确地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位置。中职生通过职业道德教育,才能培养出充分自信的职业心理素质。自信是中职生求职择业的动力和职业成功的有效保障。中职生自身的发展和完善,并不是空洞的说教或空谈,而是需要付诸现实的行动。
(三)职业道德教育是中职生适应社会和发展自身的内在需要
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性质都受社会发展需要的决定和制约。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一定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劳动者素质的提升不再是单指专业知识和劳动技能,还取决于劳动者是否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教育是中职生适应社会和服务社会的必然要求。职业道德教育的鲜明特点就是必须要建立在职业这个基础上,它的最基本精神和最基本的原则也必须是国家所公认的,具有社会的普遍性。与此同时,职业道德教育也是国家的所必须遵守的道德观念在所从事的职业工作上的最直接体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职业道德其实也是社会公德之一,只是由于职业道德是建立在职业特点之上的这个特殊性,职业道德有侧重点而已。
此外,让中职生在校期间接受职业道德教育可以帮助中职生更加适应社会,推进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进程,也让中职生真正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力军。
六、结语
受高校连续十七年扩招的影响,中职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社会对中职生职业道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加强对中职生专业教育和技能培养的同时,加强中职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将会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必将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唐凯麟,蒋乃平.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刘洋.中等职业学校中的职业道德教育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6.
[3]郭秀梅.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
[4]官湘娟.工学结合模式下中职生的职业道德教育研究[D].福州市:福建师范大学,2011.
[5]宛艳丽.新时期中职生思想道德的研究[J].考试周刊,2012,(11).
[6]吕遂峰.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有效途径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5,(18).
[7]国务院.职业教育法[EB/OL].人民网,1997-6-13.
[8]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EB/OL].人民网,2005-1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