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探究

2015-03-28万纤,眭国荣

关键词:媒介素养教育微时代大学生

微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探究

万纤,眭国荣

(南京工业大学政治教育学院,江苏南京211816)

摘要:微时代以微媒体的使用为基本特征,具有即时性、海量性、个别性等特征。微时代下国内外高校媒介素养教育正在蓬勃发展,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具有多重积极意义。通过普及微文化、迎合微时代、提高微素质、促进微交往四个方面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进行探讨。

关键词:微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一、微时代的发展

微时代的到来,以微博和微信等微媒体工具的普及为标志。大学生是微时代背景下最突出的活跃群体,他们通过微媒体获得信息、处理信息、发布信息,具有主动性、能动性、个性,在微时代得到充分发展。

(一)什么是微时代

在不知不觉中,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因微时代的到来变得格外便捷。“微时代”这个词的流行,开始于2009年,微时代以微媒体为特征,以网络为必要条件。有学者认为微时代是以微博等媒介为代表,以短小精悍的文字为文化传播特点的时代。

微时代的“微”,一方面是文字数量之微,风靡高校的微媒介形态诸如微博和人人网,都是以短小精悍的文字发布为特征的,例如人人网的一条状态限制240个字符;另一方面是媒介载体体积之微,从台式电脑到笔记本电脑,再到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网络媒介载体体积越来越小。

(二)微时代的特征

第一,微时代以微媒体为基本特征。微媒体作为一种全新的媒体工具,其最本质的特征就是能够实现双方互动沟通。[1]第二,微时代具有即时性。在微时代,无论何时何地,只需打开手机应用软件,即可第一时间查阅信息、发布信息、与他人互动。第三,微时代具有海量性。由于网络的开放性,信息的传播内容和形式多样,同时信息传播速度十分快捷。第四,微时代具有个别性。人们在网络环境中自主畅游,其一切网络行为都是经由个人的思考而发生的,具有主观能动性。除此以外,微时代还具有网络所具有的一系列特征,包括开放性、自由性、匿名性等特征。

(三)微媒体对大学生的功能

根据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由此可见手机媒体在网络媒体中所占的份额之大。以手机媒体为代表的微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对于微时代的大学生具有双重功能。

微媒体对大学生的正功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打开大学生的视野,使他们更直接、多角度地看到外面的世界;二是为大学生创造了独立思考的空间与氛围,为他们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平台;三是迎合了大学生的兴趣,满足了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了其自主性和能动性。

微媒体对大学生的负功能表现在:一,纷杂的信息扰乱了大学生的思想和思维方式,很有可能对大学生的三观发展起到阻碍甚至破坏作用;二,大学生在微时代过度的自主性可能带来不良效应,产生偏差行为;三,微交往对于大学生的现实人际交往具有不良影响,可能产生过度情感依赖、人格障碍、交往恐惧等心理问题。

二、高校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

微媒体对大学生具有深刻影响,同时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状况对于微时代的发展起到反作用。微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具有多重积极意义,应当得到进一步的重视。

(一)有利于调节高校网络环境

学校的网络文化也是学校文化的一部分,健康和谐的网络文化有益于形成良好校风。大学生作为高校的一份子,其言行代表了一所高校的形象,每个学生在网络上所发布的信息具有随意性,都有可能对学校产生有益或是有损的影响。引导大学生网络素养的提升,要求从基层入手,以局部带动整体,使高校的网络环境呈现出健康有益的状态。

(二)有利于增进师生交流互动

微时代为师生提供了更加便捷的互动平台,一条飞信,老师就可以将学校的相关通知发布给学生,不用受限于时间和空间。媒介素养教育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处理信息的能力,以更熟练更合理地使用微媒体。当学生遇到问题时,可以通过飞信、微信以及微博私信等方式,与老师进行深度的沟通。这些微交往方式,缩短了师生的心理距离,老师可以即时掌握学生的动态以便更好地引导他们。

(三)有利于大学生的自我教育

媒介素养教育对大学生解读信息、处理信息、发布信息的能力提出了要求。一切教育最终的目的应当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教育者通过适度的引导,让学生了解自我、分析自我、反思自我,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他自己独有的一套学习方法。媒介素养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形成较强的信息鉴别能力,吸收正确健康的信息,更好地自我教育。

三、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

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提出,如果媒介是人体的延伸,那么媒介素养就是传统文化素养的延伸。简而言之,媒介素养就是人们对各类媒介信息的解读能力、批判能力以及运用能力。

有学者提出媒介素养包括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2]

(一)国外的媒介素养教育

媒介素养教育最早是由英国学者提出的,目的是为了训练青少年抵制住传媒中“低水平的满足”,出发点是完全性的保护主义,试图让青少年远离传媒文化的毒害。随着大众传媒的迅速发展,学者们开始反思起初对于大众传媒的强烈抵制态度,逐渐认识到大众传媒的实用性和功能性。20世纪80年代以后,人们意识到学校传统教育的局限性,开始将大众传媒文化纳入学校课程,以满足学生日新月异的需求。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脱离了保护主义,并且影响了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国家。现今,诸如英国、法国、澳大利亚这些大众传媒发达的国家,已将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纳入正规的学校教育课程,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二)我国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发展

1997年,媒介素养教育初次走入我国学界,学者们致力于学习和研究国外的相关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004年,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正式成为我国学界的一大课题。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就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3]

我国高校当前的媒介素养教育,受到国外一些国家的影响,呈现出一定的保护主义价值倾向。一些学者的研究出发点在于“解决问题”和“防止破坏”,并积极研究对策去处理和预防。笔者认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一方面要紧抓问题,另一方面也要树立积极态度,把微时代环境看作重要契机,关注微时代对于大学生的正功能,看到微媒体给大学生带来的利处,肯定微交往对大学生起到的正面作用,同时致力于研究如何使这些积极的部分放大,扬长避短。

四、微时代背景下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策略探析

(一)致力基础研究,普及微文化

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微媒体已成为校园网络文化的载体。如何使大学生合理有效使用微媒体以在微时代环境中获得最佳的发展,应当被教育者们充分研究。首先,教育者自身要对微媒体有基本的认识和掌握,与学生分享微文化知识的同时自身也受到文化陶冶。其次,高校应当提供教师有益的研究环境,对教师的相关研究成果给予激励措施,以增强教师的研究积极性。

最后,教育者应在实际环境中将研究与学生切实相关。一方面,教育者时刻关注、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即时地引导和教育,对于好的网络言行给予赞赏和鼓励,对于不良的网络言行给予及时遏制和疏导;另一方面,教育者在与学生的互动中了解学生、研究学生,将实际的教育成果融入学术研究中,从而提高校园微文化研究的真实性和可用性。

(二)开设相关课程,迎合微时代

在蓬勃发展的微时代下,现有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稍显单薄。目前我国开设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相关课程的学校包括南京师范大学、安徽大学等十多所高校,这些课程大多为公共选修课,并未纳入专门的课程系统。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已成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高校教育者有义务不断完善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课程系统,以满足微时代大学生的多样性需求。

高校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开设可以寻求网络教育的形式,与社会上的媒介素养教育机构合作。例如加拿大的媒介意识网,是一家非营利的社会组织,宗旨在于培养青少年对于媒介信息的辨别能力等。另外,加拿大还有媒介教育协会、艾伯塔媒介认知协会、萨斯卡万媒介素养协会等社会性媒介素养教育组织。高校可以与国内类似的教育机构合作,同时还可以在校内组建自己的媒介素养教育网站,在学校范围乃至全国范围内弘扬积极有趣的校园网络文化。

(三)开展生活教育,提高微素质

高校教育者要积极占领好网络阵地,然而高校教育者在使用微媒体的能力上,并不比大学生强。因此高校教育者应把握自身的优势,探索更加有效的教育方式,在提高自身微素质的基础上发展和提升学生的微素质。

将教育寓于学生工作中,是各所高校普遍的教育方式之一。辅导员是与学生的生活最为贴近的教育人员,他们与学生保持着亲密的关系,在日常的互动中起到了直接的教育作用。许多辅导员与学生超越了师生关系,成为了朋友或是知心人,他们在学生中发展“意见领袖”以更好地开展学生工作。他们通过飞信、微信、QQ等微媒体应用工具,活跃于大学生的网络生活中,在提升微素质上,起到了教育和榜样示范的作用。

(四)增进师生关系,促进微交往

如今,微媒体是公众社会交往的普遍工具,大学生利用微媒体进行交往的行为需要得到正确引导。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要求培养大学生利用微媒体进行社会交往的能力,有学者提出七种能力,包括游戏能力、表演能力、挪用能力、多重任务处理能力、分布性认知能力、集体智慧能力、协商能力。简而言之,媒介素养教育应当关注学生对于信息的感知、理解以及运用能力。

学生微交往能力的培养,除了其自身的努力外,教师的引导作用也很大。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要求在网络平台深化师生互动,比如在微平台开展诸如问题评议、学生投票、意见箱、心理咨询等活动,旨在使学生在面对繁杂信息时,能够更合理地思考,创造真正有意义的信息,在微交往中遵守社会伦理道德,成熟地进行微交往。

(注: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资助项目,项目编号:13JDSZ3064;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3SJDF DY123)

参考文献:

[1]陈秋兰.微时代高校德育工作创新研究[J].菏泽学院学报,2013,(S1).

[2]吴鹏泽,杜世友.中国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1,(2).

[3]张志安,沈国麟.媒介素养:一个亟待重视的全民教育课题——对中国大陆媒介素养研究的回顾和简评[J].新闻记者,2004,(5).

[4]赵倩影,郭跃军.“微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报业,2013,(18).

[5]李杉.新媒体时代“90后”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探究[J].思想战线,2011,(S2).

[6]焦树民,刘国珍.论自媒体视阈中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4).

猜你喜欢

媒介素养教育微时代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全媒体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全媒体时代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浅析研究
微时代语境下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方法探析
微时代背景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考
“微时代”视阈下医德教育的变革、创新与坚守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建构刍议
新媒体视角下的我国媒介素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