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雷特》剧中圣经文化母题的应用
2015-03-28黄金京
《哈姆雷特》剧中圣经文化母题的应用
黄金京
(怀化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部,湖南怀化418008)
摘要:《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最闻名的悲剧,莎士比亚一生深受基督教和《圣经》的影响。圣经是世界文学艺术中最璀璨的一颗明珠,它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欧美作家,莎士比亚也不例外。人、祈祷、爱、伪善和报复构成了《哈姆雷特》这部巨作的主要圣经文化母题。
关键词:圣经;哈姆雷特;母题
一、引言
莎士比亚被称为“人类文学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是“英国戏剧之父”。本·琼斯称他为“时代的灵魂”,马克思称他为“人类最伟大的天才之一”。[1](P68)《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最闻名的剧作,也是他四大悲剧中最早、最繁复而且篇幅最长的一部。具有深刻的悲剧意义、复杂的人物性格以及丰富完美的悲剧艺术手法,代表着整个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哈姆雷特》被誉为欧洲四大名著之一。从问世至今被多次改编成舞台剧、歌剧、影视等作品。
《圣经》是世界文学宝库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世界尤其是在英美流传最广、影响巨大的文学名著。[2](P10)
以《圣经》为代表的希伯来文学同中国文学、印度文学和希腊文学一起,共同构筑了世界文学大厦的四根支柱。莎士比亚出生于十六世纪的英国,基督教正十分活跃,被译为英文的《圣经》在这一世纪达到了流行的高潮。莎士比亚刚出生不久,便在教堂中受了洗礼,他的童年时代是在浓郁的宗教气氛中度过的。十六世纪的英国学校教育也十分重视宗教意识的培养。幼年时代莎士比亚在斯特拉特福镇的文法学校读书,按照当时的课程设置,他学习了《圣经》并参加过教义问答。从此可以推断莎士比亚所生活的社会及其思潮对他的影响以及他熟悉《圣经》是毋庸置疑的,他后来在作品中对圣经故事以及其中警句的大量引用,就说明了这一点。在《哈姆雷特》这部剧作中,莎士比亚就渗人了圣经中的人、祈祷、爱、伪善、报复的母题。作家在借用圣经母题时并没有直接引用圣经中的故事和人名,而是将圣经文化母题渗透到故事情节中,从而赋予了故事新的永恒的生命。[3](P53)
二、《哈姆雷特》对圣经文化母题的应用
(一)人的母题
《创世纪》记载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并安排他们掌管伊甸园的万事万物,就体现出对人的能力与地位的充分肯定;人类堕落后,上帝将人分散到各地并在各国兴起王权统治,由国王自行治理国家,圣经对大卫,所罗门等诸王在治理国家方面所体现出的力量、智慧与勇敢也极力赞美;到了先知时代,以以赛亚、耶利米为代表的众先知在国家危难时挺身而出,为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指点道路,他们所表现出的智慧与勇气也被圣经称颂与推崇;《诗篇》、《箴言》中更是具有大量篇章歌颂人的勤劳、友爱和聪明才智。
人的观念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最本质的观念。人文主义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注重人性、人权,将人从神的奴役中解放出来,使之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莎士比亚处于文艺复兴在英国高涨的年代,文艺复兴的浪潮和宗教改革的炮声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他在创作中表达出人文主义思想的精髓。
作为人文主义者,莎士比亚的人文观首先表现为对人的赞美和尊重。哈姆雷特通常被视为具有人文关怀精神的典型范例,在《哈姆雷特》第二幕第二场他说:“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雅致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极力赞美了人的肉体和精神,力量与智慧。
其次,莎士比亚否认人的现在与未来皆由神主宰的神学观念,而鼓励人充分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把握自己的生活,主宰自己的命运。
哈姆雷特说:“一个人要把生活的幸福和目的只看作是吃吃睡睡,他还算是个什么东西?简直不过是一头畜生!上帝造下我们来,使我们能这样高谈阔论,瞻前顾后,当然要我们利用他所赋予我们的这一种能力和灵明的理智,不让他们白白废掉。”(《哈姆雷特》第三幕第二场)
(二)祈祷的母题
从圣经看来,祈祷就是信徒在心灵中与上帝的对话,恳谈,向上帝求恩、谢恩、表达赞颂、请求宽恕等。在基督徒看来,死后上天堂还是下地狱的一个重要因素取决于临死前的祈祷。这种祈祷要向上帝坦白人生的罪过,并求得仁慈上帝的宽恕,从而洗掉罪孽,进入天堂,否则就会坠入万劫不复之地。
莎士比亚也特别注意到这一点。在《哈姆雷特》中就有充分的体现。剧作人物克劳狄斯失望时的祈求,哈姆雷特对现实世界中的劫难感到忧伤时,对善恶之争感到疲惫时就开始祈祷。哈姆雷特的父亲的鬼魂对祈祷也是耿耿于怀:“……甚至不给我一个忏罪的机会,就让我一无准备地负着我的全部罪恶去对薄阴曹。”(《哈姆雷特》第一幕,第五场)哈姆雷特也认为那未经忏悔死去的父亲是有罪的:“他的孽债多半是很重的。”(第三幕第三场)哈姆雷特想趁克劳狄斯祈祷时结束他那
罪恶深重的生命,但转念一想:“现在他在洗涤他的灵魂,要是我在这个时候结果了他的性命,那么天国的路是为他开放着,……不,等候一个更残酷的机会把。”哈姆雷特不愿让杀父仇人因为忏悔过罪恶而上了天堂,自己的父亲反而得不到饶恕与拯救,以致放弃了杀死克劳狄斯的最好机会。
(三)爱的母题
圣经中明确指出:“各人都当爱妻子,如同爱自己一样。妻子也当敬重她的丈夫。”(《以弗所书》5.33)耶稣、保罗一再教诲人要夫妻互爱,一旦二人成为一体,便不可分开,丈夫也不可休妻。(《马太福音》5.32;19.6,7)。
背弃夫妻之爱遭到莎士比亚的反对,这样的情节在《哈姆雷特》中不断出现。哈姆雷特对母亲在父王死后不久便改嫁的做法非常反感,因为他认为父亲是个好国王,非常爱他的妻子,“甚至不愿让天风吹疼了她的脸。”(哈姆雷特第一幕第二场);而死去的国王的鬼魂抱怨哈姆雷特时亦把矛头指向自己不忠的妻子:“我的爱情是那样的纯洁真诚,始终信守我在结婚的时候对她所作的盟誓;她却会对一个天赋才德远不如我的恶人降心相从!”(第一幕,第五场)
(四)伪善的母题
《旧约》中“伪善”之人外表上遵从宗教礼仪,内心的真正状况却刚相反。《新约》中的“伪善”一字只在福音书中出现过,是耶稣对律法教师及法利赛人的评语。在马太的记载中,耶稣指责这些人是“伪君子”,只作宗教的表面功夫,如捐献、祷告或禁食,却把“公正、怜悯、信实”等应该所行的事置之不理,“只能定下各种严格的规矩,把律法上规定难担的担子压在别人身上,而自己却连动动指头也不肯!”(《马太福音》23.3,4)他们自欺欺人,看不见自己的错误,也看不见神的行为:“你们这些伪善的人!既然晓得观察天色,预测天气,为什么不晓得观察这个世代呢?为什么不肯明辨是非呢?”(《路加福音》12.56)
莎士比亚对这些宗教典故无疑非常熟悉,所以在戏剧中对宗教伪善者不断加以指控。
《哈姆雷特》中的波洛涅斯提及伪善。哈姆雷特自从知道生父被叔父克劳狄斯杀害的事实后就装疯卖傻,伺机寻找证据为父报仇。克劳狄斯和波洛涅斯安排哈姆雷特与他的心上人奥菲利亚见面,希望哈姆雷特能在心上人面前露出破绽,波洛涅斯嘱咐奥菲利亚说:“你拿这本书去读,他看见你这样用功,就不会疑心你为什么一个人在这儿了。”人们往往用至诚的外表和虔敬的行动,掩饰一颗魔鬼般的心。”(第三幕,第一场)
而当哈姆雷特准备去找母亲打听父亲遇害一事时,他说:“我的舌头和灵魂要在这一次学学伪善者的样子,无论在言语上给他多么严厉的谴责,在行动上却要做得丝毫不让人指摘。”(第三幕,第二场)
(五)报复的母题
报复是一种社会行为,指受害者对加害者做出旨在弥补损失的反应,圣经中有多处论述。
在《创世纪》中上帝将亚当、夏娃逐出伊甸园就是一种报复行为。上帝早亚当后要他管理世界,同时要求他勿食智慧之果,这是一种基本的神人契约,然而亚当却违了约。他“吃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便如神能知道善恶”(《创世纪》3.5)然而他却侵犯了上帝的权威及其对智慧的专业,于是上帝对其行为加以报复,以弥补那种类似于失丧之痛的精神创伤。
在莎士比亚戏剧中,这个悲剧性的主题表现出了它应有的感染力。
《哈姆雷特》中雷欧提斯闻讯父亲被杀,立刻从国外赶回,“比大洋中的怒潮冲决堤岸、席卷平原还要汹汹其势,”而且立场坚定,势在必得:“什么良心,什么礼貌,都给我滚下无底的深渊里去!……今生怎样,来生怎样,我一概不顾,只要痛痛快快地为我父亲报仇。”(第四幕第五场)
哈姆雷特深知克劳狄斯就是他的杀父仇人,但碍于仇人的国王身份及他自己的善良德行,即使通过装疯卖傻,演戏中戏等使仇人充分暴露后,仍不忍下手:“他现在正在祷告,我正好动手……也算报了仇了。不,那还要考虑一下:一个恶人杀死我的父亲;我……却要把这个恶人送上天堂。啊,这简直是以恩抱怨了……这还算是报仇吗?不!……等候一个更残酷的机会吧。”(第三幕第三场)
三、小结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最为经典的悲剧,为世界人民所推崇。作品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也反映了莎士比亚突出的戏剧才能。莎士比亚一生都深受基督教思想的影响,圣经文化对他的生活、创作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正如伯格斯所说:“莎士比亚汲取了圣经的井泉如此之深,甚至可以说没有圣经就没有莎士比亚的作品。”[4](P64)
圣经中的人、祈祷、爱、伪善、报复的母题渗透在莎剧《哈姆雷特》中,但在借鉴这些母题时,莎士比亚并没简单的引用他的故事,而是赋予了作品以时代的气息,并发挥自己的灵感和创作天赋,从而形成了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使其如《圣经》一样经久不衰!
参考文献:
[1]莎士比亚全集[M].北京:译林出版社,1998.
[2]赵澧.莎士比亚传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3]梁工.莎士比亚与圣经[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4]朱维之.基督教与文学[M].上海:上海书店,1992.
[5]圣经[M].南京:中国基督教协会,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