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计算机专业引入软件外包服务提高学生技能的探讨
——以苏北高职院校为例

2015-03-28王莉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苏北计算机专业专业技能

王莉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8)

计算机专业引入软件外包服务提高学生技能的探讨
——以苏北高职院校为例

王莉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8)

在计算机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苏北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已成为不容小觑的一个现实问题。为了适应当前国内外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大趋势,高职院校应抓住机遇,立足于校企合作,努力探索出一条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技能的道路。

高职院校;软件外包服务;校企合作;专业技能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明显滞后。一方面,高职院校在办学理念、专业方向、培养方案、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存在与社会脱节的现象;另一方面,与其他行业不同,IT业的知识与技能更新速度较快,软件类人才培养很难跟上行业发展的步伐。特别是随着IT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的兴起,很多企业急需人才,而此时毕业的大学生,无论是在专业知识方面还是在能力结构方面均不符合服务外包企业的需求。这种供需矛盾致使目前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难问题更加严重。

二、国内外软件服务外包的发展现状

外包是指企业动态地配置自身和其他企业的功能和服务,并利用企业外部的资源为企业内部的生产和经营服务。外包企业是新近兴起的一个行业。所谓软件服务外包,是指企业为了节省资源,提高效率,利用外部的专业化IT团队承担项目中非核心的业务支持,而将有限的资源重点投注于项目核心环节的一种管理模式。

全球外包的发包方主要集中在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地,美国是外包业务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曾经占据全球BPO(服务外包)发包市场85%至90%的份额。然而在全球整个外包业中,软件服务外包占据整个市场的大半。据IDC(国际数据公司)数据显示,2012年全球信息技术外包(ITO)支出达到2 517亿美元,与2011年的2 466亿美元相比,增长2.1%。Gartner预计未来4年全球信息技术外包支出的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3.8%。由此,预计到2016年全球信息技术外包支出将达到2 922亿美元。①中国商情网.2014年全球软件与信息服务市场概况分析[EB/OL].(2014-06-27)[2014-09-20].http://www. askci.com/news/201406/2714242341234.shtml随着市场潜力的不断释放,全球软件服务外包市场规模正在呈膨胀式增长。

全球软件服务外包业的快速增长,为我国软件产业和软件外包产业提供了空前的历史机遇。目前,已有北京、上海、深圳、大连、成都和西安六个城市建立了自己的软件园和软件外包市场,其发展势头非常迅猛。虽然中国IT服务市场在短期内跟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但早在2009年Gartner公司就曾大胆预测,在2007年到2010年,中国的IT外包市场规模将进入世界三强,而到2015年中国会跃居全球首位。

三、苏北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在专业技能上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苏北地处长江以北,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使其IT相关行业信息相对比较闭塞。再加上整个苏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如苏南,为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提供的发展空间有限,所以近几年苏北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率一直不高。

客观条件仅是造成目前这一现状的原因之一,但从很多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来看,苏北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在专业技能方面存在的问题才是其主要原因。

目前,苏北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在专业技能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掌握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相对落后,学习自主性不强;(2)对各类工具软件的使用不够熟练,经验不足;(3)在整个专业群中,缺乏科目掌握的主次,专业特长不明显;(4)在实际项目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欠缺。

形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首先,从学校方面看,办学特色不突出,培养定位不准确。受苏北地区所处地理位置的影响,计算机知识的更新速度相对较慢。因此,学校在专业知识的教学内容上较为落后,开设的课程结构和课时安排相对不合理,就业导向不明显。其次,从教师方面看,随着IT业日新月异的发展,多数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知识陈旧,跟不上行业发展的步伐。教师素质整体不高影响了学生在专业知识上的创新和总体教学质量的提升。最后,从学生自身方面看,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自控能力差,没有刻苦的钻研精神。多数学生在实践实习中走过场,没有很好地锻炼自己,动手能力不强。

四、引入软件外包服务的实施方案

调研发现,上海、北京等地一些规模较大的IT外企公司,在大型项目研发上,为了降低人力及成本的投入,一般都选择外包服务。考虑到大城市劳务成本较高,在保证产品质量的情况下,这些公司更愿意将外包群体定位到苏北地区的高职院校在校大学生身上。这样既可以大大缩减公司项目开发的外包投入成本,也给学生提供了提高专业技能的机会,让他们在毕业前就能熟悉外企公司的业务流程,同时能得到一定的酬劳。如果工作表现突出,毕业后还有可能直接被这些外企公司录用,顺利解决就业问题。

高职院校要想高效合理地引入服务外包,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应当从下述几个方面入手。

(一)与IT企业合作办学,根据企业需要灵活开设课程

目前,苏北地区很多高职院校已经开展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但无论是合作机制还是运行模式,都没有真正达到学校育人与企业用人之间的无缝对接。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学校开设的课程结构不合理,没有按照市场所需设置相应的专业,导致学生在学校所学与社会企业所需脱节。

因此,我们应注重实效,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按企业需求设置专业、调整课程结构,切实有效地为社会和企业发展打好育人基础。

(二)校企双方实现人才的交流与共享

在IT与电子通信行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对于新技术的应用,企业始终是领先于学校的。企业的技术员工,掌握着目前相关领域最前沿的技术,而高职院校教师则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为此,作为企业的技术员工和学校的教师应加强交流与合作,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各自的优势。二者进行资源整合,使校企合作办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结合。

本着“校企双赢”的原则,学校和企业互派人员加强交流与学习。企业技术人员所接触的对象都是有着社会经验和工作经验的人群,所以工作中的沟通几乎是无障碍的。但是,在学校学生的理解力和自学动手能力相对较弱,因此企业的技术人员就必须多向一线专业教师学习,亲自参与督导和授课,将自身丰富的实践经验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同时,学校一线专业教师由于普遍缺乏前沿的专业技能和实践岗位工作经验,故应去企业多学习和锻炼,真正熟悉企业岗位的实际需求和操作流程,将有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

(三)建立校企合作软件外包实训基地

建立校企合作软件外包实训基地,推行“软件外包服务项目引导下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由企业方派专业技术人员到实训基地,以模拟IT企业项目工程的方式进行仿真授课,通过边讲、边练、边指导,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授课效率。先是由企业技术人员提供企业实际项目资源作为实践项目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软件项目开发、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为指导思想,并贯穿于整个软件外包的教学课程体系中,而本校专业教师则予以细节性的指导,最后,学生以团队的形式递交作业成果。

这一环节的学习强度和压力远远大于传统的学习生活,这就需要学生具有强大的自控力和强烈的求知欲,否则不但学不了东西,反而造成学习上的负担。另外,引导学生积极主动适应软件企业员工角色,让学生在实训基地真正感受到企业的运作模式和工作流程。要求每个学期每个学生至少参与一项软件项目的开发,熟悉其开发流程,并且能够独立完成各模块的分解任务。到最后一个学期,能够独立承担一项软件开发项目,并作为一名项目经理,在项目实践中锻炼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建立完善的激励政策

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除了需要具有优秀的师资力量和合理的教学体系之外,完善的激励政策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苏北高职院校的学生通过在校企合作软件外包实训基地的“实战演习”,无疑能提高专业技能,培养职业能力,并且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但是,对于企业而言,高利润才是它们的目标。一个大型的软件项目开发,如果选择专业的外包服务公司,就会加大项目的开发成本,但是如果把外包服务对象定位于在校学生这个群体,特别是苏北地区的高职院校学生,成本的投入就会降低很多。所以,为了更好地满足校企双方的需求,双方需要共同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比如,为调动学生积极性,帮助其尽快进入角色,参与真实项目实践,企业方通过“按劳分配”的方式给学生发放工资;对于在项目开发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则采用“奖金”等方式,予以奖励。同时,企业还可以与一些优秀的学生签订就业协议,提供优越的岗位供其选择。

五、结束语

作为新兴行业,软件外包服务更好地适应了新时代对IT产业快速发展的需求。但是,将软件外包服务引入计算机相关专业教学改革,目前仍处于研究探索阶段。虽然苏南地区的高校已经做了一些尝试和改革,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走了不少弯路。面对苏北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难的情况,我们不妨尝试引进国内外先进的软件产业人才培养体系和课程体系,以软件服务外包市场需求为导向,树立“以用立教”的职业教育理念,严格按照软件外包工作岗位对软件人才的素质要求培养学生,使学生全程介入软件服务外包生产和管理第一线,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积累丰富的项目开发经验,真正地实现学以致用。

[1]王斌,刘全,任士干,等.高校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0(20):24-27.

[2]教育部,商务部.关于加强服务外包人才培养 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Z].2009.

[3]徐丽.职业岗位群:软件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新目标[J].职业教育研究,2008(12):123-124.

[4]姚宏坤.软件专业教学模式的探讨[J].科教文汇,2009(10):46.

[5]张凌杰.关于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8):184-185.

[6]赖利君.面对软件外包,高职院校的机遇与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8(5).

Exploration of Improving Computer Majors'Skills by Introducing Software Outsourcing Service——Take the Noreh Jiangsu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or Example

WANG Li
(Jiangsu Jianzhu Institute,Jiangsu Xuzhou 221008,China)

With the relentless march of computer technology nowadays,the low employment of computer major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has become a serious problem in northern Jiangsu Province.In order to adapt the development of software outsourcing service industry at home and abroad,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seize the opportunity to explore a way to improve computer majors'skills based on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oftware outsourcing service;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professional skill

G642.0

A

1673-2022(2015)01-0047-03

2014-09-20

王莉(1979-),女,江苏徐州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网络通信。

猜你喜欢

苏北计算机专业专业技能
CSAMT在苏北月亮湾地热勘查中的应用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促进计算机专业教学理念创新与实践研究
浅谈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衔接
喊一声苏北大平原
不断提高摄影记者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计算机专业理实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CDIO模式下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八路军新四军的苏北整编始末
职业高中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浅析
抗战时期苏北民众对新四军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