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明威“硬汉精神”之伦理解读

2015-03-28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亚哥硬汉海明威

解 琳

(河南教育学院 外国语学院,郑州 450046)

厄内斯特·海明威总是和“硬汉精神”密切联系在一起。海明威在文学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典型的“硬汉”形象,宣扬了刚毅不屈、视死如归的“硬汉精神”,而他自身的人生经历也毫不逊色于他笔下的那些硬汉们。因此,海明威和“硬汉精神”一起成为世界文学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一种独特的精神创造。然而,海明威在超现实的审美层面上努力塑造的一个个硬汉形象,在现实中却总是一无所得,无限苍凉。这些执着于主体价值和尊严的硬汉们的主体性正被现实中异己性的力量无情地消解着。从伦理的角度对海明威的“硬汉精神”进行解读,可以对硬汉价值的现实性失败、硬汉的主体性价值、主体价值与他者生命价值的关系等问题进行反思。

一、海明威“硬汉精神”的时代背景

海明威在作品中宣扬“硬汉精神”,是有其历史原因的。工业革命使西方世界获得了物质上的富足。然而,19世纪末20世纪初,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以来,人们精神上的迷惘、群体关系的异化以及社会对个性的压抑和扭曲不断地显现出来。人们处于一片精神的“荒原”之中。在这种环境下,“一种以自我中心主义取代了人类中心主义”的新的人本主义产生了,它提倡自我主体价值,抵制人的物化和异化,回归人的自由[1]294。海明威受到了这种思潮的影响。而海明威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曾身中两百多块弹片,经受过两度飞机失事——使他的健康每况愈下,更深化了他对新人本主义的自我解释。他认为,在这个混乱的世界上,上帝死了以后,人不应该死,人应该保持自己的尊严;在这个充满异己力量的世界上,人们只能靠积极的选择去创造人生的价值,用英勇的壮举去换取生命的尊严。于是,海明威通过一个个硬汉故事,努力探索一种能保留个体价值与尊严的现代生存方式。

二、海明威“硬汉精神”的生命价值选择

海明威塑造了一系列的硬汉形象。其中,《打不败的人》中的曼纽尔是其早期作品中硬汉形象的代表,而《老人与海》中的桑提亚哥则将硬汉精神发展到了极至。这些硬汉们看重荣誉、淡薄生命、追求非物质形态的生活方式。在人生的历程中,他们总会遭遇一些足以毁灭人的主体价值、造成个体生命残缺的异己性的力量。然而,他们勇敢地去面对这种痛苦,用力量和意志坚守着自己的尊严。因此,个体生命的力量、顽强的意志和高傲的尊严就成了海明威“硬汉精神”的基本要义。

海明威的“硬汉精神”是一种能最大限度地保留生命尊严的主体准则,表现在主人公对生命价值的追寻过程中。在《印第安人营地》中,尼克的父亲没有麻醉药,却用一把砍柴刀给难产的孕妇做了剖腹手术。在《乞力马扎罗的雪》中,哈里为了去掉心灵上的“脂肪”,决定去非洲狩猎,一圆硬汉梦。在《丧钟为谁而鸣》中,虽然乔丹意识到炸桥已经不能改变战争的结局,而且玛丽亚让他依依不舍,但这都不能改变乔丹为共和而炸桥的主体意志。当看到乔丹面对死亡这一炸桥的结果时,无数读者为其生命的美丽与悲壮而感动。而桑提亚哥虽然困乏、饥渴,浑身伤痛,仍无所畏惧地与大马林鱼搏斗。当成群的鲨鱼闻着血腥而来时,只要他抛弃马林鱼,就能立刻免除搏斗之苦。但是桑提亚哥根本就没想过要放弃马林鱼。他一次也不放过对鲨鱼的回击。即使大马林鱼只剩一副骨架,即使最后的武器也被鲨鱼带走,他仍抓起手边仅有的半截舵狠狠地痛击凶猛的对手。桑提亚哥顽强地坚持着人的尊严,他对待失败的态度揭示了人生的价值和人的生命潜能,完美的体现了“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3]201的“硬汉精神”。桑提亚哥的这句话展现了在混乱的现代文明世界中,西方人本主义生命伦理所能拥有的全部辉煌。

三、“硬汉精神”在现实中的伦理困境

“硬汉精神”是对人类不屈的精神意志的一种提炼和升华。它作为一种精神符号辉映在人类精神生活的上空,给强者以激励,给弱者以鼓舞,成为人们奋斗拼搏的力量源泉。但是,胡山林(2005)指出,硬汉精神对人的价值和意义,主要体现在审美层面,而不在现实层面上。[4]292在审美层面上,硬汉精神无疑会给人以奋斗的力量和勇气。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硬汉们却是满满的无奈与苍凉。

为何海明威的硬汉们会精神不败但在现实中却一无所得?“硬汉精神”在现实中的失败与外在于硬汉的他者生命的存在价值有着很密切的关系。杨大春在谈论西方主体观念的演变过程时指出,“新人本主义的‘自我中心论’一方面扬弃了人类中心论,否定了类本质或大写的‘人’,但另一方面却保留了传统人本主义的许多观点,尤其是在人与自然、与上帝关系中的优先地位的观点,……‘人的目的’乃两者不变的宗旨”[1]295。海明威笔下的硬汉们致力于张扬其主体价值和尊严,他们在现实中的失败就与这种新人本主义的“自我中心论”有很大关系,主要体现在他们在面对人与自然、与他者、与女性关系中所持的主体中心意识。

(一)面对自然界的主体优先意识

“硬汉精神”追求主体价值,体现了主体优先的生命伦理。主体论哲学以人为核心,认为人们居于主体地位,世界上的其他存在物则是主体征服、控制的对象和客体。然而,硬汉们的主体价值只是精神层面上的,他们仅是一些一无所得的精神胜利者。因为在现实中,还存在着种种客体力量,存在于硬汉的主体意识之外,主体也无法支配控制。

桑提亚哥打败了马林鱼,但也给自己带来了灾难性的厄运。“第三者”鲨鱼的到来显然是桑提亚哥杀死马林鱼所致。虽然桑提亚哥在与鲨鱼的搏斗中坚持到了最后,但努力是徒劳的,他千辛万苦捕获的马林鱼被鲨鱼吃得只剩下一副骨架。老人在物质上的胜利被凶残的鲨鱼嘲弄了——物质胜利变成了纯粹的精神胜利,这无疑“揭示了人类企图超越宇宙秩序中自我既定位置的可悲结果”[5]188。老人的结局应该提醒现代人在面对自然界时,不能一厢情愿地坚守主体优先地位,不能只是想着征服和控制自然,而应该让人与自然同生共存,和谐相处。

(二)面对他者的主体自由和孤独意识

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本主义解放了个体,使生命个体获得了自由。个体在现实世界中集中于主体的生存感受,以精神上的满足和快乐为目的,进行自由选择来实现自我价值。这必然会使主体在人际关系中忽视他者的生命价值,在人际交往中产生孤独意识,成为只关注自身主体价值的个人奋斗英雄。尼克的父亲选择了尽医生的职责,不用麻醉药就把婴儿剖了出来,而那个印第安男人却因无法面对妻子的痛苦而自杀身亡。那么,在现实意义上,婴儿诞生和父亲死亡的伦理价值到底孰重孰轻?医生主体自由选择的结果在现实中是拯救还是杀戮?

海明威笔下的硬汉们都坚守着自己的角色和荣誉,通过不屈不挠地与种种外在力量进行抗争来展现自己的尊严。但从根本上来说,硬汉们进行的是一种追求主体价值和尊严的个人奋斗,在现实层面上并不能改变什么或者获得什么。而且,他们都是孤立的英雄,甚至得不到社会和周围人的理解、同情和帮助。乔丹炸掉他承诺要炸的桥后并不能改变共和军队的失败结局;桑提亚哥经过三天三夜的搏斗保住了“重压下的风度”,但在现实中并未能留住任何胜利的果实。他所带回来的大鱼骨架只会引起游人的短暂兴趣,很快就会成为海水里的垃圾。因此,在现实层面上,这些硬汉们所追求的个体生命价值显示出极端的残酷、苍凉和无奈。

(三)面对女性时的男权主体意识

硬汉们的主体价值追求也体现了男权中心意识。在作品中,海明威刻画了凯瑟琳、玛丽亚等一类温柔、驯服的女性形象,来凸显硬汉英雄们,保留住男权主体的尊严。她们没有自我,是男主人公行为的被动客体,属于硬汉们的审美和征服对象。

然而,20世纪的女性自我意识不断提高,她们拥有了自我生存权利,还要求与男人平等,这严重威胁着男性的主体意识。《丧钟为谁而鸣》中的比拉尔就属于这一类女性。在《弗朗西斯·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中,玛格丽特具有独立的女性意识,甚至可以说是颠覆男权主体地位的女权意识。她不仅背叛了麦康伯,还在麦康伯努力实现自己的硬汉精神时开枪打死了他。这一类女性不断地消解着男性的中心地位和主体意识。于是极力推崇硬汉精神的海明威在后来的作品中干脆不再描写女性。由于女性的缺席,反而更显示出现代女性意识对于男权主体地位强大的消解作用。

四、呼唤对生命伦理的重建

“硬汉精神”强调主体选择和个体价值,认为一个人有权利选择他的“自我”和人生。硬汉英雄们在面临困境时只能勇往直前、决不退缩。桑提亚哥与对方掰手腕,坚持了整整一天一夜,两人的手指甲都流血了仍不依不饶。这种精神似乎已不是勇气,而是逞强斗狠,杀气外露。面对对手,桑提亚哥想到的总是“弄死”、“打败”、“消灭”之类。老人不仅想弄死马林鱼,还联想到人可以弄死星星、月亮、太阳。“硬汉精神”不仅待对手凶狠,也包含着对自己的残忍。桑提亚哥为了个体尊严而远航,饿了吃生鱼,连骨头都吃下去;手流血了,他把它浸到海水里;手抽筋了,他认为这是对身体的背叛,是丢自己的脸。在他看来,身体好像不是宝贵的生命,而只是斗争的工具。为了胜利,怎样对待自己的身体都无所谓。

海德格尔认为,人作为“此在”是“存在于世中”的,“此在”依靠我与他人的共在得以维持,在世就是与他人共处[6]28-33。阿尔贝特·施韦泽认为人们要敬畏生命,不仅要敬畏人的生命,而且要求敬畏动物和植物的生命[7]6。因此,生命伦理不仅包括对人类生命的责任,也包括对自然生命的广泛责任。人类不仅要承担自身的生命责任,还要承担地球上一切生命的伦理责任。“硬汉精神”在现实中的失败正是源于其伦理选择。人们应该建构起一种更广泛的敬畏生命的伦理道德,在不侵犯他者的生存权利,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中,努力实现个体生存的价值。

海明威也进行过一次生命伦理的探索。在《老人与海》故事的结尾处,老人梦见在暮色中与狮子在海滩上嬉戏,也显示了老人从主体优先的意识中解脱出来,渴望生命与生命、主体与他者能在大自然中和谐相处。

五、结语

在这个世界上,生命是相互依存的,人与自然界、与他人都处于密切的关系网之中。在这种关系中,我们应该对人类优先、主体优先、男权中心意识所带来的伦理价值取向进行反思。人们应该理性地审视海明威的“硬汉精神”,去建构一个个人与他者、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世界,在生命与生命,主体与他者的和谐相处中实现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

[1]杨大春.文本的世界[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2]于冬云.多元视野中的欧美文学[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3.

[3]海明威.老人与海[C]//海观,译.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作品选(上册).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

[4]胡山林.文学艺术与终极关怀[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5]吴然.“硬汉”海明威:作品与人生的演绎[M].北京:昆仑出版社,2004.

[6]唐桂丽.“此在”——海德格尔生存与思想的合一[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1).

[7]阿尔贝特·施韦泽.敬畏生命:五十年来的基本论述[M].陈泽环,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亚哥硬汉海明威
硬汉合体
探析《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的人物形象
浅析《老人与海》中的桑提亚哥精神
海明威名言
海明威:《雨中的猫》
百岁象龟拯救物种生下800只后代欲“告老还乡”
永不言败
《老人与海》与海明威
硬汉2006
NBA10大硬汉